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嗎?原來都說錯了

2020-12-25 文學漫談

百家號百家齊放,文學漫談雅俗共賞!

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時間,人們在感慨時間稍縱即逝,「滄海桑田」或「白駒過隙」是經常用來形容時間的成語。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經歷了多少朝代歷史的變遷,真是「彈指一揮間」。從古至今,人們總在感嘆時間的無情,總是悄無聲息地從人們的身邊溜走,從天真浪漫英俊的少年,不經意間就變成白髮蒼蒼的老者。人們對時間的理解是刻骨銘心的,所以才會說出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對於珍惜時間的話題,很小的時候就有老師和父母告訴我們,不要白白浪費青春。可是小時候貪玩,根本不往心裡去,哪裡懂得時間的珍貴。年輕時總覺得有大把的時間,揮霍時間又不是罪。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現我們的父母頭上有了白髮,而我們也不再年輕,這種時間的潛移默化,讓我們發自內心的感慨:「時間都去哪兒了?」該珍惜的錯過了,而一旦錯過就彌補不了,這時耳邊又迴響起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詩「一寸光陰一寸金」。

這句詩的出處,是唐末著名的詩人王貞白在《白鹿洞兩首》中的名句,很多人在讀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後,自然而然地接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其實這兩句根本就不挨著,不是同一首詩的內容,但是放在一起又是那麼的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發人深思,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王貞白的這首詩。

《白鹿洞兩首》唐末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是王貞白寫自己讀書生活的一首詩,也是一首惜時詩。「白鹿洞」在山谷處,這裡引用了一個典故。據說中唐時期李渤在這裡靜心讀書,養了一頭白鹿為伴,因而取名叫「白鹿洞」。

這首詩開頭就說出詩人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就到了晚春,可見詩人讀書入神之深,看書學習就是每天的任務和樂趣,生活過得很充實,讀書到了入迷的程度,完全忘記了時間,一晃春天快過去了。時間就這樣悄悄地流逝著,還有很多的書沒看完,覺得時間總是不夠用,讓詩人發出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感悟。

這裡的「寸陰」,表面上看是指極短的時間,一寸長的時間,像一寸金子那般珍貴,用寸來形容時間短暫,用黃金來說明時間寶貴,是非常形象生動的比喻。詩人的這句感悟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千百年來鼓舞著勤奮讀書的學子,人們讀著這句話,時刻提醒自己,不辜負大好時光,爭分奪秒地吸取知識營養,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最後兩句是說,要不是道人來打趣取笑,詩人還沉浸在「周情孔思」中不能自拔。

在古人的詩中,有很多關於珍惜時間的詩句,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等等,都是對時間的深刻理解的感慨之言,對後來人的尊尊善誘。

看到這裡我們知道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出自於一首詩,那麼「寸金難買寸光陰」雖然不是詩中句,但兩句話組合上下句,還真是對稱又押韻。這兩句話合在一起,是出自於小說《西洋記》的十一章,這是描寫鄭和下西洋歷史典故,但用魔幻小說的形式,用來激勵百姓,抗擊倭寇。其中就有一句「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裡尋?」

光陰和黃金都是一寸,但一寸的黃金怎麼能買到一寸的光陰呢?所以有「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兩句成為勸勉人們珍惜時間千古流傳的名言,人們不僅要常說,還要用實際行動來珍惜光陰!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珍惜身邊的人,珍惜屬於自己的時間,儘可能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用有限的時間去為社會創造價值,不要以後留下遺憾。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儘管不是同一首詩的句子,但說錯了又如何,只要人們懂得珍惜時光,在歲月匆匆中,有著詩人樂觀曠達的情懷,每一寸時光都能記錄下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們在這個世上不枉此生!

