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要點有哪些?一圖展示

2020-12-19 小學語文彩田老師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童話,課文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媽媽,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

讀這篇課文,要注意兩條線索,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二是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學習這一課時,這兩條線索可能不太方便一次到位,你可以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設置:

一、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都遇到過誰?每一次是什麼樣的情況?

第一次的遇見:

鯉魚阿姨,她提供的線索是四條腿,寬嘴巴;

第二次的遇見:

烏龜,他提供的線索是大眼睛,綠衣裳;

第三次的遇見:

青蛙,小蝌蚪找到了媽媽。

二、小蝌蚪的成長,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從課文中找的有關句子中找答案。

通過讀課文,我們得知,隨著找媽媽的進程,小蝌蚪在長大,身體也在發生變化:

從先前的甩著一條大尾巴,到:

1.長出兩條(後腿 ),

2.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

3.再過幾天,(尾巴)變短了,

4.漸漸地,(尾巴)已經不見了。

5.小蝌蚪長成了(青蛙)。

三、另外,課文對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的描寫非常精彩,我們要學習和模仿。課文是怎樣寫的呢?

1.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小蝌蚪的外形:

大大的腦袋;

黑灰色的身子;

甩著長長的尾巴。

青蛙的外形:

披著碧綠的衣裳;

露著雪白的肚皮;

寬嘴巴,四隻腳;

鼓著一對大眼睛。

2.你喜歡什麼小動物?模仿本課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寫它的外形。

例:小白兔渾身雪白雪白的,像一個小雪球。它長著一對圓溜溜的眼睛,像白玉上嵌著兩顆紅寶石;它的耳朵很長,毛茸茸的,還會轉動方向呢!它的嘴是三瓣的,紅紅的,像塗了口紅一樣。它吃東西和呼吸時,嘴巴向三面咧開, 就像一朵鮮花在開放。它的尾巴短短的,就像一個毛線團,真有趣。

(寫動物外形,要抓住動物的顏色,形狀去描寫特徵,一定要有順序。)

四、學習課文,體會課文的教育意義是必須的。這篇課文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課文講了一群小蝌蚪在努力地找媽媽,經過幾次波折,終於找到了媽媽的故事。課文教育了我們從小要學會獨立生活,遇事要主動探索,決不放棄的道理。另外,學習這一課,我們還應懂得青蛙是我們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青蛙。

以下展示的是全文要點的思維導圖:

課文生動有趣,只要我們引導得法,孩子們將會愉快地接受這一課的知識,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

