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運動公園成國家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2020-12-26 青島新聞網

日前,青島市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通過驗收,能夠同時容納5000人在避難場所內居住、生活30天。


12月13日,山東省地震局牽頭,組織省應急廳、省住建廳、省人防辦、青島市應急局等單位,對青島市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進行驗收。驗收組成員對避難場所內的標識標牌、功能區設置、應急設備設施、應急物資儲備及應急指揮系統進行了實地查看,並聽取了市北區政府關於避難場所建設的情況匯報。驗收組一行對青島市應急局、市北區人民政府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市北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設備設施齊全,功能劃分合理,能夠滿足地震避難需求。宣布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達到國標I類標準,通過驗收。


據了解,建設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是市北區政府2019年區辦實事之一,由政府投入資金,本著「平戰結合、一場多用」的原則,經過前期多方選址、嚴格論證,並對周邊地質條件和建築物抗震烈度進行勘測,最終選擇在市北區中聯運動公園建設避難場所。


市北區應急管理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孟濤介紹,經過近半年的建設,目前,中聯運動公園地震避難場所已經具備應急蓬宿區、應急供水、應急供電、應急醫療救護、應急指揮等功能,能夠同時容納5000人在避難場所內居住、生活30天。該避難場所的建成,進一步提高了市北區的容災能力,增強了市北區抗震救災工作水平。

據了解,中聯運動公園也是市北區首家、繼李滄區滄口公園、萊西市體育中心和青島國信體育中心之後的青島市第4家國標I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相關焦點

