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庫瑪麗」的故事,從神到凡人的轉變,充滿了奇幻色彩

2020-12-06 天川歷史

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腳下,隱藏著很多神秘的古代文明。無論是印度、不丹、還是尼泊爾,這些宗教之國都留下了許多令人驚嘆的民俗文化,令不少外國遊客想去那裡來一探究竟。

這當中,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腳下的尼泊爾最為出名。遍布各處的宗教寺廟和文化遺蹟無聲地向外界敘述著這個"高山之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其中名為"庫瑪麗"的活女神一直都是這個國家最神秘的存在,今天我們就一起探尋她的前世與今生。

一、保護神的轉世

在尼泊爾語中,"庫瑪麗"意味處女,其實就是印度教杜爾迦女神幼年時的稱呼。在尼泊爾文化中,與杜爾迦女神相似的一位塔蕾珠女神是皇室的守護神,因此其特別受到尼泊爾王室的尊敬與擁戴。

關於"庫瑪麗"女神的由來,實際是來源於一場小小的誤會。相傳尼泊爾馬拉王朝末代國王的王后無意中看到了塔蕾珠女神的凡間形象,結果塔蕾珠女神一怒之下發誓不再庇護王室。在國王的苦苦哀求下,女神才鬆口說自己會附身到當地尼瓦爾幼女的身上,以"庫瑪麗"的身份來保護國家。自此歷任尼泊爾國王都會在尼瓦爾幼女中尋找"庫瑪麗"女神。

根據千百年來的傳統,選擇一位合格的"庫瑪麗"是一項非常神聖的任務。比如入選者必須是3歲到7歲的處女;不能患有任何的疾病,也不能流過血 、必須來自於尼瓦爾族的金匠種姓;身上不得有任何斑點和胎記,牙齒整齊無缺少。除了這些基礎要求之外,入選者最重要的要求是自己出生的星象必須對王室有利,這樣才可以符合"庫瑪麗"女神的標準。

被選中的幼女會接受各種試煉,來決定誰到底是真正的"庫瑪麗"女神。比如將被選中者放在神廟之中,與一群戴著面具的舞者和獻祭品一同相處,期間只要沒有任何懼怕感即可。考核的最後一項是將女孩獨自關在一座幽閉屋子中,裡面放上水牛的頭和牛血,如果其可以獨自度過一晚,並且表現得鎮定安詳,那麼她就是真正的"庫瑪麗"女神。

除首都加德滿都之外,尼泊爾各地都有自行選出的"庫瑪麗"女神。她們被當地人稱為城市的保護神,受到眾人的一直推崇,為了給"庫瑪麗"女神有一個好的住處,尼泊爾當地各處也修建了許多活女神廟。

二、"庫瑪麗"的神仙生涯

成為真正的"庫瑪麗"女神後,這名活女神的將會離開自己的家,終日獨居在為她建造的寺廟中,根本不會外出示人。平時"庫瑪麗"女神會在隨從們的幫助下,進行梳洗打扮,她們會穿上傳統的紅色盛裝,額頭上畫上象徵感知未來的"天眼",之後坐上金黃色的寶座,接受民眾的禮拜。有時候"庫瑪麗"會偶爾出現在居住地的窗口,供遊客們瞻仰。在這當中,遊客與信眾不得做出任何無禮的舉動,也不可以對其進行拍照。

而在因陀羅節等盛大節日上,"庫瑪麗"女神將會乘坐神轎,在隨從與信眾的陪伴下繞城一周,這也是她們唯一可以接觸外界的方式。在整個"女神生涯"中,被選中的女孩雙腳都不可以接觸地面,必須依靠他人才能行動。

無論在接見信徒還是參加繞城儀式時,"庫瑪麗"女神都不可以輕易流露表情,如果她對信徒作出突然的行為或表情,那可能預示著一些不幸。例如突然大哭,則預示該信徒會得上一場大病;如果無緣故的發抖,那麼信徒有可能會有牢獄之災;如果無緣故地拍手,那麼國王與王室則會帶來不幸;隨意動手禮物或食品,則代表該信徒會有破財的危險。

