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腫瘤,可謂是一個「沉默」的健康殺手。發病時,少有症狀,一旦出現往往已進入中晚期。
胃內發生病變,一般最多、最先發生於胃黏膜,所以,胃鏡檢查是胃部疾病的首選。
科學家發現,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後,可運動並穿過胃黏液層,到達上皮表面後,牢牢地與上皮細胞黏附在一起,幽門螺桿菌會長期「定居」在胃裡,不斷釋放尿素酶、空泡毒素、磷脂酶等物質,使胃黏膜上皮細胞壞死,破壞黏膜屏障,導致胃炎,最終引發胃癌。
為何「胃病」依舊很多?到底胃癌的罪魁禍首是什麼?談癌色變,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吸菸、喝酒、熬夜等不良習慣。胃癌的「幫兇」,不僅是菸酒!
長期吸菸,會促使體內基因發生突變,增加癌變的可能。同時,煙霧中有大量的有害成分,會隨消化道進入胃部,直接刺激胃黏膜,促使黏膜下血管收縮、痙攣,出現胃痛,增加胃癌的發生。
長期大量飲酒,也會誘發胃癌,酒精會直接損傷胃黏膜,破壞胃黏膜屏障,促進胃酸分泌,誘發胃炎、胃潰瘍,從而增加胃黏膜的病變。
要想胃好,下面這三種食物最好不要碰。
食物1:燒烤
燒烤在加工時,會產生一些致癌物,如苯並芘、亞硝胺、雜環胺等,有一定的致癌性,會誘發胃癌發生,尤其是患有胃炎、糜爛、潰瘍的人。
食物2:鹹菜
鹹菜是一種高鹽食物,而高成分的鹽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攝入高濃度鹽時,會損傷胃黏膜屏障,增加對致癌物的易感性。相關研究發現,長期高鹽飲食,會加速腐蝕胃黏膜,導致慢性胃炎發生。
食物3:油炸食物
油炸類食物經過高溫處理後,會有高濃度的雜環芳烴類成分,包括丙烯醯胺,一種致癌物,會增加胃癌、腸癌的發病風險。
想健康,先養胃,預防胃病,做好4件事:
一:喝養胃茶,消炎抗菌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喝養生茶的習慣,而且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養生需求,選擇不同的茶飲。中醫古籍稱「茶為萬病之藥」,除了傳統茶,還可以日常喝一些花草茶,對於胃不好的人來說,就可以喝一些養胃茶,根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將猴頭菇,丁香,沙棘,佛手等食材配在一起,有養胃護胃的功效,這裡有一款老中醫推薦的小食方,食材養生原理如下:
丁香:養胃健胃,殺菌,除口臭,治療胃潰瘍
沙棘:健脾養胃、止咳化痰、活血散淤
猴頭菇:猴菇多糖和胺基酸具有保護、調理消化系統功能和修復受損胃黏膜的作用
茯苓: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斂止痢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
佛手: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
如果你覺得用這些食材每天煮水喝比較麻煩,也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茶包,包含了以上這6種養胃食材,經過科學配比,精心炮製而成,每袋都是獨立包裝。
二:經常吃養胃食物
花生中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適量的蛋白質能夠幫助中和胃酸,而適量的脂肪則能夠刺激小腸黏膜分泌腸抑胃液素,從而抑制胃酸分泌,但要注意,不要多吃,否則不消化,還會增加產氣!
捲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對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有很好的作用。捲心菜還含有植物殺菌素,有抑菌消炎的作用,可殺死幽門螺桿菌在內的多種細菌。
三:不要擅自吃胃藥
看似很小的胃病,不檢查出清楚,長期如此,也會因自己的「盲目用藥」而耽誤最佳治療,最好是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後,明確病情,進行藥物治療,及日常保養。
四:重視檢查,定期複查
檢查胃病的最直接方法就是胃鏡,對胃癌高危群體有症狀就應及時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未來,而健康是需要用心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