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論述中西繪畫異同的名家,乾隆朝畫家鄒一桂繪《秋鸝圖》

2020-12-21 薩培喇談藝錄

清代的畫譜比較多,比如大家熟知的《芥子園畫譜》、《晚笑堂畫傳》,還有一本專門介紹如何畫工筆花卉的畫譜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這本畫譜叫做《小山畫譜》。《小山畫譜》的作者是著名畫家鄒一桂,這部畫譜分上下兩卷,包含技法說明、繪畫理論、花卉圖例以及鄒一桂在創作中的心得體會。鄒一桂在這部畫譜中專門談到了西洋繪畫技法與傳統中國畫技法的分別,他認為中國畫強調作品的內在氣質,西洋畫追求外在的寫實,從審美角度考慮還是中國畫略勝一籌。這樣的觀點雖然略顯偏頗,但也足矣說明鄒一桂是見過西洋畫的,也對西洋畫進行過研究與分析。中國的工筆花鳥畫與西方的寫實花鳥有近似之處,格物致知是中國人的追求,光影透視是西方人的理念。

鄒一桂 秋鸝圖

在《小山畫譜》中描述最詳細的是菊花,鄒一桂擅畫菊花,他曾經專門畫過一冊《菊譜》描摹各色名貴菊花。這幅《秋鸝圖》中就有各色菊花,極盡絢美。畫中描繪了秋高氣爽之際,兩隻黃鸝棲息在松樹之上,松下怪石嶙峋,秋菊盛開,地上各色野花閒草也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努力生長。鄒一桂以工筆技法描摹了他想像中的深秋美景,景致柔潤明顯帶有江南氣氛,不像北方的秋天乾冷難捱。鄒一桂是無錫人,骨子裡帶有江南文人的特有審美。在用色上,鄒一桂遠追宋人嚴謹工細,近追惲壽平華美貴氣。鄒一桂的夫人就是惲氏族人,也擅長繪畫,所以在畫風上鄒一桂有些許惲壽平的影子。

鄒一桂 秋鸝圖 局部

古人畫花鳥,一方面要寫實,另一方面要有美好寓意。秋菊與古松仿佛山間隱者,不與世俗為伍。畫中兩隻黃鸝成雙成對,讓人聯想到美好與歡愉。這些充滿文化意象的元素匯聚在一起就構成了《秋鸝圖》。鄒一桂是愛花之人,在寫生方面曾經下過一番苦功,畫中的各色菊花花型寫實,栩栩如生。在用色上偏重於清新淡雅,花瓣邊緣適量調入白粉,讓色彩看上去更加細膩。只有真心與大自然為友的畫家才能把觀察到的細節通過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描繪出來。

鄒一桂 秋鸝圖 局部

在清代鄒一桂的工筆花鳥畫是畫壇的正統派,他和揚州八怪生活在同一時期,他們的藝術道路不同,成就都不可小覷。鄒一桂長期在官場供職,與宮廷畫家可以密切交流。同時鄒一桂又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使得他的作品比職業畫家的作品多了一種書卷氣。

