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畫譜比較多,比如大家熟知的《芥子園畫譜》、《晚笑堂畫傳》,還有一本專門介紹如何畫工筆花卉的畫譜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這本畫譜叫做《小山畫譜》。《小山畫譜》的作者是著名畫家鄒一桂,這部畫譜分上下兩卷,包含技法說明、繪畫理論、花卉圖例以及鄒一桂在創作中的心得體會。鄒一桂在這部畫譜中專門談到了西洋繪畫技法與傳統中國畫技法的分別,他認為中國畫強調作品的內在氣質,西洋畫追求外在的寫實,從審美角度考慮還是中國畫略勝一籌。這樣的觀點雖然略顯偏頗,但也足矣說明鄒一桂是見過西洋畫的,也對西洋畫進行過研究與分析。中國的工筆花鳥畫與西方的寫實花鳥有近似之處,格物致知是中國人的追求,光影透視是西方人的理念。
在《小山畫譜》中描述最詳細的是菊花,鄒一桂擅畫菊花,他曾經專門畫過一冊《菊譜》描摹各色名貴菊花。這幅《秋鸝圖》中就有各色菊花,極盡絢美。畫中描繪了秋高氣爽之際,兩隻黃鸝棲息在松樹之上,松下怪石嶙峋,秋菊盛開,地上各色野花閒草也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努力生長。鄒一桂以工筆技法描摹了他想像中的深秋美景,景致柔潤明顯帶有江南氣氛,不像北方的秋天乾冷難捱。鄒一桂是無錫人,骨子裡帶有江南文人的特有審美。在用色上,鄒一桂遠追宋人嚴謹工細,近追惲壽平華美貴氣。鄒一桂的夫人就是惲氏族人,也擅長繪畫,所以在畫風上鄒一桂有些許惲壽平的影子。
古人畫花鳥,一方面要寫實,另一方面要有美好寓意。秋菊與古松仿佛山間隱者,不與世俗為伍。畫中兩隻黃鸝成雙成對,讓人聯想到美好與歡愉。這些充滿文化意象的元素匯聚在一起就構成了《秋鸝圖》。鄒一桂是愛花之人,在寫生方面曾經下過一番苦功,畫中的各色菊花花型寫實,栩栩如生。在用色上偏重於清新淡雅,花瓣邊緣適量調入白粉,讓色彩看上去更加細膩。只有真心與大自然為友的畫家才能把觀察到的細節通過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描繪出來。
在清代鄒一桂的工筆花鳥畫是畫壇的正統派,他和揚州八怪生活在同一時期,他們的藝術道路不同,成就都不可小覷。鄒一桂長期在官場供職,與宮廷畫家可以密切交流。同時鄒一桂又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使得他的作品比職業畫家的作品多了一種書卷氣。
拓展閱讀·古代繪畫作品欣賞
敢於挑戰自我才有更多可能,清代鄒一桂繪《仿王翬山水》
傾慕前輩名家胸中逸氣,清代王愫繪《仿倪瓚秋意山水圖》
以畫為娛則高,以畫為業則陋,清代李鱓繪《松石紫藤圖》
心懷虔誠畫工整山水,李鱓難得一見的山水畫精品《故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