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起底深圳華強北美妝走私產業鏈:以跨境電商之名造假通關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華強北由「中國電子第一街」向「美妝聖地」的轉型之路,因一場緝私行動橫遭打斷。

2020年12月底,海關緝私部門和深圳當地警方聯合對涉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夥開展集中打擊行動,對華強北曼哈美妝交易中心等多個商場內的涉嫌走私店鋪進行查緝。經查,犯罪團夥涉嫌走私貨物價值超6億元。

一場大整肅,在所難免。

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公安等部門聯手對華強北化妝品檔口走私和售假等行為展開大檢查,明通化妝品市場、曼哈美妝交易中心等多個大型化妝品市場即日起便處於歇業整頓狀態。

整頓後,時代周報多次走訪華強北明通美妝市場、曼哈美妝交易中心、遠望商場等地,這些商場都已懸掛起「反走私、打假冒、樹誠信、促發展」的條幅。餘震還在延宕,美妝商販連夜撤貨,將倉庫轉至深圳龍崗、龍華等地,以規避整治。多家商家計劃轉讓店鋪。華強北行至關鍵時刻。

華強北隨處可見打擊走私的橫幅 時代周報記者攝

「走私困擾華強北多年,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治。」1月7日,在華強北經商多年的黃立恆(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披露,不法商家的走私手段多樣,歷經多次「迭代進化」。

早期,部分不法商家通過偷渡、漁船私運或貨車、的士帶貨,而後發展「水客」背貨,以逃避海關監管;近期,作案手法升級,通過跨境電商走私成為主要形式之一。

部分商家還通過境外代購、同行串貨(商家交換不同品類的貨物,以豐富貨品類型)等方式,突破監管限制。這些通過走私及非正常渠道而來貨品,在華強北統稱為「水貨」,並通過多種渠道大批量對外出貨,將貨品散往各地。

就上述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近日聯繫深圳華強北街道辦、深圳福田海關和深圳公安局福田分局等單位,截至發稿,均未獲正面回應。

走私鏈條分工明確

「華強北有貿易基因,是市場選擇了華強北。」在黃立恆看來,華強北電商及配套產業鏈成熟,信息、物流和人才優勢突出,成為美妝產品集散地再適合不過。

據海關總署要求,商品進口時應當向海關傳輸交易、支付、物流等「三單」信息,經比對「三單」一致,海關才會放行。為符合「三單一致」要求,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收購他人身份信息,製造虛假的「三單」信息。

時代周報記者從多名接近華強北的人士處了解到,跨境電商走私參與主體涵括第三方運營平臺(具備從事跨境電商資質的平臺,如外貿公司等)、物流公司、支付公司、軟體開發公司等,它們之間分工明確:

部分電商平臺開放埠,允許客戶導入在其他平臺的銷售數據,用於生成交易訂單。甚至有電商平臺提供所謂「特種物流服務」,協助客戶將跨境電商貨物集中運出保稅區。

軟體開發公司通過導入非法獲取的居民身份信息,製造虛假購買信息;支付公司據虛假訂單虛造支付信息;物流公司提供「空單投遞」,生成虛假物流單。

這與海關查明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轍。2020年12月28日,深圳海關緝私局蛇口分局偵查科副科長於嘯鵬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走私貨主在境外將貨物組織好,之後交給通關團夥,然後通關團夥利用非法渠道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用虛假的支付單和虛假的物流單欺騙海關,將貨物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運進國內。

1月7日,明通化妝品市場供應商蘇曉鋒(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明通化妝品市場的貨源不一,雅詩蘭黛、香奈兒、YSL等來自歐美;八仙鼻通、青草膏、Ray等產品發自泰國;AHC、WHOO、悅詩風吟、珂潤等產品貨源是日韓。此外,明通亦有部分產品來自俄羅斯和越南等國,雖價格更低,但物流成本高企。

「我得知有團隊在韓國布局了400多人在採購,通過外掛軟體錄入個人信息,生成個人訂單。他們在韓國免稅店大規模拿貨,還可獲得低價折扣,採購的產品先發到香港,再運至深圳。」蘇曉鋒透露。

夜晚仍在搬貨的華強北 時代周報記者攝

如何突破免稅限額?

