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半句不是「寸金難買寸光陰」,漲知識了!

2020-12-18 國學大觀園

我們形容時間飛快,最先想到的成語莫過於「白駒過隙」或者是「滄海桑田」了。縱觀我國悠悠千載的華夏文明,從夏商周秦漢,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可謂是彈指一揮間,正應了老夫子的那句話「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不管是古人還是現代人,對時間的理解都十分深刻。時間,是杜甫筆下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樂觀曠達,是顏真卿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諄諄善誘,也是《金縷衣》中「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的千古之言。

或許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老師或者家長告知要好好珍惜時間,多去珍惜眼前的親人。當時我們對這些話不以為然,認為自己還小,有大把的時間去揮霍,去玩耍。

可是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慢慢長大,童年的時光與我們漸行漸遠,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那些快樂的時光,總是在恣意玩耍的時候悄悄在我們指尖溜走。這時耳邊響起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

一寸光陰一寸金,從表面的意思來理解,就是說一寸長的時間,其實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非常的昂貴。眾所周知,黃金在古代是非常有分量的,而用黃金來和時間做比對,也說明了時間是極其寶貴的。

而詩中的「一寸」,其實在每個朝代代表的長度都不盡相同,比如商朝的一寸是1.58釐米,而秦朝1寸又是2.31釐米,到了唐朝1寸是3釐米,但是不管怎麼說,一寸其實還是十分短的。而「一寸光陰一寸金」也成為了大家常用的俗語。

很多人讀到「一寸光陰一寸金」,自然接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其實這是一種誤會。那麼下一句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還要從一首詩說起。

唐末五代十國有一位著名詩人,名字叫王貞白,此人經常寫一些自己讀書寫字的詩歌,偶爾感嘆一下光陰荏苒,歲月如飛,於是就寫下了《白鹿洞兩首》,其中的一首寫到: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詩名白鹿洞,其實就是書院的名稱,並非真的什麼洞府,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專心看書的時候,不知不覺春天都過完了,一寸時間如同一寸黃金那麼寶貴。如果不是被旁邊說笑的人打斷了思緒,我此時此刻還在研讀周公和孔子的聖人之言呢。

這首《白鹿洞》是典型的惜時詩,詩人王貞白運用了讀書自敘的方式,來感慨光陰似箭。後來這首詩因為「一寸光陰一寸金」而成名,後人對此也感悟頗深,便大筆一揮開始了自由創作,在後面加上了「寸金難買寸光陰」,讀起來十分押韻,深得人心,以至於後人把原詩給忘記了。

古人尚且如此珍惜時光,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珍惜寶貴的時間。正如同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曾經說「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是多麼慷慨激昂,振奮人心。而朝夕之爭,便是不斷地發憤圖強,不斷拼搏進取,用有限的時間去創造價值,才不會留下悔恨和遺憾。

