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全球資產配置重要市場!摩根資管王瓊慧:繼續押注下一個100年...

2020-12-17 天天基金網

摘要

【中國成全球資產配置重要市場!摩根資管王瓊慧:繼續押注下一個100年 看好兩大主題】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區總裁王瓊慧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市場,中國資管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摩根大通明年將迎來在中國的100周年,現在考慮的是下一個100年。對摩根來說,在中國市場不是「打一場短仗」。(券商中國)

  「這兩年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我們的感受是非常大的。」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區總裁王瓊慧說。

  王瓊慧舉例介紹,今年4月1日起,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的外資股比上限可以到100%,這比最初原定的「先從49%到51%、3年後放開到100%」,步伐快了很多,開放速度超預期。

  摩根大通在這輪開放中堅定布局,走得相對較快:控股51%的券商開業,將旗下期貨公司股比提升至100%,提升對合資公募基金公司持股至100%也在推進之中。

  王瓊慧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市場,中國資管市場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摩根大通明年將迎來在中國的100周年,現在考慮的是下一個100年。對摩根來說,在中國市場不是「打一場短仗」。

  下一階段關注:疫情、政策、政治

  摩根資產管理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球的資產管理規模2.3萬億美元(約15萬億元人民幣),以主動型管理業務為主。

  如各行各業一樣,今年的資管業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王瓊慧看來,資管行業的特殊性在於,需要向客戶提供持續的、不間斷的服務,要保證客戶體驗不打折,即便成千上萬的員工遠程辦公也要能實現90%以上的工作效率,這背後需要科技和系統基礎設施的支撐。

  「不到像今年這種情況,可能看不出各家科技投入以及服務水平的差距。」她表示,摩根大通一年在科技投入上的花費大約130億美元,僅資產和財富管理板塊的投入也達10億美元,這在今年疫情「壓力測試」中顯示出了效果。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她稱,下一階段重點關注三方面,即疫情、政策、政治。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市場非常跌宕起伏。」她表示,中國以外的全球經濟復甦前景還是籠罩在疫情的大前提下,主要國家都希望做到維持經濟動能和防控疫情的平衡,希望能在控制疫情的情況下儘量地推動經濟復甦。這其中,疫苗的研製成為一個關鍵因素。

  從政策上來看,各國央行還會維持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市場的無風險利率都會保持在偏低的水平。對投資者來說,在債券、固收方面,可能會關注一些風險稍高但質量依然不錯的信用債,包括新興市場債、證券化資產,以及一些高股息的股票,甚至一些有穩定現金流的另類資產。「同時考慮到刺激政策退出的延後性,我們也建議投資者要在組合裡做一些抵禦通貨膨脹風險的部署。」

  「政治因素上,以美國大選為主的政治事件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影響市場的長期因素,關鍵還是要去看之後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走向以及其它影響經濟的因素,這是我們做資產配置要考慮的。」她分析,美國的主要情況是財政赤字,美聯儲可能會維持低利率政策,加上經濟復甦前景判斷,美元可能會維持中期疲軟勢頭。

  「這樣的話,從投資角度來看,亞洲包括中國以及新興市場會是比較好的大環境。當然新興市場各國面對疫情時的表現不一樣,還要去做主動性的選擇。」

  「中國由於疫情防控效果非常好,經濟也回到了正增長勢頭,成為全球資產配置的重要市場。」她稱。

  從債券資產來說,中國央行貨幣政策相對保守,使得中國市場債券收益率高於成熟市場債券,加之中國市場債券與其它主要市場債券的相關性較低,因此,全球資產對中國債券的配置需求會增加,預計將會持續地看到外資流入國內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

  「從股票來說,有兩個大的主題,一個是消費,一個是技術創新。」她表示,消費服務、本地科技行業龍頭等,下一步市場表現值得關注。

  國內資管市場還有很大空間

  就中國資管市場來說,今年堪稱「大年」,公募基金產品發行數量、募集資金規模都有不錯成績。該如何看中國資管市場的發展階段?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我現在很難去給它定義階段,但一定還沒有到成熟階段,還有很多的機會和挑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一個行業的從業者,包括外資,都願意參與其中。」王瓊慧說。

  在她看來,中國資管市場的機會,一方面在於市場體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如果說還有哪個市場可以發展到美國這種體量級的話,全世界我們看就只有中國,現在應該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黃金期。」她認為,資管新規是劃時代的裡程碑,剛兌打破後,理財的剛需市場沒有消失,轉而要由更多資管機構來承接。

  另一方面則在於投資者投資習慣的變化,投資者越來越認可專業資管機構的能力,願意把錢交給專業機構來做投資。大量資金走向資本市場、基金公司、理財公司等。「如果你是一個主動型股票管理很強的基金公司的話,今年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下一步就是大家要慢慢地去改變『炒』的概念,避免從炒股票、炒個股變成炒基金。」王瓊慧認為,需要從業者關注投資者教育、投資者陪伴,慢慢培養長線投資觀念。越來越多的人長期投資,資管機構管理更多的是長線資金後,會形成資本市場穩健發展和資產保值增值的良性互動

