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鯨魚骨骸被發現,有的還有「手腳」,這是怎麼回事?

2020-12-12 奇點使者

引言:鯨魚的龐大程度遠超你想像!身長30米,體重190噸!一次能吞下上萬噸海水,吃下上億噸食物。可身為海洋生物的它們,為何會在荒漠中出現?

你認為最大的海洋生物是什麼?有人表示不知道,也有人認為是鯊魚。其實,海洋中體型最龐大的生物是鯨魚。生活中我們很少接觸到鯨魚,多數人對它了解甚少,估計只知道其名字,連它的樣子都不清晰。

鯨魚是哺乳動物,從外表上來看,它比兇狠的鯊魚多了幾分溫婉,看起來有幾分呆萌與溫柔。鯨魚雖看起來比較斯文和溫和,而且似乎不具備太多的攻擊力,但它們卻是挺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幸運兒。要知道,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帶走了許多生物,就連強大的恐龍也沒能逃脫此劫。由此可見,鯨魚的生存能力以及環境適應能力都很強。說回鯨魚的體型,與人類相比,鯨魚無疑是龐大的,它們的體型和食量常常讓科學家感到驚訝。據科學家觀察,它們一次能吃完超過2億噸磷蝦,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據說,鯨魚與很多動物不同,鯨魚有四個胃,每個胃的容量都很大,要同時填滿四個大胃,實屬不易,怪不得它們每次都要喝下超萬噸海水和上億噸食物。

除了鯨魚的食量外,它們的體型也龐大得讓人害怕。據測量,鯨魚的身體長度在30米左右,最大者能達33米。身體長度不是重點,重點是體重,大多數鯨魚的體重都超過190噸?190噸是什麼概念呢?這相當於是30頭非洲象的重量之和。如果某天,鯨魚想攻擊人類,估計僅憑體重便能壓死人。幸好,鯨魚還比較善良,不與人類為敵,除非人類主動發起攻擊,鯨魚很少冒犯人類。一般情況下,它與人類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生活,即便遇上,也是點頭之交。

了解鯨魚的外形、食量、體重等基本情況後,我們接著看看鯨魚的潛水能力。按理說,鯨魚那麼大,一次又能吞下那麼多海水,它們應該能很好地適應深海環境。事實也的確如此,它們能在很多海洋生物都無法接受的海下2000米處自由活動。不過,據研究人員觀測,鯨魚很少去到海下2000米處,它們多出現在海下200米處。而它們之所以出現在較淺區域,是因為它們要經常覓食,不然肚子會很餓。我們都知道,鯨魚是海洋動物,它們常年生活在海中。但是,前段時間,古生物研究人員以外在陸上發現了鯨魚的骸骨,骸骨的出處是埃及法尤姆場的化石場,那是一處荒漠。在一片黃沙之中,研究人員看到了許多鯨魚化石,經過研究後,發現最古老的化石已存在4000萬年。