據財政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幣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人民幣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該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如何突破免稅額度上限,是走私鏈條最為關鍵的環節。

「走私分子把別人的身份信息搞出來,盜用他的額度。他們外掛軟體,獲取私人信息,一次盜取個人信息可超萬條。用出國較少的人的信息比較好,他們幾乎不在境外消費,很難發現額度被盜刷。一個身份額度用完後,就會被踢出名單庫。」蘇曉鋒說。對於個人身份信息來源、外掛軟體名稱及軟體是否為團隊自己開發等細節,蘇曉鋒拒絕透露。

「水客」背貨雖單次運量小,但操作簡單,因而得到更多小型商家的「青睞」。

1月10日,一名代購林佳(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個人通關單次免稅上限為5000元,代購者會將貨品計算後分發,確保每名「水客」攜帶貨品不超這一上限,以「螞蟻搬家」形式通關。海關會對通關個人進行抽查,來往頻繁的「水客」也極可能遭受處罰。

「疫情前,許多網絡代購僱人到香港『人肉』背貨,每人每天報酬為200元至300元。半年內沒有過港記錄的『白戶』,可以獲得更高報酬。」林佳說。

1月7日,在深圳從事外貿行業10年的許敏華(化名)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個人在境外購物有免稅上限,以公司名義採購不享受免稅優惠。公司需獲得進出口權才可在海外採購,採購後還要向海關申報採購規模和價格等信息,待獲審批才可入關,但還要繳納相應稅費。

部分不法公司亦有手段以低稅費通關。他們「狸貓換太子」,以稅費較低的產品申報,實際則以稅費較高的產品替代,或將不同稅費的產品混裝,達到偷稅、漏稅目的。「有的是混在貨櫃裡運過來,有的是和其他公司拼單通關。」許敏華說。

上遊採購模式各異

多名華強北的商家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水貨」通關方式不同,上遊採購方式也迥異:小型商家靠代購拼單,中型商家與同行串貨,大型商家則以資金優勢,提前預付貨款,已出現類金融做法。

代購是撐起美妝銷量的主力軍。

1月8日,華強北美妝店從業人士林霖(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華強北美妝市場低價優勢明顯,極受代購人士青睞,「香港封關後,更是如此」。代購往往組成「拼單」群,大批量前往華強北採購。這些代購在各自的客戶群「開團」,一瓶300ml裝的蘭蔻粉水在天貓旗艦店售格為435元,拼團價可低至205元。

林霖介紹道,採購量越大,採購價越低。商販通常大批量購買單款美妝產品,再與其他商家串貨。客觀上,串貨也可減輕商家囤貨的資金壓力。

1月8日,熟知華強北美妝市場的郭嘉文(化名)表示,現在市場已經成熟,華強北走私商家已出現不少類金融手法。為獲得更低的進貨價,不少人會用「拼單」採購模式,成立採購基金集中到海外掃貨。

「美妝產品價格浮動大,採購者會提前付款鎖定價格,後續收貨。因採購量大,採購基金也會一定程度影響產品的價格走勢。曾經華強北打個噴嚏,全國電子市場都要感冒。現在幾個大型採購基金就能影響產品價格,(市場)就是這麼猛。」郭嘉文說。

「水貨」亦摻雜「假貨」一同流向市場。

「真貨賣到一二線城市或專業美妝市場,假貨賣到三四線城市或個人美妝店。」根據林霖的說法,華強北走私貨品多和假貨摻雜著一起售賣。

林霖算了一筆帳:明通化妝品市場普通檔口的入場費30萬元起步,每月租金最低約為3萬元/平米,10平方米的檔口月租為30萬元,再加上給商場的保證金、進貨資金和人工成本等,一家店鋪每月運轉資金至少要百萬元。

「如果只靠賣水貨,偷稅漏稅的錢支撐不起這麼大的資金規模。」林霖表示,華強北美妝商販多以真假混合的方式對外賣,「有的商家同一批貨裡會摻雜10%的假貨,也有的商家100%都是假貨。」

