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的化妝品代工廠被上市公司1元剝離,無情最是資本?

2020-12-23 騰訊網

資本市場並非香餑餑。

文|方良

傍上資本「大腿」並非一勞永逸,一旦業績不佳,或將面臨被廉價剝離的後果。

日前,南衛股份(603880)發布公告稱,擬以1元價格將子公司上海美蓮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的全部權益進行轉讓,後者主營化妝品、日用品生產及銷售,負債總計743.68萬元。據悉,美蓮妮生物成立於2016年11月25日,公司60%的股權於2016年12月6日被上海美蓮妮化妝品有限公司以1080萬元轉讓給南衛股份。

▍截自南衛股份公告

長期虧損導致被資產剝離

3月28日,江蘇南方衛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衛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元的價格,將控股子公司上海美蓮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美蓮妮生物)60%股權的全部權益轉讓給申聿忠。

對於轉讓原因,南衛股份稱,因受化妝品市場激烈競爭影響,美蓮妮生物經營業績長期虧損,此次處置公司所持美蓮妮生物的60%股權,旨在剝離低效資產,優化上市公司資產結構,減少虧損,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南衛股份還表示,美蓮妮生物的淨資產為負數,此次以1元的轉讓價處置控股美蓮妮生物的股權,對南衛股份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不會產生不利影響。對公司損益的最終影響以年度審計確認後的結果為準。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蓮妮生物成立於2016年11月25日,註冊資本為800萬元,由上海美蓮妮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美蓮妮化妝品公司)認繳60%,以及自然人申聿忠認繳40%。

美蓮妮化妝品公司則是一家成立於2003年、專業從事化妝品生產及化妝品 OEM/ODM服務的生物科技公司,並具有向歐盟與美國市場銷售化妝品的資質。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佔有美蓮妮生物40%股權的申聿忠也是美蓮妮化妝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和最終受益人,並持有該公司75.68%的股份。

▍截自企查查(3月31日11時截圖)

2016年12月,南衛股份與美蓮妮化妝品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美蓮妮化妝品公司將全部化妝品相關業務資質、生產設備與存貨、銷售訂單等轉移至新成立的美蓮妮生物,並由南衛股份收購美蓮妮化妝品公司持有的美蓮妮生物60%股權,且收購完成後美蓮妮化妝品公司不再從事化妝品生產銷售相關業務。

據美蓮妮生物官網介紹,公司在國內市場與唐三彩、自然堂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國際市場,公司與美國、荷蘭等國家建立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

▍截自上海美蓮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官網(3月31日11時截圖)

據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信息顯示,美蓮妮生物曾代工萊摩品牌旗下的奢華尊寵修護凍乾粉精華液(升級版)和嫩膚水光精華(升級版)兩款產品。而萊摩正是知名美妝連鎖唐三彩的自有品牌之一。

▍截自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

補償、償還款已超過股權轉讓款

值得關注的是,美蓮妮生物被南衛股份資產剝離後,公司最終受益人申聿忠還需向南衛股份支付一筆超600萬元的補償,則是與雙方當初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下稱「協議」)有關。

根據公告顯示,2016年12月,南衛股份與美蓮妮化妝品公司籤訂協議時,約定申聿忠作為美蓮妮生物持有40%股權的股東,擔任美蓮妮生物總經理或負責美蓮妮生物實際經營管理不低於三年,並做出了三年的業績承諾,即:2017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3000萬元,淨利潤不低於300萬元;2018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3500萬元,淨利潤不低於400萬元;2019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4000萬元,淨利潤不低於600萬元。三年合計約定目標值為,銷售收入10500萬元,淨利潤1300萬元。

然而,美蓮妮生物在2017-2019年的實際業績卻不盡人意,該公司實際銷售收入共計4645.6萬元,僅為目標銷售收入44.24%,並虧損了863.26萬元。具體為:2017年銷售收入802.21萬元,淨利潤為-102.36萬元;2018銷售收入為2478.95萬元,淨利潤是-293.06萬元;2019年銷售收入1364.44萬元,淨利潤為-467.84萬元(註:2019年度數據為初步審計數據)。

根據協議規定,如美蓮妮生物連續兩個年度銷售收入及淨利潤實際均低於目標70%,或三個年度累計銷售收入總額及淨利潤總額均低於目標總額70%,則申聿忠作為承諾方,將按照目標實現淨利潤差額部分按比例現金補償南衛股份股權轉讓款相應比例部分。因此,聿忠應需要向南衛股份補償602.2萬元。

與此同時,美蓮妮生物還將償還此前與南衛股份籤訂的還款協議償,並償還借款本息共計498.15萬元,而申聿忠對該協議中的借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由此可見,申聿忠需要補償加償還的所有金額,已超過美蓮妮生物在2016年12月轉讓60%股權給南衛股份時所獲得的1080萬元股權轉讓款。

