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眼中未來旅遊新方式:慢節奏的全域旅遊

2020-12-11 環球網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樊曦、齊中熙、劉慧)「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回來一問啥都不知道。」——這些曾是網上對「旅遊」的戲謔。然而在現實中,這種走馬觀花的景點遊、扎堆兒遊不乏其例。

隨著旅遊越來越成為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人們對旅遊品質、旅遊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屆世界旅遊發展大會在京召開之際,記者通過採訪旅遊界專業人士來回答:未來,我們將如何旅遊?

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在我國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主要是建景點、景區、飯店、賓館。然而旅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全民旅遊和個人遊、自駕遊為主的全新階段,傳統的景點旅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要。」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說。

在齊魯大地,「好客山東」正在努力打造「處處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形象」的「全域旅遊」新模式:濟南、青島、泰安分別對標國際建設「國際旅遊名城」;淄博致力於打造以齊文化為統領的文化旅遊高地;煙臺、臨沂則打造仙境海岸避暑休閒和親情沂蒙度假目的地。

「全域旅遊就是要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實現景點內外一體化。這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遊,是跳出傳統旅遊謀劃現代旅遊、跳出小旅遊謀劃大旅遊。」李金早說。

那麼,「景點模式」的「小旅遊」如何變身為「全域模式」的「大旅遊」?

李金早表示,重點是要實現幾大轉變,包括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破除景點景區內外的體制壁壘和管理圍牆,實現公共服務一體化,旅遊監管全覆蓋;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從旅遊企業單打獨享到社會共建共享轉變……

「疲於奔命」變身「休閒享受」

本來是要放鬆身心,卻總是被搞得疲於奔命,不斷從一個景點奔向另一個景點。旅遊如何回歸它的「休閒本意」?

藉助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服務商攜程旅行網的大數據可以看出,近年來隨著國內遊客旅遊觀念的轉變,享受型、休閒型旅遊需求正不斷增長。

就拿2016年春節假期來說,攜程大數據顯示,國內遊客對於高星級(4-5星)酒店的需求遠超預期,境外高星級酒店佔比超過六成,境內高星級酒店佔比也達到53%;而去年春節期間,境外高星級酒店佔比為51%,境內高星級酒店佔比僅35%。

在「80後」白領趙陽看來,出去旅遊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放鬆,享受生活。「『五一』去了京郊古北水鎮,四星、五星的民宿太火了,我們住的時候還看見不斷有人來問能不能臨時有空房。」她說。

「對於高星級酒店的需求逐年增長,說明國內遊客對於旅遊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旅遊觀念也正在逐漸改變,不再是走過、路過、看過,享受型需求正成為國內遊客旅行方式的主導。」攜程聯合總裁兼首席營運官孫潔說。

5月初,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行網對今年「五一」小長假旅遊的監測分析顯示,「消費水平升級,願意花更多錢買更好的體驗;出境遊更熱,旅行方式由觀光購物轉向休閒度假;自由行比例提升,跟團遊更講究品質」,正在成為旅遊的大趨勢。

「未來景區」開啟的「智慧旅遊」

隨著「網際網路+」快速進入旅遊行業,未來的景區,又會是什麼樣?

4月20日,阿里旅行與桂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正式締結戰略合作關係,桂林成為與阿里旅行開展「未來景區」城市級戰略合作的首個國內城市。阿里旅行將為桂林所有景區提供信用遊、掃碼支付、地圖導覽等「未來景區」全線產品,通過技術創新讓遊客在桂林擁有更加先進、便捷的遊玩體驗。

2015年,阿里旅行先後啟動了「未來酒店」和「未來景區」戰略。2016年,阿里旅行計劃全面鋪開「未來景區」。

遊客在阿里旅行平臺購買「未來景區」門票,或通過掃描景區二維碼實現掃碼入園,免去排隊購票之苦。達到一定信用分的遊客,還可以享受「先遊玩,再付費」的「信用遊」體驗。進入景區,遊客打開手機地圖提供的景區導覽服務,再也不用擔心「迷失在景區」。園區內的所有消費,遊客也只需支付寶就可以輕鬆支付,甚至可以在全程遊玩結束後,再統一結算所有消費。

