「感覺很爽!」說起自己在反扒隊第一個重陽節的經歷,黃富祥笑了。那天晚上,他一個人就抓了13個小偷。
自從2006年加入反扒隊以來,黃富祥的崗位雖有調整,但工作卻始終和「抓賊」有關。
黃富祥先後被評為「廣東省優秀人民警察」,「全省五好所隊長」,兩次榮立三等功,18次受嘉獎,被同事和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葵鄉神探」。
記者近日了解到,江門市公安局正在進行的「業務能手」評選活動中,黃富祥被領導和同事們一致推薦參選。
人物檔案
今年40出頭的黃富祥,從警已經23年。從警以來,他曾創下連續18小時跟蹤同一犯罪嫌疑人,最終將其抓獲的紀錄;為偵破「管子刀」系列入室盜竊案,他連續奮戰三個多月;
為了抓住破案的有利時機,他主動放棄節日休息,從大年初一跟蹤到初八,直至將案犯繩之以法。他曾經在一個重陽節晚上抓獲13名小偷,一年內抓獲43名詐騙犯。
從警23年來,黃富祥練就了一雙能在人群中識別扒手的火眼金睛。他曾粗略地估算,他經手抓獲的各類犯罪嫌疑人不下2000人。
一輛可疑豪車 抓獲「獨行大盜」
今年4月以來,位於江門市新會區的沙堆、崖門鎮等地相繼發生數十宗盜竊案。6月8日22時許,一網民在網上發帖反映當地近期發生多宗被盜案,表達了希望公安機關儘快破案的願望。
6月9日,新會公安分局領導獲悉此情況後,迅速從刑偵大隊、沙堆派出所、「打擊入室盜竊專業隊」 等單位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
素有「葵鄉神探」之稱的分局「打擊入室盜竊專業隊」隊長黃富祥任專案組組長。
對手反偵查意識強,獨來獨往,加之又是外地人員流竄作案,作為從事反扒工作十多年的老手,黃富祥深感對手的狡詐。
經過反覆的比對篩選,他終於從盜賊頻繁作案的新會區沙堆、崖門鎮等地行竊的跡象中,判斷對手還會再次光臨這兩個地方。
經過多日偵查,黃富祥在進行車輛跟蹤分析的過程中,注意到一輛號牌為粵S48××C的豪華小車總是頻繁地出現在案發區域。
「當時,就覺得這輛車出現得有些奇怪。」黃富祥首先考慮到,人們常說「饑寒起盜心」,嫌疑人不會開著如此豪華的小車作案吧?開豪車的人不至於幹這種齷齪勾當吧?
「根據以往的經歷判斷,這樣的盜竊案,盜賊頂多也就是開個摩託車作案。可是,它的出現總讓我覺得有點不對頭。」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的懷疑是有道理的。案破之後,據嫌疑人林某華交代:他之所以煞費苦心購置豪華小轎車,是想使個障眼法,藉以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
正是因為對這輛豪車的敏感,黃富祥帶領專案組最終通過蹲守,在6月19日晚成功將這個「獨行大盜」現場抓獲。當場繳獲豪華小車1輛和手套、喉鉗等作案工具以及贓物一批。
鐵證如山,這個自詡為「老江湖」的「獨行大盜」無奈地說了一句:「栽在你這個神探手裡,冇計啦(沒辦法啦)!」
兩把管子刀 揪出系列盜竊犯
「身為『葵鄉神探』,黃富祥神就神在敏銳的判斷力。」
黃富祥的同事殷警官告訴記者,幾年前,新會區會城曾發生過系列入室盜竊案,案破後發現,該嫌疑人梁某竟然入室作案次數達150多宗。「梁某作案很囂張,也有反偵查能力。」
為了偵破該系列入室盜竊案,黃富祥和五六十名同事先後追蹤了2個月,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很著急,也很氣憤。」回想起這宗案,黃富祥還有些生氣。
這一次,又是敏感幫了黃富祥的忙。「破案期間,有一次我去摩託車行修車,無意間看到那裡有兩把管子刀。