資本市場是把雙刃劍

事實上,上市公司在收購股權或重組等交易中,籤訂「業績承諾」已基本成為資本市場共識。

據了解,「業績承諾」是交易雙方就標的企業在一定業績承諾期內提出的經營業績的保證:一方面,體現交易標的對自己的業務發展存在較強信心,能夠為上市公司、二級市場提供良好預期;另一方面,作為基於未來收益的支撐,能夠「技術上」回答估值的合理性。交易對方對上市公司做出業績承諾的同時,會同時約定業績補償安排,即承諾事項未達成時,交易對方如何對上市公司進行補償,以保護上市公司中小股東的利益。

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4年-2016年,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過會合計803單,並且超過60%的交易進行了業績對賭。不難看出,交易對方對上市公司業績承諾已經成為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化原則的重要體現。譬如,青島金王在收購廣州韓亞、上海月灃兩家化妝品公司時,也分別籤訂了「業績承諾」。

然而,對於標的企業而言,若公司不能完成業績承諾,則也可能會面臨補償。正如上述美蓮妮生物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就面臨了600多萬元的補償。因此,化妝品企業在尋求資本市場時,需格外謹慎。

此外,尤其是化妝品生產企業,在股權變更時,還會帶來一系列生產許可的變更,從而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譬如,美蓮妮生物在2017年3月21日完成股權變更後,由於化妝品生產許可證變更程序複雜,直至2017年11月7日才實際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期間無法正常開工生產完成既有訂單,也導致其原有客戶大量流失,而這也正是公司後來業績不佳的主因。

