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河西走廊,進入寧夏,遇見黃河,綠意濃濃賽江南。

2020-08-28 遙遙走天下

2020.7.5

張掖大佛寺,始建於1098年的西夏國,西夏國早亡了,人也不知哪兒去了,但寺廟留下來了,保存了西夏國最大的佛教殿堂,保存了西夏國最完整的木胎泥塑釋迦摩尼佛像,故大佛寺又稱臥佛寺,保存了西夏國最悠久的佛教經文。大佛寺稱得上是集建築、雕塑、壁畫、經籍為一體的西夏國佛教博物館,是名副其實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掖不只有七彩丹霞的驚豔地貌,還有悠久的歷史和珍貴的文物,大佛寺、木塔寺、鎮遠樓、山西會館、馬蹄寺、文殊寺等等,都是張掖的人文精華。

駛過最後五百公裡河西走廊,高德地圖顯示向東向寧夏方向行駛,甘肅的景泰縣名字好聽,但環境惡劣,地勢僅海拔2000米左右,但地表植被如同隔壁沙灘,這是缺水的緣故。進入寧夏中衛開始改觀,因黃河流經此地,有成片的莊稼地,綠意濃濃。只要有水、有植被,就能改變悽涼的地貌。

晚宿固原。

張掖大佛寺,由牌樓、大佛殿、藏經樓、白塔等組成,佔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

大佛寺牌樓。

大佛殿長32米,如此寬大的單體建築物似乎國內不多見,內藏釋迦摩尼涅槃塑像。



大殿後面是排列整齊的石碑。

藏經樓,現在作為陳列館。

白塔。

大佛寺一顆粗壯的白楊樹。

張掖木塔簡介。

張掖木塔。


張掖青西小學,校門堪比大學。

寧夏中衛黃河。

寧夏中衛村莊。


成片的西瓜地。





電氣化鐵路。

圓明寺。

來到固原。

張掖-固原行程路線。

相關焦點

  • 塞上江南是寧夏,塞外江南又是哪裡?
    位於西北地區的寧夏就是大名鼎鼎的塞上江南(曾稱塞北江南),這好像和我們的普通認知不太相同,一般我們都會不自覺地認為西北地區都是那種乾旱蒼涼的樣子,很難將其與溫暖溼潤的江南聯想在一起。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一路奔騰,在六盤山以北、賀蘭山以東、鄂爾多斯高原以西穿過,在兩岸形成一大片平原地區,這就是寧夏平原(或稱銀川平原)。寧夏平原雖然處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分界線以外,但是因為有了黃河之水的滋潤,這裡物產豐饒、瓜果飄香,風景迤邐美若江南,讓人心醉。
  • 在寧夏水利博物館遇見黃河岸邊的「時間印跡」
    籌劃已久的「黃河萬裡行」採訪活動終於成行。 第一程,塞上江南——寧夏銀川。上一次到銀川還是10年之前,印象已經很淺。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寧夏因河而生、因河而興、因河而盛。2000多年的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流淌的水利開發建設史。
  • 緣聚,以遇見寧夏的名義
    黃河樓,位於寧夏的水利樞紐——青銅峽市,這是遇見寧夏達人北線遊第四天旅程的目的地。遇見寧夏達人北線遊的所有人在滋養萬物的母親河上,結束了短暫美好的旅程。遇見寧夏旅程的第四日,達人體驗官和媒體朋友們來到了微元素文創空間——寧夏微元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在寧夏青銅峽,我遇見了黃河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從來沒有如此近距離領略過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寧夏吳忠的青銅峽市是黃河文化的富集區,引黃灌區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公園黃河大峽谷,黃河兩岸既有新景觀也有舊文物。寧夏黃河博物館設置在黃河樓內,將在黃河文化、灌溉文化、農耕文化、回族文化,黃河新韻5個方面,運用LED-3D技術、實物、場景等元素,再現數千年來從大禹治水到人民治黃、開發黃河造福人類的歷史,充分展示 「黃河大文化」。
  • 寧夏的小江南
    從固原出發往南就進入了一片山區,這裡的山區,與其說是山區,不如說是丘陵地帶,與其說是丘陵,不如說是山峁,山窪與山峁同時出現,並被綠色的植被包裹得鬱鬱蔥蔥。在層巒疊嶂的山峁間,一條蜿蜒曲折的銀色的水道 ,在陽光照耀下熠熠閃亮,主人說這條水道叫汝河,汝河是涇河的支流,涇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渭河又流入黃河。
  • 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一首盪氣迴腸河西走廊,一場穿越千年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03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忽然,就想去河西走廊了。
  • 「遇見寧夏」拍了拍你
    這裡是塞上江南,也是星星的故鄉。黃河綠洲一覽無餘,高山大漠盡收眼底。寧夏,將西北的蒼茫與江南的細膩完美融合。這裡以黃河為鄰,以沙漠為席,抬頭便是漫天星辰。愛上寧夏,從遇見寧夏的這一天開始。
  • 河西走廊遊之九,夢裡的童話世界,秋色額濟納七道橋夢境林
    ,生長在江南,由此也就司空見慣了江南的小橋流水以及婀娜多姿的楊柳。胡楊與紅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整片的林區層林盡染,仿佛進入了童話的夢境。行走其間,就像穿行於一條流光溢彩的金色海洋之中,浪漫不已。1、河西走廊遊之一,感受於蘭州母親黃河堤壩上的風採;2、河西走廊遊之二,細品甘肅蘭州市內旅遊名片,白塔山(寺);3、河西走廊遊之三,再上秋冬之際的甘肅張掖七彩丹霞;4、河西走廊遊之四,秋探額濟納弱水堤畔的金沙胡楊與紅柳;5、河西走廊遊之五
  • 它,是全世界最濃墨重彩的走廊——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東南往西北,便正式進入河西走廊。,古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進入酒泉祁連山與黑山成犄角之勢的地帶,是河西走廊最窄、地勢最高的地方,嘉峪關城便置於此。
  • 甘肅的河西走廊為什麼對中國那麼重要?
    此次真正走了一遭之後發現,大美甘肅,果然如此,從自然風光角度,甘肅幾乎囊括了除了海洋之外所有的自然風貌,從歷史文化角度,甘肅正是中國西北最重要的戰略要地-河西走廊,也同時是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可以說,沒有河西走廊,就沒有絲綢之路,歷朝歷代的經略,兩千年的滄海桑田,都跟這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河西走廊,一條貫通古今的歷史文化長廊