相關焦點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半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漲知識了!
    可是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慢慢長大,童年的時光與我們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那些快樂的時光,總是在恣意玩耍的時候悄悄在我們指尖溜走。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
  • 你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嗎?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錯的
    其他三句很多人都並不熟悉,但是唯獨對於「一寸光陰一寸金」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時常被老師家長拎出來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進而讓大家珍惜讀書的時光,好認真學習。對這句話從不懂到慢慢理解其中的含義,我們確是付出了很多「金」,不過讀過原詩以後才知道,原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後半句並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相信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錯的。王貞白是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而這首詩也恰恰是他求學時光的一段縮影,他曾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面的白鹿洞讀書。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其中,他們總結的經驗規律中,就包括時間的,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就是時間對人的重要性。那麼,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古人早就使用「寸陰」這個詞了。據歷史記載,在漢劉安《淮南子·原道訓》:「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這道題難倒詩詞大會全場人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若是問下一句,大夥肯定能夠脫口而出"寸金難買寸光陰"可是上一句卻讓參賽者犯難,那麼接下來就看一下它被鮮為人知的上一句吧。不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最早出處並非《增廣賢文》,而是出自唐代詩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 開學啦,把這首詩轉給你的孩子|《白鹿洞》:一寸光陰一寸金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詩君解讀:王貞白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詩人,但他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卻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  王貞白,字有道,世稱他「學力精湛,篤志於詩」,其詩「內涵深刻,意存高遠」,「清秀典雅,辭意工麗」,對江西文壇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白鹿洞》有兩首,以其一膾炙人口。  此詩雖不勝在技巧,卻勝在感悟。
  • 一寸光陰一寸金:推10首經典的古詩詞,教會我們珍惜時間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世上最珍貴的就是時間,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世事更迭,是時間見證了所有的一切,同樣的,時間也可以見證一個人的成長。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耄耋之年的老者,數十年的光陰足可以塑造一個完整的人生。
  • 產生在九江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千古名句及這個典故由來的傳說
    像「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蘇仙」蘇軾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歷代文人墨客都曾在九江居住生活過,並且被九江的山水美景所傾倒,在這裡他們縱情山水、記敘遊蹤、敷陳掌故、抒發情懷,留下了眾多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名篇、題記、墨跡、軼聞,而且有許多沿用至今的成語典故的發生地就在九江,更是出自這些名家們筆下讚美九江的詩篇中
  • 器學堂之寸字的字源考據一寸有多長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是要告誡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同時也說明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的就過去了,過去發生的都是應該必須一定發生的,珍惜當下。那一寸到底是多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網上查一寸等於3.33釐米,那它以什麼標準定的呢,在古人那裡?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寸字。看下圖寸字是又字(甲骨文)下加一橫。我們以前解讀過又字。又字是交叉,在天圓地方原理中,天就是變(無序部分用圓圈表示),地就是不變定(有序部分用交叉表示)。所以說又就是定,定也就是有。那麼問題來了誰定,用什麼定,標準是什麼。方法,工具是什麼?
  • 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到底出自哪首詩?
    比如說這首唐末王貞白的這首四句小詩《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可以如數家珍地背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出自哪首詩。不知不覺,春天都快要過完了,光陰轉瞬即逝,所以詩人發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慨嘆。如此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的人,卻在唐朝末年歸隱山林了,唐朝末年,戰爭不斷,政治經濟大不如前,民不聊生,王貞白對當時的朝廷心灰意冷,便選擇了歸隱山林,但他並沒有從此不問世事、只顧自己享樂,而是在當地開辦學堂,教書育人,力所能及地實現自我價值。
  • 每天一首古詩詞|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白鹿洞二首》其一這是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王貞白寫自己讀書生活的兩首詩,其中第一首最為有名,「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兩句更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南,青山環抱,綠樹成蔭。名為洞,其實並非洞,而是山谷間的一方坪地。
  • 唐詩裡最有用的一首詩,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王貞白作為唐朝的詩人,名氣並不是很大,可能很多人聽過讀過這首詩,記住了裡面的那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其實他的很多詩作都有著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尤其是他的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更是一首經典名篇,整首詩都是經典,詩人極為巧妙地表達出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也勸慰世人一定是要珍惜時間,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能夠去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光陰·時間的定義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恍然見竟覺得時間一天天過去的好快,歲月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情人眼裡出西施」下一句居然是它,99%的人都不知道
    並且,很多古詩句廣泛應用在生活當中,但是你真的了解這些古詩嗎?「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詩可謂浪漫十足,連我這種沒有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你們這些老司機。出自於清朝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 那些美到驚豔,描寫光陰易逝的詩詞
    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有的人會說錢最重要,因為生活處處都離不開錢,這是比較現實的一種想法。有的人會覺得愛情最寶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能夠找到與自己相伴一生的愛人,陪伴自己走下去,的確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也聽到很多關於愛情的描寫:「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等等,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通俗地說就是光陰。
  • 一寸光陰一寸金,孩子在家沒事幹,不如讀這5本好書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唐代詩人王貞白所作,關於讀書、惜時的詩句。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在家沒什麼事做,不如利用這段時間讓孩子好好靜下心來讀幾本好書。本期就為大家推薦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堂吉訶德》這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代表作,主人公唐·吉訶德做出的種種與當時那個時代相悖的行徑,每每讀到都令人覺得匪夷所思,覺得好笑,但是他的那種「行俠仗義」的想法,令人深思。讀過這本書,或許我們會思考:活在這個社會,我們是否必須低頭?
  • 菜根譚:不要虛度光陰;造就無憾人生
    一一一《菜根譚》01天地的運行永恆不變,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生百年光陰,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就不可不知人生的樂趣,也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虛度一生。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不虛度光陰,銳意進取,跟時間賽跑,才使他們做出了非凡的事業。就像「精忠報國」的嶽飛他就是個惜時間為生命的人,這可以在他寫的詩篇《滿江紅》中可以看出:「三十功名塵於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 下半句非常火的古詩詞,上半句卻少有人知,能背誦整句的都是學霸
    但是,對於一些經典詩詞,往往只被記住了半句,今天筆者盤點的古詩詞,只有半句非常火,能背誦整句的都是學霸。一、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出自北宋大才子蘇東坡之手,理解起來也很容易,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有沒有錢無所謂,主要看氣質。」
  • 3句珍惜時間的古詩詞名句,句句經典,值得珍藏
    讀書①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早前我們背的一般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後來我們知道,這兩句來自《增廣賢文》,原句其實是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一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原句為: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詩人的意思是自己埋頭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那般珍貴。這是形容讀書的專注與時光的飛逝。
  • 不知名詩人寫下一詩,短短4句卻成名篇,其中一句更是至理名言!
    對於王貞白的這首詩,可能很多人光從題目上來看並不熟悉,不過我相信其中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絕對是家喻戶曉。儘管明代的《增廣賢文》把「一寸光陰一寸金」,與「寸金難買寸光陰」相結合,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至理名言,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了王貞白原詩中關於白鹿洞的讀書生活。「白鹿洞」,即指白鹿洞書院,位於九江廬山五老峰下,是我國古代最早建立的書院之一。
  • 不喜歡虛度光陰的星座,會把時間都花在有意義的事上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的寶貴的,特別是現在社會的不斷的提高,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人們看時間也愈來愈寶貴,所以人們會時間的意識也不斷提高,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所以時間觀念強的人往往會得到別人的賞識,留下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