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日本(東京)離岸創新中心、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相城聯動創新區揭牌。
開放高地蘇州又有了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紮根落地。
7月5日,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在蘇州市相城區正式揭牌,同時發布了相關戰略規劃和總體方案。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現場獲悉,該合作示範區覆蓋相城區全域,38.5公裡的中心區已經啟動建設。其布局為「一核兩翼」,形狀似日本國鳥朱䴉,寄予了中日兩國攜手騰飛的美好願望。
蘇州市市長李亞平表示,蘇州將加快構建長三角日資企業創新匯聚高地,將示範區打造為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的新樣板。
相城區二季度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暨中國計算機學會業務總部和學術交流中心奠基儀式。
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全國共六個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覆六座城市建設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努力創造中日地方合作新樣板,促進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蘇州是其中之一。
澎湃新聞從現場獲悉,示範區中心區布局為「一核兩翼」,「一核」是位於相城國家級經開區的中樞服務核,打造中日產業對接窗口和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兩翼」分別是位於蘇州高鐵新城的東翼智力支持翼,打造「以人為本、國際頂級」的長三角國際研發社區,還有位於蘇相合作區的西翼技術轉化翼,打造智能製造產業集群高地。
蘇州市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介紹稱,相城區日資項目正在快速集聚。2019年以來,已籤約瑞穗銀行、伊藤忠商事、三菱重工智慧城市等58個日資項目。
還有,正在對接的日資項目超過150個。
顧海東表示,未來3年將緊盯世界500強日企中國總部、地區總部,以每年落戶100個以上日資項目的目標全速推進。
相城區的「日系服務」也在不斷完善,目前正在規劃建設科創谷、江南夢、櫻花園等城市功能區,配套櫻花水街、中日天文臺、聽水茶道館等高端設施。
用顧海東的話說,相城將著力打造日本朋友眼中最具吸引力的新地標。
「相城又增添了一個國家級平臺,必將成為相城發展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顧海東表示。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省政府副省長惠建林共同為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揭牌。
為什麼在相城
在蘇州的板塊中,相城的辨識度相比崑山和張家港來說並不高。這一次,國家級開放平臺為何在相城落地生根?
顧海東在揭牌儀式上對相城區進行了推介。他說,相城區是蘇州最年輕、最具潛力和活力的區域之一。
這樣的定位,在國家戰略或規劃中有所體現。國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相城區被支持與虹橋等省際毗鄰區域開展深度合作。
而位於相城區的京滬高鐵蘇州北站,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實施方案》列為江蘇加快推進建設的兩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另一個是規劃中的南京北站。
顧海東介紹稱,相城區在2019年首次邁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前30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列第14位。
近三年來,相城區引進產業項目802個,超3800億元。同時,相城區集聚了「六大未來產業」關聯企業超千家。
澎湃新聞注意到,相城區在未來產業方面後發先至,成為創下多個「唯一」或「第一」的「黑馬板塊」。
顧海東介紹稱,相城獲批江蘇省唯一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江蘇省首批車聯網先導區、江蘇省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範區,以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園區。
數據顯示,今年1~6月,相城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6%,增幅蘇州第一。此外,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工業投資增幅,都位居蘇州前列。
本次示範區揭牌的同時,還進行了相城區二季度重大產業項目的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共集中開工和籤約項目228個,總投資近千億元。
揭牌儀式現場。
開放蘇州再添新名片
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此次揭牌,意味著國內老牌開放型經濟高地蘇州,再添新的「開放名片」。
日資高地相城之前,蘇州已有臺(中國臺灣)資高地崑山、德(德國)資高地太倉,還有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
事實上,日資同樣是蘇州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版圖。本次揭牌儀式上,蘇州市市長李亞平介紹稱,日本是蘇州市第三大外資來源地,在蘇州的日資企業約1600家,有45家日本的世界500強企業在蘇州投資興業,1.5萬名日籍人士在蘇州生活工作。
2019年,蘇州對日貿易總額佔全國的近十分之一。李亞平說,蘇州已成為日籍人士在中國最為集聚的城市之一。
蘇州對日合作基礎深厚,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唐朝時,鑑真東渡從蘇州黃泗浦起航,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裡程碑。」李亞平說。
據其介紹,蘇州及下轄各縣級市、區已與日本池田市等20多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在日本享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寒山寺新年聞鍾」活動,已連續舉辦41屆。
李亞平表示,接下來,蘇州將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開展對日交流合作,加快構建長三角地區日資企業創新匯聚高地,努力將示範區打造成為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的新樣板。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