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學者研究巴以衝突多年,感嘆「自負的文明」最易衰落

2020-12-13 澎湃新聞

以色列學者研究巴以衝突多年,感嘆「自負的文明」最易衰落

2020-05-12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東地區的巴以衝突是世界上持續至今時間最長的未解決問題之一。

這些矛盾、衝突又是緣何而起的?

根本性原因有領土之爭、民族之爭、宗教之爭以及大國之爭。

今天,解讀中國工作室推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系列節目《文明之約》第四集:《同的故事》。

                                              ▲《文明之約》第4集:《同的故事》(03:00)

本期節目我們對準的是以色列家喻戶曉的社會學家薩梅·斯摩哈(Sammy Smooha),他是2008年度以色列獎社會學獎的獲得者,在國際學界也享有很高聲譽,是特殊民主國家類型——Ethnic Democracy理論的提出者。他也是以色列海法大學榮休教授,曾任海法大學社會學院院長,曾在布蘭迪斯大學、布朗大學、紐約大學、倫敦大學等高校任客座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民族學、民族主義、民族衝突、移民、少數族裔、比較政治、民主類型研究和以色列社會等。

 

多年以來,人們對中東地區的紛亂似乎已司空見慣,巴以衝突乃至猶太人與穆斯林的仇恨似乎仍停留在上世紀中葉。在巴勒斯坦很多地方,有機會進學校受教育的孩子會拿到這樣的課本:「我們的祖國巴勒斯坦,東起約旦,西臨埃及,北接黎巴嫩,南面是沙特。」如果要問「以色列在哪兒?」他們會說「沒有以色列啊!」

斯摩哈教授在節目中先介紹了巴以衝突的緣由領土爭端以及宗教衝突兩個主要方面。

 

正如我曾在演講中所講,今天,以色列文化是多元的,塑造它有很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巴勒斯坦領土衝突,巴勒斯坦人和猶太人都聲稱擁有爭議領土。這也涉及一場民族衝突,巴勒斯坦和猶太兩個民族的獨立運動使得兩個民族在同一領土上主張自主權,這使衝突變得非常棘手。

這也涵蓋了宗教衝突,因為巴勒斯坦的土地或以色列的土地既被伊斯蘭教同時也被猶太教所主張,兩大宗教都將之視為本教聖地。

巴以衝突的激化與中東地區局勢的深刻變化有著密切關係,而其中最為重要的變化就是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對美國中東政策的大幅調整。這一調整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大幅減少在中東地區的資源投入;二是把伊朗作為主要對手,試圖建立地區反伊聯盟;三是推動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改善關係;四是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更加偏向以色列,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把美國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到耶路撒冷。

面對這些問題,斯摩哈教授如是說:

」衝突必須得以解決。解決之道不能僅僅靠經濟發展。如果以色列和約旦、伊拉克和敘利亞等國發生衝突,就無法實現良好的經濟增長或互聯互通。所以必須把政治與經濟結合起來

。「

美國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首次提出「文明衝突論」是在1993年。1996年他出版了《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對這一觀點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歸納,「文明衝突論」基本定型。導致未來衝突的根本原因是「文明的差異治,文明之間的分界線將成為未來的戰線。」人類在經歷了君主衝突、民族國家衝突和意識形態衝突之後,將進入文明衝突的階段。斯摩哈教授對文明也有很深的見解,他的觀點如下:

我認為文明間應該交流互鑑,而非相互衝突,但事實並非如此。我的意思是,實際上文明之間並非如此,因為一種文明往往覺得它們優於其他文明。這樣的思想創造了衝突,我們必須努力傳播文明間的平等理念,以及文明間的互動共贏。任何人都不應認為本國文明更為優越。

