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0月30日訊(記者 曹磊)吃小龍蝦的季節過去沒多久,江城的秋季又開始上演「新蝦戰」。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家宴、婚宴、商務宴等較為正式宴席市場裡,曾經的必點菜「白灼基圍蝦」開始被個頭更大、外觀更霸氣,還有「蝦黃」的羅氏蝦替代,後者也成為江城餐飲江湖中又一隻「大蝦」。
業內人士介紹,羅氏蝦多在南方養殖,是需要在一定鹽水環境中養殖的蝦品,具有「海蝦」的外觀和口感,正在以中高端貨的姿態進入大眾餐飲市場。不過,由於目前本地貨源相對較少,身價更高,肉質優勢不大,能否在「新蝦戰」中穩住市場仍待觀察。
基圍蝦被羅氏蝦搶市場
上周六,市民馬先生在家裡親戚的生日宴席上,發現了他最近幾次在參加商務宴請時吃到的白灼羅氏蝦。「以前吃的都是基圍蝦,一下子突然高大上了這麼多,有點驚訝。」馬先生說,他專門問了點菜的親戚,被告知一盤羅氏蝦要128元,要比基圍蝦貴60元。
周日下午,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大中型的餐飲酒樓,在提出要點「白灼羅氏蝦」時,工作人員基本都會表示有貨,價格從118元到138元不等。一家酒樓經理稱,羅氏蝦的做法與基圍蝦一樣,既可以白灼也可以做椒鹽,但一隻的個頭幾乎是基圍蝦的兩倍,肉更多,看起來更有氣勢:「今年以來只要是稍微正式一些的家務或商務宴請,大家都會首先選擇羅氏蝦,有面子多了。」
在漢口漢西路的一家酒樓裡,記者找到幾位點了羅氏蝦的市民。一位餘姓女士稱,家中擺滿月酒,點菜時聽店員介紹了羅氏蝦和基圍蝦,就決定試試前者:「有看相一些,也沒吃過,說是肉更飽滿。」
外形大有蝦黃肉感較柴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漢口華南海鮮市場,在兩家賣基圍蝦的檔口後面,找到了主營羅氏蝦的商鋪。老闆正忙著給客戶撈蝦子,其中放最小規格蝦的水槽裡已經沒貨。
「最小的20個頭,至少要早上8點多來,再晚就沒了。」老闆介紹,小龍蝦一下市,他家的羅氏蝦就突然火了起來:「幾家連鎖酒樓每天要來拿貨。」
記者看到,羅氏蝦個頭確實比基圍蝦大出不少,60元一斤的蝦每隻有1.2兩左右,中等規格也有1兩上下,每斤55元,最小的在7到8錢,50元一斤。這樣算來,每斤要比基圍蝦貴20元到30元。
前來買羅氏蝦的酒樓採購胡先生告訴記者,羅氏蝦個頭大,蝦鉗長,蝦頭有蝦黃,蝦尾的肉也更飽滿,看相好,吃起來有派頭:「主要用於中高端宴席,在高端菜品裡算是性價比蠻高的。」胡先生說,酒樓也買基圍蝦,但基本用於家常消費和散臺消費。
不過,幾位吃過羅氏蝦的市民稱,羅氏蝦確實有蝦黃,肉更多,但相較於基圍蝦的鮮嫩,羅氏蝦肉不夠緊實,口感會有點柴。
成本高貨源少身價難降
記者從省水產局了解到,羅氏蝦過去在本地有一些人工養殖,但最近幾年很少了。主要原因還是養殖成本和環保成本太高。
水產專家也告訴記者,羅氏蝦是可以淡水養殖的「海蝦」,主要在東南部地區養殖,成活率會更高:「對於內陸地區來說,沒有海鮮養殖經驗的農戶比較難調試出適合羅氏蝦的養殖環境,最終效益遠不及小龍蝦。」
原來,羅氏蝦需要在鹽分達到40%的鹽水環境中生長,內陸地區需要通過調配鹽分來創造合適的養殖環境,蝦的成活率不及沿海地區。此外,在養殖一季過後,要抽乾池塘中的鹽水進行養護,剩下鹽分的環保處理更需付出較高成本,這就決定了羅氏蝦只能在規模化的循環農場中進行。
由於養殖成本高,本地貨源少,目前市場上的羅氏蝦主要來自東南部沿海地區,這也決定了短期內的價格不會走低。
不過,業內人士介紹,儘管羅氏蝦相較於基圍蝦的身價較高,但在各類淡水海鮮、家常海鮮中的價格並不高,甚至與最高價的小龍蝦差不多,依然會有不錯的市場。此外,羅氏蝦的毛利率比基圍蝦高太多,餐飲酒樓也會大力推廣,市民最好按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