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教導錯誤,我只能順服 不可以和教會理論嗎?

2020-12-21 基督時報

去年收到一位讀者的郵件,在郵件中她訴說了自己與教會之間的衝突:這位姐妹成長於基督教家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基二代,按照教會和家庭的教導,要和信主的弟兄結婚。但是在她那個農村教會中,適齡的弟兄實在稀缺,周邊教會也很難找到。因此這位姐妹就按照教會的教導,清心守候上帝的預備。

終於在她年近27歲的時候,教會裡出現了一位適齡的弟兄。這位弟兄剛信主不久,長相和家境一般,但是信得很虔誠,積極參加教會的各項服侍,從不缺席教會的各項禱告。雖然這位弟兄長相一般,學歷也不高,只是初中學歷,但是在考慮弟兄短缺的情況下,她聽從了家人和教會的安排,和這位弟兄訂了婚,一段時間後舉行了婚禮。

婚後幾個月,她的丈夫便不去聚會了,也不讀經了,與之前的熱心相比判若兩人,並且動不動就對姐妹拳腳相加,也沒有正當的職業,經常和朋友喝酒,不顧家庭。

此時的姐妹發覺自己上了當,原來她的丈夫因為自己找不到老婆,所以才到教會。發現上當的姐妹想離婚結束這種苦難的生活。但是她的父母和教會反對她的離婚想法,認為基督徒是不能離婚的,現在遭遇的一切都是上帝給你的試煉,過去這一關,上帝會給你更多的祝福。

自小成長於教會的她,被教育要順服教會的權柄。但是此刻婚姻的破裂和生活的痛苦,讓她內心無法順服,但是她又不敢違抗教會的教導。

顯然,在這位姐妹的案例中,教會關於基督徒要和基督徒結婚,以及基督徒不能離婚的教導都是非常教條式的,這成為了作為宗教團體的教會出於宗教團體穩定的目的而對信徒的一種人身控制方式。

婚姻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婚姻出現無法彌合的裂痕,或者因為受騙而進入婚姻,信徒個體理當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駛婚姻自由的權利,為自己的人生幸福負責。

但是一個信徒在行駛自己的權利之前,必然要首先打破教會對個體的限制。那麼問題就來了,教會的決定與自己相左時,自己可以和教會理論嗎?還是無條件地順服?

不少傳統教會強調順服的理由一般都是出於上帝的神聖,因為上帝的神聖因此信徒要順服上帝,因為教會和上帝的關係,那麼教會也是神聖的,教會也就擁有上帝所賜的權柄,因此信徒要順服上帝就要順服教會。

要不要順服教會?關鍵問題是教會是不是一個神聖組織、是不是上帝的代表。如果教會是上帝的代表,那麼它是神聖的,因此他不會犯錯,因此要順服。但是如果教會不是神聖組織,僅僅是個體的聯合,那麼顯然他可能會犯錯,因此信徒有權和教會去理論,有權不順服。

顯然上帝沒有明確說明過,他在地上設立任何一個組織代表自己,或者任何一個人代表自己。雖然羅馬教皇宣稱自己是上帝的代表,但是宗教改革的原因就是不認可他的這一代表身份。既然如此,教會以及教會的牧師和領袖都不是上帝的代表,因此他們沒有任何特別之處,也沒有任何要信徒順服他們的權柄和理由。我們這些自稱繼承了宗教改革的新教信徒自然不能打到一個教皇,再樹立起無數教皇。

的確聖經中有很多處順服的論述和記載,但是這些順服,沒有一個是順服人或者某個組織的。聖經裡的順服,都是順服上帝。既然上帝沒有親自設立任何地上的組織或者個人來代表自己,那麼顯然我們無需順服教會或者牧師。

