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航空公司為什麼那麼橫?

2020-12-13 環球網

國際在線專稿:美聯航暴力拖拽乘客下機事件仍在發酵中。在輿論幾乎一邊倒的譴責聲中,這家已有90年歷史的老牌航空公司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品牌危機。事件的背後,很多人在問,為什麼美聯航敢對一名乘客下此狠手?為什麼事情曝光後美聯航CEO開始的態度是如此傲慢,並無道歉之意?筆者在美國生活多年,對於美國航空公司的傲慢有著切身的體會,現就此事來分析一下美國航空公司「蠻橫」的原因。

美國的航空業高度壟斷 背靠「四大家族」

這幾天,美籍亞裔醫生陶大衛(David Tao)被美聯航粗暴對待的事件在全世界激起公憤。在美國國內,無論是在傳統媒體、網絡媒體,還是自媒體上,壓倒性的聲音都是在譴責美聯航。這除了美聯航過錯在先、應對失策的直接原因外,更加重要的背景因素是,美國老百姓長期以來對航空公司的不滿被此事點燃。

雖然航空公司對乘客的強勢地位各國都有,但在美國尤其明顯。美國航空業服務水平的整體低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這次直接把乘客拖出飛機,只不過算是又創新低。隨意到美國的論壇上翻翻,都能找到不少控訴航空公司的「吐槽」:超售、無故晚點、航班隨意取消、經常弄丟行李等等。但是控訴歸控訴,美國各大航空公司依然我行我素,照舊蠻橫。

這樣的局面,既要怪各公司店大欺客,同時也是航空業運作規律使然。

毫無疑問,壟斷是罪魁禍首。無論各行各業,無論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壟斷肯定會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像美國這種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在電信、有線電視等高度壟斷性行業,質次價高是普遍現象。航空業尤甚。

上世紀,美國航空市場好歹還有「戰國七雄」,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強強聯手的兼併重組,美國航空市場約80%已經被美聯航、達美航空、美國航空和西南航空「四大家族」瓜分。這幾家航空公司獨佔市場,自然什麼都是「我說了算」,哪裡還考慮乘客權益。於是乎,取消國內航班配餐、付錢挑前排座位、機上娛樂掏錢等各種霸道條款紛紛出臺。據說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國內航線的飛機餐不但精美還有菜單,然而現在,哪怕是飛夏威夷這種可能超過10小時的長途飛行,飛機上也只提供免費飲料,簡單的零食和三明治都需要付錢。

既然壟斷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那為什麼政府不採取措施,防止航空公司過度合併形成寡頭市場呢?近20年來,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利劍只拔出過兩次,分別是2001年阻止美聯航和全美航空併購、2013年阻止美國航空和全美航空合併。美國政府縱容航空巨頭出現,除了大型航空公司的遊說功力超群外,該行業的發展規律也不容忽視。

航空業是門檻很高的行業。一架客機動輒造價就是數億美金,機場租用停機坪是一大筆費用,飛行員和空乘工資等其他開銷也不小,還不算開設航線要做的政府公關費用。可以說,一條航線還沒有開航,前期要砸進去的就是巨額費用。一方面,這種規模的運營本身就很容易造成強者愈強。另一方面,公司規模越大,越便於通過統一調配航線、飛機、人員等手段合理、充分地利用資源。可以說,航空業天然是壟斷行業。

航空公司和乘客的地位高度不平等

航空業本身的特點也造成航空公司和乘客之間地位高度不平等,為前者「欺壓」後者創造了條件。首先,航空公司和乘客之間信息嚴重不對稱。乘客購買機票後,與航班有關的問題,都只能從航空公司那裡獲得信息。譬如,航空公司以「天氣」為由延誤或取消航班,乘客無從查證。有一次,筆者在佛羅裡達乘坐某知名航空公司航班,遭遇登機兩次卻未能起飛,被要求回到候機樓等候,最終該航班取消,乘客只能改籤次日。航空公司當時給出了天氣原因,於是當然不用賠付任何費用。可是,當時出發機場豔陽高照,手機顯示到達機場也是大晴天,就連航線沿途也沒有任何惡劣天氣。但服務臺才不管這些,梗著脖子一口咬定,就是天氣不好。這可真是只有天知道。

