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莫名的異常喜歡炊煙,喜歡它那飄飄嫋嫋猶如情竇初開少女的嬌羞模樣。在建南這樣的小鎮,清晨的炊煙,是最美的。淡藍淡藍的,和世代勞作的農民一樣慣於早起,在村莊的房舍上、樹林中瀰漫繚繞,輕盈而又自然,極易與山村、原野裡浮蕩的霧靄亂真。微風吹過,繚繞解開,縷縷輕煙便飄向蔚藍的天空。這時,村莊脫去炊煙錦織的輕紗,露出初醒的爽朗與美麗。而傍晚時分的炊煙,最是閒適溫馨。站在高崗向下望,可以看到十裡開外百縷青煙徐徐飄蕩,農家景象猶為壯觀,比任何一幅名派山水都優美。前陣子和老公隨著幾個朋友上了趟農家玩耍,我又看到了我所熟悉又喜愛的炊煙。傍晚,到做飯時間我自告奮勇的要去生火,很長時間沒體驗過這樣的生活了,老公也搶著要去做,但終究還是讓了我,卻站在一旁指手劃腳的數落我做的這不對那不到位的,急於表現的我不服氣的勾著背伸著個腦袋對著爐膛口鼓足了腮幫子朝裡面不停吹氣。結果可想而知,我被那煙燻得是淚眼婆娑,還弄成個花臉貓樣,最終讓位給了早已垂涎很久站在一旁不停摩拳擦掌的老公。
獨自走出來,帶上這家的小黑狗爬到廚房後背的半上坡上,伴著斜陽,欣賞起村莊的炊煙。淡藍的炊煙從各家各戶灶房屋頂的煙囪或貓眼裡隨著輕風嫋嫋飄向天空,像一朵朵揉成條的白雲,輕盈而不失靈動,一縷,兩縷,十縷……眾多的炊煙交匯在一起,徐徐上升,猶如跳躍的吉祥音符,又像一篇童話故事中虛無縹緲的白色叢林,把一個靜謐的小村落掩映在一片神秘的薄霧裡,讓我看得如痴如醉。不知站了多久,空氣裡飄蕩出淡淡的作物秸稈的焦糊味道,輕輕煽動鼻翼,我似乎聞到了土豆飯的香味,期間還混合著魚鮮肉香,嫋嫋的炊煙,勾起了肚裡的饞蟲「咕嚕、咕嚕」大聲抗議著,食慾頓時如潮水般湧了上來。此情此景,不由讓我想起在工作的第二年就上採氣隊南高點建35井上班的情景,那裡的半山腰也住著一戶農家。傍晚時分站在高處遠遠看見炊煙從那屋頂嫋嫋升起時,沒事的我就和同事總喜歡串到他們家裡去。農家家境不富裕,總做著土豆飯。
每次一做好,我就連忙給他們盛飯,把他們那大大的碗裝得是滿滿的,並且還一個勁的用鍋鏟使勁地按上兩按,農家人總笑著說:你這小丫頭真是勤快啊。其實他們哪裡知道我心裡的那點小念頭,我是希望他們快快把飯吃完,好騰出鍋底的那點鍋巴給自己吃。?你們不知道,用柴火煮出的土豆飯可香了,特別是那點鍋巴,那味道不用柴火是絕對做不出來的。常常我都會主動地要求幫他們添柴燒火,看著紅紅的火苗,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都變得喜洋洋,所有的人圍坐在火爐邊,說著東家長李家短的瑣碎事,溫情在微弱的燈光下瀰漫整個屋子。我靜靜地聽著他們說話,對於剛參加工作就在野外工作的我來說因炊煙而帶來的這份家的溫暖在那一刻是多麼的奢侈、多麼的讓我迷念。由於工作環境的改變,吃農家土豆飯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於是總在一看見炊煙的身影,一聞到炊煙的味道,就會有陣陣暖流如小溪流水般在身體的每根血管裡潺潺流動。同來的好友,好象也是觸景生情,說每當看到從屋頂飄出的那嫋嫋炊煙,聞到那煙味,腦海裡便會不由自主得浮現出奶奶慈祥的面容,還伴隨著奶奶家的味道。也許,在她內心深處也有著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一一end
文/劉雪梅(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