在山西,大數據的運用正在成就更加「智慧」的旅遊模式。在大槐樹景區,WiFi可不僅僅只是上網。「WiFi可以紀錄某個位置有多少遊客停留以及停留的時間,遊客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用了多長時間等。」景區工作人員說,通過景區內的無線網絡,管理者可以知道客流量、旅遊產品的吸引度,進行「智慧管理」。

業內人士評價說,遊客對高品質旅遊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迫切需要市場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選擇,而「智慧旅遊」正是未來旅遊行業加快「網際網路+」、發展「未來旅遊」的重要方式。

相關焦點

  • 我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已達168個,全域旅遊發展前景如何?
    2018年,中國國內遊人數達55.4億人次,同比增長10.8%,旅遊成為中國人民的必需品。國內遊市場是全國旅遊市場的主力軍。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全域旅遊意識的提升,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前景較廣闊。全域旅遊是應對全面小康社會大眾旅遊規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戰略。
  • 我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已達168個,2020年全域旅遊發展前景如何?
    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全域旅遊意識的提升,未來旅遊業的發展前景較廣闊。全域旅遊是應對全面小康社會大眾旅遊規模化需求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戰略。2020年中國「十一」國內遊人次及收入分析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國慶黃金周」的出國旅遊量大幅減少,國內旅遊消費勢頭旺盛。
  • 全域旅遊打開城市解讀新方式
    讓集市、街道、民居、鄉路都成為值得徘徊和留念的景色,這就是發展全域旅遊的眾多原因之一。全域旅遊能帶來什麼?以全域旅遊「育生態」。以全域旅遊「育公共服務」全域旅遊的旅遊質量和形象由整個社會環境共同構成,全域旅遊更加關注建設適應自助旅遊的公共服務體系,要打開圍牆建設無邊界的旅遊區,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實際上是要通過開放式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讓遊客與居民共享,提供更加便捷實惠的服務,增加綜合效益。
  • 從觀光到休閒 全域旅遊引領 「快旅慢遊」新風尚
    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文化和旅遊部正式認定並公布了首批71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自2015年始,「全域旅遊」就在全國蓬勃發展,成為國內諸多市、縣域旅遊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探索。
  • 一機旅遊,智慧景區,智慧導覽等,全域旅遊是旅遊未來的趨勢
    巨有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並深刻談到公司未來的前景和發展。而對全域旅遊的理解不能僅認為是某一個地區的地區之遊,他應該是一個很廣泛的含義,既指地區地域旅遊,也包括縣際間的縣域旅遊。」」智慧小程序,以一個中心+三個平臺+N個應用,構成了全域旅遊建設體系。
  • 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裡程碑式教材《浙江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的裡程碑式教材,並不僅僅在於這片土地上貢獻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經濟增長數據,更在於其在黨政主導下以先行者的實踐樣板,通過不斷創新完善形成新的理念、新的機制、新的路徑,其清晰展現地浙江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為全國貢獻了豐富的浙江經驗和樣本價值。
  • 旅遊投資350億元 象山「雙輪驅動」迎來全域旅遊時代
    而隨著「全域旅遊」建設號角的吹響,象山也行進在了全域化的道路上。2016年,象山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批創建名單。如今的象山,不僅是旅遊投資大鱷們眼中的「香饃饃」,也是遊客們心目中首選的優質目的地。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象山究竟是如何解答「全域旅遊」答卷的?
  • 新機遇下都江堰全域旅遊的創新之變
    在進入「大眾旅遊」時代,旅遊已從少數人的奢侈品發展成為今天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內容,在新機遇下如何發展全域旅遊?就成為了擺在執政者面前的一個必答題。   成都都江堰,是一座因水而興、因堰而名並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三遺」之城。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從觀光到休閒 全域旅遊引領國人「快旅慢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0月16日訊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認定並公布了首批71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自2015年始,「全域旅遊」以燎原之勢在全國蓬勃發展,成為國內諸多市、縣域旅遊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探索。
