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小編參觀了國家博物館,還發現了個挺有意思的東西——鼻煙!看上面的介紹,是義大利的商人贈送給當時清廷的禮物之一,所有小編甚是好奇,難道以前的人都是用鼻子吸菸的嗎?在經過查閱大量的資料後,小編不僅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而且還知道了個趣事,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鼻煙是一種粉末,有別於現在的香菸,其主要是由菸葉發酵而來,並且還加入了大量的中藥和香料,有時還需要經過數年的密封窖藏,即「陳化」,所以說這是一種真正的高級「香菸」。另外,它的吸食方式也比較簡單,無需點燃,直接用手指蘸點,然後吸入鼻孔即可。
據記載,在16世紀,西方國家的貴族階層,就以吸食鼻煙為時尚。之後,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鼻煙在明朝萬曆年間傳入中國,但當時還是稀罕玩意,所以價格頗高,非富商巨賈而無福享受,因此嘗鮮者也少之又少。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清康熙年間,鼻煙在中國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並受到當時社會權貴們的追捧,逐漸就成為了宮廷皇室們的新玩意。
下面開始說康熙皇帝,本來康熙並不喜歡菸草,但有一次竟突發奇想,也要嘗個鮮,興許是想追趕時尚潮流吧,這下可不得了,康熙皇帝自此便愛上了鼻煙的味道,而且每每批閱奏摺之後,他都會習慣性的吸點鼻煙來提提神。
當時,西方國家的使臣,傳教士,或者是商人來朝覲見的時候,都會帶來一些鼻煙,因為人們都知道康熙皇帝好這口。所以,康熙就讓太監們騰出來一個房間,專門存放鼻煙,即「鼻煙閣」,並且還安排了一位小太監負責看管和打理。一日,天公不作美,突降暴雨,所以這小太監就將花園裡幾盆盛開的茉莉花搬進了「鼻煙閣」,以免被暴雨給打壞了。
但是這茉莉花的香味實在是太濃了,甚至蓋過了鼻煙的味道,小太監第二天就慌神了。因為康熙皇帝的鼻煙全都變味了,壞了皇帝的鼻煙,您說這小太監有幾個腦袋夠砍的呢?這個小太監開始提心弔膽,生怕康熙皇帝讓他送鼻煙。可是怕什麼就偏偏來什麼,沒幾天,康熙皇帝的鼻煙吸完了,就傳小太監送鼻煙,小太監心想這次死定了。
但是奇蹟竟然發生了,康熙皇帝聞了聞被茉莉花串味的鼻煙,感覺還很不錯,它比原來的味道更加濃鬱,吸入之後,還更清爽,康熙皇帝不僅沒有追究小太監的責任,而且還下旨,就專門用茉莉花來燻鼻煙,並稱之為「御製露」,在當時,這種「御製露」還成為宮廷最名貴的鼻煙,沒有之一!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煙種也不斷出現,到晚清時期,就已經有了紙菸,旱菸和水煙等等,它們不僅製造簡單,價格實惠,味道也不錯,所以和鼻煙相比,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也更加適合普通大眾,因此鼻煙也就慢慢的淡出人們的生活,被歷史所淘汰。
如今,在國博收藏的這兩件鼻煙,可以說是那個「鼻煙時代」最真實的寫照。另外,它作為一件「舶來品」,也反應了當時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