相關焦點

  •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堂筆記
    #二年級上冊語文《小蝌蚪找媽媽》課堂筆記前幾天發了二年級上冊語文的學習目標及重難點知識。今天結合著學習目標,學習《小蝌蚪找媽媽》課文。二年級的一節課認識這些生字還是有困難的。在認識生字的過程中,允許還是存在識字的差異。一節課,允許有的孩子全部認識,有的孩子認識十一二個。每個孩子認知能力,對漢字的敏感度,認識漢字的起點不同,在認識生字的能力上也有不同。不少老師會讓孩子反覆讀課文,實際上就是在反覆複習生字。在14個生字中注意「迎」的讀音是後鼻音,不要讀成前鼻音。積累多音字「教」。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第一單元本單元圍繞著「大自然的秘密」的主題,選編了《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3篇課文,1個「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1個「語文園地」和1個「快樂讀書吧」。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和自己的媽媽一起歡快地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裡,聽說二(1)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2.你們願意幫這個忙嗎?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直接影響著課程的質量。
  •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01——小蝌蚪找媽媽
    1 小蝌蚪找媽媽第一課時一、讀拼音,寫詞語。參考答案一、兩 寬 頂 就 肚 孩 跳 二、口袋 腦袋 袋子 袋鼠 歡迎 迎接 迎風 迎面 水塘 池塘 魚塘 荷塘三、迎上去——媽媽下班回來了,我高興地迎上去
  • 《小蝌蚪找媽媽》輕鬆學,了解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生長規律
    二年級上冊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跟一線老師一起預習二、課文講解《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其巧妙之處在於將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識很自然地蘊含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裡。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媽媽的奇妙經過,自然活潑地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以及生活習性的變化,蘊含了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 第3課《植物媽媽有辦法》,二年級語文上冊課文預習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3課內容,作者戴巴棣,選作課文時有改動。下面就跟著丹格教育的老師一起來預習一下這篇課文吧!在書寫該字時注意右邊部分是「直」,裡面有三橫,不要少寫筆畫。2、「刺」,讀音「cì」,部首「刂」,左右結構。在書寫時注意和「剌(là)」作對比,區分多一橫和少一橫的差別。3、「察」,讀音「chá」,部首「宀」,上下結構。在書寫時注意第六筆和第七筆,不要少一筆。
  • (部編)二年級語文上冊預習教案,《小蝌蚪找媽媽》
    一、課文簡析。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講述了一群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跟著媽媽一起捉害蟲的故事。體現了小蝌蚪生活得無憂無慮。2.「迎」表現了什麼?表現了小蝌蚪想找到到媽媽的急切心情。3.根據鯉魚媽媽的描述,小蝌蚪能找到媽媽嗎?根據鯉魚媽媽的描述,小蝌蚪不能找到媽媽。因為這樣的描述不夠具體。
  • 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手寫筆記,暑假孩子預習好幫手
    《小蝌蚪找媽媽》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媽媽和烏龜的提示下找到自己媽媽的經過,同時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巧妙地把知識蘊含在小故事裡,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藉助圖片、表示時間變化的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語,了解課文內容,說清楚蝌蚪成長的過程;看圖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 二年級馬上單元考試,「第一單元知識梳理填空」練習很重要,備好
    這個單元以「自然科普」為專題,包含《小蝌蚪找媽媽》《我是什麼》《植物媽媽有辦法》3篇課文,同學們在這些課文的學習中走進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二年級語文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知識點+課後習題,預習很實用
  • 二年級數學上冊《米和釐米》,一線老師總結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前些天跟大家分享了二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有一些家長私信我要《米和釐米》的預習資料,今天特意把米和釐米的重要知識點做了總結,好幫助孩子們預習課本。凡是需要重點強調的部分,淘氣老師都用黑色加粗字體做了標註,方便大家閱讀。
  • 二年級語文《小蝌蚪找媽媽》全解析:預習+複習+知識總結+拓展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科學童話,通過描寫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介紹了小蝌蚪長成青蛙的發育過程,以及生活習性的變化。故事妙趣橫生,小蝌蚪先認錯了媽媽,後來又找到了媽媽,自己也變成了青蛙。小蝌蚪的媽媽去了哪裡?小蝌蚪最後找到媽媽了嗎?
  • 二年級語文上冊《場景歌》,歌謠提問是亮點,果斷收藏!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裡的第一篇課文,《場景歌》以歌謠的形式,運用了一系列的數量詞,創設了「海灘、山村、公園、少先隊員活動」四個情境貫穿整個課堂,讓學生仿佛親臨其境。第一步: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淘氣老師每講一篇課文之前,都會讓孩子們先大聲地朗讀課文,這樣孩子們對課文內容就有個大體的了解。兒歌淺顯易懂,容易理解。全文共有4個小節,每一小節通過描繪4種景物組成一幅美麗的場景圖,語言整齊,節奏明快。朗讀時要特別注意「一」的變調。
  • 一課一練:二年級上冊課文1《小蝌蚪找媽媽》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課文1小蝌蚪找媽媽一、讀拼音,寫詞語。媽媽 姐姐 快活 長出 碧綠 哪裡 雪白二、查字典。三、選字填空。在 再(1)上課時,同學們( 在 )認真地做數學題。(1)天上有( 閃亮的 )星星。(2)公園裡有許多( 美麗的 )花。(3)葫蘆藤上長滿了( 碧綠的 )葉子。五、按課文的內容填空。
  • 二年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歸納知識點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二年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二年級的語文生字詞的數量 ,比一年級全冊增加了不少。識記生字是二年級的重點。孩子如果能把生字詞突破了,那麼一二年級孩子的語文解決了大問題。在詞彙方面的積累和運用 ,要求也高於一年級。
  • 二年級語文期末複習一:每課都蘊含著一個道理,每課都有重點語句
    還有四周半就期末考試了,各個年級的孩子們基本都已進入了緊張的複習階段,對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最怕考到的題莫過於「學完本課,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和按原文填空以及仿寫句子類題,對小孩子來說,雖然老師上課也講,有的老師還會讓孩子們抄到書上,但有的孩子複習起來仍然很難,因為分散在各課中,不好集中複習,今天小徐老師就將每課蘊含的道理系統地歸納在一起,方便小朋友們複習:一、《小蝌蚪找媽媽》通過描寫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的變化,告訴我們青蛙在生成過程中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不見了的生長發育的科學知識
  •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一線老師告訴你:這樣學更高效!
    二年級數學《角的初步認識》,一線老師告訴你:這樣學更高效!二年級上冊的數學課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大致分為四個模塊:表內乘法、表內除法、角的初步認識、還有認識方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角的初步認識。話說距離開學還有大概兩周的時間,孩子們要用到的鉛筆、橡皮、三角板、直尺都應該配置到位了。拿好你的小本本,我們上乾貨了啦!沒有小本本的同學不要忘記點擊收藏哦。最好是關注淘氣老師,然後你就可以隨時翻閱老師分享的知識點啦!
  • 二年級語文《場景歌》知識點總結+習題 感受美麗景色、認識事物
    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場景歌》是一篇數量詞歸類識字篇文章。課文把數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分別呈現了海邊、鄉村、公園、校園四個不同的場景,讓學在感受美麗景、感受美好活的同時,認識事物,認識表示事物的漢字。全文讀起來朗朗上口,有韻有味,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 部編語文《小蝌蚪找媽媽》一等獎教學設計,這老師真厲害
    過渡: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小蝌蚪長什麼樣兒嗎?我們來填空吧,看看誰能填得又快又好。_____裡有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的身子,____長長的尾巴,____地遊來遊去。多麼可愛的小蝌蚪啊!可是,他們的媽媽在哪裡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幫小蝌蚪找媽媽吧!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2課:認識米,3道難題如何解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主要學習長度單位,在學完釐米以後,同學們就要認識新的單位——米。米與釐米的區別在於,釐米是用來量比較短的物體,而米則是用來量比較長的物體,釐米用cm表示,米用m表示。通過一份練習題,來講一講這節課的重點。其中,出現了3道難題,需要重視起來,如果這些難題都順利解決了,那麼這部分內容,就完全消化了。第一個難題,是第一大題的第2小題。
  • 這是硬性要求,二年級必須會造句,必須會用加點的詞語說一句話
    打開二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第一單元的每一篇課文的課後題,我們都會見到這樣一句話,用加點的詞語說一句話。會造句,會用加點的詞語造句,這是二年級孩子的硬性要求。這句話出自二年級上冊語文課本,語文園地一字詞句運用,加點詞語是「有時候」①媽媽為我做的營養粥很豐盛,有時候是甜甜的黑米粥,有時候是鹹鹹的皮蛋瘦肉粥。②爸爸的工作時間很亂,有時候大早上就走了,有時候整個晚上都不回來。
  •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最新生字卡片,附組詞造句
    |政策 教育 信息 知識 方法 師生 家長 生活|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生字卡片 課文1小蝌蚪找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