  • 全域旅遊背景下,如何發展休閒度假新時代?
    休閒度假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旅遊業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需要大力推動休閒度假的發展。休閒度假是全域旅遊的重要支撐、中國旅遊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中國旅遊業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將成為中國旅遊業未來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點。那麼全域旅遊下的休閒度假怎麼發展?
  • 走好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子
    本報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翁光陽近年來,港北區借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契機,加快推動旅遊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今後,港北區將採取哪些舉措,破除發展短板,走好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子,做大做優全域旅遊這篇大文章?記者對貴港市港北區委書記玉彤進行了專訪。
  • 從「一日遊」走向全域旅遊新體系
    從「一日遊」走向全域旅遊新體系 時間:2018年10月19日 10:40  來源:黑河日報 時間,消弭一切,亦記錄一切。改革開放40年、沿邊開放30年,記錄了邊城黑河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也記錄了我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光輝歷程。
  • 黑河:「旅遊+」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目前,呼蘭河口溼地公園已經成為哈爾濱繼太陽島、冰雪大世界之外的一張新名片。這裡的歡樂水世界、水上運動基地,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室外水上樂園。2萬平方米的海嘯池邊由北海白沙鋪設成沙灘,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傳統文化園位於蓮花島上,島上有觀音廣場、金蓮廣場等聖境景觀。觀音廣場的三面水上觀音,高58米,是國內第三大觀音聖像,又名哈爾濱的水上觀音。
  • 「共享汽車+旅遊出行」新玩法,正式投入柳州全域旅遊服務
    為響應自治區建設全域旅遊直通車項目的號召,提升柳州旅遊公共服務水平,擴大柳州旅遊資源優勢,8月30日上午,「一車遊柳州」品牌發布儀式暨柳州共享汽車全域旅遊籤約儀式在柳州工業博物館舉行,柳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劉莉、副局長湯立平、上汽通用五菱
  • 海南打造全域旅遊樣本 「旅遊+產業」取得成效
    一年多來,海南以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點、線、面」相結合為方式,以促進旅遊產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實現旅遊產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福建邵武縣:「鐵城」邁進全域旅遊新時代
    近日,在南平市「水美城市」旅遊項目大檢閱中,邵武市的旅遊發展成績贏得一致讚譽。  因地勢易守難攻而號稱「鐵城」的邵武,是全省全域旅遊試點地區之一。3個月來,邵武上下聞風而動,拉開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帷幕,啟動一批新項目、推出一批新景點、激活一批新業態,提升景區品質,全域旅遊發展蹄疾步穩。
  • 全域旅遊下的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必須轉變旅遊發展思路,變革旅遊發展模式,推動我國旅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全域旅遊概念之廣,發展方式之多,使得各行業都融入到「旅遊+」的創新發展中來。於是,那些獨具區域或民族特色、星級酒店卻又不可媲美的民宿,便成了遊客到鄉村旅遊的居住之地。
  • 貴陽市烏當區全域旅遊釋放新活力
    烏當區抓住機遇,將王崗、隴腳、渡寨、阿慄、偏坡5個村寨進行統一規劃,成功打造成「泉城五韻」鄉村民俗生態文化旅遊精品示範點,讓烏當區旅遊業迎來新發展,鄉村旅遊品牌不斷深入人心。2016年,在全域旅遊的新發展藍圖下,烏當區將旅遊業定位為主導產業,發布多個支持政策文件,完成《烏當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全域健康旅遊規劃》等,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完善鄉村旅遊等多個專項規劃和督導評估機制,積極實現多規融合。設立旅遊專項發展資金、貸款貼息、獎勵補助、開放性金融等多元政策。強化基礎設施,優化公共服務。
  •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全域旅遊迎來新機遇
    【本報訊】「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未來旅遊產業,尤其是全域旅遊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10月19日,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把多勳如是說。    把多勳說,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內涵豐富,高屋建瓴,鼓舞人心。旅遊業的發展與報告中提到的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統籌城鄉發展等密切相關,其核心就是要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