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大雨798
洛可可藝術
18世紀產生於法國,盛行歐洲的洛可可藝術(Rococo)風格,其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
洛可可(Rococo)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義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併而來。
▲ 洛可可式建築和中國式建築混搭的中國茶亭 Chinesisches Haus,1755年
Rocaille是一種混合貝殼與石塊的室內裝飾物,而Barocco(巴洛克)是源自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barroco,是 「變形的珍珠」 「俗麗凌亂」之意,巴洛克的基本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洛可可風格可看作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頹廢階段。
洛可可藝術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洛可可藝術風格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裝潢、繪畫、文學、雕塑、音樂等藝術領域。
洛可可風格的繪畫以上流社會男女的享樂生活為對象,描寫全裸或者半裸的婦女和精美華麗的裝飾,配以秀美的自然景色或精美的人文景觀。顏色細緻淡雅,人物纖細,部分畫作顯現出當時的美學開始逐漸擺脫端莊神聖、古板沉悶的宗教氣息,開始表現貴族男女遊山玩水的田園詩式的浪漫風情。
早期主要的代表畫家是讓·安東尼·華託(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他的作品人物雍容華貴。其後比較著名的洛可可畫家包括布歇(1702—1770)、弗拉戈納爾(1732—1806)等,他們都深受華託的影響。
代表畫家弗朗索瓦·布歇
法國畫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年9月29日生於法國巴黎。布歇是洛可可風格畫派的擁躉,經他之手,洛可可風格被發揮到極致。他擅長田園式風格創作,肖像繪畫也頗具成就。
布歇的父親是巴黎一位小有名氣的皮鞋設計師。早年布歇曾被父親送到弗朗索瓦·勒穆瓦納(Francois Lemoyne)的工作室學習繪畫,後又在華託的門下深造研習。
1727-1731年,布歇留居羅馬期間,對裝飾風格畫家提埃波羅和阿爾巴尼等人的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作品中汲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1755年,布歇開始擔任皇家織造廠(Goblins Factory)總監,1765年之後,布歇充任為宮廷畫師,並成了蓬帕杜夫人(Mme de Pompadour)的繪畫教師和最受寵幸的畫家。
布歇的作品以光鮮豔麗的色彩、個性而細膩的筆觸,營造出華麗卻不失沉穩的視覺氛圍,塑造出乖巧且略帶戲謔的人物神態。布歇畫作中的女性人物體態多為玲瓏嬌小,稚嫩窈窕。
布歇作品
布歇作品
弗朗索瓦·布歇的代表作有:《蓬巴杜侯爵夫人》、《秋日》等等。
「洛可可女王」蓬帕杜夫人
《蓬帕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是布歇為法國歷史上著名的蓬帕杜夫人所繪製的畫像之一。
蓬帕杜夫人全名讓娜·安託瓦妮特·普瓦松,蓬帕杜女侯爵,1721年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生父因生意失敗而出國躲債,將4歲的女兒託付給稅吏圖爾內姆。讓娜·安託瓦妮特5歲時便開始接受當時最優質的教育,優秀的教師及她自身的聰明伶俐,造就了她成為一個通曉舞蹈、素描、油畫、雕刻、音樂、戲劇等各種技藝的貴族女性,在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及各種機緣,成長為一個可以左右王權、並擁有鐵腕的女強人,由此影響到路易十五的統治及法國以至於歐洲的文化藝術發展。
蓬帕杜夫人作為法國皇帝路易十五的著名情人、社交名媛,國王為她購買了阿爾納克蓬帕杜侯爵領地,並將地產、頭銜和族徽一同授予她,讓她成為了真正的女侯爵。
蓬帕杜夫人作為法國啟蒙運動哲學家的捐助人,她的哲學沙龍幕上賓包括克洛德·普羅斯珀·若尤·德·克雷比永、孟德斯鳩、弗朗索瓦-若阿基姆·德·皮耶爾·德·貝尼斯和伏爾泰,伏爾泰對她的評價是:
「有教養,溫和,迷人且有天賦。」
1752年10月12日,她被提升為女公爵,1756年,她晉升為王后的女侍臣,這是宮廷中女性可獲得的最高地位。蓬帕杜夫人事實上甚至扮演了首相的角色,她是路易十五唯一信任的人,也是路易十五吐露心聲的對象。
蓬帕杜夫人為法國重農學派的創始人弗朗索瓦·魁奈提供保護,進而為亞當·斯密的理論創立鋪平了道路。她還為狄德羅和讓·勒朗·達朗貝爾編寫的《百科全書》辯護,反對包括巴黎大主教在內的那些企圖禁止該書發行的人。她在使巴黎成為歐洲公認的品味和文化之都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蓬帕杜夫人是洛可可風尚當之無愧的主導者和推動者,並將這一漂亮、雅致、輕浮又羅曼蒂克的藝術風格和生活方式吹遍全歐洲。
她對凡爾賽宮進行了洛可可式的裝飾,還僱傭時尚裝飾用品經銷商把中國式花瓶變成了帶有洛可可鍍金青銅手柄的花瓶狀水罐。華託和布歇都曾受到蓬帕杜夫人的大力資助。
路易十五一直深愛著蓬帕杜夫人,直到1764年,42歲的她因肺結核香消玉殞。
伏爾泰曾寫道:
「我對蓬帕杜夫人的去世感到非常難過。我欠她情,出於感激而哀悼她。當一個幾乎不能工作的年邁的用筆工作的人仍然活著時,一個還處在事業輝煌期的美麗女人卻在42歲時死去,這似乎是荒謬的。」
受到蓬帕杜爾夫人青睞的弗朗索瓦·布歇,平生創作了上千幅油畫、二百多幅版畫和數以萬計的素描。
18世紀中葉是布歇最輝煌的時代。將洛可可時期的精緻、細膩、優雅與浮華表現到極致,其中國風的作品也頗有特點。
1770年 5月30日,弗朗索瓦·布歇在羅浮宮自己的畫室中去世。被安葬在聖日爾曼洛克塞洛瓦聖堂,享年67歲。
「 唯美品鑑 」歡迎大家留言點讚+關注,謝謝!
魔幻女性人體之夢——義大利女藝術家倫特斯庫拉的數碼影像藝術
恬靜、典雅的鏡中美女——比利時後印象派畫家費爾南德圖森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