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系汽車的代表車型是旅行車,但為何只能在歐洲風靡?

2021-01-13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

SUV車型的衍生旅行車與歐洲汽車文化的關係【Wagon·瓦罐】是旅行車的俗稱,這種車型風靡於歐洲,但有趣的是出了歐洲基本沒有其他區域的消費市場會認可。而且歐洲風靡的小微型汽車也有這種特點,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需要從車型特點和經濟水平兩個方面綜合分析,適合歐洲的汽車普遍不適合亞美。解析這一問題首先要了解旅行車和SUV的關係,以及「轎卡」和「皮卡」的區別,這兩種車型都與瓦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01WAGON·PLUS=SUV

全球第一臺SUV車型是美系汽車品牌吉普打造的「Jeep·cherokee」(切諾基)。再次之前的多用途汽車只有VAN,歐洲多稱之為multi purpose vehicle-MPV,與其並存的車型選項則是旅行車,不過在功能方面存在一些差異。

旅行車是轎車平臺打造的廂式車,特點是車身低矮,也就是立體空間小,載貨的空間不是很充足但適合兼顧家用;MPV/VAN車型包括廂式客車和貨車,前者的用途初期均偏向小巴士,後者則用於更高標準的載貨,級別與輕卡屬於同一等級。那麼為什麼要打造SUV這種車型呢?

Sport utility vehicle·SUV釋義為多用途運動汽車,相比以載貨為核心的旅行車——wagon station的釋義本就是載貨馬車,在工業時代則為載貨汽車,旅行的英文應當是travel,所以這種翻譯本就是有些牽強附會的。

初期的旅行車主要用於客貨混裝,功能其實與MINIBUS-麵包車屬於同級車輛,只是採用了前置發動機的布局和轎車設計罷了。

旅行車這種車型是偏向實用用途的,甚至可以理解為級別不夠高;所以吉普品牌打造的Wagon station的市場表現不夠理想,於是在70年代開始了主攻城市汽車市場的轉型,想要吸引不同需求的用戶則要給車輛一些特殊的標籤,比如「運動」。

也就是說SUV誕生之初的產品定位,要高於旅行車。

車型特點:旅行車的車身高度與轎車相同,平均低於≤1.45米,底盤到車頂的垂直高度顯然很一般;而SUV的車身高度可以達到平均1.75米,更大的空間提升了載貨極限,同時也讓空間感沒有那麼壓抑。

重點是SUV的離地間隙與車型設計保留了越野車的標準,高高大大的車身更符合喜歡大尺寸汽車的消費市場;這種「以大為美」的審美標準是不區分國家的共同特點,這點可以從東方與西方的傳統文化與神話故事中找到印證。那麼這種迎合了審美需求,具備旅行車大空間和越野車通過能力的全能車型則必然更受歡迎,即使現在的SUV基本都不具備越野能力,但是消費習慣已經形成。

02歐洲汽車為何那麼另類

【旅行車&小微型車】是歐系汽車的代表車型,但這兩種車型在亞美兩個體量最大的汽車市場都沒有理想的表現;似乎只有歐洲人才傾向於選擇這兩種車型,澳洲相對偏向歐系車,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對歐洲簡史和澳洲的歷史有些了解,尤其是對1/2戰後的變化有些掌握的話,對於歐洲的「美好幻想」基本會自我認定為幻想。因其經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發達,澳洲尤甚!於是歐洲對於汽車的新舊更迭期望值很高,因為汽車是大眾消費品;結果則是通過嚴苛且高成本的定期檢測,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提高用車成本,德英法三個國家尤其突出。

以德國為例的車輛平均淘汰周期僅超過五年,大量的二手德系汽車會被當作洋垃圾出口到一些欠發達區域;用車成本高且換成周期短,選擇汽車時就要考慮到更換的成本投入。

碳排放要求非常嚴格則無法使用大排量汽車,否則年度碳排放開支要比燃油開支還要高,結果只能選擇這些尺寸小巧的小微型代步汽車,有客貨兩用需求的用戶也更偏向整備質量偏低的旅行車。說白了就是輕車才能用小排量發動機,小小排才能減少碳排放,減少碳排放才能用得起汽車;在用車成本方面可以說中國和美國汽車用戶都要輕鬆得多,所以熱門車型才會完全不同。

【SUV&PICKUP】是北美最熱門的兩大車型,中國目前最熱車型是SUV,而在2021年取消600餘個地級和以下等級城市的皮卡限行後,這種車型也會快速走俏。原因無非是車船稅(碳排放)的開支不高,2.0-3.0T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換成歐洲標準怕也會望而卻步。

