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曾作下詩篇《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最後這一句「花開時節動京城」,可以說是將牡丹的雍容華貴,與世人對牡丹的偏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禹錫筆下的牡丹,可以說代表人世人對牡丹最高的讚譽。前文中寫百花在牡丹面前都是稍稍遜色,但倘若是將百花與牡丹共同融合到一起,那麼想必畫面一定是妙不可言。
其實,每一種花朵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象徵與物語,當百花與牡丹相碰撞,不僅是畫面爭奇鬥豔,也是滿滿的美好寓意與象徵。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爭奇鬥豔」的百花圖,出自清朝著名的書畫大家鄒一桂。

這鄒一桂是何許人也?
鄒一桂(1686年-1772年)清代官員,畫家。字原褒,號小山,晚號二知老人,江蘇無錫人。擅畫花卉,學惲壽平畫法,風格清秀。《清史稿》稱他「畫工花卉,承渾格後為專家。嘗作《百花卷》,花題一詩,進上,上深賞之,為題百絕句」。著有《小山畫譜》、《大雅續稿》。

鄒一桂生平創作畫篇無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這篇《玉堂富貴圖》了,《玉堂富貴圖》是一幅百花爭豔圖,圖中有牡丹、玉蘭、海棠、杜鵑花等等,百花遍布全幅,卻不繁雜,令人眼前一片,畫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細細研究、品味。
牡丹象徵著富貴,玉蘭花有著「玉堂」的意思,代表著金玉滿堂,杜鵑花則是意味著繁榮昌盛,海棠生長於皇家園林,是高貴與典雅的象徵。

幾種富貴且大氣的花朵簇擁到一起,難免會顯得畫面擁擠,但這幾種花朵到了鄒一桂大師的筆下,卻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通篇講求的是素雅淡靜,牡丹並未採用濃豔的色彩,而是施以淡粉,而邊緣則是用重粉點染,顯得牡丹嬌嫩可人,晶瑩剔透,典雅莊重又不會顯得輕浮。

牡丹之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玉蘭,玉蘭白得令人著迷,與粉嫩的牡丹形成對比,白的淡雅,粉的嬌嫩,一百一粉交相呼應,在青石的襯託下,的確是美得令人挪不開眼。
此畫百花交應,但真正佔主位的是牡丹和玉蘭,牡丹象徵了富貴,玉蘭在上,代表著高登玉堂,祝願職位高升,富裕顯貴,真是一幅吉祥如意又絕色的畫作。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鄒一桂筆下的《玉堂富貴圖》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畫作的原始風貌,送給各位賞識者。

——編輯 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