    這是中國西部的一個省份形狀猶如一隻「如意」,它的中段,是一條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這條通道地處黃河以西,形似走廊,被人們稱作——「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在綠洲與戈壁之間這裡是祁連山脈中段一條長約28公裡,貫通南北的大峽谷——扁都口。今天,扁都口仍然是由青海進入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兩側山勢陡峭,奇峰聳立,發源於祁連山脈黑河水系的大大小小20多條河流,沿峽谷蜿蜒而下。遠近的牧民在此放牧,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 《去河西走廊晃悠》之一,蘭州
    河西,是指河的西邊。走廊,是指兩邊有欄杆中間有路的地方。如果把這四個字組合在一起,在地理上就有了特指。這特指就是甘肅省中段一條長約1200公裡,在黃河以西,形似走廊,又象咽喉的狹長地帶。走廊的一邊是祁連山脈,一邊是三山(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走廊狹窄的地方只有數公裡,寬的地方百多公裡。是陸上中原通向中亞、西亞的必經之路,也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歷來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 「遇見寧夏」申請添加你為好友,帶你嗨樂一夏!
    當網絡大咖 遇見塞上江南當網絡大咖遇見塞上江南,當全域旅遊遇見網際網路高頻傳播,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去年夏天,我們在寧夏線下邀請了數十位旅行大咖親身體驗,分設兩條特色線路感受神奇寧夏,隨即拉開了一場奇妙的塞上之旅。
  • 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如果將整個甘肅省比作一把玉如意,那麼河西走廊就是中間的柄。位於黃河以西的這條古道,溝通著南北兩處高原。兩千多年前的漢使張騫,永遠是河西走廊載入史冊的一句開場白。羌、犬戎、烏孫、月氏……幾代中國最古老的遊牧部落,都曾佔據這片河西走廊上最大的平原。
  • 河西走廊,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
    是中國版圖上一塊耀眼的地區它既是中原連接新疆乃至中亞的交通要道又是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的接合地帶既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前沿…………伸向西北荒漠的溼島從宏觀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北接內蒙古高原
  • 河西走廊遊之一,感受於蘭州母親黃河堤壩上的風採
    大家知道,蘭州是西北地區甘肅的省會城市,也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上河西走廊上的起始點。同時,蘭州也是中國母親黃河經過經過青藏高原高原後,流經華夏民族的搖籃地區的第一站。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現在的華夏民族。由此,遊覽參觀流經的蘭州黃河有一種特殊的感覺。作為華夏子民,感恩母親黃河,感恩華夏祖先軒轅伏羲。
  • 大西北之旅:走河西走廊,遇見小白楊和七彩丹霞
    河西走廊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長達1000千米左右,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又因地處黃河之西,所以被稱為「河西走廊」。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終於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不得不退出河西走廊,遠遷俄羅斯、歐洲,建立匈奴帝國。 漢朝為了保障邊境的長治久安,在現在的甘肅蘭州等地設立河西四郡,玉門關因此而生。
  • 一部關於河西走廊的編年史——紀錄片《河西走廊》觀後感
    關於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來自於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和下發的《甘肅歷史》《甘肅地理》等書籍,那時候便知道我的家鄉酒泉就在這片神奇的走廊上,對沙漠、綠洲、戈壁、草原、紅柳、胡楊、沙棗、紅柳、芨芨草、駱駝早已司空見慣,但對河西走廊歷史卻一知半解,直到觀看了這部央視拍攝的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並買來了同名書籍細細研讀,才對這條走廊上跨越千年滄桑變化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入系統的理解
  • 行走黃河兩岸,欣賞寧夏風情
    千百年來黃河滋潤了寧夏平原寧夏因黃河而生,因黃河而興,因黃河而名萬裡黃河自中衛市南長灘入寧夏境流經397公裡>造就了良田沃野、魚米之鄉的&34;在寧夏的黃河兩岸藏著很多「寶藏」。老龍潭景區是六盤山旅遊區的核心,由一河(涇河)、四潭、十景構成,其獨特的自然景觀既有北國之雄壯,又具江南之秀麗。四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潭呈「之」字形排列,使得老龍潭情景交融,呈現「險、深、奇、秀」之勢。
  • 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重溫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你有沒有看過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當時我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對那極美的而蒼涼的場景,有過太多的震撼,太多的讚嘆,對那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有過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思索。現在又突然想起,再回過頭來回顧一下。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