  • 南安市應急局實地走訪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情況
    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建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城市抗震救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減輕災害、安置災民、維護穩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一五以來南安市已建成15處級別不同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為加快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步伐,進一步達成我市「十三五」防震減災規劃相關目標任務,近日市應急局工作人員先後實地走訪了水頭中學、延平中學、玲蘇中學等三所學校。
  • 西安有39個應急避難所 七成市民不知其所在哪
    昨日,記者採訪西安市地震局應急救災處工作人員了解到,目前西安有39個應急避難所。昨日,記者分頭採訪了二十多位市民,七成以上的市民不知道緊急避難場所的具體分布。什麼是應急避難場所?應急避難場所分四類一旦發生緊急災難,這些廣場和公園就成為災難中有飯吃、有水喝、有住處、能看病的避難場所。據劉鹿原介紹,應急避難場所共分四個類別。 四類應急避難場所,是中小學校的操場,屬臨時性的。三類應急避難場所具備基本設施,可滿足10天內的生活。
  • 鄭蒲港新區首個應急避難場所正式開放
    據鄭蒲港新區官方網站消息  日前,安師大附屬鄭蒲港學校一期正式成為鄭蒲港新區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這也是鄭蒲港新區起步區內首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場所。 安師大附屬鄭蒲港學校一期位於鄭蒲港新區紅光路以東、新陶路以南,佔地面積18.4萬平方米,可用於地震應急避難場所的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按照相關標準可容納4.6萬人。
  • 專家:目前大多避難場所只是應對地震設計
    針對7·21暴雨導致不少市民在外被困,有網友提出既然有應急避難場所,再遇到類似暴雨的情況,是否可以開放這些應急避難場所,供難以回家的人員暫時休息。大多避難場所為應對地震設計據「北京市應急網」介紹,應急避難場所是應對突發事件的一項災民安置措施,是現代化大城市用於民眾躲避火災、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發事件的安全避難場所。網站顯示,全市應急避難場所已有33處,多為公園和綠地,分布於東城、西城、朝陽、海澱、石景山、門頭溝、昌平。
  • 泉州鯉城:首個高級別地震應急避難所建成!
    早報訊 (本社記者張素萍 顏沐 通訊員黃凱傑 宋雅玲 文/圖)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是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一項災民安置措施,記者從鯉城區地震辦獲悉,福建師範大學泉州附屬中學Ⅱ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已建設完成,這也是鯉城區首個高級別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 銀川應急避難場所在哪?這15個地方要牢記!
    近年來,銀川利用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館等陸續建成一批地震應急避難場所,設置了相應的應急標識牌。5月10日,記者從銀川市地震局獲悉,目前,銀川市有15個應急避難場所,共522.14萬平方米。據了解,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分三類,其中:三類地震應急避難場所需要具備基本設施配置,包括應急指揮管理設施、應急集結區、應急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設施、應急供水設施、應急供電設施、應急廁所、應急標誌等,可安置受助人員10天以內。
  • 浦東奮楫30年,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竟然是……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浦東新區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南浦廣場公園」沒想到吧,家門口的公園居然也是在災害來臨時,能接納受災居民緊急疏散、臨時或較長時間避難及生活的應急避難場所?南浦廣場公園應急避難場所屬於Ⅲ類應急避難場所,於1997年建成,地址位於浦東南路公園,整體佔地面積為 3.24 公頃,實際有效避難面積 0.54公頃。南浦廣場公園應急避難場所擁有應急供電、應急供水、應急宿住區,以及廣播、通訊、監控等相關設施。
  • 福建三年內將再建300處地震避難所
    昨日,記者從省市地震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已建305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其中福州59個。三年內,全省將再建300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其中福清10個,永泰7個。根據規劃,到2017年全省有條件的鄉(鎮、街道)建設不少於一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 應急管理局發布:洛陽市主城區應急避難場所位置!
    面積(m):30000場地類型:廣場、綠地華夏路遊園應急避難場所具體位置:華夏路沿線場地類型:綠地海德運動場應急避難場所具體位置:創業路希望路口面積(m):2000場地類型:體育場所豐華路遊園應急避難場所具體位置:豐華路孫辛路口河洛路遊園應急避難場所
  • 60個室外應急場所 昨公布
    南方日報訊 (記者/尹輔華)河源地震還未過去一周,市民已經開始打聽應急避難場所。昨日佛山市地震局特意通過官網、微博、博客和佛山幾個重要論壇,首次全面公布全市60個室外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市民可查詢居住地附近的避難場所。順德僅一個室外應急避難場所此次公布的全市60個應急避難點主要是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
  • 地震應急、避難 這4類物品最適宜
    地震應急、避難需要帶哪些物品最適宜呢?日本是個「地震國」,每年發生地震的次數約佔全球的總數10%。據統計,東京每年有感地震30-40次。所以,日本人吸取關東等歷次大地震的慘重教訓,各地根據具體情況提出了不少地震避難時應急物品項目。這裡不妨介紹幾個主要地區的一些情況,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對比一下它們的長處和不足。
  • 南安擬投86億防災減災 各鄉鎮至少建一個Ⅲ類標準應急避難場所
    ­  各片區規劃固定避震疏散場所­  規劃指出,南安將加強防震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抗災能力。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重大工程、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工程按8度抗震設防;新建工程必須按要求進行抗震設計和建築設計。­  南安將按照組團的布局在各片區規劃固定避震疏散場所,步行半小時內可到達。在中心城區規劃一個中心避震疏散場所。
  • 福州有59個地震避難所 學生群體防震知識最豐富
    15日2時59分,仙遊縣發生2.6級地震,這是今年8月以來仙遊發生的第8次地震。遇到地震時,應當掌握哪些基本的防震減災常識?我市設置了59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具體地點大家都了解嗎?就此,記者15日兵分多路進行了採訪。
  • 衡陽城區已建20處應急避難場所,地點分別在……
    9日,記者自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我市不斷完善城區應急避難場所應急設施建設,強化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應急處置能力不斷增強,去年以來,已先後對平湖公園、南湖公園、虎形山公園、市八中、市一中、市二中等6處重點應急避難場所的標誌標識、應急水電等基礎設施開展督查,認真進行測評,提出了整改意見,並督促整改到位。
  • 青島有6處綜合避難所 均設在廣場和公園(圖)
    八大峽廣場裡的避難所指示牌。李滄公園的蘑菇裡就藏著廣播系統。灰色的樹樁是應急供水系統。應急簡易廁所設在地下 。    一旦地震來襲,青島市民去哪裡躲避「天災」?青島避難所又究竟有哪些應急設施?
  • 南京應急避難場所已達313處,看看你家附近有沒有
    記者12月11日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通過持續推進防災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應急避難場所313處。其中固定級以上避難場所53處,有效避難面積約214萬平方米,可供32萬人中長期避難。53處固定級以上避難場所分布。
  • 連雲港建成13個防災避難場所,你都知道在哪麼?
    13個防災避難場所全部建成所謂防災(應急)避難場所,是指用於民眾躲避火災、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難場所。按照城市防災場所應急標準,防災(應急)避難場所分為建築型和場地型,其中建築型避難場所主要以人防工程為主,而類似蒼梧綠園避難場所屬於場地型應急避難場所,有相對完備的水、電及應急所需的相關設施。
  • 國家地震應急預案
    視省級人民政府地震應急的需求,國家地震應急給予必要的協調和支持,發生特別重大地震災害事件由國務院實施國家地震應急,發生重大地震災害事件由中國地震局實施國家地震應急,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同行動。
  • 旅日筆記:「避難場所」隨處可見
    開始我還以為是不是經常有人打架相罵,或是家庭暴力或是流浪漢或是犯罪嫌疑人尚未被捕得到證實之人,暫時躲避的場所。再一看,這所謂的避難場所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不過是一塊平地或一塊綠地而已,怎麼避難,往哪躲,這不是笑話嗎?女兒笑著對我說:爸,這你是外行,避難場所就是要空蕩蕩的,不能有房子和其它建築物,否則那就不叫避難場所了。
  • 全市18處避難所夠 88.8萬人避險
    除了應急水電防疫設施外,還專門設置了1000多平方米的停機坪。記者從鄭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18處應急避難場所,總計177.57萬平方米,可容納88.8萬人避險。    【動態】    西流湖公園應急避難場所建成配置有應急停機坪    「西流湖公園要成為鄭州市區的避難場所嗎?這些天來公園裡到處都豎著應急避難牌子。」昨日,有市民向大河報記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