鄒一桂 秋鸝圖 局部

拓展閱讀·古代繪畫作品欣賞

敢於挑戰自我才有更多可能,清代鄒一桂繪《仿王翬山水》

傾慕前輩名家胸中逸氣,清代王愫繪《仿倪瓚秋意山水圖》

以畫為娛則高,以畫為業則陋,清代李鱓繪《松石紫藤圖》

心懷虔誠畫工整山水,李鱓難得一見的山水畫精品《故園圖》

相關焦點

  • 清雅秀美,花鳥畫家也能畫全景山水,清代鄒一桂繪《溪山行旅》
    古代畫家喜歡臨仿前人作品,這樣的創作習慣有優點也有缺點。缺點無需多言,優點除了可以傳承技法也可以讓後人通過臨仿作品窺見前人的精妙畫作。比如宋代《宣和畫譜》中著錄了二百多位畫家,六千餘幅作品,這些作品早已下落不明,後人想要看到,只能通過一些臨仿作品去推測真跡到底什麼樣。
  • 惲壽平的嫡系傳人,鄒一桂繪《鷺鷥荷花圖》欣賞
    鄒一桂是清代的官員、畫家,他一生活了80餘歲,歷經清代繁華鼎盛的康雍乾三朝。鄒一桂在雍正初年的科舉考試中名列二甲第一名,換句話說,他在全國性的考試中名列第四名。鄒一桂在為官期間很是清正,富有正義感,是個好官。他的仕途走的也算順暢,雖然偶有坎坷,但最終還是逢兇化吉。
  • 淺談清代鄒一桂《小山畫譜》中的繪畫思想
    比之前人對「師造化」的泛泛而談,鄒一桂的闡述更加系統深入,表現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向北宋院畫注重理法回歸的傾向。還指出「學書不學晉,終成下品」,「花鳥一科,當以唐之邊鸞,宋之徐、黃為古今規式」,「直追晉、宋、且架徐、黃而上,亦見文治之隆」。他對一改唐、宋風貌的明人繪畫提出異議,「至明而繪事一變,山水花鳥皆從簡易,而古法弁髦矣」。認為明人畫「要皆落墨談色,寫意而不能工致」。
  •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清代的宮廷繪畫發端於清初,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盛,嘉慶之後逐漸衰落。宮廷中的專職畫家一般都被視為「南匠」或「畫畫人」,集中於「如意館」,代表畫家有焦秉貞、冷枚、陳枚、丁觀鵬、禹之鼎、徐璋、金廷標、唐岱等。
  • 鄒一桂:一個清代進士畫花卉,一般畫家達不到這種境界!
    說到進士或者狀元很多人都知道他們是飽讀詩書之人,但是進士和狀元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書法和繪畫也有著一定的造詣。比如清代進士鄒一桂,他就善於繪畫,並且把花繪畫到了一定的境界,當我們說起鄒一桂這個人的時候,往往會忽略了他的進士身份,而是想起他的繪畫。
  • 清代著名畫家有哪些?清代畫家概述
    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 清代進士鄒一桂,不僅飽讀詩書,他的畫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
    其中清代進士鄒一桂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書畫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尤其是他的花鳥畫,在清代首屈一指。鄒一桂是清代雍正五年二甲但第一名進士,他和揚州八怪是同時期的人。但是他與揚州八怪有著不同之處,當時的揚州八怪大多以賣畫為生額,鄒一桂憑藉著自己的才華中進士,進入了翰林。
  • 運用掏藍技法,賦予工筆作品唯美韻味,清代鄒一桂繪花鳥四幀
    此後歷代畫家創作花鳥畫作品,都以宋人技法為宗,對於宋代花鳥畫技法的研習一直持續到當代。現在美院學生學習花鳥畫還要臨摹宋人作品,以提升對線條的理解和色彩的運用。在花鳥畫中工筆技法描繪的作品受眾最廣,雅俗共賞的面貌,華美細膩的風格跨越了不同群體的審美追求。
  • 清代宮廷王公貴族盛行養犬 中期描繪王公貝勒射獵繪畫有所增多
    清代中晚期宮廷中愛犬之風 深深影響到整個清代上流社會 清朝晚期,皇帝、后妃和王公貴族貪圖安逸、追求享樂之風日盛,宮廷之中雖然仍循舊制對犬類十分敬重,但也時常將其作為寵物豢養。后妃及皇子、公主所寵愛的犬類也以小型的觀賞犬為主,一時間宮中名犬盛行。清晚期的宮廷繪畫《喜溢秋庭圖》中,即描繪了宮內飼養的數條寵物犬。
  • 鄒一桂 |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鄒一桂(1686年-1772年)清代官員,畫家。字原褒,號小山,晚號二知老人,江蘇無錫人。雍正五年二甲第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雲南道監察御史、貴州學政、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禮部侍郎,官至內閣學士。