在美國坐飛機選座位也是聽憑航空公司擺布。有一次,筆者一家五口人買了機票,一到起飛前24小時就趕緊上網值機選座位,但網上的座位圖顯示,不收取附加費用的空座位中,居然沒有任何兩個是連在一起的。神奇的是,上了飛機後發現,我們被迫選擇的那幾個七零八落的座位,跟另一家六口的座位穿插在一起,那六口之家也被座位拆散。和周圍的乘客一聊天,發現幾乎所有同行者都是和其他人插著坐,而無法和自己的家人、朋友坐一起。更可氣的是,當時我的女兒剛滿4歲,需要有家長坐在旁邊照顧,但空姐仍然對我們要求調換座位的要求不為所動。後來,只能是乘客們互幫互助,自願調換座位而方便與自己的家人坐一起。乘客們議論紛紛,猜測航空公司是有意識地把一起訂票的乘客分開,迫使部分非常想坐一起的乘客支付額外費用挑選付費座位。小算盤打到這個份兒上,真是「精明」到家了。

同時,由於飛機在飛行時對艙內安全的要求極高,基本上要求零意外,因此,從民航業誕生之初,機長和航空公司就被賦予航空器內至高無上的權威。在飛機上,任何人違抗機長命令,機長有權使用武力。乘客在機上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顧客」。久而久之,航空公司和機組人員對乘客形成「我為刀俎,你為魚肉」的心態,也就毫不奇怪了。

除此之外,由於飛機飛行和運營成本很高,空座造成的損失遠超過火車和汽車,因此在行業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超售、隨意合併航班等看似不合理,但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特殊規則。這些操作實際上都屬於航空公司單方面變更與乘客的合同,顯然違背公平原則,嚴重有損乘客利益。但是如果不允許航空公司這麼做,航空公司利潤會減少,這會造成它們通過減少航線或航班,維持一定程度的供不應求來避免類似損失。這會損害更多人的利益。所以,政府不得不允許這種不合理的事情合法。這些都是造成航空公司面對乘客容易蠻橫的原因。

歸根到底,航空業運作特點的經濟規律,會從各個方面逐漸造成航空公司日益強勢,因此經濟越發達,航空業發展越成熟,這種局面就越顯著。這個時候,其實往往需要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幹涉,來抑制航空公司的過度強勢,但過多強調保護乘客權益,又不利於航空業發展。這也是一個需要政府把握好平衡的難題。顯然,這些年美國政府在這方面很難說是成功了。(特約作者:李小鯨)

