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納蘭性德《通志堂集》:康熙帝一等侍衛的江南夢

2020-12-24 澎湃新聞

清初詞壇,在浙西派朱彝尊、陽羨派陳維崧之外,滿族詞人納蘭性德自成一家。陳迦陵稱其「得南唐二主之遺」,王國維讚嘆「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性德出生於滿洲貴族家庭,其父是大學士明珠,他本人曾是康熙帝一等侍衛,但與其最相契的師長與朋友卻是一批來自江南的文人。納蘭性德寫過一組《夢江南》詞,借用了好友顧梁汾的名句「一片冷香惟有夢」,表達的是對江南的悠然神往,袒露出鮮明的江南情結——儘管他一生中僅到過一次江南,就是在他去世前一年隨康熙帝南巡的時候。

康熙三十年,即納蘭性德去世後的第六年,他的師友將其生前的詩詞文章等整理結集、刊印出版,是為《通志堂集》。華東師大出版社近日推出《通志堂集》新修訂本,由黃曙輝、印曉峰點校,並收錄納蘭性德的一批全彩印手札,附有釋文。

8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湧豪,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方笑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審龐堅在上海浦東圖書館做了一場題為《一片冷香惟有夢——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江南及其他》的講座。

講座現場

納蘭詞中的江南

《通志堂集》中讚美江南風光之美以及慨慕江南文化的作品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應屬納蘭扈從聖駕第一次來到江南後寫的一組《夢江南》詞。

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江南好,一片妙高雲。硯北峰巒米外史,屏間樓閣李將軍。金碧矗斜曛。」

汪湧豪在講座中解析道:「妙高,那是金山寺一座著名的高臺妙高臺,在鎮江。這裡的『米外史』是宋代書畫家米芾。為什麼提米芾而不說黃庭堅、蘇軾?因為儘管米芾祖籍山西、出生在湖北,但他定居在潤州,也就是鎮江。這說明作者對江南很了解。這個『李將軍』是唐代皇室宗親、畫家李思訓,做過右武衛大將軍,人稱大李將軍,他的兒子李昭道也是畫家,人稱小李將軍。李思訓做過江都令,在隋唐時代,江都令一直管到安徽滁州。這裡用米外史和李將軍的典,是很貼切的,也就是說納蘭性德精熟江南的人文歷史,他不僅喜歡江南的風物、美食,而是喜歡整體的江南,最根本的是喜歡江南的文化。」

《夢江南》共十首,寫了南京、蘇州、無錫、揚州、鎮江等地,凸顯了納蘭性德對江南歷史文化的了解和喜愛。「除了《夢江南》之外,納蘭詞中涉及江南的其他詞作還有48首,佔他詞作的16%。他還有寫江南的雜詩,10首,佔他所有詩作的14%。有五首賦,兩首是關於江南的,佔比就更高了。可見,江南確實是貫穿在他的創作裡面的。」汪湧豪說。

「納蘭性德的詞作雖然是清朝人寫的,但是讀起來像宋詞一樣。」方笑一說,「這些詞作構成了納蘭性德的江南書寫。但更重要的是,納蘭性德寫其他的詞,讀起來也感覺很江南,他有時候寫一個小庭院,寫一個小窗,整個情調完全不像北人,不像一個滿族正黃旗人——他的整個情調都是很江南的。」

《通志堂集》納蘭性德著,黃曙輝、印曉峰點校,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與江南士人結交

納蘭性德家世顯赫。「他的祖父和康熙的祖父是表親。納蘭性德考進士,第一次會試考過、殿試生病了,歇了一段時間,第二次殿試才考上,此後一直做侍衛,在皇帝身邊,康熙比較信任他。」方笑一說。

龐堅則表示,納蘭性德和他生長的家庭,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納蘭一族在清初是皇帝直接統領的正黃旗裡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儘管納蘭這個家族在早先在努爾哈赤的時代屬於海西女真,跟努爾哈赤部族的建州女真,是兩個不同的勢力。努爾哈赤通過軍事行動把納蘭所在的海西女真打敗了,把納蘭部落吸引到自己的陣營裡。納蘭的高祖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敗後,自己把自己燒死了。努爾哈赤為了贏得納蘭一族的人心,娶了納蘭一族裡的女人作為自己的妃子,妃子生下的孩子是皇太極,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就成為新的君主。到納蘭性德的時代,納蘭一族是炙手可熱的家族。」龐堅說。

