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戰尖兵:細看二戰德軍在戰爭後期步兵師的編制發展

2020-12-12 鐵血戰史1927

導語:本文接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這篇文章。

從1943年下半年,基本上以庫爾斯克會戰為起點,東線戰場的德軍每況愈下,前線的部隊幾乎沒有滿編的,有的步兵團兵力不足滿編狀態的三分之一,有的步兵營更是僅剩下一兩個步兵排。為了應對此種情況,德軍從1943年底開始,前線的大多數步兵師為了便於指揮,把步兵團原先的三個步兵營縮編成了兩個步兵營,師屬偵查營也被改成了師屬預備隊。

到了1944年,基本上所有的步兵師都改成了三團六營制,以前是每個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現在是每個步兵團下轄兩個步兵營。我們來算一下,戰爭初期德軍每個步兵師有3團9營27個連,合計81個步兵排,每排四個步兵班也就是每個步兵師有324個步兵班;而現在是3團6營18個連,也就是54個步兵排,德軍在中期的時候就把步兵排縮編成了3個步兵班,也是就說現在每個步兵師有162個步兵班,相當於步兵減少了一半的數量。

步兵營下轄重武器連,每連都配備一個裝備4門Grw42型120mm迫擊炮的迫炮排,也就是仿製蘇聯38式的120mm迫擊炮。除此之外,有的機槍連裝備三個各有四挺MG42重機槍的機槍排,有的機槍連下面是兩個各裝備4門步兵炮的步炮排和一個裝備2門20mmFlak38型高射炮的排。這個步兵營下面的機槍連裝備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混著來的。步兵團直屬的步兵炮連下面有6門75mm步兵炮和2門150mm步兵炮,有的可能沒有這兩門150mm的步兵炮,有的可能是用120mm迫擊炮替代的,這裡的步兵炮連比之前多了一個排,以前是三個炮排現在是四個,另外裝備的75mm步兵炮是le. IG.18型步兵炮和IG42型步兵炮兩種混合的,這個在中期那一篇講過,德軍瘋狂吐槽IG.18型,所以德軍在44年開發出來了IG.42型;後方新組建的步兵師跟前線的步兵師裝備不一定相同,這個看實際情況;除此之外,德軍的步兵炮彈藥並不充足。

步兵團下轄的反坦克連,由原來的四個排改成三個排,裝備的大多都是75mm口徑的反坦克炮,每排4門,實際上因為數量並不充足,德軍都會用50mm口徑的替代;另外德軍還把繳獲的蘇制F-22式1936型76.2mm加農炮裝備給反坦克連用於反坦克使用,德軍內部編為76.2mmPak36(r),也就是說德軍的反坦克連裝備三種口徑的反坦克炮。德軍的師屬炮兵團,由原來的四個炮營改為兩個105mm輕型榴彈炮營和一個裝備88mm口徑的Pak 43反坦克炮營。

另外德軍裝備的MP43衝鋒鎗改名叫MP44衝鋒鎗,後來又改叫StG44型,也就是44型突擊步槍。此槍並沒有普及到所有的常規步兵師,而是裝備給了少數精銳部隊,比如44年新編的裝甲旅、黨衛軍希特勒青年師,這種類型的;另外44年下半年新組建的國民擲彈兵師也裝備了一部分STG44突擊步槍和G43半自動步槍。擲彈兵師的營屬重武器連下面是三個排,兩個裝備MG42重機槍的排和一個裝備6門80mm口徑的迫擊炮炮排;團屬步炮連下面兩排,每排四門步兵炮和四門120mm迫擊炮。反坦克連主要裝備反坦克火箭筒,偶爾有門反坦克炮。

1945年的步兵師大的編制並沒有變,只是由於缺乏武器裝備,重武器連被縮編了,大多數的營屬重武器連裝備兩門輕型步兵炮和8門80mm迫擊炮,具體數量這個不一定;團屬重武器連裝備2門150mm步兵炮和8門120mm的迫擊炮;反坦克連裝備火箭筒。

