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重慶一次次宣布入夏失敗,但是夏天的傳統活動「夜宵」的熱度持續攀升。近期,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公司旗下的口碑餓了麼,基於大數據分析發布了《重慶夜經濟趨勢報告》。
口碑餓了麼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重慶市民在夜間外出就餐時,最喜愛的吃的是西式快餐、熟食以及川渝火鍋,訂單量佔比分別超過30%、15%和11%。同時,港式火鍋、海鮮、貴州菜等特色菜系在渝發展較快,同比增速都在80%以上。與此同時,夜宵外賣在重慶也出現快速增長,整體同比漲幅超過61%。
海鮮等特色菜系同比增幅超8成90、00後成夜經濟增長最大支柱
今年以來,山城夜宵市場增長穩定,港式火鍋、海鮮、貴州菜等特色餐飲在重慶迎來較快發展。
上半年,港式火鍋、海鮮、貴州菜等菜系成為重慶夜宵市場增長最快的一批菜系,訂單量同比增長均超過80%。當然,從消費規模來看,重慶的消費者的夜宵最愛卻是西式快餐、熟食和火鍋。在重慶夜宵的整體份額中,三者訂單量佔比均超過了10%。
此外,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生鮮水果、素食沙拉等夜間消費量也出現了較快增長,漲幅接近30%。
從消費人群來看,重慶的夜晚絕對是年輕人的天下。在整個夜間消費群體中,80後、90後和00後們佔據了近90%的比例。不僅如此,到了夜晚,90後和00後們還表現出了更強的消費力以及消費偏好,兩者在夜間對區域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白天近9個百分點。
有意思的是,雖然常常高喊減肥口號,但是美食當前,重慶女性的戰鬥力卻不輸男性,這也使得男女消費者數量比達到了近1:1,尤其是在奶茶等飲品消費上,女性貢獻了近7成訂單。
外賣平臺「拉長」重慶夜半數消費在23點後
有趣的是,從餓了麼數據來看,外賣場景下的重慶居民對於「深夜食堂」有著和而不同的要求。
今年上半年,重慶外賣市場的最大贏家屬於燒烤和西式快餐,這也讓兩者的訂單量在當地夜宵菜系排名中穩居前兩位。不過從市民的偏好度來看,以乾鍋、冒菜、烤魚、木桶飯、抄手等為代表的特色小吃商戶,卻擁有這更多的擁躉,這也讓市民在此類菜系中的消費佔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倍以上。
此外,從消費時段來看,外賣獨具的便捷優勢,也贏得了更多「深夜黨」的芳心,進而使得夜宵外賣的尖峰時段明顯比在外堂食更晚且持續時間更久。在21點至隔日凌晨5點這一時段中,近半數外賣消費發生在23點之後。
外賣升級「拍扁」城市商業分布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外賣的出現不僅改變了重慶市民的夜宵口味,同時也在重構重慶這座山城的餐飲業發展的整體格局。
口碑餓了麼數據顯示,在線下,江北區、渝北區以及沙坪垻區等中心城區仍是重慶「夜貓子」集中地,其中尤以時代天街、印象匯、南坪萬達等商圈最受消費者的歡迎。
不過隨著人們對於外賣等數位化消費的接觸加深以及使用增多,九龍坡區的龍湖新壹城、渝中區的聯合國際寫字樓等寫字樓區域,其夜宵需求已不比這些傳統夜市商圈遜色。在餓了麼平臺上,一座座「線上夜市」拔地而起。
當然這種變化也不難理解,外賣等消費模式的快速發展讓傳統門店的經營範圍從500米的半徑拓寬至3500米,平臺聚攏了過往在城市中星羅散布的商業機會,這也讓「金角銀邊」等傳統商業邏輯的優勢不再明顯。
在業內人士看來,網際網路的力量,推動了城市商業版圖上租金和流量的重新博弈,也促成了城市不同空間的商業價值變遷,最終讓城市呈現出更加扁平化和碎片化的線下商業空間結構,重慶各市區熱鬧的線上夜市商圈分布正好印證了這點。「我們的城市商業分布,在某種程度上被『拍扁』了。」上述業內人士補充道。
都市熱報 記者 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