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近日,本報讀者張先生諮詢本報記者,半月板囊腫是什麼病?一定要手術治療嗎?自己膝蓋並為出現明顯疼痛,休息休息可以自愈嗎?
讀者案例》》
半月板囊腫不會自愈 中老年患者增多
半個月前,68歲的張先生洗腳時發現,自己下蹲的時候膝關節會出現一個包塊,伸直的時候包塊又消失了,雖然走路不疼,但也讓他很是擔心。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半月板囊腫,需要手術治療。
張爺爺表示,自己聽說過腱鞘囊腫,國窩囊腫,還聽說過卵巢囊腫,半月板也會長囊腫?重慶市中醫院康復科主治康復醫師趙紅霞解釋道,半月板囊腫是常見的骨科疾病,主要發病人群是青年,運動員比較多見。近年來,隨著中老年人的運動意識增強,這部分人群的就診比例也在上升,通過核磁共振可以確診。
在臨床上,半月板囊腫會造成關節的疼痛以及肌肉萎縮,並且患者因為半月板的長期磨損或者急性損傷會導致行走不便,甚至會出現膝關節彈響的臨床表現。半月板囊腫不能自愈,患者張先生的症狀較輕,可先使用保守治療。
專家解讀》》
囊腫是良性病變 半月板損傷、退變是源頭
半月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們人體膝關節內的一組具有減震功能的軟骨墊。所謂囊腫,就是一包水而已。所以只要報告上說是囊腫,不管是肝囊腫,腎囊腫,膕窩囊腫,腱鞘囊腫還是半月板囊腫,囊腫是良性的,不會癌變。所以不用擔心自己是不是患上惡性腫瘤。
但是並不是說良性的,良性的疾病就不需要治。囊腫長得足夠大,就有可能引起疼痛或者壓迫周邊的神經血管等,產生症狀。而疼痛,常常是半月板囊腫患者最常見的就醫原因。造成半月板囊腫的原因主要有二:
1.半月板損傷,可以造成半月板組織內的挫傷和積血,或在半月板層裂損傷處有滑膜細胞被阻於其內,並有黏液分泌,逐漸增大後形成囊腫。這是半月板囊腫形成的主要原因。
2.半月板內部變性、局部壞死和黏液退變,首先可在半月板內形成微小囊泡, 隨著病變進一步發展, 在內半月板逐漸形成向外側的囊狀突起, 最終形成半月板層裂損傷和半月板囊腫。
出現疼痛建議手術治療 直腿抬高鍛鍊股四頭肌
針對半月板囊腫的治療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療法,保守治療就是建議患者制動休息,多平躺、少走路,採用抽取膝關節積液,對膝關節進行包紮或者石膏固定。對於症狀比較明顯的患者可以在內窺鏡的幫助下,進行病變部位的切除和縫合以及重建,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趙紅霞醫生表示,如果半月板囊腫已經產生了症狀,那麼通常是需要手術治療的。保守治療也有一些方法,比如說將囊腫裡的囊液用注射器抽出,然後再注入一些藥物或者加壓包紮,但是事實證明這種療法並不理想,容易復發。
原因很簡單,如果是半月板撕裂引起的囊腫,那麼你並沒有把半月板撕裂的問題解決掉,治標不治本。如果是半月板退變引起的囊腫,保守治療同樣沒有辦法改變退變的這個現狀,因為這種退變往往是不可逆的。手術治療,可以在去除囊腫的同時處理損傷的半月板,一般療效比較可靠。
手術後,患者需注意股四頭肌的鍛鍊,比如直腿抬高,做法是抬高40°左右懸停到最大時間,大腿發抖,一天20-30次。當然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這樣才能減少以後半月板再次損傷、退變或關節積液的發生機率,避免囊腫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