在此,也希望大家都夠把握自己的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一個人不會因為自己做過什麼而後悔,而是因為自己沒做過什麼而後悔。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一寸光陰一寸金」,下句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嗎?原來都說錯了
    這句詩的出處,是唐末著名的詩人王貞白在《白鹿洞兩首》中的名句,很多人在讀到「一寸光陰一寸金」後,自然而然地接下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其實這兩句根本就不挨著,不是同一首詩的內容,但是放在一起又是那麼的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發人深思,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王貞白的這首詩。
  •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
    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怎麼來的?「一寸陰」代表多長時間?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來傳給後代,讓他們汲取經驗增長知識。此處均是用「寸陰」代表光陰。將「寸陰」最早比作「寸金」的是唐代詩人王貞白,其詩云:「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後來元代詩人同恕《送陳嘉會》也這樣比喻:「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說的最完整的是清代周希陶編著的《重訂增廣賢文》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你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嗎?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錯的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貞白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其他三句很多人都並不熟悉,但是唯獨對於「一寸光陰一寸金」相信很多人都記憶猶新,時常被老師家長拎出來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進而讓大家珍惜讀書的時光,好認真學習。
  •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這道題難倒詩詞大會全場人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上一句是什麼?若是問下一句,大夥肯定能夠脫口而出"寸金難買寸光陰"可是上一句卻讓參賽者犯難,那麼接下來就看一下它被鮮為人知的上一句吧。不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最早出處並非《增廣賢文》,而是出自唐代詩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 開學啦,把這首詩轉給你的孩子|《白鹿洞》:一寸光陰一寸金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尋。  詩君解讀:王貞白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詩人,但他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卻成為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
  • 一寸光陰一寸金:推10首經典的古詩詞,教會我們珍惜時間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世上最珍貴的就是時間,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世事更迭,是時間見證了所有的一切,同樣的,時間也可以見證一個人的成長。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耄耋之年的老者,數十年的光陰足可以塑造一個完整的人生。
  • 產生在九江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千古名句及這個典故由來的傳說
    接下來,我就講一個發生地在我們九江的典故,如:「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國人皆知的古語。這句勸人要珍惜時間的警示格言。也是現在所有家長們在教育小孩時用的最多的話,知道會說這句話的人比比皆是!但,大家對這句古語詩詞的出處和它背後的歷史故事,估計就是沒有幾個人能「道得清,說的明」了吧!
  • 耳熟能詳的詩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到底出自哪首詩?
    比如說這首唐末王貞白的這首四句小詩《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其中的「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可以如數家珍地背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出自哪首詩。這首詩是唐末五代初詩人王貞白的一首很著名的詩,這首詩是他科考學習狀態的真實寫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如果不是被窗外的行人打亂了思緒,詩人還在研究被視為珍寶般的書籍呢。不知不覺,春天都快要過完了,光陰轉瞬即逝,所以詩人發出「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慨嘆。
  • 器學堂之寸字的字源考據一寸有多長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是要告誡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同時也說明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的就過去了,過去發生的都是應該必須一定發生的,珍惜當下。那一寸到底是多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網上查一寸等於3.33釐米,那它以什麼標準定的呢,在古人那裡?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寸字。看下圖寸字是又字(甲骨文)下加一橫。我們以前解讀過又字。又字是交叉,在天圓地方原理中,天就是變(無序部分用圓圈表示),地就是不變定(有序部分用交叉表示)。所以說又就是定,定也就是有。那麼問題來了誰定,用什麼定,標準是什麼。方法,工具是什麼?
  • 每天一首古詩詞|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白鹿洞二首》其一這是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王貞白寫自己讀書生活的兩首詩,其中第一首最為有名,「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兩句更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內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南,青山環抱,綠樹成蔭。名為洞,其實並非洞,而是山谷間的一方坪地。
  • 唐詩裡最有用的一首詩,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明白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王貞白作為唐朝的詩人,名氣並不是很大,可能很多人聽過讀過這首詩,記住了裡面的那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開篇的第一二句,便是直抒胸臆,表達了出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也清楚地勸慰了世人,那就是一定要珍惜時間;那這兩句詩大致的意思是,每次讀書那都會忘記時間,而且不知不覺之間春天已經都快要過去了,所以生命裡的每一分每一秒,那都是猶如黃金一般珍貴,我們也一定是要珍惜時間。
  • 光陰·時間的定義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恍然見竟覺得時間一天天過去的好快,歲月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 下半句非常火的古詩詞,上半句卻少有人知,能背誦整句的都是學霸
    但是,對於一些經典詩詞,往往只被記住了半句,今天筆者盤點的古詩詞,只有半句非常火,能背誦整句的都是學霸。一、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詩出自北宋大才子蘇東坡之手,理解起來也很容易,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有沒有錢無所謂,主要看氣質。」
  • 那些美到驚豔,描寫光陰易逝的詩詞
    其實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通俗地說就是光陰。我們老祖宗不是有那麼一句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確是如此,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到死亡,就算你活到七十歲左右,也僅僅是兩萬多天,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獨自面對死亡。
  • 菜根譚:不要虛度光陰;造就無憾人生
    一一一《菜根譚》01天地的運行永恆不變,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生百年光陰,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生活在天地之間,就不可不知人生的樂趣,也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虛度一生。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不虛度光陰,銳意進取,跟時間賽跑,才使他們做出了非凡的事業。就像「精忠報國」的嶽飛他就是個惜時間為生命的人,這可以在他寫的詩篇《滿江紅》中可以看出:「三十功名塵於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 不知名詩人寫下一詩,短短4句卻成名篇,其中一句更是至理名言!
    對於王貞白的這首詩,可能很多人光從題目上來看並不熟悉,不過我相信其中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絕對是家喻戶曉。儘管明代的《增廣賢文》把「一寸光陰一寸金」,與「寸金難買寸光陰」相結合,成為了我們所熟知的至理名言,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了王貞白原詩中關於白鹿洞的讀書生活。「白鹿洞」,即指白鹿洞書院,位於九江廬山五老峰下,是我國古代最早建立的書院之一。
  • 3句珍惜時間的古詩詞名句,句句經典,值得珍藏
    讀書①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早前我們背的一般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後來我們知道,這兩句來自《增廣賢文》,原句其實是出自唐代詩人王貞白的一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原句為: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詩人的意思是自己埋頭專心讀書,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暮春時節,一寸光陰就像一寸黃金那般珍貴。這是形容讀書的專注與時光的飛逝。
  • 「情人眼裡出西施」下一句居然是它,99%的人都不知道
    並且,很多古詩句廣泛應用在生活當中,但是你真的了解這些古詩嗎?「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詩可謂浪漫十足,連我這種沒有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你們這些老司機。出自於清朝黃增的《集杭州俗語詩》。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裡出西施。
  • 一寸光陰一寸金,孩子在家沒事幹,不如讀這5本好書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唐代詩人王貞白所作,關於讀書、惜時的詩句。這段時間大部分人都在家沒什麼事做,不如利用這段時間讓孩子好好靜下心來讀幾本好書。本期就為大家推薦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