有行業人士表示,向來資本市場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帶來強大的資金支持,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打亂企業原有的運行軌跡,而導致企業深陷囹圄。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僅在2020年一季度新註冊的化妝品企業就有334490家,同時也有34383家企業進行了註銷或吊銷。化妝品行業的競爭激烈可見一斑。由此可見,化妝品企業如果僅僅為了傍上資本,而導致客戶流失、業績不佳,最終被上市公司資產剝離,恐怕也是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名創優品的化妝品代工廠都有誰 10元眼線筆竟與蘭蔻200元的同廠
    實際上,名創優品「全球賣了1億支」的眼線筆,就是來自於瑩特麗。(也有報導稱,這款眼線筆的生產商是寧波愛詩,上市3年賣出了2億支,貢獻了20億元的營收,是名創優品內目前銷售最好的單品。)值得注意的是,新上市的MINI PONI系列彩妝結合了瑩特麗最新的生產技術和最頂尖的科技成分,是專門針對90後消費者開發的產品,品類上分為底妝、唇部和眼部共3大類37款產品,單品定價在25至29.9元之間,符合名創優品的「優質低價」的產品定位,性價比很高。
  • 「明天系」剝離千億資產,資本大鱷將去往何方?
    通過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及大量的中間影子持股公司,所持股的金融機構超過44家,在資本市場馳騁20年的「明天系」,終於走到了命運轉折的關口。剝離千億元資產在資本市場沉浮多年,「明天系」再次走到命運抉擇的關口上。
  • 消字號代工廠位置
    河北康正藥業表示,與銷售自主品牌的孝子化妝品企業相比,公司不需要為自主品牌的開發和推廣及前期運營投入大量廣告費用,銷售回報穩定,回報風險小,盈利能力穩定。河北康正藥業也指出,中國的消費市場仍然很大。被許可人需要變更行政許可的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地址名稱等事項且符合法定條件、標準的。
  • 泰國化妝品加工OEM代工廠如何選擇
    最受女士們歡迎的要算天然高效的各種泰國化妝品了。  歐睿數據統計顯示,泰國化妝品市場規模每年增長速度都高達百分之十幾,推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每年80多億美元。泰國工業院化妝品產業主席安拉隆透露,化妝品產業制定目標,在未來5年內推動泰國化妝品市場總值增至全球前列的水平。據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經貿動態報導,早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已經成為泰國化妝品第二大進口國。
  • 肯德基母公司完成剝離 11月1日紐交所上市
    (原標題:肯德基母公司完成剝離11月1日紐交所上市)
  • 揚帆資本市場 *ST珠江成京糧集團首個上市公司平臺
    同時,珠江控股以8.82 元/股的發行價格,向京糧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5.7億元配套資金,用於標的公司研發中心、渠道品牌建設等項目。業內人士分析, *ST珠江作為京糧集團獲得的首個上市公司平臺,被後者寄予厚望,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收購的同時便啟動對上市公司的資產注入工作。
  • 上市公司頻繁拋售醫院:資本退潮、管理殊難
    如康芝藥業2018年6月2日公告,擬使用現金3.213億元收購廣州瑞瓴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目標醫院雲南九洲醫院51%股權及昆明和萬家婦產醫院51%股權。康芝藥業是一家以兒童藥為主的上市公司。
  • 化妝品代工廠競爭更激烈了
    ▍「少量生產體系」製造車間 圖源科絲美詩微信公眾號 而作為中國市場上化妝品OEM/ODM龍頭企業,科絲美詩這一舉動或許也將成為國內大型代工廠下一步生產戰略的風向標
  • 滬深上市公司17年4月13日晚間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宜華健康:2016年淨利增13.4倍 擬10派2  宜華健康(000150)4月13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16年實現營收12.96億元,同比增長25.72%,淨利潤7.44億元,同比增長1342.25%。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00元(含稅)。公司2016年通過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徹底剝離地產業務,實現向醫療產業及養老服務產業的全面轉型。
  • 「雙十一」大戰,四大化妝品上市公司哪家強?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在雙十一首輪預售活動中,化妝品類近94%的店鋪參與預售,且企業參與預售單品佔行業總量超20%的,參與度遠超家電類和紡服類企業。國內化妝品品牌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市場份額已逐漸接近於歐洲、日韓和美國等外資品牌,並湧現出如珀萊雅、華熙生物、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等多家化妝品上市公司。
  • 服裝上市公司「牽手」國有資本 追求雙贏結果
    服裝上市公司「牽手」國有資本 追求雙贏結果 2019-06-17 15:40:20 來源:華尚匯
  • A股資本地圖廈門篇:經濟特區設立40年 53家公司上市 市值逾六千億...
    時至今日,這座快速發展的東南沿海城市一共孕育了52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5768.31億元,雄居福建省第一。其中,19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6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3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1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 2元一個包子,17年吃出一家上市公司
    具體到早餐市場,據英敏特(Mintel)《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 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人民幣。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2016—2021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7.4%。
  •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4月17日)
    山東礦機:2019年度淨利同比增長24.19%   山東礦機(002526)公告: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1.78億元,同比增長16.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億元,同比增長24.19%。公司擬每10股派現0.1元(含稅)。
  • 2020湖北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整體實力躋身全國十強,上市公司總...
    而在時代商學院此前發布的《2020全國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疫情之年業績分化重塑粵京浙爭霸新格局》報告中,基於上市公司數量、上市公司市值、資產證券化率、新三板企業數量、新三板企業市值、IPO公司數量等指標,湖北省、安徽省資本市場競爭力均躋身全國前十強,分別位列第十、第九,也是中部六省中排名最高的兩個省份。
  • 中航科工:香港資本市場唯一的航空高科技軍民通用產品及服務旗艦公司
    海通證券2月17日發布對中航科工的研報,摘要如下:香港資本市場唯一的航空高科技軍民通用產品及服務旗艦公司。公司作為航空工業唯一直接持股的航空高科技海外上市產業平臺,是香港資本市場唯一的航空高科技軍民通用產品及服務旗艦公司。
  • 澳洲資本大鱷聯勝國際與甘肅壽鹿山藥業籤約打造上市公司
    2018年8月8日,澳洲聯勝國際集團與甘肅壽鹿山藥業有限公司在甘肅武威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上市公司。  澳洲聯勝國際集團是澳洲房地產和資本大鱷,有全球連鎖零售、旅遊、健康產品生產銷售、俱樂部投資管理、網絡開發銷售、區塊鏈技術開發運營、金融理財、數字資產投資運營、輔導上市及上市公司的投資市值管理等多行業的專業管理公司。
  • 2020廣州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競爭力報告:產業格局散而不強
    2019年,廣州GDP超2.3萬億元,位居全國城市第四名,僅次於上海、北京和深圳。上市公司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縮影,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實力和資本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廣州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如何?轄區內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狀況如何?其在全國城市中處於怎樣的地位?
  • 廣州黃埔區A股資本地圖:上市公司數量全市最多,南航營收最高虧損也...
    根據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黃埔區地區生產總值為2597.11億元,同比增長2.0%,比國家、省、市增速分別高1.3個、1.3個和1.0個百分點。而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黃埔區A股上市公司為43家,在全市各區級行政區排名第一。繼小鵬汽車在美國上市後,黃埔區上市企業累計達到60家,此外還有26家企業已申報上市或進行上市輔導,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繼續領跑廣州。
  • 看到代工廠價格我哭了
    記者發現,梵蜜琳正名的委託加工商「廣州一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2018年11月更名前叫「廣州市黛芬化妝品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曾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停業整改。值得指出的是,廣州一一生物科技在採購批發平臺1688開了店,200多元能買兩斤貴婦膏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