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鄰居與朋友,大家辛苦了!我是群主。
人類就是這樣,不怕龐然怪物,但微生物卻最難對付。新冠病毒的恐懼源於無知,面對這場不宣而戰的「戰爭」,再先進的飛彈也用不上,在初期我們人類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甚至是「盲打」。
在對「敵人」無知的情況下,我們該做什麼?沒有人能說出確切的答案。當然,我們擁有「非典」的經驗,我們的技術遠遠領先於17年前的SARS時期,我們正在認知的過程中,我們的專家團隊正在組織研發疫苗,我們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
我不知道能做些什麼,在這裡想分享一下自己的非洲經歷,也許對抗擊病毒沒用,但至少沒有壞處。
很多時候,我們把時間花費在去找理由和尋根上,我們常常習慣去問為什麼?但並不是所有事都必須有充足的理由才去做。
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我更相信生活中的小經驗能帶給自己更多保護。
從前一直從事外貿工作,難免走出國門;我有個習慣,在每次遠行時,就往自己的行李箱裡放一些大蒜(Garlic)和食鹽(Salt)備用,各用乾淨的小袋子裝好。有些人很是不解,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國外不是也有嗎?
有什麼用,自然是有用,國外有沒有,也許有,但有時候真不好找。就這個似乎「獨特」的習慣使我安然度過每一次遠行,從來沒有出現拉肚子和水土問題等等。大蒜不僅可以吃,而且可以塗抹消炎,對一些蚊蟲叮咬處可以消除炎症。淡鹽水在腸胃出現炎症初期,感覺總能把腸胃從「懸崖邊」拉回正常。
在這兒就說說走進非洲了,還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因國外考察項目,我們一行四人曾幾次飛往肯亞、奈及利亞、坦尚尼亞、剛果和衣索比亞等國。
印象最深的就屬在坦尚尼亞的經歷了,在這裡停留時間最長,先後到過三次,一同過去的四個人,先回去了兩位。
我和另位一位同事最長一次在坦桑原首都三蘭港(達市),在那裡因為工作事情居住了兩個多月。
大家知道,這是赤道邊上的國家,是最「節約」衣服的國家,一年四季一件T恤足夠。剛到這裡,當地的中國嚮導就告訴我們:來這裡的中國人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有「打擺子」的過程。「打擺子」其實就是我們知道的瘧疾。
就是這個在我們國家已經消失的瘧疾病,在這裡卻是「家常便飯」,據中國朋友講,每年有許多當地的黑人因患瘧疾而去世,一方面是因為當地醫療條件差,無法與中國相比,另一方面更是貧窮送走了性命。
瘧疾是極易傳染的,傳染媒介就是蚊子,每次上廁所時,我都是拿著滅蟲劑從烏壓壓一片蚊子中殺出一條路來,步步緊逼,邊攻邊蹲,等蹲完,半瓶用完了。
然而,這裡最可怕的並不是瘧疾,還有愛滋病、登革熱等傳染病,偶爾還有伊波拉,這樣的現實讓我有些膽顫。
我們住在中國人項目的住處,雖然條件比國內差,但在當地已經不錯了。
無論在哪裡,安全是第一位的,我認為,除了防範意識外,衛生與健康安全要從飲食上注意。
在食堂裡吃飯,我是個偏素食主義者,吃得很清淡,每次不是饅頭就是麵條就著蒜。除了大蒜,廚房裡有一大堆洋蔥(蔥頭)引起了我的關注,從此,每天吃飯都少不了吃一個,這裡的洋蔥比較小,我覺得洋蔥是又辣又甜,而不只是辣,所以很好吃。
除此之外,我很喜歡這裡的水果,特別是巨大而廉價的芒果和椰子,天然而又美味。
我的另一位同事小謝(化名),長得很壯,高個子,吃得很「過癮」,大家知道,非洲沿海國家最不缺海鮮,螃蟹大得讓人驚訝,小謝自然是不會放過了。每天除了一碗麵條,就是螃蟹數隻。
在這裡,最大威脅就是蚊子,有一個當地中國小夥子在房間裡安了空調,天天開得溫度很低,我進去凍得受不了出來了。他說,這是為了將蚊子凍死,唉,也是個辦法。
蚊帳當是必備的,但數量不夠,後來我就讓給同屋的同事小謝了。每次睡前,除了清理屋內蚊子,還要清理蚊帳內殘留的蚊子,但是還是難免有遺漏。
我們都不斷被叮咬了數次,這裡的蚊子的「針」很長,直接扎入血管。每次咬完,我就立即把大蒜切開消毒「傷口」,每次都不會腫起來了,看來,炎症被我扼殺在了萌芽狀態。
就這樣我安全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但是突然有一天晚上,小謝突然高燒,噁心頭痛,向我求救,我立即起床------這裡起床很快,就穿一個短褲,一骨碌就爬起來。迅速聯繫司機把他往當地中國人開的醫院送去......
中國大夫很有「經驗」,量了體溫,40度了,告訴我們這是染上瘧疾了。開了藥開始輸液,一連開了三天,量很大,藥見效很快,輸了一半,小謝已經大汗淋漓,開始退燒了,看來溫度降下來了。
我終於鬆了一口氣,以為沒事了,然而,第二天半夜又突然燒起來了。
我們反覆往醫院跑了幾次,病情就這樣反覆了幾次,恐懼感越來越多......
後來,轉到一家英國人開的醫院,雖然英語自我感覺不錯,但嘰裡呱啦太多英語專業術語也不太明白,我和小謝商量後,我告訴大夫一句話,意思就是請想辦法將病情控制住,我要送他回中國,這些藥物一定要保證在路上不要犯病。
我們果斷迅速訂了最快的機票準備回國......
我們從杜拜轉機時,小謝沒有發燒,終於回到了國內,回到太原後沒有發病。直到一周後還是又復發了,電話聯繫時他已住院了,幾個太原專家在研究這是什麼病。
後來治癒出院後,小謝感激地說:如果不是你,我的照片已經掛牆上了!
同時,他還有個疑問:為什麼你我都被蚊子咬了,而且你被咬得比我多,你卻沒事?
我笑了笑說,我也不明白為什麼......
其實,我真不明白,我只是有個習慣,我吃得清淡,吃得簡單,我在那裡每天吃飯吃洋蔥,用大蒜塗抹蚊蟲叮咬處,我沒有貪吃當地的海鮮......
事實上,我是破了記錄,我在坦尚尼亞兩個多月,並沒有「打擺子「,我找不到科學依據,我只是一個習慣而已卻讓自己在艱苦的非洲僥倖逃過了」病魔「的糾纏。
有時候,很多事實找不到充足的原由,但是這個經歷讓我認識到:飲食方面注意是需要的,那個吃洋蔥的經歷讓我感覺似乎抵抗力冥冥之中強了點。
洋蔥,也吃蔥頭,紫色那種我比較喜歡吃,反正也是一種菜,是一種食品,吃點兒總歸沒有壞處。
其實,曾有傳言「在家裡多放置洋蔥,能預防感冒」,無所謂,後來我也每年買洋蔥往家裡放,外皮剝掉,放臥室,客廳,地上,桌子上......反正做菜要用到。
真的,感冒比 往年少得多得多了,兩年內幾乎沒有感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