為了更好地照顧"庫瑪麗",一些志願者會主動擔當起此項重任,他們也被信徒們稱為"Kumarimi"。一切"庫瑪麗"的需求與願望,他們都必須無條件地完成,同時在她履行禮儀職責時給予她一定的指示。就連基本的洗澡、穿衣打扮等日常生活,"Kumarimi"也要細緻入微,絕不馬虎。

由於是最尊敬的神,因此"庫瑪麗"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國家上下的關注。她們在享受極度榮耀的同時,內心也會受著很大的煎熬與孤獨,就連自己的親生父母,在看見自己時也必須向其磕頭跪拜,十分虔誠。

三、回歸平常的"女神"

與其他的轉世神靈不同,"庫瑪麗"女神的生涯不是終身的。當女孩一旦流血或出現初潮時,便被視為已經不再純潔。那麼她便自動失去作為神靈的資格,重新回歸到正常人的行列中。

在90年代以前,回歸正常的"庫瑪麗",她們的人生一般會十分悲慘。因為從小遠離人群,遠離社會,因此她們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無法獨立完成,因此只能一個人待在家中,由父母、親友和好心人的贊助過生活。

而現在回歸正常的"庫瑪麗",不僅可以保留一件傳統的紅色禮服和一枚純金的金幣,而且政府每月還會為其補貼3000尼泊爾盧比的津貼和每月1000尼泊爾盧比的教育補助金,基本上解決了日常生活的開銷。

除了財務上的補助,為了讓前"庫瑪麗"能夠儘快回歸社會環境,政府還會選擇專門的老師教授他們學習知識,獲得偶爾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權利。一位名叫拉什米拉·香卡的前"庫瑪麗",就憑藉自身的努力,成為尼泊爾歷史上首個進入大學校園的"庫瑪麗"。她也根據過往經驗,寫下了自己的傳記《從女神到凡人》,成為了當地的名人。

結語

作為尼泊爾宗教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庫瑪麗"女神象徵了當地人祈求社會、家庭、王室的平安與健康,更象徵了當地人對未來的殷切期盼。

而成為"庫瑪麗"女神的女孩,也足可以成為她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而被她們永遠銘記。就如同拉什米拉所說的那樣:"沒有女孩不渴望得到那樣的注目,那也是尼泊爾人不可獲取的精神存在"。