我們順服的是神,不是人。

在福音書中,耶穌也沒有說過要順服祭司或者官長,反而因為只順服上帝不順服祭司被其釘了十字架。

耶穌不會順服不合理的律法,不會順服不和上帝心意的規則,因此面對法利賽人的譴責,耶穌為自己違反安息日的律法行為辯護。

耶穌在自己的門徒面前也沒有因為自己是上帝而要求他們順服自己,門徒們對耶穌始終存在質疑和不信任,他們一直把耶穌當成推翻羅馬政府解放自己民族的起義先知,但是耶穌面對質疑每次都是解釋,從來沒有禁止過門徒的質疑。

因為耶穌和門徒的關係不是主人和奴隸的關係,所以門徒是可以質疑耶穌,也可以和耶穌理論的。

既然教會或者個人不是上帝的代表,那麼也就不要強調單方面的順服了,因為那是奴隸和奴隸主的關係,我們和上帝顯然不是。

那教會會犯錯嗎?

教會既然不是上帝的再現,顯然會犯錯。

我們常常強調每個人都是罪人,常常用這個理由來指責那些質疑教會的人,以此來維護教會的神聖性,來說服信徒對教會的順服。那麼世界上有沒有沒有罪的人呢?顯然沒有。

既然如此,由罪人組成的這有形的教會到底會不會犯錯呢?

毋庸置疑,同樣會犯錯。

那麼教會犯錯,我們可以追究他們的責任嗎?

一個城市出現了重大的公共安全問題,一個公司出現了安全事故,那麼要追究誰的責任呢?顯然市長和這個公司的老闆會承擔責任,或者撤職或者坐牢,因為他們負有領導不力的責任。

那麼一個教會犯了錯誤要追究誰的責任,顯然要追究教會領袖的責任,追究這個教會牧師的責任,因為他們負有領導和教導的責任。

難道聖經說的順服就不要了嗎?

顯然聖經說的順服與很多傳統教會強調的順服是不一樣的順服。聖經說的順服對象是上帝,不是任何一個組織或者個人。我們順服上帝對我們的感動,順服耶穌的教導,順服自己的內心,順服自己的判斷。教會的教導和牧師的建議並不是我們放棄自主權的理由,他們同樣是我們的參考意見,因為他們可能會犯錯。因此我們覺得一些時候如果教會的教導有問題,我們就可以提出質疑、進行辯論,因為真理越辯越明。

如此看來,教會就不是一個封閉的團體,而應該是開放的組織,對於那些認同自己教導的留下來,對於不認同的則離開。對於那些留下來的信徒,也可以以自己的理性和思想與教會辯論。

因為信徒和教會的關係不是奴隸和奴隸主的關係。

那些以權柄的名義壓制信徒,強調信徒順服,把教會做成封閉而不準流動的宗教團體者,基本上都是把信徒當成奴隸的奴隸主,那些和信徒籤了所謂契約的教會,對信徒對社會實在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正是因為我們和教會不是奴隸和奴隸主的關係,因此我們可以質疑教會,可以和教會理論,可以指出並不遵守教會不合理的規則和教導。

因為我們是上帝的子民,我們單單順服上帝!