  在中國市場不是「打一場短仗」

  中國資管市場有不同業態,對於摩根給自己的定位,王瓊慧表示,中國市場有很好的機遇,摩根進入中國以來,一直希望把好的國際經驗帶來,並且「一定要接地氣、做好本土化」,為資管行業和客戶提供好的服務體驗。

  王瓊慧表示,摩根作為有國際背景的機構,有兩大方面優勢:一方面是投資管理方面的,包括投研體系、風控能力和產品設計理念等;第二方面在於,摩根可以做中國和世界的一個橋梁。王瓊慧表示,境內、境外存在「兩個低配」,即海外一直在低配中國資產,他們需要增加中國配置;中國也低配海外資產,也需要適時增加海外投資。「在這兩大方向中,摩根都可以發揮作用。」

  「摩根大通在這一輪開放中,應該算是立場堅定,走得相對比較快的外資金融機構。」王瓊慧說,「你可以說我們趕上了好時候,但其實也是因為我們長期一直很堅定地在中國市場。」

  王瓊慧表示,2004年上投摩根成立,2007年摩根資產管理公司在北京開設代表處,2016年在上海自貿區成立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有限公司,這些布局都是摩根希望把握住看到的機會,堅定地進入中國,慢慢真正地進入本土市場,做本土的資產管理。