相關焦點

  • 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二戰初期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本文接這篇文章,繼續講解二戰德軍中後期的步兵師編制影響二戰德軍中後期編制的原因包括兵源的數量、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戰爭的失利,戰爭的失利主要指前線慘敗導致損兵折將、武器丟失或者損耗嚴重等。
  • 二戰爆發前,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上)
    到1939年秋天的時候,德軍擁有了52個常備師,當然因為戰爭的需要又組建了46個後備師;在52個常備師中,步兵師就擁有39個(包括四個摩託化步兵師),還有3個山地師、5個裝甲師、4個輕裝步兵師(摩託化步兵加兩個裝甲營)和一個騎兵師,這個騎兵師一年後就改為裝甲師了。
  • 二戰美軍陸軍步兵師編制與裝備發展史
    二戰前的美國陸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國內由戰時狀態轉為和平時期,和平時期以經濟發展為主,這時候已經不需要再保留龐大的軍隊了。因此美國軍隊在戰後就立刻開始了復員工作,有超過273萬名軍人退役,這裡面包括了13萬名軍官和260多萬名士兵。
  • 二戰時期的德軍有多強?一個步兵師就足以單挑一個日軍甲種師團
    德軍的成長曆程是十分誇張的,從德國恢復軍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短短幾年間,德國武裝部隊便由一支十萬人的小型陸軍一躍發展成為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之一。而這支部隊,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那麼二戰時期的德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掘壕據守:細看蘇德戰場上的德軍野戰防禦工事
    二戰德軍的野戰防禦工事都是基於一戰時期的實戰經驗來構築的,幾乎每一個參加過一戰塹壕戰的德軍士兵都是野戰防禦工事的建造專家。雖然時間過去了20多年,而且各種武器也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一戰時期的野戰工事建造方法並沒有落伍,落伍的只是防禦戰術。在二戰的各個戰場,最能體現出德軍野戰防禦工事的就是蘇德戰場。
  • 二戰德軍被蘇聯反殺不是因為天氣,或是被100多萬騾馬拖累?
    二戰蘇德戰爭導致德軍兵敗莫斯科城下的原因可能不僅僅是天氣的提前到來,不過說實話,即便德軍佔領了莫斯科,最終的結局和拿破崙沒什麼區別,只有蘇聯不投降,德軍佔領莫斯科就不能擴大實際戰果,耗是耗不過蘇聯的,而且造成德軍在天氣巨變前還沒打下莫斯科的一個原因是,德軍進攻其實是「緩慢」的,裝甲部隊再快,打得再猛都是無用的
  • 二戰蘇聯陸軍部隊的編制發展史(1941~1942)
    蘇聯的軍力最高的時候更是超過了1100萬人,要指揮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其編制是非常複雜的,而且隨著戰事的發展,蘇聯陸軍編制也一直在發生變化,本系列將會簡單講解一下二戰中蘇聯陸軍的編制變化史。本文講的時間是1941到1942年之間的變化。
  • 能用坐車就儘量不走路,二戰美軍步兵師車輛編制
    昨天狗子寫到了二戰早期德軍的步兵師運力編制,人家畢竟是「神聖騾馬帝國」的底子,一個步兵師裡主要靠這4800匹騾馬來拉炮、拉彈藥、拉補給,而機動車輛算上摩託車和三蹦子僅1500臺。評論區裡有人說想看看美軍二戰時期步兵師的機動車輛編制,所以這期就聊這。 確實,美軍在二戰期間步兵師是沒有騾馬的。
  •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在北非戰場上的野戰防禦工事
    北非的環境對構築野戰工事的影響1941年2月,德軍非洲軍團的第一批部隊抵達北非,他們面臨的是一個很陌生的環境,雖然他們在來這之前有過短暫的適應性訓練,但是這跟實際的作戰環境完全不同。從構築野戰工事的技術上來講,在北非的戈壁平原和沙漠中是很難進行防禦作戰的,反而更適合機動作戰。在經過了前期的進攻作戰之後,盟軍的兵力越來越多,德軍只能因地制宜,利用僅有的資源進行防禦作戰,而戰鬥大多發生在離海岸百公裡以內的地帶。
  • 二戰德軍為何戰力強悍?一個步兵師的火力配置如何?
    蘇軍要從戰役層面突破德軍陣地,至少必須完全貫穿德軍的師級防禦地帶,也就是10公裡正面。 德軍師級防禦是如此至關重要。因為很多師損失慘重,所以實際兵力和編制相差較大。第320步兵師參加了庫爾斯克戰役,有較大損失但不算致命,留存實力屬於不弱不強的程度,所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其在1943年8月底的狀況為:全師9945人,32門榴彈炮(24門105毫米口徑、8門150毫米口徑),21門75毫米重型反坦克炮,21門50毫米中型反坦克炮,14門步兵炮(75-150毫米口徑)、69門80毫米中迫擊炮。
