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一桂《玉堂富貴圖》:看了此畫,想必「人間絕色」也不過如此

2020-12-21 書法網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曾作下詩篇《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最後這一句「花開時節動京城」,可以說是將牡丹的雍容華貴,與世人對牡丹的偏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禹錫筆下的牡丹,可以說代表人世人對牡丹最高的讚譽。前文中寫百花在牡丹面前都是稍稍遜色,但倘若是將百花與牡丹共同融合到一起,那麼想必畫面一定是妙不可言。

其實,每一種花朵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象徵與物語,當百花與牡丹相碰撞,不僅是畫面爭奇鬥豔,也是滿滿的美好寓意與象徵。

鄒一桂《玉堂富貴圖》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爭奇鬥豔」的百花圖,出自清朝著名的書畫大家鄒一桂。

鄒一桂《玉堂富貴圖》

這鄒一桂是何許人也?

鄒一桂(1686年-1772年)清代官員,畫家。字原褒,號小山,晚號二知老人,江蘇無錫人。擅畫花卉,學惲壽平畫法,風格清秀。《清史稿》稱他「畫工花卉,承渾格後為專家。嘗作《百花卷》,花題一詩,進上,上深賞之,為題百絕句」。著有《小山畫譜》、《大雅續稿》。

鄒一桂《玉堂富貴圖》

鄒一桂生平創作畫篇無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這篇《玉堂富貴圖》了,《玉堂富貴圖》是一幅百花爭豔圖,圖中有牡丹、玉蘭、海棠、杜鵑花等等,百花遍布全幅,卻不繁雜,令人眼前一片,畫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細細研究、品味。

牡丹象徵著富貴,玉蘭花有著「玉堂」的意思,代表著金玉滿堂,杜鵑花則是意味著繁榮昌盛,海棠生長於皇家園林,是高貴與典雅的象徵。

鄒一桂《玉堂富貴圖》

幾種富貴且大氣的花朵簇擁到一起,難免會顯得畫面擁擠,但這幾種花朵到了鄒一桂大師的筆下,卻呈現出不一樣的風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通篇講求的是素雅淡靜,牡丹並未採用濃豔的色彩,而是施以淡粉,而邊緣則是用重粉點染,顯得牡丹嬌嫩可人,晶瑩剔透,典雅莊重又不會顯得輕浮。

鄒一桂《玉堂富貴圖》

牡丹之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玉蘭,玉蘭白得令人著迷,與粉嫩的牡丹形成對比,白的淡雅,粉的嬌嫩,一百一粉交相呼應,在青石的襯託下,的確是美得令人挪不開眼。

此畫百花交應,但真正佔主位的是牡丹和玉蘭,牡丹象徵了富貴,玉蘭在上,代表著高登玉堂,祝願職位高升,富裕顯貴,真是一幅吉祥如意又絕色的畫作。

今天,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鄒一桂筆下的《玉堂富貴圖》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畫作的原始風貌,送給各位賞識者。