相關焦點

  • 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
    如果只是從人的角度來看教會,或者從遺傳的教訓,或者從神學的理論來認識教會,我們所看到的就只是片面的、局部的、零碎的部分,就難免使我們對於教會產生不正確的觀念,以至於形成錯誤的認識。任何一個宗派,在歷史形成過程中,都有其獨到的真理、亮光,對信徒帶來屬靈的祝福。
  • 教會的傳承與建立 解答
    那三個是歐洲的,然後蘇格蘭跟英格蘭是《威敏斯特信仰告白和大、小要理問答》;還有一些是改革宗浸信會,他們用的是倫敦或者是浸信會〈倫敦信仰告白〉1689年;問題:我們這邊教會不提改革宗,講道也和改革宗教義也不一定相符,委身這樣的教會可以嗎?我們委身這樣的教會該做什麼呢?回答:我會說可以的!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事工一普通事工)
    「你們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就是你們眾人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彼前5:5)「『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這話是可信的。」(提前3:1)長老可分為兩種(1)教導的長老教導的長老指現今的牧師。
  • 北京載道教會講章:基督徒的奉獻觀
    奉獻這個話題往往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一般認為奉獻就是要錢,所以很多教會迴避奉獻的話題,擔心信徒有想法,但是奉獻的確是神親自教導要做的事。今天我們所讀到的經文(林後8~9章)中保羅也教導了歌林多信徒,保羅用兩章的篇幅來強調奉獻,間接的說明奉獻對於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重要的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是我們拿錢來到上帝的面前,上帝就高興,所以非常重要嗎?
  • 【走訪廣西教會特稿系列六】廣西教會除「貧困」之外 我們還應關注...
    基督時報網站同工日前有幸參與了一次前往廣西的短宣之旅,旅程不長,但卻是沉甸甸的,因為讓我們更加真實的看到邊遠教會的境況和需要。我們的同工高雅歌姊妹把她的旅程樸實的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盼望與大家一同為這些地方的教會和肢體們代禱守望。
  • 從一位離開教會的姊妹反思:教會還是充滿愛的地方嗎?
    而此時,當這姊妹願意敞開心扉,傾訴痛苦時,肢體沒有給她愛、包容、安慰,而是打斷她的話語,拿出許多聖經的經文,冷冰冰地扔給她,用這些經文來告訴她,是她自己的不對,要好好省察自己的錯誤,認真悔改。於是,她閉嘴了,不願意再談及自己的痛楚,心門重重地關閉。於是,她開始尋找可以傾訴的對象,頻繁地去不相信上帝的朋友家,世人能安慰她,無條件包容她,靜靜聽她訴說自己的故事。漸漸,她很少來教會,再後來,乾脆離開了。
  • 教會是榮耀之主的聖殿
    宇宙的主宰,一直在尋找人間可以居住的聖殿。雅各的這個禱告摸著了神的心,所以神被稱為雅各的神、以色列的神。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裡長途跋涉,亙古長存的耶和華神向摩西和以色列百姓顯現。耶和華神啟示摩西,叫他建造會。會幕不是摩西的想法,以色列人也壓根沒有想法要為神做一個居所,而是神主動的啟示摩西,叫摩西按照神啟示的樣式建造: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
  • 羅保羅牧師:使徒先知的教會如何呈現和落地?
    一、神在這個世代要恢復原始的福音,使徒與先知的教會(一)基督教傳承給我們的版本是錯誤的1、福音的根基和使徒與先知教會的根基都被拆毀1 >基督教給我們傳承的是加拉太版本的另外一個福音,不是主耶穌和十二使徒傳講的那個原初版本的福音。我們對照聖經就可以知道,這是不爭的事實。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作什麼呢?使徒與先知的教會落地,首先要解決——恢復聖靈的主權,恢復福音的根基,把兩塊根本問題恢復。
  • 教會為一件事同心合意的禱告,主會垂聽和成全,真的麼?
    為你所在的教會是禱告的教會而感恩。我們都熟悉耶穌的教導:「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所以我們就特別注重同心合意的禱告。這個無可厚非。這裡要說一些禱告需要注意的事。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共同性)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21:2)「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樣凡事順服丈夫。」(弗5:23-24)並且聖經將教會比喻為大戶人家,也是表明教會是擁有龐大家庭的共同體。