參考資料

1.《列國志:尼泊爾》

2.《通往加德滿都的旅程》

3.《庫瑪麗:活生生的女神》

相關焦點

  • 尼泊爾因陀羅節:「活女神」庫瑪麗的榮耀與哀愁
    節日中的因陀羅慶典開始於公元10世紀左右,在公元18世紀中葉正式加入庫瑪麗慶典的內容。節日一般持續八天,在第八天夜晚會舉行放倒因陀羅旗杆的宗教儀式,眾人將因陀羅旗杆抬到河邊焚成灰燼,因陀羅節也同時宣告結束。註:尼泊爾慶祝四天後就基本結束。印度部分地區也會慶祝,但規模小上許多。
  • 尼泊爾——雪山環抱中的神的國度(2):邂逅活女神庫瑪麗
    回到院子把姑娘安放在一張鋪上紅布的大椅子上,我始終以為這是新娘子,在給她拍照時還試圖逗她笑,直到尼泊爾人依次鞠躬甚至跪拜,奉上錢財並以額頭觸碰姑娘的腳,我才意識到這不是什麼新娘子,而是尼泊爾至高無上、最受尊崇的活女神「庫瑪麗
  • 有關尼泊爾的「活女神」
    活女神被認為是王室守護女神塔萊珠的幼年化身,雖然在尼泊爾有數個,但真正具備政治影響力的只有加德滿都杜巴廣場那位。女性在印度教中其實地位不高,雖然膜拜很多偉大的女神,但就是現在的邊遠山區,月經期婦女都會被視為不潔關在牛棚(經血被認為是女人的原罪)。這也是為什麼庫瑪麗女神在初潮後就從神墮落為凡人。成為女神可以為家庭帶來榮耀及金錢,但小女孩本身很難再獲得幸福。
  • 榮耀而孤獨的庫瑪麗,聊聊尼泊爾的女活佛民俗
    尼泊爾是南亞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一個國家,曾是我們的藩屬國,也是我們的近鄰。它是一個佛教氣息濃鬱的國家,該國的藍毗尼更是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因此尼泊爾人也保留著許多宗教傳統,比如今天所說的「女活佛」。尼泊爾的女活佛也叫「活女神」、「處女神」,官方稱呼為庫瑪麗(Kumari),即尼泊爾語「處女」的意思,她被視為皇室守護神塔蕾珠的化身。該風俗起源於17世紀,現在除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外,幾個大城市都有當地的庫瑪麗,加德滿都的庫瑪麗為諸女神之首。人們相信庫瑪麗們擁有神力,是王權的庇護,也是教徒們的精神支柱,要為教徒們排憂解難。
  • 尼泊爾因陀羅節:「活女神」的寂寞年
    節日日期:尼泊爾農曆十一月的望月期第八天到朔月期的第四天,一般會在公曆9月,日期每年變化。根據不同的傳說,他有時被認為是出身阿修羅神,有時被認為是提婆神。他徵服人間和魔界無數敵手,降服太陽、殺死延續季風雨的天龍弗慄多。在《梨俱吠陀》記載了因陀羅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他與弗慄多的決鬥(vRtrahatya)。
  • 尼泊爾有一個女人從不自己走路,全國認可,沒有不服的
    相傳,尼泊爾的塔蕾珠女神和皇帝玩遊戲,告誡皇帝不要讓其他人看到自己,但是皇帝食言了,女神憤怒離去,而後在國王的苦苦哀求下,女神說自己會附身在釋迦族女孩身上,所以從此每任國王會尋找合格的女童,尊為庫瑪麗女神。這只不過是一個神話傳說,但這是尼泊爾人民的信仰,所以庫瑪麗女神也是真實存在的。
  • 尼泊爾節日:「處女神臨」的因陀羅節
    節日中的因陀羅慶典開始於公元10世紀左右,在公元18世紀中葉正式加入庫瑪麗慶典的內容。節日一般持續八天,在第八天夜晚會舉行放倒因陀羅旗杆的宗教儀式,眾人將因陀羅旗杆抬到河邊焚成灰燼,因陀羅節也同時宣告結束。註:印度部分地區也會慶祝,但規模小上許多。
  • 神奇的尼泊爾節日:因陀羅節Indra Jatra
    節日中的因陀羅慶典開始於公元10世紀左右,在公元18世紀中葉正式加入庫瑪麗慶典的內容。節日一般持續八天,在第八天夜晚會舉行放倒因陀羅旗杆的宗教儀式,眾人將因陀羅旗杆抬到河邊焚成灰燼,因陀羅節也同時宣告結束。註:印度部分地區也會慶祝,但規模小上許多。
  • 重溫「情迷的尼泊爾」
    在2500年前,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在這個美麗神秘的山地王國,在這裡,被敬拜的神比人還多,是「眾神之境」。這個被稱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就像喜馬拉雅山的冰雪一樣,晶瑩於物質世界與精神王國的灰色邊緣。我分別於2010年10月、2011年10月、2017年元月和2019年元月到此四次,每一次都有著不同的體會。
  • 尼泊爾重要節日盤點,尼泊爾節日旅遊時間表
    這個節日再現了喜馬拉雅的女兒巴日巴蒂女神在經歷緊張冥想和禁食後和溼婆神結為連理的吉祥場面。在第一天,母親送食物和紗麗服裝到女兒家裡,成群的女人們在一起聚餐。在午夜,女人們開始模範巴日巴蒂(Parbati)齋戒。第二天是朝拜的日子。第三天一大早,成群的女人穿著紅色衣服湧向博叔博蒂納特廟--著名的溼婆神廟;她們在那裡進行宗教儀式沐浴。一整天都伴著歌聲和舞蹈。
