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開講|第二講 民法典總則編 一部權利保護的總篇章

2020-12-18 澎湃新聞

民法典開講|第二講 民法典總則編 一部權利保護的總篇章

2020-06-26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昨日誕生

對社會大眾的生活將產生何種意義與影響?

法律從業者該如何領會民法典的精髓?

《民法典開講》將為你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和百度APP聯合製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

2020年普法計劃支持項目

民法典總則編

一部權利保護的總篇章

王軼 教授

民法典總則編對人身權益的確認和保障非常值得關注,財產權利的規定也充分體現了時代性,比較典型的是關於數據、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規定,這些都是對網際網路時代和資訊時代人們社會生活的回應。聽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教授講《民法典》。

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原標題:《民法典開講|第二講 民法典總則編 一部權利保護的總篇章》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總則編開宗明義提綱挈領
    民法典共7編1260條,由總則編和六個分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收養編、侵權責任編)構成。為了讓全省公民更加深入學習了解民法典,熟知這部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進而為更好地貫徹實施民法典做足準備工作,本報開闢《民法典解讀》專欄,邀請省內教學、科研和有關部門的專家學者逐編為大家詳解。
  • 中國民法典總則與分則之間的統轄遵從關係
    ①在這種情況下,民法典的編纂採取總則與分則相區分的體例,更加符合立法的國情。在這一規劃下,第一步在2017年3月編纂完成了民法總則,並將其作為整個民法典的總則編;第二步是完成民法典分則各編的編纂,之後再整合民法典總則和分則各編為一體。在這種情況下,民法典總則的編纂完成與分則的編纂完成之間有了時間差。
  • 【普法時刻】民法典:一部以人民為中心的法典(第一期)
    黨的十八大之後,2015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啟動民法典編纂工作,著手第一步的民法總則制定工作,2017年3月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民法總則通過後,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接續努力、抓緊開展作為民法典編纂第二步的各分編編纂工作,最終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解碼」民法典】法制網評:民法典是中國法治建設的標誌性重大成果
    民法典並不是制定一部全新民事法律,也不是簡單的法律彙編,而是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規範進行科學系統地整合與「編訂纂修」,對已經不適應現實情況的規定進行修改完善,對經濟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等方面,作出的有針對性的新規定。
  • 孫憲忠:民法典分編體例既科學也符合我國國情
    201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此次是將幾經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2017年3月通過的民法總則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提請審議。民法典草案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
  • 法學匯|王利明:民法典的時代意義
    關於民法典的定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在整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民法典是在憲法之下的基礎性法律。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基礎性法律」?
  • 《中國民法典釋評》(十卷本)
    對於對法官、律師和學者等法律職業群體而言,是非常難得的一套集學理與適用於一體的民法典圖書。◆ 精彩片斷總序民法典的時代意義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
  • 學習民法典丨一部包羅萬象卻簡單易用的法典
    日前,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翟墨認為,這部民法典是一部有助於中國法治發展的法律,是一部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律。因為它儲法功能強大,檢索非常方便,更是一部好用的法典。全 面 之 法儲備豐富的法律典藏我國的民法典一共七編,再加一個附則、共計84章、1260條,總字數超過10萬字,其所提供的規範存儲量無疑是我國現有法律當中最大的。
  • 老師家長怎麼給孩子講民法典?一共分4步!
    第二步入門民法典,這10句話含括基礎知識點!民法典是一部民法大全。分為7編加附則,一共1260條。從1954年首次啟動算起,中國的民法典編纂之路已經走了整整66年。它關係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堪稱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十萬餘字的民法典如何學?龍法大講堂有「攻略」!
    每時每刻都受到民法典的保護許多人感慨民法典的誕生可謂「見證歷史」但其7編1260條共10萬餘字的體量也令法律人感到頭皮一涼一枚法律人還有半年時間學習,不慌,不至於全禿。主講法官不僅解讀了民法典具體條文還引導大家探討了民法典所回應的時代之問、中國之問、法治之問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法律知識盛宴�� 開講前,汪洪院長介紹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條文最多的一部法律
  • 民法典:植根中華文化 彰顯民族智慧
    民法典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本主義」思想。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濃厚的人本主義思想,「天地之性人為貴」所倡導的人的價值和尊嚴,與現代法治精神相契合。民法典以人民為中心,將保護民事權利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法典的宏觀結構、中觀制度、微觀規則為舞臺,建構出一套科學完備、氣勢恢宏的民事權利體系,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
  • 民法典開講專家解讀物權編,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
    關於民法典開講專家解讀物權編,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民法典開講專家解讀物權編,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民法典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學習民法典講座一:民法典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人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內容第一編 總則第一章 基本規定第二章 自然人。
  • 民法典包含哪些內容(附目錄)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兩會受權發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的說明
    總的看,經過多年來努力,我國民事立法是富有成效的,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民事法律規範體系,民事司法實踐積累了豐富經驗,民事法律服務取得顯著進步,民法理論研究也達到較高水平,全社會民事法治觀念普遍增強,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較好的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和社會基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發展和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對編纂和出臺民法典寄予很大的期盼。
  • 【澄邁文明城市創建】民法典對文化和旅遊行業有什麼影響?
    (這部分內容比較枯燥,可直接跳過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介紹民法典在文旅行業的適用場景,可以較直觀的方式了解民法典的作用。5年,七編,84章,1260條,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莊嚴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 百名資深「大狀」開講民法典!廣東率先成立民法典律師宣講團
    百名資深「大狀」開講民法典!廣東率先成立民法典律師宣講團金羊網  作者:薛江華  2020-06-14 這支百名資深「大狀」組成的宣講團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講方式在全省宣講,讓民法典走進每個群眾的生活。
  • 中國民法典誕生!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
  • 法學論壇: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和世界水準的民法典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白陽、劉怡然)中國法學會會長王樂泉日前表示,編纂民法典是對我國立法理論、立法技術、立法能力和立法水平的一次全面檢閱,是法治建設的標誌性事件,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編纂一部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精神和世界水準的民法典。
  • 知與行|民法典:新時代的人民法典
    民法典是新時代的人民法典,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