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廣州中山紀念堂 文物保護工作令臺胞驚嘆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廣州11月24日消息(記者 鍾智躍 黃永波)11月23日,作為重溫國共第一次合作那段歷史的一部分,記者來到了廣州中山紀念堂,在紀念堂管理處書記錢曉清的引導下,我們開始了對這一神聖之地的全新解讀。

廣州中山紀念堂外觀(你好臺灣網 黃永波 鍾智躍 攝)

廣州中山紀念堂正門(你好臺灣網 黃永波 鍾智躍 攝)

  解讀:用建築的語言體現孫中山的思想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八角形宮殿式的建築,整座建築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後左右四個宮殿式重簷、歇山、抱廈建築組成。重簷歇山頂的中央,高懸著一塊藍底紅邊的漆金大匾,上面有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正面簷下,內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圍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託著彩繪的磨水石米鬥拱、花梁和拼花圖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細。紀念堂禮堂上方是高達3.79米,直徑最大處有4.075米的橢圓形金頂,最初可容納5000人。

  根據呂彥直先生的設計,紀念堂既是中西合璧,同時也體現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為什麼說是中西合璧呢?」錢曉清說,「禮堂大廳的內部建造是東羅馬拜佔庭式的建築,而紀念堂的外殼採用的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依照皇家建築風格設計,就如同給西式建築穿上了中國建築的外衣。」

  為了體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設計者也是用意頗深。為體現民族主義思想,紀念堂外觀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攢尖頂結構,重簷歇山抱廈建築風格;禮堂的西式大穹頂,東羅馬拜佔庭式建築設計,加上當初設計的「圓桌會議」布局,體現的是民權主義思想;外牆內閣的紋飾有祥雲、如意、麥穗等反映民生的圖案,形象體現了民生主義思想。

  在全面了解了紀念堂的設計立意之後,再綜觀全館,讓人由衷感嘆設計者呂彥直先生高超的建築藝術和其對中山先生思想的完美建築詮釋。

  臺灣遊客:沒想到保護的這麼好

  廣州中山紀念堂自1931年竣工以來,政府雖然有一些撥款,以及華僑和愛國人士也有部分捐款,但資金仍不充足。1938年,日軍轟炸廣州,中山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毀,在之後的戰亂期間,也都沒有多少錢來維修保護。

  到1949年,紀念堂已經破舊不堪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紀念堂的保護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廣州市政府幾乎每年都要撥一些款項進行修繕。其中比較大的有兩次,分別是1963和1998年。

  錢曉清向我們講述了前段時間一個臺灣旅遊團來中山堂參觀的經歷。臺灣同胞在參觀了中山紀念堂後表示很驚訝,他們說,「真沒想到,你們把紀念堂保護的這麼好」。錢曉清解釋說,共產黨人對孫中山先生也是非常尊敬的,保護好這些文物是理所當然的事。

  廣州中山紀念堂管理處錢曉清書記向本網記者介紹圖片展情況(你好臺灣網 黃永波 鍾智躍 攝)

  廣州中山紀念堂:希望與臺灣進行合作

  廣州中山紀念堂的大部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休閒地,是對民眾免費開放的公園,同時也承攬各種大型會議,以及一些文藝演出等。而錢曉清向記者說,他更願意紀念堂成為一個主題公園,一個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主題公園。因為孫中山先生與臺灣有著莫大的淵源,中山紀念堂每年也接待了不少臺灣媒體和臺灣同胞的訪問。去年10月,由廣州中山紀念堂製作的紀念堂模型安置到了臺北陽明山中山樓,並進行長期展出。

  錢曉清表示,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能到廣州中山紀念堂來看看,廣州作為近代革命策源地,擁有非常豐富的文物資源,我們也非常希望能與臺灣進行合作,特別是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時候,希望兩岸共同來做一些活動,推動兩岸的交流。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焦點