其次皮卡的強制報廢周期為15年,相比德國的標準要寬鬆的多,日本的平均報廢周期僅超過8年,所以這個資源匱乏的彈丸之地也像歐洲一樣流行價格低廉的微車。不同區域對碳排放的要求與用車成本的差異決定了汽車文化的不同,旅行車註定是小眾車型,轎車、SUV、皮卡三大車型才會經久不衰。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旅行車只在歐洲風靡,亞美車市都不接受呢?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內容概述:SUV車型的衍生旅行車與歐洲汽車文化的關係【Wagon·瓦罐】是旅行車的俗稱,這種車型風靡於歐洲,但有趣的是出了歐洲基本沒有其他區域的消費市場會認可。而且歐洲風靡的小微型汽車也有這種特點,這是為什麼呢?
  • 盤點世界各國汽車文化及代表車型
    從130年前的第一輛汽車誕生到現在馬路上行駛著各式各樣的汽車,各國的汽車發展都在不斷的進步和創新,但因每個國家的路況以及環境的不同,每個國家的汽車發展方向也有了很大的差別,到如今,我們甚至於到了那種只要一提到某個國家的名字就會聯想到其代表車型。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一來看看世界各國汽車文化及代表車型。
  • 最美車型又易主了?這回是一款北歐旅行車,不到40萬就能買!
    雖然我們汽車媒體工作者每年接觸超過一百款不同的車型,但每每聊到自己的車還是心潮澎湃。上一期《聊乾貨》說到了「前任」福特的產品,今天就說說「現任」,我的自駕汽油車-沃爾沃V60,能聊這麼任性的話題也是因為近來最新的第二代V60正式在華上市了。這款顏值和實用性都嚴重爆表的熱門車型能不能打開中國旅行車市場的春天呢?
  • 歐洲旅行車火爆發展,這些國產旅行車,在冷清市場中苦苦支撐
    後來,隨著歐洲工業的發展,馬車成為歐洲人最喜歡的座駕。中國雖然也有馬車,但相比轎子而言,馬車更像是百姓出行工具,而轎子則是官家出行必備。這種情況在歐洲正好相反,馬車的「地位」更高,因此馬車被做得極其富麗堂皇。後來,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出現,馬車出行轉變為機動車出行,而馬車沿變的主要車型就是旅行車。
  • 喜歡旅行車卻買不起,這三款就能圓你旅行車夢
    說起旅行車,它在國內的地位似乎有些尷尬,作為一種基於轎車打造,卻又有轎車無法比擬的超強拓展性;它的裝載空間巨大,卻沒有同樣能裝的SUV那種的操控問題。確確實實是一種實用性特別強的車型,卻不知為何旅行車與「情懷」畫上等號,成為了小眾車型。
  • 豪華旅行車歐洲銷量TOP5 反觀國內需求大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汽車購買觀念也有很大的改變。從以前最為基礎的生活必需品到如今的汽車文化先導,更多的國外汽車文化及理念被導入到國內。就拿在歐洲市場非常常見的旅行車來說,在國內可是非常稀罕的物種,而這類「稀罕物種」的普及量隨著年輕化消費人群的擴張正在發生著改變。
  • 德國汽車掠影:流行旅行車 遵守交通規則
    德國汽車掠影:流行旅行車 遵守交通規則 2008年03月28日 11:13 來源:晶報 在這個以汽車製造出名的國度,並沒有機會深入地體驗它的汽車文化,只是浮光掠影地留下些許印象。  從出慕尼黑機場開始,到飛馳的高速公路上,竟然很少看到三廂車,代之以一輛接一輛的旅行版車型。即使是奔馳、寶馬、奧迪這樣的高檔品牌,在路上開的也是旅行版車型居多,而且很多旅行車頂上還架著輛自行車或者行李廂。
  • 2020廣州車展:又一臺國產歐系旅行車!福克斯獵潮型上市
    旅行車一直是車迷們的吹捧對象,不過過去旅行車一般都來自歐系品牌,而且往往只進口不國產,價格高企使很多人對旅行車的愛只停留在嘴唇上。這個憂愁或許福特可以幫你解決了,2020年廣州車展上,長安福特帶來了國產的福克斯旅行版,該車正式上市,僅一款車型售價15.38萬元。
  • 罕見的美系性能旅行車,2012款凱迪拉克CTS-V Wagon實拍圖發布
    一提起旅行車,尤其是性能旅行車,大部分人腦內蹦出的是諸如RS6 Avant、E63 Wagon等經典歐系車型,而提起美式性能車,更多人想起的也是福特野馬、道奇挑戰者等經典肌肉車,但即使在旅行車並不受待見的美國其實也曾經推出過一款性能旅行車,凱迪拉克CTS-V Wagon,該車以獨特的造型被不少粉絲認為至今仍是美國汽車史上最好看的車型之一
  • 銷量分析:歐洲人漸愛SUV 旅行車慘遭拋棄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曾幾何時,車迷自嘲中國的汽車消費者熱衷歐洲品牌卻又不懂歐洲用車文化。加長軸距、以大為美、SUV為王,儼然是美國人的喜好;然而歐洲人喜歡的小車、旅行車中國人卻完全不待見,卻又喜歡買歐洲牌子。這種奇特的消費行為讓車迷看在眼裡、笑在心裡。
  • 為何國外旅行車被賣瘋,國內卻賣不動?買啥都行,就是別買旅行車