關鍵詞 >> 紀錄片,紀錄片《文明之約》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巴以衝突:巴勒斯坦人艱難融入以色列,丟棄信仰傳統文化所剩無幾
    在新聯聯播的國際新聞中,巴以衝突一直是焦點,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你來我往,小規模戰鬥,恐怖襲擊幾乎不斷,生生地將這個地區打造成中東乃至世界的火藥桶,巴以衝突背後乃是大國博弈,因此,這個中東火藥桶,一直牽動著世界敏感神經。
  • 以色列阿拉伯政黨的崛起:以巴衝突的新玩家?
    三、以巴衝突的新玩家?第三次大選中,內塔尼亞胡的利庫德以36席重新奪回議會最大黨的位置,但是他的盟友們表現平平,右翼集團一共58席,還是未能取得絕對多數順利組閣。而左翼只有40席,所以內塔尼亞胡還是掌握著主動權。但甘茨卻提前提出要在內塔尼亞胡組閣前向議會提案禁止被起訴的議員被授權組閣。
  • 【新鮮】以色列撤除聖殿山全部新安全措施後 巴以再起衝突
    據英國衛報報導,7月27日晚,巴勒斯坦民眾和以色列警察爆發激烈衝突,造成上百人受傷。本月14日,兩名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聖殿山遇襲身亡,以方隨後在聖殿山入口加裝金屬探測門,巴勒斯坦宗教人士認為以色列此舉意圖擴大對耶路撒冷的控制權,隨後以方這一舉動引發巴勒斯坦人持續兩個禮拜的抗議,雙方衝突共造成至少10人死亡,逾500人受傷。
  • 巴以衝突:「逾越節」的幸福與「土地日」的苦難
    然而,與國內外猶太人獻祭、歡宴與遊樂等喜慶活動截然不同的是,在加沙邊境地區舉行「土地日」系列抗議活動的巴勒斯坦人蒙受4年來最慘烈的傷亡。法新社稱,30日當天的巴以衝突導致16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1400多人受傷,其中758人是槍傷,以色列方面無傷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31日對這一衝突評論說:「祝賀我們的士兵,以色列堅定、果斷地保衛了主權與公民安全。」
  • 背景資料:巴以衝突的歷史由來
    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即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的過程中,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衝突。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第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
  • 以色列擴建猶太人定居點 引爆以巴軍民衝突
    猶太人定居點問題是以巴和談主要障礙之一。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此後開始在這些地區興建猶太人定居點。近幾年,以色列在伯利恆附近西岸的定居點修建了高速公路,新道路為以色列定居點的大規模發展鋪平了道路。
  • 聖殿山再現巴以衝突
    因以色列上月底限制巴勒斯坦人進入聖殿山祈禱,雙方暴力衝突9日繼續升溫。 巴勒斯坦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9日舉行示威活動抗議以色列的限制措施,得到約旦、伊朗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聲援。 衝突再起 以色列自1967年中東戰爭後控制聖殿山所在地東耶路撒冷,此後多次與巴勒斯坦因聖殿山發生衝突。
  • 巴以衝突:流淌於血液中的執念與恩仇
    8月26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達成長期停火協議,在加薩走廊持續了50天的戰火終於熄滅。橫亙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由來已久的恩仇,並不會就此落幕;相反,這種執念與恩仇,仿佛流淌在生活在這片「聖地」之上的幾代人的血液之中。   在最新一個巴以停火協議達成之後,本報記者採訪了生活在衝突「最前線」的以色列青年、巴勒斯坦青年,以及中東問題研究專家,試圖捋清巴以衝突的「前世今生」。
  • 巴以衝突升級,以色列強行侵佔巴勒斯坦土地,中東各國無人吭聲
    作為中東衝突的其中一條主線,巴以衝突似乎即將要走向結束,而我們期待的結果並未到來,約旦河兩岸的最終贏家註定是以色列。就在當地時間6月2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深夜發表聲明,表示他願意在美國「中東和平新計劃」基礎上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進行談判,以色列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
  • 戰地攝影師鏡頭下的巴以衝突地——以色列