華強北「一站式購物」宣傳 時代周報記者攝

緝私進行時

歷年來,監管部門始終對走私保持高壓態勢,多次聯合集中整治規範華強北的貨源,以維護市場秩序。

2013年5月,深圳海關和深圳警方成功摧毀一個特大走私知名品牌手機的「水客」網絡,搗毀「水客」走私團夥16個,涉案疑犯105人,案值近10億元。

據當時官方披露,這是深圳在2003年至2013年10年間偵破的涉案金額最大、人數最多的走私案 。主要由境外的攬貨團夥、口岸「水客」通關團夥、境內收發貨團夥等各層級的走私團夥構成。同年,深圳海關連續開展了9次大規模打擊「水客」行動,打掉電子產品走私團夥72個,案值近30億元。

曾經全國電子數碼產品集聚地的華強北,近年逐漸向美妝產業轉型。部分不法商家也開始利用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美妝產品,以獲得產品價格優勢。

1月8日,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龔卓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據《通知》規定,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境內購買方必須是個人,且不得再次銷售。華強北美妝走私案中,商家進口美妝在國內銷售,這種「B2B」貿易應通過「一般貿易」進口,繳納關稅及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如是高檔美妝,還需繳納消費稅。

「商家將應以『一般貿易』進口的商品,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名義買入,偽造個人購買信息,享受了本不能享受的優惠稅率,也屬偽報貿易性質走私行為。」龔卓分析指出。

據《通知》,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單次交易在人民幣5000元以內,並在個人年度交易限值人民幣26000元以內的,關稅稅率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

1月10日,IP Global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發形成的市場難免受到秩序失範、產品質量等問題侵擾。「市場從業者和監管部門應順應變化需求,著眼行業可持續發展與行業持續繁榮,作好行業規範與秩序維護。」柏文喜說。

