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十首著名情詩,悽美醉心,堪稱絕妙

2020-12-16 小毛豆品詩賞詞

納蘭性德,字容若,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著有《通志堂集》、《飲水詞》等。

一、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

出自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人如果太過多情,深情反而會變為薄情;如今看來,似乎真的是不多情了。這兩句是描寫「情到深處無怨尤」的心境,薄情本是無奈,多情卻成追憶。

二、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出自《長相思》。鄉心碎亂,鄉夢難圓,在我的故園,幾曾有聒耳的風雪聲?

這是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的佳作品。

三、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縷柔柳乍和煙。

出自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詞。暈紅,指雨後海棠色澤朦朧之狀。才,剛剛。著雨,被雨淋過。乍,忽然。詩句描寫海棠與楊柳雨後之姿。

四、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

出自清·納蘭性德《霜天曉角》。不要因為秋節來到、光陰流逝而感傷。

想要痛痛快快地喝酒解愁,卻總不由自主地撓頭。

五、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語出(清)納蘭性德《木蘭花》。等閒:平常的,一般的。故人:指情人。如今輕易地變了心,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六、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

出自清·納蘭性德《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草原上排列著成千上萬的廬帳,遊牧的人全都喝得醉眼朦朧;只覺得滿天的星影搖擺不定,就像要往下墜落似的。

這兩句詞描寫塞外風光與草原夜色,在一片蒼茫寂寥中,卻帶有幾分原始、浪漫的美。

七、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出自清·納蘭性德《採桑子》。詩句描寫女子思念情人又是一夜未眠的痛苦之情。說風雨蕭蕭,是暗中點出女子處於未眠狀態,否則風雨之聲便不會聽得那麼真切。說蠟盡燈將滅,是暗示一夜燈未熄,正與前句呼應,強調說明了女子一夜無眠的意思。

八、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出自清·納蘭性德《長相思》。大風颳了一更天,大雪又下了一更天,吵鬧得心情煩悶,夢寐不成。我的故鄉沒有這種聲音。

九、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出自清·納蘭性德《畫堂春》。詩句描寫一對有情人天各一方,不得相聚相守的相思之苦。三個數詞「一」的反覆運用,更強化了這種怨苦之情。

