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鯨魚的龐大程度遠超你想像!身長30米,體重190噸!一次能吞下上萬噸海水,吃下上億噸食物。可身為海洋生物的它們,為何會在荒漠中出現?
你認為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有人表示不知道,也有人認為是鯊魚。其實,海洋中體型最龐大的生物是鯨魚。生活中我們很少接觸到鯨魚,多數人對它了解甚少,估計只知道其名字,連它的樣子都不清晰。
鯨魚是哺乳動物,從外表上來看,它比兇狠的鯊魚多了幾分溫婉,看起來有幾分呆萌與溫柔。鯨魚雖看起來比較斯文和溫和,而且似乎不具備太多的攻擊力,但它們卻是挺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幸運兒。要知道,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帶走了許多生物,就連強大的恐龍也沒能逃脫此劫。由此可見,鯨魚的生存能力以及環境適應能力都很強。說回鯨魚的體型,與人類相比,鯨魚無疑是龐大的,它們的體型和食量常常讓科學家感到驚訝。據科學家觀察,它們一次能吃完超過2億噸磷蝦,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據說,鯨魚與很多動物不同,鯨魚有四個胃,每個胃的容量都很大,要同時填滿四個大胃,實屬不易,怪不得它們每次都要喝下超萬噸海水和上億噸食物。
除了鯨魚的食量外,它們的體型也龐大得讓人害怕。據測量,鯨魚的身體長度在30米左右,最大者能達33米。身體長度不是重點,重點是體重,大多數鯨魚的體重都超過190噸?190噸是什麼概念呢?這相當於是30頭非洲象的重量之和。如果某天,鯨魚想攻擊人類,估計僅憑體重便能壓死人。幸好,鯨魚還比較善良,不與人類為敵,除非人類主動發起攻擊,鯨魚很少冒犯人類。一般情況下,它與人類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生活,即便遇上,也是點頭之交。
了解鯨魚的外形、食量、體重等基本情況後,我們接著看看鯨魚的潛水能力。按理說,鯨魚那麼大,一次又能吞下那麼多海水,它們應該能很好地適應深海環境。事實也的確如此,它們能在很多海洋生物都無法接受的海下2000米處自由活動。不過,據研究人員觀測,鯨魚很少去到海下2000米處,它們多出現在海下200米處。而它們之所以出現在較淺區域,是因為它們要經常覓食,不然肚子會很餓。我們都知道,鯨魚是海洋動物,它們常年生活在海中。但是,前段時間,古生物研究人員以外在陸上發現了鯨魚的骸骨,骸骨的出處是埃及法尤姆場的化石場,那是一處荒漠。在一片黃沙之中,研究人員看到了許多鯨魚化石,經過研究後,發現最古老的化石已存在4000萬年。
對於這個神奇而又特殊的地方,當地人稱為「瓦地阿希坦」,科學家形象地稱之為「鯨魚谷」。為了保護這塊地方,2005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鯨魚谷」列為世界遺產。因保護得當,「鯨魚谷」基本保持原有面貌,我們依然還能看到地面散落著大量鯨魚骸骨。據美國密西根大學古生物研究專家菲利浦·金戈裡介紹,他發現了一條名為「械齒鯨」的鯨魚,且它的身體長度應該超過18米。對於這些鯨魚骸骨出現的原因,不少人認為猜想「鯨魚谷」曾經可能是一片海洋,後因環境變化而演變成荒漠。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