  • 廣州中山紀念堂,建築與綠樹之美令人讚嘆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的中山紀念堂,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中山紀念堂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公交地鐵打車都方便。
  • 廣州中山紀念堂,建築與綠樹之美令人讚嘆
    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的中山紀念堂,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01中山紀念堂所處的地理位置優越,公交地鐵打車都方便。這附近知名的地標還有越秀山體育場、省人民政府。心玲瓏從番禺過來,乘坐地鐵2號線在中山紀念堂站出,然後從紀念堂的側門進入,比坐公交從正門進到景區更近些。一路走從外面護欄望進去,中山紀念堂就在眼前!前方再走幾十步就到了。進去之前就看到了越秀山體育場一角!
  • 德國卡赫清洗廣州中山紀念堂
    今天卡卡給大家將要介紹的是德國卡赫公益清洗活動-清洗廣州中山紀念堂,緬懷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廣州·中山紀念堂卡赫2020百城萬人大清潔廣州站來到了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中山紀念堂始建於1929年1月,於1931年11月完工。
  • "我在卡赫洗文物—卡赫廣州中山紀念堂清洗行動
    作者簡介:德國卡赫高級清洗工程師謝靖宇,負責文物古蹟、知名地標、超高層建築清洗方案的研究規劃,曾主理中國故宮、中國靈山大佛、龍門石窟等著名古蹟的清洗工程。參觀名勝古蹟時,您有想過如何拂去文物表層長年累月的灰塵,給它們最溫柔的保護嗎?我們卡赫專業清洗團隊想過,且正在行動!
  • 來廣州旅遊,為什麼要去廣州中山紀念堂
    文/向南的蒲公英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風中路,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堂於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
  • 廣州中山紀念堂首次披露24個秘密景點(組圖)
    1.柱頭飾「¥」  始建於1929年、完工於1931年的中山紀念堂,其主體建築上,每一根圓柱的柱頭飾都刻著「¥」的符號,與人民幣的貨幣符號「¥」完全一致。  至於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繫,紀念堂管理處工作人員認為,這應該是一種巧合。
  • 中國三大名人紀念館之一,廣州中山紀念堂值得一去嗎?
    廣州中山紀念堂現在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AAAA級旅遊景區,更加是廣州的重要地標之一。這裡不僅外國友人還是國內遊客,甚至是廣州本地人都喜歡經常去的地方。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廣州人民為紀念他的革命功績,在舊總統府原址建立中山紀念堂。迄今為止,全球有300多座中山紀念堂,廣州中山紀念堂仍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 《吾堂中山》(四) 體現北歐建築風格的中山堂——江門中山紀念堂
    本期將向大家介紹體現北歐建築風格的中山堂江門中山紀念堂江門中山紀念堂位於江門市蓬江區中山公園內。歷史上,孫中山曾幾度進出江門從事革命活動,江門華僑也多次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捐款。1928年,第4軍12師師長香翰屏組織建立中山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及中山圖書館,並由工務局繪就圖紙。1929年,新任江門市長嚴博球為建築紀念堂制定籌款辦法。當年7月動工,1930年元旦落成。▲1928年,香翰屏組織籌建的中山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及中山圖書館,總體預算為16000餘元,並已繪就圖紙,規模宏偉。圖為《廣州民國日報》1929年1月4日的報導。
  • 《吾堂中山—全國中山紀念堂巡禮》線上展覽正式開啟
    本期將向大家介紹全球最大的中山堂——廣州中山紀念堂廣州中山紀念堂位於廣州越秀山南麓總統府舊址上,孫中山曾在這裡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部發動兵變,總統府不幸被毀。孫中山逝世後,胡漢民發表《致海外同志書》,號召人民「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提出籌建中山紀念堂的倡議。