意謂天生一對的情人不可分離相思,就應該相親相守,這樣才能不辜負大好的人生。

十、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出自清·納蘭性德《木蘭辭·擬古決絕詞柬友》。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就不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舊事。如今薄情郎輕易變心時,卻說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這類事。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這首詞,堪稱最悽美的《如夢令》,最後六個字令人斷腸!
    納蘭性德,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納蘭容若,清朝滿洲正黃旗,其父是康熙年間大學士——明珠。他是清朝一位著名的詞人,他的詞多以風格哀婉,韻格極高的詞風著稱,有些像北宋時期的花間詞風格,但是納蘭的詞更勝一籌,後人評其為「清初第一國手」!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推送納蘭性德最美的十首詞
    他就是康熙朝大學士納蘭明珠的長子,「清詞三大家」之一的納蘭性德。作為名臣之後,又兼具各項才能,納蘭性德深受康熙帝的賞識。但他卻淡泊名利,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醉心於詩文藝術的創作,將一生的熱忱都凝練成一部立意深遠的《納蘭詞》,流傳於世。
  • 十首最美情詩,總有一首適合你,趕快寫給你最愛的人(煽情)
    為此我列舉了十首情詩供君挑選。1.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2.《採桑子·當時錯》納蘭性德誰翻樂府悽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 納蘭性德很悽美的詞,道出愛情的酸甜苦辣,最後一句寫盡平生痴情
    相信說起納蘭性德,喜歡古詩詞的朋友都不陌生,他那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短短14個字,道出了世間最悽美的愛情瞬間,被人口口傳唱。納蘭性德以寫男女之情的詞作居多,在筆者看來這和他英年早逝和情深不淺是分不開的,英年早逝讓他的人生經歷略顯單薄,情深不淺讓他為愛傷情。
  • 納蘭性德:一生一世一雙人
    納蘭容若(納蘭性德)出身名門望族,是朝廷重臣納蘭明珠的長子,本來註定一生達官顯貴,但他卻一直命途多舛,這不是指他的仕途,而是那他悲怨的愛情,他是一個專情的人,但上天恰恰喜歡和他開玩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中國著名詩人小將採風:花語新作十首 
    筆名:花語 3月29日,中國著名作家重走唐詩之路閉幕式暨小將鎮第六屆紅楓櫻花節開幕式在新昌縣小將鎮舉行。38位中國著名作家慕名而來,重走唐詩之路,踏尋詩仙足跡。這也意味著歷時六年的唐詩之路詩歌採風活動暫告段落,取得階段性的成功。「高中的時候,讀過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從小就對天姥山心懷嚮往。」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徐華告訴記者。
  • 當相思遇上了秋夜、秋風、秋月,納蘭性德寫下了這首詞,語短情長
    自古以來,才子佳人總是文人筆下偏愛的素材,中國文學史上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外國文學史上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故事既悽美又感人,總讓人神傷。在古詩詞中也從來不乏那些動人的愛情故事,就像陸遊後半生都在追憶髮妻唐婉,唐代著名女詩人魚玄機也留下很多寫給李億的詩詞。
  • 《夜雨寄北》:一首最美的情詩
    在讀「第一最好不想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時,我以為倉央嘉措是世間最美的情郎;在讀「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時,我以為納蘭性德是最深情的公子哥;在讀「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時,我覺得秦觀簡直太有才了。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600多年後的納蘭性德仿寫了一首,同樣堪稱千古絕唱。身居皇位的李煜一敗塗地,填詞譜曲的李煜問鼎天下!《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這首詞形象豐富,寓情於景,境界開闊,堪稱經典。
  • 納蘭性德的一首奇詞,柔情似水卻又悽美如畫
    說起中國詞壇,有一個人必定飽受女性讀者偏愛,他就是清詞三大家之一——納蘭性德。他常年跟隨帝王身邊,侍從皇帝左右,但其無心參政,倒是對平淡真實的生活過分嚮往。因而他常常把自己的超逸才華凝聚在詞作之中,給世人呈現出一首首婉約,哀美之佳作。
  •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致敬歐陽修,一往情深
    眾所周知,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經讚揚納蘭性德,說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其實這種說法有點誇張,是帶著老爺子的個人想法。因為文壇上厲害的人可太多了,看看陸遊、辛棄疾,這都是文壇大家。還有易安姐姐,筆者認為這也是納蘭比不了的。
  • 納蘭性德這首詞化用唐人詩句,新瓶裝老酒,但卻是寫出了新意!
    納蘭性德是清朝最著名的詞人,他的很多詞作寫得都極為深情,也極為傷感,尤其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把愛情裡的那種悲痛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那納蘭性德的詞也是受到了宋詞的影響,其中五代的李煜,以及北宋時期的歐陽修,這兩位詞人對於影響比較大。他的很多詞作裡,都能夠看到李煜和歐陽修的影子。當然納蘭性德的表現手法,也是比較特別,正如王國維所評價的那樣,由於納蘭性德是滿族人,沒有沾上那種老學究氣,不像一些文人比較酸腐,他的詞清新脫俗,往往用詞也是比較簡練,使得人們一讀便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 納蘭性德最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7字,驚豔世人,句句動人心弦
    只可惜,上天似乎總是對有才之人抱有偏見,自古才子要麼命運多舛,要麼多命不長矣,納蘭性德就是這第二類人。納蘭性德雖然出身名門,但交往不重門第,並且他對朋友極為真誠。他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朋友們的品格和才華,對待愛人他用情極深。或許就是應了那句"情深不壽",31歲的納蘭性德抱病而亡,只留下一部《飲水詞》,被爭相傳唱。他的一生如煙花般燦爛,卻也一樣的短暫。
  • 納蘭性德最著名的一首詞,僅僅開頭兩句,就瞬間驚豔了時光
    相信大家學習歷史的時候,都知道納蘭性德吧。納蘭性德,就是大家所說的納蘭容若,是清朝一位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的詞,在清朝的文壇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的文學史上也是佔有一席之地的人物。當時的清朝就有「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的高度評價,由此可見這首詞的影響巨大。
  • 納蘭性德這首詞寫出了最傷感的重逢,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清朝的詞人自然是無法與宋詞的大師相比,但是納蘭性德又是別具一格,他更是被王國維評北宋以來一人,也就是說在他的心目中納蘭性德是可以媲美北宋那些文壇大師,他的作品也有他們的水平。當然他的這種評價也是他個人的一種觀點;但作為清朝最偉大的一位詞人,納蘭性德的很多作品應當說還是極為經典,裡面一些經典的詞句也都是膾炙人口。
  • 納蘭性德最著名的一首送別詞,全詞感情真摯、流傳千古
    納蘭性德:「滿清第一才子」、「清初三大才子」之一,以詞見長,其詞婉約傷感,他的詞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著華貴的悲哀,抒發著優美的感傷,王國維評價納蘭性德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 這首宋詞,能秒殺大多數情詩,堪稱至情至性巔峰之作
    這些情詩情詞各有風格,都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情、相思和忠貞。李商隱的情詩飄渺悵惘,秦觀的情詞道出愛情真諦,元稹的情詩忠貞無比。其他情詩或愛意綿綿、或相思成傷、或讚美、或哀怨……而唯獨元好問這首宋詞,寫出至情至性的愛情讚歌,堪稱情詩中的巔峰之作:摸魚兒·雁丘詞序: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 講座|納蘭性德《通志堂集》:康熙帝一等侍衛的江南夢
    汪湧豪在講座中解析道:「妙高,那是金山寺一座著名的高臺妙高臺,在鎮江。這裡的『米外史』是宋代書畫家米芾。為什麼提米芾而不說黃庭堅、蘇軾?因為儘管米芾祖籍山西、出生在湖北,但他定居在潤州,也就是鎮江。這說明作者對江南很了解。這個『李將軍』是唐代皇室宗親、畫家李思訓,做過右武衛大將軍,人稱大李將軍,他的兒子李昭道也是畫家,人稱小李將軍。
  • 納蘭性德最著名的一首詞,短短三十餘字,卻很有見地
    近日,在學校教學了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著名詞作《浣溪沙》,不禁為詞中大氣磅礴的氣勢、蒼茫空曠的塞外風景所吸引,為詞人心憂天下、胸懷宇宙的胸懷所折服,為詞中所抒發的幽恨而心生不平之感。現錄其詞如下:浣溪沙清·納蘭性德身向雲山那畔行,北風吹斷馬嘶聲。深秋遠塞若為情。一抹晚煙荒戍壘,半竿斜日舊關城。古今幽恨幾時平。這首詞作於康熙二十一(即公元1682)年,納蘭性德奉命赴梭龍巡邊期間。
  • 納蘭性德最著名的一首《浣溪沙》,下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納蘭性德:「清初三大才子」之一,以詞見長,其詞婉約傷感,他的詞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著華貴的悲哀,抒發著優美的感傷,王國維評價納蘭性德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下面就讓我們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詞香,共同走近納蘭性德的這首《浣溪沙》,全詞如下:《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