相關焦點

  • 你的「海外代購」美妝可能來自深圳華強北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揭秘深圳華強北超...
    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然而,重大走私案讓華強北的美妝市場亂象浮出了水面。
  • 從山寨到走私,你的美妝代購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深圳:華強北路美妝城一夜之間人去樓空?
    2020年12月28日,《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深圳華強北一起大型美妝走私案被警方偵破,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涉案物品包括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知名化妝品。  據了解,此次行動按照海關總署緝私局的統一部署,海關緝私部門和當地警方聯合對涉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
  • 華強北美妝城關閉?明通獨家回應稱:商鋪在補臺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華強北美妝城關閉?明通獨家回應稱商鋪在補臺帳深圳華強北美妝城出事了?今天網上有多個消息指出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美妝城的店鋪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華強北超6億元走私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深圳華強北化妝品陷6億元「走私漩渦」 98%以上美妝店關門謝客
    原標題:深圳華強北化妝品陷6億元「走私漩渦」,98%以上美妝店關門謝客   據央視財經報導,深圳華強北曾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目前這裡的商戶大都改為經營美妝產品
  • 華強北「美妝聖地」明通商城遭集體關店,傳檔口涉走私大案
    深圳市華強北商圈,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如今商圈內還有全國最紅火的化妝品市場。然而,剛火起來不到一年,2021年新年伊始,華強北的美妝市場就遭遇了第一股「寒流」。李明1月6日告訴時代財經:「因為部門檢查,這兩天商場店鋪全部關閉,具體開店日期要等通知。」傳聞:受緝私案影響?
  • 與走私有關?深圳華強北美妝店集體關門搬空!網購渠道也關閉
    「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現在聯手在查中文標,明通遠望等店鋪倉庫等都被抄了,所以現在都不敢開門,估計也就關3、4天吧……」1月6日,華強北一位美妝從業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華強北這些化妝品絕大部分是正品,只是都是走私過來的,需要補繳關稅。
  • 華強北「美妝聖地」明通商城遭集體關店,傳檔口涉走私大案
    深圳市華強北商圈,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如今商圈內還有全國最紅火的化妝品市場。然而,剛火起來不到一年,2021年新年伊始,華強北的美妝市場就遭遇了第一股「寒流」。李明1月6日告訴時代財經:「因為部門檢查,這兩天商場店鋪全部關閉,具體開店日期要等通知。」傳聞:受緝私案影響?事實上,此次明通的「突發事件」早有預兆。
  • 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連夜撤退,貨也搬空,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
    2020年12月28日,《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深圳華強北一起大型美妝走私案被警方偵破,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涉案物品包括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知名化妝品。據了解,此次行動按照海關總署緝私局的統一部署,海關緝私部門和當地警方聯合對涉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
  • 華強北美妝店連夜撤退,貨也搬空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次見!明通...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 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 電子產品沒落,美妝轉型遇阻,華強北重回十字路口
    部分緝查美妝產品,圖源南方plus 近期,深圳海關緝私部門聯合當地警方對涉嫌跨境電商平臺走私團夥開展了集中打擊,對深圳華強北哈曼數碼廣場等地多家店鋪進行查緝。
  • 深圳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集體關門,貨也搬空了……什麼情況?
    晚上10點多,界面新聞記者來到華強北明通數碼城附近,發現明通已不讓進入。周邊聚集了不少圍觀者,有警察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 深圳華強北大量美妝店關門,可能跟走私有關
    華強北大量化妝品商家關門謝客,華強北又再一次因為水貨(走私貨)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從1月5日開始,華強北段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大量的化妝品商家開始把店內的化妝品都運走,5日晚上有很多貨車等著裝貨把這些化妝品運出去。
  • 涉6億走私大案,「美妝聖地」華強北一夜空城,化妝品行業迎變革
    新年伊始,被譽為「美妝聖地」的深圳華強北爆雷了。如今包括明通、曼哈、遠望、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其內的美妝店鋪都處於關店狀態,往日熙熙攘攘的過道已是空空蕩蕩。6億走私大案,華強北美妝城一夜清空2020年12月28日,據央視報導,深圳海關緝私局聯合當地警方,在華強北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的化妝品非法走私大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打掉走私團夥4個。據了解,在此次打擊走私案中,華強北的明通、曼哈美妝城是重點場所,將對其內的店鋪進行嚴查,裡面幾乎所有的美妝店鋪都關閉了。
  • 在華強北賣美妝的男人們
    女人世界、曼哈廣場、萬商電器城......這些曾經各具特色的大廈,如今都在向美妝市場轉型。 而在這些美妝廣告下方,不少商場一樓仍經營著華為、蘋果專賣店和手機、電腦維修店。 電商的崛起,手機、電腦配件的式微,讓電子大賣場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 深圳華強北是不是出事了?很多化妝品批發市場都在連夜撤貨?
    最近一段時間,深圳華強北一些化妝品市場確實出事了。首先發生的第1件事是華強北6億化妝品走私案震動整個市場。大家都知道華強北是全國最大的電子產品批發市場之一,但是最近幾年電子產品市場生意已經不太好做,很多檔口都開始轉型做其他生意,其中化妝品就是轉型的方向之一。
  • 深圳華強北轉型:從男人的數碼天堂,到女人的美妝海洋
    在深圳東南部的華強北商區,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上個世紀末,憑藉地理位置與人才優勢,華強北很快吸引了電子產業的聚集,並一度發展成為中國電子產業的風向標。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後,多家電商平臺的混戰,衝擊電子產品的傳統購買形式,使華強北、中關村、徐家匯等一眾數碼城遭受巨大打擊。轉型迫在眉睫,嗅覺敏感的潮汕商人不斷嘗試各種出路,與電子相差甚遠的美妝,成為發力目標。
  • 華強北:電子街沒落,轉型美妝城 賣手機也賣美妝
    今天看到討論華強北「電子沒落、美妝興起」的現象的帖子。如果不是看到這個帖子,我還不知道華強北已經轉型做美妝。這幾年的確沒有留意華強北的信息。翻查媒體的報導,其實早在2018年華強北就已經轉型做進口化妝品,據行內人士的觀點,手機數碼轉型做美妝是深圳跨境電商繁榮發展的結果。大概四五年前我和朋友到過華強北,到了一家電腦城。從進入大門開始就有一個人尾隨我們,問我們是否需要買電腦,我們從一開始就表達了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