  • 二戰時期的日軍大隊,如果遇上德軍的步兵營,能否打得過?
    首先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德軍步兵營還是日軍大隊,其在二戰時期的編制都不是恆定的。不同時期,不同兵種,其所配置的人員武器都是不同的。比如德軍步兵營,僅僅是最普通的步兵營,就有1937年舊編以及1944年新編的區別,人數和武器裝備的配置出入都不小。
  • 二戰德軍步兵團的奧秘:最強悍的第13和14連,消滅了大多數敵軍
    作者:劉耀升在二戰之後,世界各國普遍公認德國軍隊是作戰能力最強的部隊,而他們的戰鬥編制也是較為合理的。就拿一個德國步兵團來說,一個最平常的德國步兵團下轄一共約14個連,按照數字編號,1~12都是最普通的德國步兵連。
  • 二戰時美軍師屬炮兵團的火力有多猛?裝備火炮48門,不輸德軍
    根據1939年6月的統計,當時美國陸軍僅有9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1個機械化騎兵旅和國民警衛隊的18個步兵師。美國陸軍當時不僅規模小,而且裝備也陳舊落後,步兵師下轄的炮兵團中還在使用老掉牙的75毫米榴彈炮。
  • 二戰時期,日軍三個步兵大隊有多少人?能打得過德軍步兵營嗎?
    首先我們得知道二戰時期德國一個步兵營和三個日本步兵大隊分別是怎樣是怎樣的規模。咱們先來說德軍!德軍在二戰時期的軍隊編制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個1944年之前的完全體老編制,一個是1944年縮水之後的殘缺體新編制。咱們分別來看,首先是老編制。
  • 二戰蘇軍坦克部隊編制大得嚇人,實際裝備坦克數量卻很少
    深度摘要:二戰期間,蘇軍坦克部隊和德軍裝甲部隊展開了一系列血雨腥風的鋼鐵搏殺。不過蘇軍坦克部隊編制大得嚇人,而實際裝備坦克數量卻很少,一個坦克軍裝備的坦克都沒有德軍一個裝甲師多。二戰期間,蘇軍坦克部隊和德軍裝甲部隊展開了一系列血雨腥風的鋼鐵搏殺。
  • 二戰末美軍步兵連都有哪些武器?火力這麼猛,難怪能和德軍爭鋒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美國陸軍的規模很小,僅有9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1個機械化騎兵旅和國民警衛隊的18個步兵師,而且武器裝備和訓練水平都不及德軍。所以對德宣戰後,美軍並沒有立刻進入歐洲戰場與德軍開戰,而是首先進行擴軍備戰。
  • 二戰中的舊日本師團和德軍師,人數差多少,戰鬥力差多少
    而在二戰初期,德國陸軍的師級單位中,步兵師的人數規模較大,可以達到1萬7000人,作為閃擊戰的主力,裝甲師的人數可以達到1萬3000人,而規模最大的其實是空降師,編制人數達到2萬2000人。不過到了二戰後期,由於持續的戰鬥和人員的匱乏,不論是舊日本軍隊的師團,還是德軍的陸軍師,在人數規模上都明顯「縮水」,1944年時,德國陸軍步兵師的人數已經降為1萬2700人左右。
  • 能打還能防,細看二戰德軍挖坑神技之散兵坑
    德軍散兵坑挖掘散兵坑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你不僅僅要保證良好的射擊界面,還得保證它有足夠的防禦能力;步兵在戰場上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散兵坑中渡過的,所以你能否從戰場上活下來,就看散兵坑挖得如何!德軍散兵坑通常有兩種:一種是單人散兵坑,一種是雙人散兵坑,我更傾向於把雙人散兵坑叫成雙人散兵壕。
  • 二戰德軍一個師有多少人?防守柏林的50個師是什麼概念?
    二戰期間的德國作為法西斯軸心國之一,可以說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力量橫掃歐洲多國。甚至曾經有相關專家評論到:如果沒有美國的參戰,歐洲很可能會全部陷入德國的手中。那麼二戰時期的德國有多強大呢?以德軍當時常見的師級單位為例,德國一個師的人數又有多少?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蘇德戰爭初期,也就是1941年左右,此時的德軍編制還是老式編制,師一級編制規模較大。比如最為普通步兵師還是3營3團制、1.72萬人的老編制,而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是非常可觀的。首先重火力層面,德軍步兵師共有大小口徑火炮302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