  • 來自民間的宮廷畫家,清代張宗蒼繪《溪山無盡》
    清代早期,很多畫家都受到四王畫風影響,由此四王畫風也被稱為畫壇正統派。這種精緻飽滿的畫風從民間逐漸走入宮廷,成為清代宮廷繪畫的主流風格,從康熙朝延續到乾隆末年。清代宮廷畫家有一部分來自於民間,康熙、乾隆都曾經南巡,在駕臨江南期間遇到名家獻畫往往會將畫家召入內廷。
  • 副業比主業出色,清代官員畫家董邦達繪《秋山草堂》
    在古代,有些人的主業不是繪畫,但他們的作品比專業畫家畫得都好。比如唐代的閻立本,他主業是個官員,副業是繪畫。由於他畫功精湛,李世民常常讓他畫一些命題作品。閻立本對此不太高興,傳說他曾經告誡過自己的兒子,千萬不要學習繪畫。
  • 賞讀鄒一桂《牡丹圖》
    款識:時乾隆戊子初夏,二知老人鄒一桂  鈐印:上左角名款下方,一桂之印(白文)  左下角收藏家印章,京兆(朱文 葫蘆形)、張伯駒珍藏印  (朱文)   右下角,畫禪頤壽(白文)  鄒一桂(1688
  • 清,鄒一桂《杜牧詩意圖》
    《杜牧詩意圖》軸,清,鄒一桂,紙本設色,縱129釐米,橫51釐米,天津博物館藏。《杜牧詩意圖》取自杜牧的《山行》之詩意,繪遠處山峰高聳,雲霧圍繞,一簾瀑布從山中傾瀉而下,猶如白練掛壁;山下流水潺潺,岸上樹木繁多,樹葉泛黃,漸漸凋零;近處一塊平坦處,幾人停息,似在賞景聊天。作者自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人生贏家,朝中重臣,畫壇高手,清代錢維城繪畫《晴山秋樹》
    錢維城是清代人,出生於江蘇,縱觀他的一生精彩紛呈,堪稱人生贏家,朝中重臣,畫壇高手。唯一遺憾的是,這樣的人才只活了50餘歲。在他死後,乾隆皇帝賜予諡號,讓他享受到封建文人的最大哀榮。錢維城從小就有神通的美譽,他沒有像「傷仲永」那樣越長越歪。
  • 清代九位著名畫家的花鳥山水圖冊
    清朝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於清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清代鼎盛時期康乾盛世,歷經三代帝王康熙、雍正、乾隆的努力造就而來,但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確實開始迅速的衰敗,這確實一個真正的事實。
  • 百家齊放,百家爭鳴——詞臣畫家筆下的牡丹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本文共計1451字,閱讀僅需3分鐘~乾隆朝,除皇帝外,宮廷中還有以鄒一桂、錢維城、董誥、汪承霈、福長安等為代表的詞臣畫家。他們為迎合乾隆皇帝的審美趣味,以寫實、工細的畫風為主,真實再現了牡丹的枝容葉貌,表現技法雖不盡相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進入乾隆朝如意館任職畫家徐揚作品圖解賞析
    清 徐揚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年代:清 高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作者:徐揚名稱: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材質:紙本 設色 描金尺寸:縱:48.9 橫:1342.6公分 藏地:臺北故宮博物院賞析:清乾隆25年,欽天監觀測到來年正月初一有「日月同升,五星聯珠」天文異象,是「海宇晏安,年穀順成」的祥瑞徵兆,乾隆帝因此命令畫院畫家徐揚繪圖記錄這一罕見天象。
  • 揭秘故宮貼落畫:清宮裡的「3D繪畫(圖)
    通景線法畫將透視技法對空間的營造發揮到極致,繪畫與室內的真實景物巧妙銜接,室內空間被畫面進一步延伸。這種繪畫形式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歐洲的壁畫和天頂畫,事實證明出現在清代宮廷裡的在當時被稱為通景線法畫的繪畫,確實在形式上與歐洲壁畫和天頂畫一脈相承。  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重要畫家都曾經為教堂創作,其中更有畫家尤以擅長透視畫而聞名。
  • 既要富貴華美,也要天然雅致,鄒一桂繪沒骨花卉《長春富貴》
    鄒一桂是清代繼惲壽平之後最著名的花鳥畫家,他才華橫溢有多重身份。他是文官,官至內閣學士;其次他是一名文人,有理論著作傳世;最後他才是一名畫家,畫風與宮廷風格相互影響。鄒一桂的傳世花鳥作品多為工筆重彩,殊不知他還有一項隱藏技能,擅畫沒骨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