鄒一桂《玉堂富貴圖》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既要富貴華美,也要天然雅致,鄒一桂繪沒骨花卉《長春富貴》
    鄒一桂是無錫人,他的夫人是出身常州惲氏家族。據說他的夫人也擅長繪畫,將惲氏一族的沒骨技法傾囊傳授。見過鄒一桂沒骨花卉作品的人都說將他的作品與惲壽平的作品放在一起,簡直無法分辨,可見鄒一桂畫功之高超。這幅《長春富貴》就是難得一見的鄒一桂仿惲壽平風格創作的工細花卉,整幅作品用色考究,渲染精緻,面對這一叢盛開的牡丹讓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 鄒一桂 |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鄒一桂能詩善畫,尤擅工筆花卉,間作山水。山水效法宋人,花卉學惲南田,清潤秀逸,別具一格。鄒一桂是惲壽平(當時「清六家」之一)之婿,得其真傳。曾精心繪製百種花卉,每花題一詩,集成《百花卷》進呈乾隆帝,深受贊裳,乾隆帝並為《百花卷》題了百首絕句。
  • 賞讀鄒一桂《牡丹圖》
    明代至徐渭時期花鳥畫的藝術語言體系成熟,繼之而來的是藝術市場的洗禮,可謂「金臉,銀花卉,要討飯畫山水」的俗語流竄民心。「顛蘭撇竹」不再僅僅是文人案頭的遊戲,也成為俗家百姓喜樂的家居裝飾。寓意富貴吉祥的牡丹題材的花鳥畫也從皇家進入尋常百姓家,許多文人也選擇該題材加以表現。鄒一桂的這幅《牡丹圖》在院體畫鳥的傳統中給予文人部分話語,在明清寫意花鳥畫佔據主流的狀態下有著獨具一格的體現。
  • 清,鄒一桂《杜牧詩意圖》
    《杜牧詩意圖》軸,清,鄒一桂,紙本設色,縱129釐米,橫51釐米,天津博物館藏。《杜牧詩意圖》取自杜牧的《山行》之詩意,繪遠處山峰高聳,雲霧圍繞,一簾瀑布從山中傾瀉而下,猶如白練掛壁;山下流水潺潺,岸上樹木繁多,樹葉泛黃,漸漸凋零;近處一塊平坦處,幾人停息,似在賞景聊天。作者自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他是清代高官,他的畫與文更具有影響力:說說鄒一桂的畫與文
    古人認為作文是壯夫不為的雕蟲小技,更有「詩為文之餘,書為詩之餘,畫為書之餘」的「潛規則」。鄒一桂雖然官居高位,為官時也勤政為民,大刀闊斧,政績顯著,但,幾百年之後,留給後世、影響後世,甚至於澤被後世的,還是他的繪畫作品,他的詩文著作。這也是頗為耐人尋味的事情。鄒一桂是優秀的畫家、作家。也是位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主兒。
  • 清代進士鄒一桂,不僅飽讀詩書,他的畫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
    其中清代進士鄒一桂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書畫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尤其是他的花鳥畫,在清代首屈一指。鄒一桂是清代雍正五年二甲但第一名進士,他和揚州八怪是同時期的人。但是他與揚州八怪有著不同之處,當時的揚州八怪大多以賣畫為生額,鄒一桂憑藉著自己的才華中進士,進入了翰林。
  • 鄒一桂:一個清代進士畫花卉,一般畫家達不到這種境界!
    比如清代進士鄒一桂,他就善於繪畫,並且把花繪畫到了一定的境界,當我們說起鄒一桂這個人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了他的進士身份,而是想起他的繪畫。鄒一桂花卉局部鄒一桂的花卉不僅畫出了造型,也畫出了氣韻。在繪畫上,他曾提出會畫有八法,章法、筆法、墨法、設色法:點染法、烘暈法、樹石法、苔襯法。
  • 鑑寶———鄒一桂八哥金魚圖軸
    此圖軸為紙本設色,縱74㎝,橫37.5㎝,保存一般完好,畫為工筆彩繪,一枝山花,一泓清池,二隻八哥,一對金魚,便是此畫的全部。整幅畫充滿春天醉人氣息,畫右上角有「紫雪飄香」四字題識,「紫雪」當是花之名稱。落款上有「臨宋人本」之說明,由此得知,此畫並非鄒一桂之創作,而是臨摹宋人畫作之摹本。現在已經不能見到宋人原本,不能拿來同此畫對照,以評判其臨摹之優劣,但從此畫八哥之神態,花枝招展之動感,均可看到此畫臨摹之功力。
  • 清,鄒一桂《翠柏雙喜圖》
    《翠柏雙喜圖》軸,清,鄒一桂繪,絹本設色,縱226cm,橫113.8cm,現藏於天津博物館。《翠柏雙喜圖》是清代著名畫家鄒一桂的代表作品。畫面以逸筆寫樹石、花卉、禽鳥,造型準確、設色淡雅、風格明麗、生動自然。
  • 雅致是什麼樣子,看到鄒一桂作品《翠雲山房》就懂了
    不過對於優秀的畫家來講,在追求形式美的同時還能兼顧作品的藝術性,創作出雅致脫俗的作品。看了鄒一桂創作的這幅《翠雲山房》,也許大家就會對什麼是雅致,有個直觀了解。雅致要具備三個要素,意趣、美觀、脫俗,《翠雲山房》能夠體現出這三者的妙處,的確值得仔細欣賞一番。
  • 惲壽平的嫡系傳人,鄒一桂繪《鷺鷥荷花圖》欣賞
