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供應商帳期問題而「焦頭爛額」的淘集集終於迎來轉機,其在近日發布的公告中稱,已被國內大型機構收購,目前已在開展重組相關工作。
有消息人士指出,淘集集之所以做出重組的決定,關鍵在於「保全」:一是為了保全組織機構完整、二是保全供應商利益,三是為了保全員工利益,避免大規模裁員。換言之,淘集集此舉,雖然並非最佳選擇,但已是目前局面下是最明智的選擇。
據了解,目前淘集集尚未有裁員意向,當併購重組完成後,將基本維持目前的人事架構。
對於供應商,淘集集也給出了解決方案。
在與商家籤訂的協議中,淘集集方面稱,重組完成之後,10月8號以後的訂單將開始正常結算,這表示在資本協助下,淘集集的帳期問題將逐漸獲得妥善解決。
作為剛成立一年的新平臺,淘集集以其迅猛的攻勢快速佔據了「線上農貿市場」的定位;藉助於低價與熟人社交裂變的打法,淘集集在鄉鎮一級市場收穫了可觀的用戶數量。
淘集集的買家究竟會是誰?
在淘集集上線之初,就有「淘集集是由阿里系投資的」傳聞,而這次淘集集公告中出現的「國內大型機構」,也讓不少人將線索指向阿里。
儘管目前阿里尚未回應。但如果與淘寶同為「淘」字頭的淘集集正式站隊阿里系,成為淘寶在下沉市場的補充,將為阿里帶來哪些優勢呢?
眾所周知,與下沉市場用戶相對應的,是廣大的下沉市場供應商,即微型商家;微型商家擁有低價貨源,但不擅長天貓、淘寶和公眾號的玩法,甚至對各種折扣算法和直通車都一竅不通,而相較於成熟的大平臺而言,淘集集在對接微型商家上有著先天優勢。商家提供低價貨源,淘集集提供流量扶持——新平臺與小商家共同成長。
實際上,這與當年阿里旗下的淘寶開闢渠道的做法如出一轍。但如今淘寶需要背負的「責任」太多,假如阿里將同樣擅長團結小商家的淘集集收入囊中,或許能在下沉市場擁有能夠更加靈活的姿態。
反過來,創業公司在融資檔口的站隊,也決定了其未來的走向。如果淘集集能夠選擇一家與自身理念相契合的巨頭作為「靠山」,無疑會給雙方帶來更有意義的「結合」,創造出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