修摩託車的師傅說是有人拿過來叫幫忙修的,而犯罪嫌疑人入室盜竊也是使用的管子刀。」黃富祥說,「摩託車行為什麼有管子刀?因為追的時間長,形成了一種敏感,我們馬上調查這兩把刀的主人是誰。最終,通過這兩把刀找到了線索,將犯罪嫌疑人梁某抓獲。」
妻兒都成「業餘反扒隊員」
「黃富祥這個人愛琢磨,對盜竊、搶奪等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為,他都注意分析,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經驗,效果還不錯。」
熟悉他的同事告訴記者,「他不僅自己反扒,還經常和家人講自己的經驗體會,現在,連他的妻兒都成業餘反扒隊員了。」
令黃富祥印象深刻的是發生在2010年9月的一件事情。
那天下午下班後,黃富祥與妻子一起去看望年邁的嶽母,剛走到新會區會城街道一飯店時,妻子神秘地附在他的耳邊說道:「我剛才看到的那個人好似是行竊的。」
黃富祥半信半疑,詫異地看了妻子一眼,來不及細問,急忙將眼光投向妻子所指的方向。跟蹤大約20分鐘,他進一步驗證了妻子的判斷有幾分準確,基本符合自己平時總結的「盜竊嫌疑人的行為特徵」。
為了進一步核實妻子的判斷,他耐著性子繼續跟蹤嫌疑人到一處居民樓下。不到5分鐘,只見嫌疑人急匆匆地從居民樓走了出來。黃富祥估計嫌疑人沒有得手。
捉賊要拿贓。黃富祥當天沒有驚動嫌疑人,他繼續耐著性子對其進行跟蹤。沒想到,這一追就是20多天時間。
黃富祥介紹說:「可能是嫌疑人有所警覺抑或是出於慣偷的老練,一連20天只是踩點而沒有行竊,直到第21天才出手作案,被我人贓並獲。」
犯罪嫌疑人被抓的當晚,回到家中,黃富祥急不可耐地問妻子:「那天你怎麼看出來的?」「這不是你教的嗎?」妻子狡黠地一笑。
原來,作為在同一單位上班的合同制職工,不僅有機會聽他給本單位的同行隊友們傳授反扒經驗,還經常聽他在家中繪聲繪色地講反扒故事。年長日久,自然得到了他的「真傳」。
同事們告訴記者,黃富祥的兒子也曾經在上學途中幫助他抓獲過兩名剛剛作案得手的犯罪嫌疑人。
群眾就是他的眼 練就「葵鄉神探」
江門新會區因當地盛產葵樹而被譽為「葵鄉」。記者近日在當地走訪時發現,每當人們提起「葵鄉神探」黃富祥,都會引來一片稱讚。
新會區最大的集貿市場——濠橋市場管理員楊叔,聊起「葵鄉神探」可謂頭頭是道:「以前這個市場的扒手可多啦,自從他來了之後,市場就清淨多了。」
「他在反扒方面可是一把好手!」在江門市新會區汽車總站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高先生談到「葵鄉神探」時,總是帶有幾分敬佩之情。
家住明翠社區的梁婆婆提起「葵鄉神探」更是讚不絕口:「有黃警官在,我們出門都放心多了!」
記者了解到,從警以來,他曾創下連續18小時跟蹤同一犯罪嫌疑人,最終將其抓獲的記錄;曾經一年內抓獲43名詐騙犯。
他自己曾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從警23年來,經他的手抓獲的各類犯罪嫌疑人不下2000人。
「其實,能夠抓那麼多犯罪嫌疑人,離不開群眾的支持,他們是我和同事們抓獲犯罪嫌疑人的眼睛。」黃富祥說,「剛進入反扒專業隊,我有些不知所措,就想到了群眾的力量。
雖然小偷小摸可能金額不大,但對群眾的影響卻很大,他們深惡痛絕。我就發動市場賣菜的商販、開摩託搭客的摩託司機等提供線索。我真心為他們服務,他們也真心願意幫助我。」
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嚴建廣 通訊員 殷健哲 新公宣
編輯| 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