相關焦點

  • 美國航空公司為何那麼橫?航空業被四大家族壟斷
    在輿論幾乎一邊倒的譴責聲中,這家已有90年歷史的老牌航空公司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品牌危機。事件的背後,很多人在問,為什麼美聯航敢對一名乘客下此狠手?為什麼事情曝光後美聯航CEO開始的態度是如此傲慢,並無道歉之意?筆者在美國生活多年,對於美國航空公司的傲慢有著切身的體會,現就此事來分析一下美國航空公司「蠻橫」的原因。
  • 土耳其購買俄羅斯武器,還硬剛美國,為什麼總統埃爾多安那麼橫?
    還硬剛美國如今土耳其同樣不畏懼於美國,下令向2架美制戰機開火,美國的慣用手段"恐嚇"對他們已經沒有效果了,土耳其更是直接表示他們的反抗態度。其實,這不是土耳其第一次把美國戰機當作攻擊,早在2017年,他們就已經和俄國籤訂購買四套S-400系統的協議,美國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多次警告土耳其不要購買該系統,認為這一個系統無法與北約武器系統兼容,可能有助俄方今後定位和追蹤美國及盟國的F-35型隱形戰機,因此美國曾多次恐嚇土耳其,要求他們訂購美國的飛彈系統,當時土耳其拒絕這一個無理的要求,堅持與俄國籤訂該協議,同時表示美國無權幹涉他們,對此激怒了安卡拉和華盛頓之間的矛盾
  • 為什麼歐洲的航班比美國的便宜那麼多?
    這樣也並非沒有風險: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正在取消數以千計的航班,因為它對飛行員的假期安排管理不善。然而,便宜的價格仍然讓許多旅客覺得這樣做利大於弊。與此同時,美國的空中旅客仍然只能夢想他們自己的航空公司會推出如此廉價的機票。而在跨大西洋航線上,一些歐洲航空公司(比如冰島的Wow航空或挪威航空)也在提供比美國同行更便宜的機票。
  • 因病退票 新加坡航空公司為什麼要那麼久?
    誰知道,該職員卻說:「信,我們會傳真給新加坡航空公司,但是,最少也要等三個月或更久才能拿回旅費。」  為什麼要這麼久?  我對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服務,一直以來非常信任,每次出國度假,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甚至遠至美國、歐洲,我一定指定新加坡航空公司,雖然旅費貴了幾百元,但是,其服務素質、態度,值回票價。
  • 美國各航空公司選空乘
    為什麼不唯「美」  劉建峰  不管是乘坐美國各家航空公司的飛機,還是乘坐歐洲各航空公司的飛機,筆者對他們機上乘務員的一個突出印象就是年齡普遍偏大。帶著老花鏡服務的爺爺、奶奶輩的乘務員並不鮮見,即便稍年輕一點的也並非都是帥男美女,大部分都相貌平平。但這些乘務員都服務熱情,而且很願意和乘客交流。
  • 美國經濟那麼發達,為什麼不修建高鐵?主要有三個原因
    那麼, 美國經濟那麼發達,為什麼不修建高鐵?很多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國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修建了多條高鐵線路。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2019年我國高鐵營業裡程達到3.5萬公裡,穩居全球第一。美國國土面積排名全球第四,人口總量超過3億,是全球第三人口大國。
  • 大隱於朝的美國政府秘密航空公司
    民航資源網2015年7月22日消息:據澳洲新聞網報導,拉斯維加斯麥卡倫國際機場每天有大量的乘客往來,很卻少有人注意到一家掌握著美國政府最大秘密的航空公司就在他們身邊。  這家被稱作Janet的航空公司由美國空軍管轄,國防承包商艾易康公司(AECON)負責運營。
  • 【熱議】那麼我們還能坐廉價航空公司嗎?
    最早的廉航公司美國西南航空已多年成為美國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被列為世界最安全航空公司前十名之一,歐美主要的廉航公司也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網易評論上的一篇文章則說:從數據上,廉價航空的安全記錄也並不比普通航空公司更差。
  • 美國各省的邊界線橫平豎直,為什麼中國的看起來呈犬牙交錯狀呢?
    地圖上美國每個州都劃分得很整齊,為什麼中國完全不同呢?為什麼我們國家不能把各省劃分得整齊一些,因為確實存在某些城市離鄰省更近,甚至幾乎都快被包裹在鄰省裡面的情況。那麼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整齊的劃分更便於管理呢?
  • 機票那麼貴,航空公司為什麼還會虧損?
    她回答說,印度尼西亞航空公司的票價2,200港幣,但是那一天沒有票了。新加坡航空是全球最安全、服務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此前沒有任何傷亡事故(歷史上只有一次空難事故,發生在2000年),而印尼航空卻事故不斷,九十年代就掉了兩架飛機(九十年代以來共發生11起空難事故,死亡1,441人)。
  •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 靠玩笑式管理勝出