    2014-07 特拉維夫出發前以色列的動靜又大了。從小對以國的印象是它因為歷史、地域和衝突一直都處於動蕩當中。直到多年以後才知道對外面世界的認知,旅行才是最好的方式。特拉維夫雅法老城一千多年的歷史,難得的是基本保持了原貌。雅法老城毗鄰地中海,是港口城市,歷史上貿易興城,曾經的繁榮可見一斑。因為時局的關係,這裡沒有什麼遊客,使我漫步老城的時候有穿越時空的錯覺。
  • 以巴在阿克薩清真寺再爆衝突
    新華網社耶路撒冷9月28日電(記者範小林 楊志望)28日凌晨,以色列警察與巴勒斯坦人在位於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薩清真寺所在地再次爆發衝突。  以警方發言人說,27日夜至28日晨,巴勒斯坦人繼續在阿克薩清真寺外設置路障,並在清真寺內囤積石塊、爆竹等。
  • 聖殿山衝突未平 以色列又與約旦鬧僵了
    以色列警方27日確認,已拆除耶路撒冷聖殿山(穆斯林稱「尊貴禁地」)所有加裝的安檢設施。耶路撒冷的穆斯林領袖隨後表示,結束抵制,重返「尊貴禁地」禱告。然而,在巴勒斯坦民眾重返禱告的過程中,衝突再度發生,以色列警方發射橡皮子彈和催淚瓦斯驅散人群。
  • 文明的風陵渡口:西方世界會逐漸走向衰落嗎?
    文明的風陵渡口:西方世界會逐漸走向衰落嗎?現代西方文明在世界上已經存在了近500年,不是說他不可能衰落,恰恰相反,一旦賴以存在的基礎被破壞,文明就必然衰落,現代西方文明是很有可能衰落甚至被取代的。現代西方文明賴以存在的基礎,絕不是什麼「叢林法則」、「霸權政治」,如果這就是西方文明的基礎,那麼西方早就衰落了,甚至都不會在今天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和範本。
  •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激蕩思潮二十年
    要論思想最長遠深刻而又最容易招人誤解的美國思想家,也許非塞繆爾·亨廷頓莫屬。1993年夏,國際政治研究領域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美國《外交》雜誌上發表了題為《文明的衝突?》的文章,之後又出版了《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8年、2009年中文版)這一著作,這引起了國際學術界普遍關注和爭論。
  • 為爭奪巴勒斯坦,巴以衝突不斷,到底巴勒斯坦的土地屬於哪一方
    儘管全世界都在避免戰爭的發生,可是局部的衝突直到今天都難以避免。在紛亂複雜的中東地區,巴以衝突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爭奪,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雖然我們對巴以衝突並不陌生,也知道他們都在爭奪領土,可是巴勒斯坦那片古老的土地,到底屬於哪一方呢?
  • 泰國世界日報:巴以衝突暫停火 緣何皆稱己方勝?
    泰國世界日報:巴以衝突暫停火 緣何皆稱己方勝?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泰國《世界日報》26日刊出社論指出,巴以一場相當激烈的衝突,在短短8天之後宣告結束,由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和埃及總統穆爾西在開羅籤署的一紙停火協議,發布下來,當即生效,巴以雙方都遵守停火,並互稱勝利,「皆大歡喜」結束衝突,大出人們意料之外。
  • 中方提出解決以巴衝突五點和平倡議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日在與埃及外長舒凱裡舉行會談後共見記者時,發表中方解決以巴衝突五點和平倡議。  王毅表示,中國是以巴和平的堅定支持者和真心斡旋方。為儘快止戰,推動恢復和談,中方提出關於解決以巴衝突的五點和平倡議:  一、以巴雙方應從維護人民安危和地區和平出發,立即實現全面停火,包括空襲、地面軍事行動、發射火箭彈等都應停下來。任何濫用武力、造成平民傷亡的行為都不可接受,任何以暴制暴的作法都必須擯棄。  二、中方支持埃及等國家提出的停火倡議。
  • 巴以衝突:拜登會解決川普破壞導致的問題嗎?
    這就是唐納·川普總統過去四年來對待巴以衝突的方式。 「守門員」川普政府以犧牲巴勒斯坦一方的利益為代價,為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進更多球留下了開放的球門,美國沒有作出絲毫抵抗或共同付出努力。
  • 外交部:中方提出解決以巴衝突五點和平倡議
    外交部:中方提出解決以巴衝突五點和平倡議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4 08:40 來源: 外交部網站    當地時間8月3日,外交部長王毅在與埃及外長舒克裡舉行會談後共見記者時,發表中方解決以巴衝突五點和平倡議。   王毅表示,中國是以巴和平的堅定支持者和真心斡旋方。
  • 聖殿山衝突降溫:以方撤安全措施 巴民眾恢復禱告
    聖殿山衝突降溫:以方撤安全措施 巴民眾恢復禱告 2017-07-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7月27日電 據外媒報導,巴以局勢因耶路撒冷聖殿山衝突近日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