對於這個神奇而又特殊的地方,當地人稱為「瓦地阿希坦」,科學家形象地稱之為「鯨魚谷」。為了保護這塊地方,2005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鯨魚谷」列為世界遺產。因保護得當,「鯨魚谷」基本保持原有面貌,我們依然還能看到地面散落著大量鯨魚骸骨。據美國密西根大學古生物研究專家菲利浦·金戈裡介紹,他發現了一條名為「械齒鯨」的鯨魚,且它的身體長度應該超過18米。對於這些鯨魚骸骨出現的原因,不少人認為猜想「鯨魚谷」曾經可能是一片海洋,後因環境變化而演變成荒漠。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戲劇《鯨魚骨骸內》簡介
    戲劇《鯨魚骨骸內》劇照在聖經的《舊約》中,先知約拿逃避神的旨意逃上了一艘船,結果途遇風浪,最後約拿不得不承認他的軟弱和逃避計劃,稱神懲罰與他,並讓船員把他扔下海平息風浪。當約拿被扔下海後,一隻鯨魚將他吞到肚子裡。約拿在鯨魚腹內不住向神禱告,三天三夜過後,鯨魚將約拿吐在陸地上。尤金諾・芭芭的這部《鯨魚骨骸內》的名字就基於這樣的故事背景。    改變自卡夫卡的寓言劇《在法律門前》。講述了一個從鄉下來的人,想要進入一道「人人都可以進,隨時都可以進」的法律之門,但卻由於門口衛兵的原因不敢穿越那道法律的大門。
  • 沙漠中發現「小腳」鯨魚化石,或是陸地生物進化而來?怎麼回事?
    在沙漠深處發現海洋化石,它們從何而來?為何會來到這裡?沙漠中發現海洋化石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科學家卻有新的發現,在一個山谷內發現了大量的化石,經過檢測後發現全都是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最多的化石是鯨魚,讓很多人都比較好奇,在這種極端的沙漠裡,為什麼會有鯨魚化石的存在呢?它們是怎麼來到這個地方的呢?
  • 埃及有個天方夜譚的沙漠,沙漠中竟有鯨魚出沒,生命起源於沙漠?
    沙漠、鯨魚?在人們腦海中是怎麼都不會將這兩個詞語聯繫到一起的,但是就在埃及的一處沙漠中,竟然出現了原本不應該出現在這裡的鯨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哪個土豪閒來無事,大老遠的將一條鯨魚硬是給送到了沙漠中?真相併不是如大家猜測那般。
  • 沙漠中發現「小腳」鯨魚化石,或是陸地生物進化而來?怎麼回事?
    在沙漠深處發現海洋化石,它們從何而來?為何會來到這裡?沙漠中發現海洋化石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科學家卻有新的發現,在一個山谷內發現了大量的化石,經過檢測後發現全都是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最多的化石是鯨魚,讓很多人都比較好奇,在這種極端的沙漠裡,為什麼會有鯨魚化石的存在呢?它們是怎麼來到這個地方的呢?
  • 埃及一個沙漠發現鯨魚,經過專家研究,卻印證了生命起源於海洋!
    沙漠,鯨魚?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兩個詞是無法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在埃及的一個沙漠裡,出現了不該出現在這裡的鯨魚。這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因為某個土豪無事可做,從遠處把一頭鯨魚送到了沙漠?真相併不是所有人都猜到的。
  • 埃及荒漠出現數千條鯨魚化石,揭開了進化過程的真相
    我們所知的鯨魚是生活在海裡的巨型動物,也幸虧它是生活在海裡,不然憑它們的體型和族群的龐大,估計陸地上人類的活動空間可能會減少很多。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鯨魚的所在之處卻是在一個埃及的荒漠,這才引起人們研究的興趣。這片荒漠位於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沙漠深處,鯨魚們會在這片荒漠裡排著隊、肩並肩地分布著,景象十分壯觀。問題是,這些鯨魚是從哪裡來的呢?
  • 埃及鯨魚谷:沙漠深處尋鯨(組圖)
    在法尤姆省所屬的沙漠深處,有一個叫鯨魚谷(WadiHitan)的地方。  鯨魚谷位於沙漠深處  從法尤姆再往西,方圓幾十公裡的地域內,像明鏡一樣鑲嵌著埃及第二大淡水湖——「加倫湖」。正午的陽光下,湖水微波不興,靜靜地倒映著兩岸翠綠的草木和莊稼。由於周圍湖區落差的原因,這裡形成了一些瀑布。
  • 埃及荒漠出現數千條鯨魚化石,揭開了進化過程的真相
    我們所知的鯨魚是生活在海裡的巨型動物,也幸虧它是生活在海裡,不然憑它們的體型和族群的龐大,估計陸地上人類的活動空間可能會減少很多。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鯨魚的所在之處卻是在一個埃及的荒漠,這才引起人們研究的興趣。這片荒漠位於埃及法尤姆省的一個沙漠深處,鯨魚們會在這片荒漠裡排著隊、肩並肩地分布著,景象十分壯觀。問題是,這些鯨魚是從哪裡來的呢?
  • 埃及鯨魚谷,裡面的化石竟證明鯨魚來自陸地,最後才成為海洋動物
