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今天有許多歷史文物和古蹟都非常的有研究和收藏價值,價值連城的文物比比皆是,並非誇張的說詞。有的人為了得到這些文物不擇手段,摸金校尉的存在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但也有一件讓人出乎意料的事,很多古橋下懸掛著的文物「斬龍劍」,居然沒有人去偷盜,也沒有專家去進行研究。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橋是人們用來跨越障礙的一種大型建築物,方便人們、車輛、火車或船舶穿過障礙。這些橋可一般是修建在峽谷、河流兩岸。
因為那時的人們認為有龍經過的地方就會有雨,龍是一種自帶水屬性的神獸,可以給人們帶來雨水的同時也帶來了災害。所以在橋下懸掛「斬龍劍」。
就是因為古人一直都相信龍是存在的,只是到了我們現在沒有科學依據否定了龍的存在而已,可很多人都表示那為什麼十二生肖裡會有龍呢,絕非是虛構出來的,這我們就不得而致了。
在古人看來,海裡面的就是龍,而河裡面的被稱為是蛟,在民間有一個傳說,蛟龍越過龍門後就會變成真正的龍。蛟龍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種性惡之物,其本身體積龐大,所以在經過較小的湖泊河流時會產生很大的激浪波濤洶湧,在人們看來,這種動物經常不規律性的作惡多端。
如果在漲潮期間有蛟龍經過,會讓河水衝垮橋梁和淹沒農民所種的莊稼,導致洪災泛濫,人們無法正常出行,更嚴重的會淹死經過橋上的人,農民的農作物顆粒無收,要忍受飢餓之苦。
所謂一物降一物,後來就有一位「仙人」出現把蛟龍給降服,之後還把他手中所持的寶劍懸掛在橋下,從此蛟龍就不再作惡,就算蛟龍從此處經過興風作浪,水位也不會高於劍的最低位置。
在我們如今科技發展迅速的年代,是不贊同這種說法的,但也因為斬龍劍是在橋梁修好的時候掛上去,因此絕對算得上是文物,但到現在,都不會有人去把斬龍劍取下來,就連有心之人都不敢去偷,這又有什麼原因在裡面呢?
是因為從古就流傳下來,這把劍本身就是用來鎮蛟的,要是有人偷這把劍,那麼倒黴的事情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後果也不是很好,就這樣流傳下來,人們也對這把斬龍劍表示惶恐了,自然不敢輕易的去觸碰。
那麼考古專家為什麼也不去拿呢?是因為專家的本職工作是保護文物,而這把斬龍劍在橋下呆的好好的,拿出來萬一破壞了文物怎麼辦?何況經過了這麼長時間,也沒了什麼研究的價值,也就沒專家去拿了。
我也聽過一個說法,說是古代最早的工程學和水文測量技術,一般用不易生鏽的生鐵鑄就,本體和通用劍比要重很多,放在橋拱正下方一是向橋體施加下行力,使橋體結構間空間變小,整體建築密度更加緊實。
另一個是因為古代水流測量技術不成熟,如果橋拱下的生鐵劍在水流裡飄動,說明水流強度很大,下水很危險,中國古代的建築和結構是非常巧妙和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