不過,納蘭性德在生長這樣的家庭裡似乎並不開心。他在寫給顧貞觀的詞裡說:「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我是偶然生在這樣的貴族之家的,不是我選擇的結果。「他在詞裡經常顯示出對寒士的同情,也有對富貴的排斥,他更喜歡跟江南的文人在一起,跟顧貞觀、朱彝尊跟姜宸英這批人在一起,內心可以釋放自我。」龐堅說。

龐堅表示,納蘭是北人,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但是在納蘭性德的身上看不出這種風貌,反而全是對漢文化的嚮往。在清初有類似的認同的人也有一些,納蘭性德表現得特別明顯。

納蘭性德曾經說,與這些江南師友結為「芳鄰」,是「來生之宿願,昔夢之長依者也」。——願下輩子就生在江南、住在江南。來過江南後,江南的美好記憶,我經常拿出來重溫。

「學者黃天驥曾寫過一本書《納蘭性德和他的詞》,後面有一個附錄是交遊考,從中可見納蘭性德的朋友,大多數都是江南人,還有一個梁佩蘭雖是嶺南廣東人,個人覺得論氣性似也近於江南人。這些師友以江南蘇州府各縣以及浙西為多,徐乾學崑山人,顧貞觀、嚴繩孫無錫人,秦松齡朱彝尊秀水人,姜宸英慈谿人。」

方笑一表示,納蘭性德結交的一些江南文人與其年輩相差很多,古代文人忘年交不多見,一般年長的文人學者已經成名了,未必看得上納蘭性德這樣非常年輕的人。「但那些成名的文人學者包括他的老師徐乾學都非常看重他,有很多詩歌的唱和以及墓志銘都是那些人為他寫的,說明他在前一代文人心目中地位很高,這個看重並不一定是政治身份,主要是文學素養。」

「清初江南大批的士人,起初以明朝遺民自居,但康熙皇帝雄才大略,開了一個博學鴻辭科,收納全國的才子,江南一大批士人都被徵召去考試,馬上跳龍門,皇帝親自圈點就做官了。這批人到了翰林院了,納蘭和他們相交,朱彝尊是浙江秀水人,快五十歲了,那時候納蘭才二十歲。這兩個年齡差距這麼大,結交後,彼此很相得,他不覺得你是一個黃毛小兒,你不覺得他是個一糟老頭兒,非常有共同的話題。」汪湧豪說。

汪湧豪表示,納蘭性德對江南的欣賞是整體性的欣賞,也體現在他與江南才子的結交上。「譬如陳維崧,著名的詞人,陽羨詞派的開山人物,駢文大家,但是他好男風。當初冒闢疆把一個漂亮男優送給他,叫徐紫雲,他天天和紫雲在一起,還寫了許多詩送給紫雲,又畫了一幅畫紫雲出浴圖。像有這樣癖好的人,納蘭也能欣賞。他對江南欣賞是整體性的欣賞,這很了不起。」

中國傳統文學中的情感表達

方笑一表示,納蘭性德的詞不算多,《通志堂集》四卷,另有單行的詞別集,詞作總數約三百四五十首。「他的詞讀起來非常感傷,王國維說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評價很高。那麼他的詞究竟好在哪裡?」

汪湧豪表示,王國維說納蘭是「用自然之眼觀物」,不做作,不是飽學之士要用冷僻的典故冷僻的詞彙。「他說出來的話,就是口中常說的語言,但是巧妙地安排在一起,能夠一下子觸到你心裡有、嘴裡說不出的感受,一下子俘獲了你。以自然之眼觀物,自然之舌講出來,其實不容易。」

汪湧豪認為,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字很多,但真正出於個人的直接表達並不多。「在男人代女人所寫的抒情詞裡,納蘭性德絕對屬於寫得很出色的,因為他用情真、用情深,所以他的文字和他的心靈相匹配。」