    在我們現在汽車發展的這個大時代裡,很多車型都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就連越野車和MPV商務車型也慢慢走進了大家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它們,但有這麼一類車型,發展了這麼久還是沒有一點進展,反而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類車型就是旅行車。
  • 旅行的意義 四款歐系旅行版轎車橫評
    旅行版轎車起源於美國,風靡於歐洲,但在國內卻不受歡迎。縱觀國內車市,旅行版轎車在國產車當中非常罕見,主要見諸於進口車,而且基本以歐系車為主。隨著中國汽車市場和消費者觀念的逐漸開放,人們已經不局限於傳統的三廂轎車,而是更能接受多元化產品。比如之前兩廂車在國內受到冷落,如今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消費者坦然接受了。雖然目前旅行版轎車的選擇較少,但有不少人已經發現這類車型的魅力,要求引入更多旅行版轎車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以下進行橫評的四款旅行版轎車均為進口車,市面上比較常見,也都是歐系旅行版的上乘之作,希望能拋磚引玉,挑起大家對這類車型的欲望哦。
  • 英語提高班2 有品位的人都喜歡旅行車
    到這裡大家應該了解旅行車的由來了,旅行車是為了長途旅行而設計的,而絕大部分的「Wagon」都是在轎車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旅行車「Wagon」的由來那些高貴優雅的「Wagon」旅行車在歐洲長期以來都是主流,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是歐洲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因而幾乎所有的歐洲汽車品牌都有Wagon車型。
  • 當旅行車落入紅塵 明銳旅行車競品分析
    1國內旅行車發展歷史    在大多數國人眼裡,旅行車更多的是一種情懷的存在:歐洲的風靡賦予了它詩意的浪漫風情,旅行車的定位則承載了人們對遠方和自由的嚮往。其實旅行車的精髓在於比轎車多出的大臀部,這使得它擁有轎車舒適性的同時還具有非常大的承載能力。
  • 旅行車真的在中國水土不服麼? | 品牌
    旅行車在汽車世界裡是個非常特別的存在。但就是這樣有著諸多好處的一個車型,在國內卻幾乎銷聲匿跡,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在我們的汽車歷史上,有著很著名的兩款旅行車風靡大江南北。一輛是標緻505,一輛是桑塔納旅行版。
  • 求求你們......別坑廠商引進旅行車了!
    所以,如果今天咱們要想弄明白「旅行車」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那還得從中國汽車市場剛剛起步的時間點開始聊!回顧中國汽車發展這30年,首先進入國內的旅行車應該是桑塔納旅行和標緻505SW。不過以當時的能見度來看,這兩臺車並不少見。那為什麼旅行車在那時的能見度會比現在要高這麼多呢?
  • 寶馬3系旅行車,動力滿分,外觀時尚
    旅行車其實在我們國家不太受歡迎,一般都是在歐洲國家比較多,所以我們國家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的車很少出現旅行車,為了各種原因,我國群眾麵包車感冒,麵包車真的非常實用,各種各樣的用途,suv,不僅能作為轎車,這幾年的生活質量都很好,很不錯的旅遊行業也發展了,很多人都希望驅動器,那麼信缺乏一定的搭檔臉
  • 汽車:大眾捷達旅行車是一個屬於自己的類別
    汽車:大眾捷達旅行車是一個屬於自己的類別眾所周知,汽車市場主要是由不直接與您合作的產品組成。考慮到美國在幾周內銷售的汽車數量超過一年內在加拿大銷售的汽車數量,那麼這些汽車是為了取悅美國人的口味而應該不足為奇。
  • 25萬左右旅行車
    導讀:25萬左右旅行車今天小編給我們介紹25萬左右旅行車有好多人給小編留言說:「25萬左右旅行車?想要開車出去遊覽,而且有實惠的遊覽車,遊覽不在是麻煩事,能一家四口出門,不在像曾經一樣坐著擠。現在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來了解一下25萬左右旅行車。
  • 堂哥選車丨瓦罐的春天來了,這五款高性價比旅行車讓你情懷落地...
    旅行車在國內被不少消費者稱為「瓦罐」,其不僅擁有轎車的行駛質感,還有媲美SUV的裝載能力和多變性,且外形上也很個性,所以在歐洲市場的熱度一直很高。但是在國內,由於其車型定位、國人對於汽車文化的理解、價格偏高以及車型選擇偏少等諸多原因,導致了旅行車在國內叫好不叫座,成為了一個相對偏小眾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