    鄒一桂的花鳥畫在乾隆年間名氣很大。清 鄒一桂 鷺鷥荷花圖鄒一桂出生在官宦人家,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很喜歡書畫藝術。鄒一桂從小就接受良好的藝術薰陶。鄒一桂成年後,娶了惲壽平的女兒。有了這層翁婿關係,鄒一桂更是如魚得水,跟著惲壽平悉心學習繪畫技法,深得惲壽平的真傳。據說鄒一桂的夫人也擅長丹青妙筆,兩人夫唱婦隨,琴瑟和鳴,很是幸福。在這種安穩富足的生活中,鄒一桂的作品始終有一種清貴之氣,兼顧清潤秀雅和富貴恬淡。
  • 惲壽平和鄒一桂,這兩位清代著名畫家,究竟有什麼關係
    前段時間,又隨緣買回一本《南田畫跋》,也是喜歡得要緊,又慢慢地享受了一段時間。鄒一桂官至尚書,做官做到尚書的位子,職位不可謂不高,鄒一桂在政事上也頗有作為,官做的不僅一點也不平庸,而且政績卓著,深受朝廷器重。為政之餘,鄒一桂勤於繪事和著述。鄒一桂的著述還是頗為豐富的。
  • 淺談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中的繪畫思想
    惲南田別具特色的「惲派沒骨花卉」打開了繪畫市場,得到了最高統治者的欣賞和承認,高踞於清初花卉畫的正統地位。自此,學者層出不窮,所謂「莫不家家南田而戶戶正叔」。隨之而來,流弊眾生,正如鄒一桂所提出的「今之學壽平者,不師其意,專事描摹,以至枝、幹不分,苞、蒂不備,真意盡矣」。鄒一桂針對這種情況,重新強調花卉畫當擯棄描摹,重視寫生。
  • 徐熙《玉堂富貴圖》《豆花蜻蜓圖》《飛禽山水圖》
    《玉堂富貴》為五代南唐畫家徐熙所創作畫作,為絹本,縱112.5釐米,橫38.3釐米。文物原屬,故宮舊藏,此圖是一幅豎軸畫,畫中牡丹、玉蘭、海棠布滿全幅。花中之王牡丹,作為富貴的象徵,自古以來被人們所喜愛,同時,也是歷代畫家用來表現吉祥、富貴、美好的題材。如把牡丹與白頭翁畫在—起,就叫作「富貴白頭」。
  • 清麗淡雅,別具一格:評鄒一桂的書畫藝術
    鄒一桂是一位注重書畫創作實踐的畫家。他擅長畫花鳥,間畫山水。其花鳥畫師法惲壽平,但又不墨守陳規,自成一家。在花鳥畫創作方面,他繼承了惲壽平重視寫生,用色清麗的傳統,主張「以萬物為師,以生機為運」。相傳,每年紫藤花開時節,鄒一桂都會來到紫藤樹下,研硯調色,為花傳神。他觀察花卉非常細緻,就連花瓣下部的一圈綠色小片都要諦視琢磨,以了解植物的生長規律。
  • 清代論述中西繪畫異同的名家,乾隆朝畫家鄒一桂繪《秋鸝圖》
    鄒一桂 秋鸝圖在《小山畫譜》中描述最詳細的是菊花,鄒一桂擅畫菊花,他曾經專門畫過一冊《菊譜》描摹各色名貴菊花。這幅《秋鸝圖》中就有各色菊花,極盡絢美。畫中描繪了秋高氣爽之際,兩隻黃鸝棲息在松樹之上,松下怪石嶙峋,秋菊盛開,地上各色野花閒草也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努力生長。鄒一桂以工筆技法描摹了他想像中的深秋美景,景致柔潤明顯帶有江南氣氛,不像北方的秋天乾冷難捱。鄒一桂是無錫人,骨子裡帶有江南文人的特有審美。在用色上,鄒一桂遠追宋人嚴謹工細,近追惲壽平華美貴氣。鄒一桂的夫人就是惲氏族人,也擅長繪畫,所以在畫風上鄒一桂有些許惲壽平的影子。
  • 穀雨過三天,畫裡看牡丹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穀雨過三天,園裡看牡丹」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歷代書畫家筆下的牡丹花。五代 徐熙《玉堂富貴圖》 絹本設色112.5cm×38.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畫中牡丹、玉蘭、海棠布滿全幅,花叢間有兩隻杜鵑。
  •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在清代康、雍、乾三朝還有一些科舉出身的文士擅長繪畫,雖然也供奉朝廷,但不隸屬於「如意館」,而居「南書房」,以此身份有別,應是「兼職畫家」,如張宗蒼、董邦達、錢維城、蔣廷錫、鄒一桂等。董邦達,字孚存,號東山,浙江富陽人。雍正十一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 「百鳥朝鳳」和「玉堂富貴」:明朝畫家筆下相似的兩幅花鳥世界
    【每天讀幅經典16】周之冕(傳)《百鳥朝鳳圖》局部。今天為大家介紹兩幅內容相近的畫作。一是被歸於周之冕名下的《百鳥朝鳳圖》,二是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陳嘉選《玉堂富貴圖》。此兩圖內容雷同,也一樣寓意吉祥、富麗華貴。【每天讀幅經典16】周之冕(傳)《百鳥朝鳳圖》局部。
  • 清雅秀美,花鳥畫家也能畫全景山水,清代鄒一桂繪《溪山行旅》
    鄒一桂 溪山行旅 這幅《溪山行旅》是清代畫家鄒一桂臨仿北宋名家燕文貴的同名畫作。鄒一桂 溪山行旅 局部鄒一桂不是專畫山水的畫家,對他而言,花鳥畫才是他的強項,他畫山水更多的是為了學習筆墨技法,進而增強在花鳥畫創作中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