方笑一表示,在中國古詩詞裡,活著的時候感情往往不便直接表達,總是要等去世了、特別是女子去世以後才表達,就是悼亡詩。一直到近代,那些舊派的文人,對於自己的感情經歷和感情生活還是非常諱莫如深的,納蘭性德正好相反,願意傾訴自己的深情。

納蘭性德是非常有感情濃度的。「『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這是用的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婦的典故,那時候有素養的士人日常生活中間,夫婦比誰的學問好,是蠻風雅的。但是納蘭這個詞厲害在哪裡?『當時只道是尋常』,夫妻情誼相得的時候,認為這種狀態是天經地義的,是一直可以延續下去的,實際上這種美好很短暫,等一方撒手人寰,事後再回想起來,會心如刀絞。」 方笑一說。

龐堅表示,納蘭性德寫的惆悵感傷非常打動人。「以他這種身份,應該無憂無慮的,為什麼那麼多愁?我年輕的時候讀他的《通志堂集》,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影印康熙本,『休說生生花裡住,惜花人去花無主』,『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讀上去覺得好像我心裡想的東西通過他的嘴說出來似的。納蘭性德的詞很容易理解,他有一種直擊人心的效果。」

「論清詞,陳維崧有力度,題材的廣博與豐富,肯定超過納蘭性德;朱彝尊純雅,精到的功力也在納蘭性德之上。但為什麼納蘭性德在今天的大眾閱讀裡影響這麼大?網上有納蘭性德的書迷會,陳維崧、朱彝尊都沒有這樣的待遇,就是直擊人心的力量,生命悲劇的體現,能深深地打動人。」龐堅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家廟將修整復原 曾任康熙御前侍衛(圖)
    納蘭性德家廟將修整復原 曾任康熙御前侍衛(圖)  除計劃重修古廟外,紀念納蘭性德的專題陳列館——納蘭紀念館於9月上旬重新開館。納蘭紀念館展示了納蘭性德的生平、文採、史評及納蘭世家、納蘭遺蹟與上莊、納蘭文化等,講述「一段納蘭事、半部大清史」的軼事。  資料:納蘭性德簡介  納蘭性德,原名納蘭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出生在北京。
  • 御前侍衛納蘭性德
    除了纏綿哀婉的詩作之外,納蘭性德還比較令人關注的是他高貴的出身。他是康熙朝首輔宰相納蘭明珠之子,母親是皇室格格出身。《清史稿·文苑》中記載:「性德,納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明珠子也……數歲即習騎射,稍長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進士,年十六。聖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衛,再遷至一等。」納蘭性德的官職是康熙皇帝身邊的一等侍衛。他深受寵信,經常隨駕出巡。
  • 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 清朝的皇宮侍衛有多牛?一等侍衛幹到30歲,出去就是正二品大員
    一等侍衛相當於參領,到後來更是相當於正三品的官員,二等侍衛相當於佐領,三等侍衛相當於護軍校,而管理侍衛的內大臣則是相當於副都統,官職為正一品,身份地位極其尊貴,與國中為首的大臣相同
  • 納蘭性德的齊齊哈爾之行
    按照原來的安排,御前侍衛納蘭性德也是隨行人員。由於臨時有任務耽擱,九月,納蘭性德才趕往齊齊哈爾。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權相明珠之子,進士出身,以一等侍衛身份扈從康熙左右。武功之外,納蘭性德是大清一等一的才子,詩詞歌賦樣樣了得。
  • 乾隆說《紅樓夢》乃明珠家事,納蘭性德是寶玉的原型嗎?
    至於乾隆說《紅樓夢》是明珠家事,是採用"煙雲模糊法「,迴避皇家尷尬的說法:明珠府邸的與賈府的興衰有相似處;明珠的兒子納蘭性德與賈寶玉的性聰慧,善文辭,多情相似。乾隆的說法受到了索隱派的追捧,他們挖掘前清秘史,撇清與曹家的關係,甚至否定作者為曹雪芹。索隱派顯然被乾隆帶偏了方向。
  • 「清詞第一人」納蘭性德:才比天高 命似寶玉
    而納蘭性德本人也是少年英才,十八歲中舉人,二十二歲時參加進士考試,中二甲第一名:「敘事析理,諳熟出老宿上,結字端勁,合古法,諸公嗟嘆,天子用嘉。」康熙當即龍顏大悅,欽點其為御前侍衛,很快就由三等晉升為一等,可算是少年得志,前途無量了。  世人皆知納蘭為清代的大詞人,且清詞以他為最,似乎無人能出其右。但這位豪門公子不但能文,而且還是個武將。既然是御前侍衛,武功定是十分了得。
  • 納蘭性德詩詞八個名句:哪句驚豔了你?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納蘭性德8個傷感詞句,你最喜歡哪一句?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