  • 呂彥直與中山紀念堂
    1958年1月,毛澤東與董必武在廣州中山紀念堂接見群眾時,他老人家樓上樓下將中山紀念堂仔細參觀瀏覽一遍,稱讚說:「這是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施工建造的偉大建築物,誰說中國人不行?」                                二      你內心也許在問,作為建築藝術的瑰寶,廣州中山紀念堂和中山紀念碑到底是誰設計的?
  • 廣東梅州這座中山紀念堂,比廣州中山紀念堂還早兩年建成
    我國許多城市都有中山紀念堂,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修建的,其中名氣最大的一座當數廣州的中山紀念堂,已經成了當地的地標建築,也是一處很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 廣州西村有"小中山紀念堂" 設計用料仿中山紀念堂
    位於廣州增埗河畔的「小中山紀念堂」。廣州日報記者駱昌威 攝  主人是陳濟棠手下 其設計、用料都模仿中山紀念堂  廣州日報訊 (記者曾衛康)西村有座「小中山紀念堂」,也是陳濟棠修建的?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荔灣區有關部門獲悉,荔灣區文化部門正在西村地區摸查西村工業園區的痕跡,正著手做相關規劃。西村「小中山紀念堂」原來並非陳濟棠興建,但與他卻有淵源……  誰是別墅的主人?
  • 廣州打卡地-中山紀念堂
    孫中山紀念堂原為普明妙覺殿,位於寺院的中心。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後曾停靈於該殿,4月2日移至該寺金剛寶座塔石券門內暫厝,直到1929年5月中山陵落成後,其遺體被移往南京紫金山。為紀念中山先生遺體暫厝之地,當時的國民政府在普明妙覺殿立「 總理紀念堂」,在金剛寶座塔石券門石塔立「 總理衣冠冢」。
  • 廣州中山紀念堂2019年開放時間
    廣州中山紀念堂簡介: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完美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 廣州中山紀念堂,革命的聖地,建築的瑰寶
    中山紀念堂在廣州的中心位置,原是孫中山的總統府,陳炯明叛亂的時候被毀,孫中山去世後又重建成了中山紀念堂。遠眺中山紀念堂中山紀念堂的外觀很有特點,融匯了東西方各自的建築精華,既像我國傳統的宮殿,又像西方的教堂。紀念堂前掛著的匾額上是孫中山的那句響噹噹的口號「天下為公」。
  • 《吾堂中山》(八)江蘇現存最早的中山堂——常州中山紀念堂
    常州中山紀念堂坐北朝南,寬19.7米,進深19.2米,建築面積共680平方米,仿宮殿式建築,青磚筒瓦,重簷歇山頂,兩層三開間,四角設石闕構造。四周砌平臺、欄杆、臺階,外觀以灰黑色為主基調,顯得沉穩、莊重。2011年12月,紀念堂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我與廣州中山紀念堂的故事」火熱徵集中
    2021年是廣州中山紀念堂建堂90周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日獲悉,在這個特別的歷史時刻來臨之際,廣州市中山紀念堂管理中心將從即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面向全社會徵集「我與中山紀念堂的故事」相關照片及故事
  • 2019年廣州中山紀念堂門票是多少錢
    廣州中山紀念堂1931年竣工,座落於孫中山當年的總統府舊址上,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中國傳統建築風格與西方建築結構的完美結合。主體建築高52米,跨度71米的建築空間內不設一柱,氣勢恢宏,富麗堂皇,體現了非凡的建築特色。
  • 海口90年歷史中山紀念堂變身賣場遭質疑
    近日,人民網海南視窗接到市民反映稱,位於海口市文明西路的中山紀念堂目前正在裝修,有人想將其變成電動車展銷廳,希望相關部門「出手」救救中山紀念堂。隨後記者從海口市文物局獲悉,變更中山紀念堂的舉動已涉嫌違反《文物保護法》,海口市文物局已介入處理。
  • 2020廣州中山紀念堂參觀在哪裡預約?
    在5·20這個充滿愛的日子裡,中山紀念堂恢復開放,與你再次相會,擁抱久違的你!  2.預約遊客憑預約二維碼到現場進行核銷,並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到售票處購買參觀門票,現場購票建議使用無接觸方式支付,排隊遊客須間隔1.5米。  3.未提前預約或超時到達景區的遊客,若該時段仍未達到人流量上限時,可在現場進行實名購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