  • 寫給基督徒:聊聊教會小組聚會
    來到上海,有兩件事情讓我很痛苦,第一件事情是信主後在教會小組做小組長,第二件事情是戀愛結婚。如今這兩件事情已經不那麼讓我痛苦了。今年是我做教會小組長的第八年,是我結婚的第七年。關於婚姻以往我寫了很多,好的也寫,壞的也寫。關於小組聚會我寫的不多。或者也是沒有勇氣敢寫,不敢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無助,不敢承認自己的害怕和焦慮。
  • 他的教義與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義相悖,後來他建立了自己的教會
    我們不應當驚訝於這些不同的解釋,因為當時的基督教還是界限不清以至於我們也許更應該說「各種基督教」。那現在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各種基督教」是什麼樣的存在吧!在基督教中,一定會有不同的觀點與側重點,這是新約的每一位讀者都能夠發現的;例如,我們可以將《馬可福音》與《約翰福音》《羅馬書》和《啟示錄》比較一下。但是,當時的所有觀點與解釋都同樣可靠或令人滿意嗎?
  • 十八個可以為教會獻上的禱告
    這些內容沒有保羅的禱告那樣豐富,因為我本意是想把這些內容整理得簡單一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推特對字數有限制。(當然也因為我沒有像保羅那樣受聖靈啟示)或許你也可以把這篇文章列印出來,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裡,每天禱告以下內容中的兩點或三點——可以是在安靜的時候,也可以是在家庭餐桌上。
  • 鄭牧師簡談當代中國教會的真實現狀
    但從北美到當時的中國大陸長期居留來幫助他們,各方面都有極大的落差和困難。但經過多次多方的尋求禱告,既知道主的心意,我就全然順服。兩年後,我們就踏上回臺灣及中國大陸全時間服事的道路。轉眼十幾年。 我們主要的服事是牧者、傳道人、義工與教會領袖的培訓;專注在教會的牧養和門徒的訓練栽培上。當然,大陸各地教會都有不同的需要。比如,多年建不起堂需要幫助,沒有聖樂人才、樂器等。
  • 教會人士分享:基督徒應當如何做奉獻?
    聖經說:「地上所有的,無論是地上的種子是樹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華的,是歸給耶和華為聖的。(利27:30)」。「在十一奉獻之外,還可以自由奉獻,」主講人如此說。舊約時代,人們把十一奉獻和自由奉獻交給神的祭司,這些奉獻也是祭司的生活來源,因為祭司沒有自己的土地。按照規定,神的子民來敬拜神時,要帶著他們的十一奉獻和自由奉獻。神說:「……不可空手朝見。
  • 遇到「母親上帝教會」的經歷及反思
    於是他給我解釋其中的意思:這裡神說到他的形象,有男的形象,還有女的形象,那麼神既有男性的神,也有女性的神。我聽後大吃一驚,心想著豈不是「全能神的女基督嗎?」我早就知道他們這種錯誤的解經,所以我立馬嚴肅地跟他說:「你不懂不要隨便解釋,這神的形象根本不是說到男性和女性,乃是說到真理的仁義和聖潔,這在以弗所書就有。」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教義)
    教義的教導:1、教導作為真理的證人,向教會外的人傳播上帝的道,行使教導的權柄(傳播的權柄)(林前1:21,多1:3)教會當敞開教會的門,邀人,強烈行使教會所具有話語的權柄。「我要使我那兩個見證人,穿著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 【歸正之窗】教會歷史從使徒時代的教會至改教時代的教會
    漸漸,教會中也有訓練和栽培起一班有現職的人,肩負傳道和教導的責任,當時以主教和牧師的責任最重要。當時的信徒多看主教為教會最主要的領袖,又看牧師如同祭司。    在第二世紀,教會中有主教和牧師抵擋異端,竭力教導信徒遵守教會的教導。教會中的氣氛也漸漸平靜下來。聖靈恩賜的事也少了,一些信徒也不太熱心。
  • 教會是什麼?丨教會是金燈臺,純正、發光、合一
    這是錯誤的信仰,也是沒有意識到,去教會是何等的榮耀和神聖。2、教會要有金子般的單純精金表示單純、純正。出25:6球和枝子要接連一塊,都是一塊精金錘出來的。有一位詩班的姐妹嫁到其他教派的教會,她的家人就告訴她,以後不要來之前的教會了--因為「不屬靈」。這是不合一的表現。
  • 教會幫助信徒成長不可忽略這幾點
    若是在主日講道中以強調福音內容為主,或許會造就慕道友和初信者,但是很難兼顧一些對聖經有深度需求的人;但是若只是針對老信徒,初到教會的肢體就會覺得在聽天方夜譚。這個時候,階段性的教育成長理念就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了。忽略了階段性的成長理念,就是忽略了上帝賦予的自然的天性,無法做到按需分配與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