    總部設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西南航空公司,曾連續33年保持贏利,創下航空歷史上前無古人的記錄。2007年,它共運送1億零191萬名乘客。很多人以為,與美國其他競爭對手相比,西南航空公司是依靠「廉價」而聞名,其實不然。除了「廉價」這個特色之外,西南航空公司還有一個取勝訣竅,那就是「玩笑式管理」。西南航空公司總裁兼執行長赫布·凱萊赫,是一個極具幽默感的人。
  • 為什麼飛機餐那麼難吃?
    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有吐槽飛機餐的經歷,但你有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航空公司就是不肯提供符合餐廳標準的美食呢? 美國在線問答網站Quora上有人提問:「為什麼飛機餐那麼難吃?」一位叫Jay Wacker的網友本著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分析了飛機餐難吃的技術原因。以下是他的回答。
  • 德國之翼航空公司A320在法國上空墜毀,那麼我們還能選擇廉價航空公司嗎?
    最早的廉航公司美國西南航空已多年成為美國運量最大的航空公司,被列為世界最安全航空公司前十名之一,歐美主要的廉航公司也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網易評論上的一篇文章則說:從數據上,廉價航空的安全記錄也並不比普通航空公司更差。
  • 亞洲航空公司為何遠好於美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服務和便利設施方面,美國的航空公司遠遠落後於亞洲同行。Skytrax今年夏季發布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年度調查顯示,美國的三大航空公司──達美航空、聯合航空以及美國航空──無一闖入50強。
  •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與美國大陸航空公司宣布合併
    北京,2010年5月5日 —— 美國大陸航空公司 (NYSE: CAL)及美國聯合航空公司(NASDAQ:UAUA)於美國東部時間5月3日宣布了最終合併協議,建立國際領先的航空公司。
  • 美國航空公司與全美航空公司合併將成美國最大航空公司
    新華網快訊:美國航空公司與全美航空公司14日宣布合併,合併後的航空公司將成為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 「廉價航空公司」:美國西南航空公司
    美國西南航空(NYSE:LUV)是一家總部設在達拉斯的美國航空公司。在載客量上,它是世界第3大航空公司,在美國它的通航城市最多。 1971年6月18日,羅林·金和赫伯·凱萊赫創建了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它的首航是從達拉斯的愛田機場到休斯頓和聖安東尼奧,這是一個簡單配餐而且沒有額外服務的短航程,為美國西南航空將來幾年的迅速擴張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美國西南航空同不同於日本的西南航空公司(現稱為日本越洋航空公司)以及英國的廉價航空Air Southwest。
  • 為什麼飛機飛一次成本那麼大,航空公司還在經營?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飛機飛一次成本那麼大,航空公司還在經營?看完漲知識了我們都知道,在我國高鐵、飛機等都是由國家管控的,國家在這方面往往會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建設這方面的基礎設施。我們在閒暇之時也想出去走走,而快速發展的交通運輸為我們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 美國航空公司:將成為第一家因為疫情破產的美股航空公司
    3、美國航空公司(AAL)管理層不行,疫情之前美國航空公司(AAL)已經經營不善,而且股票貶值超過45%,4、美國航空公司(AAL)龐大的債務會導致其融不到資。甚至在疫情之前,美國航空公司就在連續幾年努力創造積極的自由現金流。在目前的環境下,它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和去槓桿化。考慮到其龐大的債務負擔,美國航空公司極有可能成為近年來首批宣布破產的主要航空公司之一。在疫情之前,美國航空公司已經是一家經營不善的航空公司。
  • 春秋航空公司: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中國版本
    這是2004年初,王正華向全世界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鼻祖——美國西南航空公司「取經」時的一個鏡頭。從那時起,春秋航空的成長經歷中,註定要與多股力量「較勁」,王正華獨創的「旅遊+低成本航空」的商業模式開始接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