    你見過在陸地上生存的鯨魚嗎?神秘的埃及不僅有金字塔,還有一座壯觀的「鯨魚谷」,專家考察完裡面的化石後發現——鯨魚竟然來自陸地,最後才成為海洋動物。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談到「埃及」想像大家都會想起沙漠中的金字塔,並且在我們的印象中,埃及的地理氣候是炎熱且乾燥的,一望無際的沙漠和稀少的綠洲是這裡的地理特徵,從氣候來看,埃及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極大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讓生活在沙漠的生物都有一手「絕活」,但是就在這樣環境中,科學家居然發現了一個山谷中,存在大量鯨魚以及海洋動物的化石
  • 奇特怪異的「食骨蟲」在鯨魚頭骨上首次被發現,靠吃骨髓為生
    這種獨特的細菌和食骨蟲形成了一共「互利共生」的種間關係。它們細長的根毛物粘附的細菌可以分泌軟化骨質的物質,使食骨蟲的根毛能夠進入鯨魚骨頭內的骨髓中進行汲取營養物質,而這種細菌趁著這個時候抓緊時間「進食」。
  • 奇特怪異的「食骨蟲」在鯨魚頭骨上首次被發現,靠吃骨髓為生
    這種獨特的細菌和食骨蟲形成了一共「互利共生」的種間關係。它們細長的根毛物粘附的細菌可以分泌軟化骨質的物質,使食骨蟲的根毛能夠進入鯨魚骨頭內的骨髓中進行汲取營養物質,而這種細菌趁著這個時候抓緊時間「進食」。
  • 河北涉縣發現神秘溶洞 埋有大量骨骸和陶片
    當地有關部門日前在村民帶領下,步行40多分鐘進入溶洞內部,發現寬敞的溶洞內掩埋有大量骨骸和一些陶瓷碎片。     這些骨骸和碎片為哪個時代?為什麼會被掩埋在半山腰的溶洞中?溶洞中還有些什麼?據涉縣文物部門人員介紹,目前,正在請示上級相關部門考證,等待進一步挖掘、整理。
  • 昆明官方:嵩明「貝丘遺址」發現的遺骨非恐龍骨骸
    嵩明宣傳部供圖 攝  中新網昆明7月22日電 (王豔龍)昆明嵩明縣委宣傳部22日發布,在該縣小街鎮阿古龍村「貝丘遺址」發掘出的兩具遺骨一具是豬的骨骸,另一具可能是牛的骨骸,非網友懷疑的恐龍骨。  嵩明縣委宣傳部通報稱,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嵩明縣文物管理所聯合對嵩明縣小街鎮阿古龍村的「貝丘遺址」進行發掘。
  • 400具鯨魚骸骨現身沙漠,有些還長著「手腳」,誰把它們放那的
    鯨魚死亡後會緩慢地下沉至海底,而這一漫長的過程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科學家稱之為鯨落。作為養分的鯨魚會為分解者提供大量的食物,而鯨落的整個過程會持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久。鯨落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移動清道夫階段、機會主義者階段、化能自養階段以及礁巖階段。
  • 從猛獁象骨骸祭壇到失落的瑪雅古城:2020年考古四大發現
    ,旅遊變成了奢侈品,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們還是克服阻礙,成功地將一起起令人驚嘆的發現展示給世人。這些棺木大概埋葬於2500年以前,同時挖掘出的還有40座非常寶貴的雕塑。經過大致檢查,這些棺木中一些是空的,一些則安置著木乃伊。這次重大考古發現的文物暫時陳列於塞加拉的階梯金字塔中,隨著後續研究將會陸續運送到「新家」。巨石陣來源之謎被解開
  • 河南殷墟中發現鯨魚骨,沒想到3000年前的古人,已觸碰到海洋生物
    從1928年開始,考古專家開始了對殷墟的挖掘工作,期間總共進行了15次挖掘,發現了許多古代遺蹟。新中國成立後,殷墟的挖掘工作仍然沒有停止,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大都是我國珍貴的文物,其中要屬陶器數量最多,還有一些稀有的玉器、銅器等,這些主要作為裝飾品、藝術品等,出土的文物顯示出了商朝高超的工藝水平。
  • 緬甸一個海灘現大量鯨魚骨,有的骨頭要兩三名壯漢才抬得動
    照片裡這些一塊塊、一條條的「寶貝」,是鯨魚骨頭!平時,在電視上、水族館,或是海裡,我們見到的鯨魚,其實大多都是這樣的!有著蠢萌的外表↓↓↓擁有龐大的體型↓↓↓So……這般模樣的鯨魚!還真沒見過!鯨魚骨很是罕見,不過,這東西,緬甸孟邦丹彪扎亞鎮也有哦!小編了解到,最近,有人在孟邦丹彪扎亞鎮,安達曼海的馬達班灣海灘旅遊勝地——塞瑟(setse)海濱,發現大量鯨魚骨頭。
  • 河南殷墟中發現鯨魚骨,沒想到3000年前的古人,已觸碰到海洋生物
    從1928年開始,考古專家開始了對殷墟的挖掘工作,期間總共進行了15次挖掘,發現了許多古代遺蹟。新中國成立後,殷墟的挖掘工作仍然沒有停止,遺址中出土的文物大都是我國珍貴的文物,其中要屬陶器數量最多,還有一些稀有的玉器、銅器等,這些主要作為裝飾品、藝術品等,出土的文物顯示出了商朝高超的工藝水平。
  • 緬甸一個海灘驚現大量鯨魚骨,有的骨頭要兩三名壯漢才抬得動
    鯨魚骨很是罕見,不過,這東西,孟邦丹彪扎亞鎮也有哦!小編了解到,最近,有人在孟邦丹彪扎亞鎮,安達曼海的馬達班灣海灘旅遊勝地——塞瑟(setse)海濱,發現大量鯨魚骨頭。之後,發現鯨魚骨的消息迅速在當地傳播開來,附近不少村民紛紛趕到海濱挖掘鯨魚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