  • 尼泊爾庫馬麗童女神是活的,只要出血就會被替代,富有卻無人敢娶
    尼泊爾庫馬麗童女神是活的,只要出血就會被替代,富有卻無人敢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尼泊爾旅行?尼泊爾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它的路況和環境,比起發達國家來說,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過除去這些,尼泊爾的歷史十分悠久,它的文化氣息很濃厚,景色也很怡人。
  • 尼泊爾13天自由行日記----DAY12
    猴廟快要登到最頂的時候才需要買門票,票價200尼幣/人。印度教帕斯帕提那神廟Pashupatinath"燒屍廟"燒屍廟,即帕斯帕提那神廟,離泰米爾區5公裡,緊鄰機場,燒屍廟是尼泊爾最大的印度教神廟,也是南亞地區供奉溼婆神的四大神廟之一,據說燒屍廟每個月月圓當天會有儀式,每年2、3月份的溼婆神節,會有數十萬信徒來此朝拜。
  • 尼泊爾頂級遊學|新綠·七日
    尼泊爾頂級遊學用三年時光深入南亞之美這或許是最好的尼泊爾雨季旅遊體驗● ● ●尼泊爾雨季七日遊學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主題:新綠南亞大地染滿新綠,神的孩子都來尼泊爾尼泊爾雨季初臨田野稻子開始萌發,神廟屋簷長出新綠,山川湖泊重新流淌,眾神之國充滿生機。第一天(國內—加德滿都)穿過山河湖海,相逢眾神國度主題:漂洋過海,飛越群山來看尼泊爾景點:美麗之城的中心,隱藏著無數秘密穿越古老印度洋與雄偉喜馬拉雅山,相逢在雲和山的彼端。
  • 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感受尼泊爾的「野趣」
    從加德滿都到博卡拉,4天感受不同的尼泊爾。尼泊爾的南北平均寬度不到200公裡,可就在這樣短短的距離內,從北部的世界屋脊到南部的萊特平原,地勢高度遞降之急劇,地形變化之巨大,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比擬。正是這種罕有的地形上的懸殊對比,造成了尼泊爾今天這般獨特的自然風光。如果說,加德滿都是看寺廟的好地方,那麼博卡拉必然是戶外冒險和悠閒度假的天堂。
  • 西藏往西,朝聖雪域佛國——尼泊爾!
    但是,當你真正踏上了尼泊爾的土地之後,撲面而來的一切會讓你應接不暇,一次次洗刷你對尼泊爾先前的印象。因為尼泊爾不是一個度假天堂,不是馬爾地夫或者峇里島,讓時間停滯,讓思緒放空。也可坐三輪車或計程車,車費在80-100盧比左右。景點內交通:在杜巴廣場內,各個景點均可步行輕鬆到達。遊玩指南杜巴廣場東側是舊王宮(Hanuman Dhoka),廣場南側的庫瑪麗女神廟(Kumari Bahal)是活女神居住的地方,運氣好的話可以窺見女神(禁止攝影)。
  • 參觀尼泊爾活女神,途中遇到尼泊爾美女在拍照,這顏值在國內幾分
    在尼泊爾遊玩時,打算去去庫瑪麗廟看看活女神,但是途中遇到一位本地的尼泊爾美女在拍照!吸引了我的注意!感覺怎麼樣!我感覺身材很豐腴,五官還是很立體!總之是我在尼泊爾旅行以來,見到的最漂亮的!你們認為這顏值國內幾分呢?哈哈!
  • 尼泊爾首都,坐落在大峽谷中,是這裡最大的城市
    尼泊爾首都,坐落在大峽谷中,是這裡最大的城市8世紀建立的尼泊爾首都以前由梵語音譯過來叫做坎蒂普爾—「美麗的城市」。現在的名稱——加德滿都——是18世紀才獲得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加德滿都坐落在海拔1300多米高的寬闊大峽谷中,是尼泊爾最大的城市。四周有喜瑪拉雅山包圍,尼泊爾王國將其作為首都,意在令外國人難以到達。
  • 尼泊爾「活女神」被禁錮在寺廟,雙腳不能觸地,很多只能孤獨終老
    只不過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打造神話,等到神話破滅眾人才知道,原來眾生皆是平凡人,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地雞毛,所謂的「神人」、「聖人」也會隨之重重的跌落神壇。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我們陸上的鄰國尼泊爾就有造神的傳統,不過他們的似乎更誇張,他們造的是「活女神」,這些「活女神」本身當然也是普通人,只不過在他們幼年的時候就被一些「得道高僧」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