  「今年是2020年,明年是摩根在中國100周年。我們現在天天講的是,摩根還要再做下一個100年,所以我們說的不是一年、兩年、五年、十年,而是更長的時間。」王瓊慧說,對摩根來說,在中國市場不是「打一場短仗」。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原標題:中國成全球資產配置重要市場!摩根資管王瓊慧:繼續押注下一個100年,看好兩大主題)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歲末年初展望2020年全球經濟和市場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訂閱號又值歲末年初,全球各大投行和資管機構紛紛發布自己的年度策略,對2020年的全球經濟和市場進行展望。國泰君安宏觀團隊認為,比起單一機構的觀點,尋找眾多年度策略中的共識和分歧,對於理解全球主流資金更有價值。
  • 50萬億全球最大資管來中國:100%控股公募基金公司獲批
    來源:東方財富網全球資管巨頭持續加碼中國,剛剛,全球資管規模排名第一的貝萊德公司搶先一步,率先拿到首家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牌照。調整後的營業利潤率為43.7%,較2019年第二季度增加60個基點。二季報同時顯示,相比一季度,貝萊德旗下資管產品新增管理規模1002億美元,其中,固定收益類基金新增602.67億美元,現金管理類產品「吸金」241.98億美元。
  • 中意資產總經理助理馬克:中國資管市場機會眾多 增配中國資產能...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在2018年以來的中國金融業擴大開放中,合資保險資管公司隊伍的擴容,為資管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作為2013年成立的國內首家合資保險資管公司,中意資產對於中國金融行業開放有何感受?如何把握開放趨勢下的機會?近期,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採訪了中意資產總經理助理馬克(Danninger Markus)。
  • 50萬億資管巨頭大動作,拿下首家外資100%控股公募!首任總...
    首家外資全資控股公募牌照,花落管理50萬億資產的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證監會最新公告顯示,核准設立貝萊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萊德基金」),公司註冊地為上海市,核准貝萊德基金註冊資本為3億元人民幣,前泰康資管副總經理張弛出任總經理。
  • 資管「遊戲規則」大統一 保險資產配置或現四大變化
    來自保險資管公司高管的普遍觀點認為,從資產配置結構看,資管新規實施後,保險資金的大類資產配置結構整體有望保持穩定,預計未來可能會出現四大變化。而為積極把握資管新規帶來的機遇,保險資管公司亦需在加大組合類資管產品創新力度等方面練好內功。
  • 國君資管張駿:當前權益資產配置價值明顯
    「在當前位置,權益資產的配置價值比較明顯。」近日,國君資管基金投資部總經理張駿在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其看來,目前點位,談不上整體泡沫和過熱,接下來資本市場有望出現一次基於居民家庭資產再配置的場景切換。
  • 獨家|疫情下開業,詳解摩根大通證券的「中國生意經」
    就證券承銷與保薦來看,摩根大通已連續11年蟬聯全球投行之首,是債券和股票領域首屈一指的承銷商,同時也在跨境併購、全球市場研究、分析和交易執行等領域領先。然而,進入中國市場後,本地客戶關係網較弱、難以適應本土券商激烈的價格競爭或對外資券商構成挑戰,同時外資券商也不具備物理網點的優勢。
  •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廣闊,險資大有可為
    「中國資本市場前景廣闊,險資入市大有可為。」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實踐者和見證者,中國人壽集團首席投資官、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壽資產」)黨委書記、總裁王軍輝經常說這樣一句話。 他認為,相比全球發達保險市場,我國保險資金增量空間巨大,未來隨著「第三支柱」逐步完善,險資規模還將迎來更快增長,這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押寶中國市場
    全球最大資管公司「腳踏兩隻船」押寶中國市場  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  就在本月初,瑞幸還通過「設備融資租賃」手段,將咖啡機等物品抵押借債4500萬元。4月18日,瑞幸就迎來一筆巨大的融資,成功「續命」。
  • 押注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市場明年有望繼續高歌猛進?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押注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市場明年有望繼續高歌猛進?對於希望從2021年全球通貨再膨脹交易中獲利的投資者來說,有著全球經濟「金絲雀」之稱的韓國,似乎是最熱門的投資目的地之一。據預測,內存晶片周期的復甦將推動韓國經濟走出1998年以來的首次衰退。摩根大通預計到2021年底,韓國綜合指數將上漲16%,至3200點。彭博資訊則預計,韓元兌美元匯率屆時可能會升破1000韓元,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較當前水平上漲近9%。
  • 國際投行大舉增持中國股票 全球動蕩彰顯A股魅力!別人...
    繼瑞銀、大摩在美股熔斷前已將中國視為全球資產避風港後,A股行情獨立,而美股連續熔斷的現實,進一步刺激全球機構看好中國,一些國際投行認為亞洲市場尤其中國的股票比美股更具有安全性,美股市場已來到了一個轉折點。
  • 太保資產嚴贇華:低利率環境下的保險資金配置
    究其原因,地產調控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不放鬆的背景下,融資需求受到抑制,影響金融資產的供應。化解金融風險,資管新規實施的環境下,非標資產供給淨收縮;資產收益率跟隨無風險利率下降。在需求疲弱和金融去槓桿背景下,信用風險難以緩解,信用分化格局持續。應對低利率選擇應對低利率的選擇,拓展海外資產是否是選項之一?
  • 平安資管張劍穎:未來險資可在養老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領域提前布局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當前,全球疫情未現明朗,國際形勢撲朔迷離,其蝴蝶效應牽動整個保險資管行業,資管新規過渡期臨近尾聲倒逼金融市場加速改革,險資投資將如何乘風破浪,化險為夷?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認為,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管公司展示能力優勢的重要載體,需找準發展路徑,發揮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其應堅定第三方展業,在外包首席投資官(OCIO)模式與資產配置解決方案、FOF、MOM產品等業務領域再做創新。
  • 大資管時代:券商資管「馬太效應」凸顯
    「但這兩種手段在具體實施時都會面臨不小的困難,比如說資管機構資產負債之間的利差收窄、找資產更為困難等,非標投資類資管產品未來可能會面臨縮量的風險。」  浙商證券(601878)研究所所長鄧宏光認為,這對全市場非標資產規模產生衝擊,社會融資結構由表外轉向表內是大勢所趨。同時,2017年部分規模較小的房地產企業發債和委託貸款融資受限轉向非標融資,2018年這部分融資渠道將進一步受限。
  • 金融巨頭、頂級資管……5家國際一流金融機構在上海開業
    「上海在國際上已經是愈發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摩根大通將繼續對我們的各項業務領域進行全面投入,為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的客戶提供支持,同時藉助我們的全球網絡和資源,引領更多的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
  • 2017資管行業十大事件 哪些影響著你我?
    信託計劃、券商資管計劃、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等品類,過去受到不同機構和法律法規的監管,產生了產品嵌套規避監管等問題,要知道,資管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100萬億,對金融體系已經可以產生系統性影響。所以統一對資管的監管,是防範金融風險重要舉措。
  • 獨家專訪瑞士百達資管亞洲CEO趙俊傑:註冊制將推動內地投資市場日...
    談及資管發展趨勢,趙俊傑認為,「資管市場開放,中資資管能參考外資營運模式和投資方式。同樣地,外資也能從內地資管身上學會創新,有助內地資產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也能夠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的投資選擇。」醫療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板塊。在中國,這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所以領先者有優勢,也有機會在未來五年鞏固正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並在中國推出越來越多的創新藥物的推動下,鞏固這個市場。ESG在中國市場大有可為《國際金融報》:如何看待ESG投資在新興市場具備的前景,以及現階段中國企業亟待改善的方面?
  • 資管大時代來臨,華泰證券在新格局下的業務探索
    來源:時光頭條2018年的金融市場風雲變幻,大事不斷,全球經濟復甦面臨著較大的壓力與挑戰,在內憂外患下A股市場振蕩下行,跌跌不休。外資私募大舉進入A股市場,銀行子公司也將改寫資本市場格局,資管新規也將給市場帶來巨大變化。
  • 摩根大通證券獲準開業 手握四大牌照
    這並不意味著,摩根大通在中國不能從事資管業務。早在2016年,摩根大通國際就成立了摩根資管(中國)。隨著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正式開業,這表明摩根大通實際上可以在中國經營券商各大主營業務。這比上月已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經營範圍更加廣泛。
  • 尚福林:迎接資管大時代,需要更統一的監管和更專業的資管隊伍
    012015年股災以來資管行業治理成效近年來,特別是2018年資管新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出臺後,相關監管部門加強了加大了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領域亂象的整治力度,行業治理取得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