  • 汲古閣本"夢窗丙丁稿"或為納蘭性德舊藏孤本(圖)
    納蘭性德畫像。據紅學家考證,納蘭性德系《紅樓夢》中「賈寶玉」原型。   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鄭文焯批校汲古閣初刻夢窗詞》4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出版。
  • 清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詩詞佳句賞析,人生若只如初見
    清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詩詞佳句賞析,人生若只如初見長相思·山一程[清] 納蘭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翻過一座座山,越過一倒倒水,我隨同護駕的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地向山海關進發。天黑了,營帳中燃起了盞盞燈火,壯麗輝煌。夜深了,不知道什麼時候,營帳外忽然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眠。
  • 清朝的皇宮侍衛有多吃香?三等侍衛幹一年,26歲就能成為軍機大臣
    不過這些大內侍衛再厲害,但在很多人眼裡也只是一個保鏢,是很難有什麼前程的,更遑論前程遠大了,然而這種刻板印象並不符合歷史真相。清朝的宮廷侍衛官中類型比較豐富,主要有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這兩種都歸御前大臣管轄;此外還有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的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以及藍翎侍衛,這些都被統稱為大內侍衛。
  • 納蘭性德十首著名情詩,悽美醉心,堪稱絕妙
    納蘭性德,字容若,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著有《通志堂集》、《飲水詞》等。一、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出自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風絮飄殘已化萍》。二、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出自《長相思》。鄉心碎亂,鄉夢難圓,在我的故園,幾曾有聒耳的風雪聲?這是描寫邊塞軍旅途中思鄉的佳作品。三、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縷柔柳乍和煙。
  • 本該是中國最有前途的御前侍衛,偏是情痴,一句情話流傳300年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如果這些詩詞你也不熟悉,再說一個人,你多半聽說過,他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康熙身邊的紅人、權傾朝野的一品重臣。如果納蘭性德也像父親一樣,對權力擁有至高無上的企圖心,又或者沿著父親為他規劃的路線向前走的話,他本可能像他的父親和弟弟一樣位極人臣!
  • 乾隆皇帝說是納蘭性德家事,真的嗎?去看看納蘭性德的故事
    金什臺的兒子也歸降努爾哈赤,其中有個兒子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納蘭明珠,他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娶了努爾哈赤的一個孫女為妻。繞了半天,其實是為了說明納蘭性德,他是康熙皇帝的表弟。
  • 納蘭性德詩詞究竟是通過什麼樣的心理,才形成的他的文化風格?
    本文系作者是件很幸福的事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納蘭性德詩詞風格形成的心理,出身滿洲貴族的著名作家納蘭性德,雖然英年早逝,但一生春風得意,青雲直上。17歲「補諸生,貢入太學」;18歲中順天鄉試舉人,22歲參加殿試,中進士;23歲成為康熙皇帝三等侍衛;不久「晉二等,尋晉一等」(徐乾學:《通議大夫一等侍衛進士納蘭君墓志銘》)。他出入扈從,服勞惟謹」(徐乾學:通議大夫一等侍衛進士納蘭君墓志銘》),因此深得康熙眷顧。
  • 納蘭性德最美六句詩詞,帶你走進他的世界!
    納蘭性德,清朝著名詞人。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考中舉人;十九歲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賜進士出身。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