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文化惠民工程挖掘民間特色 點亮群眾藝術生活

2020-12-24 中國文明網

迎春書畫筆會。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固陽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包頭市中部。全縣總土地面積5025平方公裡,總人口21.3萬人。全縣轄6個鎮、1個工業園區。該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這裡有二人臺、打坐腔、踢鼓子、秧歌、鑼鼓、廣場舞、剪紙、書畫等眾多的群眾文化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非常活躍。

廣場舞大賽。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近年來,固陽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要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產業,轉化為全縣人民文化修養、文明素質的大提升,把文化建設擺上更加突出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科學發展考評體系,納入全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事內容,堅持統籌城鄉、重心下移,面向基層、服務群眾,著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讓更多人民群眾享受到文化發展成果。每年舉辦的「車鋪渠二月二燈會」吸引城鄉上萬群眾參加,各大媒體全面進行報導。連續舉辦17屆的秦長城文化旅遊節,榮獲文化部「群星獎」。每年舉辦群眾文化活動百餘場,參與群眾達4萬餘人,實現了「以十帶百、以百帶千、以千帶萬」的鏈條式發展,達到了強基礎、固陣地、帶隊伍、種文化的體系化目標,初步探索出一條「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支持、市場運作」的基層文化活動新路子,得到了社會群眾的讚譽和上級部門的認可。

  激活主體 量身打造多彩文化活動

縣文化藝術中心。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堅持突出基層群眾的主體地位,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比賽、展示為載體,讓群眾從臺下走到臺上,由觀眾變成演員。根據群眾的實際情況和文化需求,固陽縣對活動科學分類、規範引導,精心策劃了各類文化活動,包括有農牧民文化大院風採大賽、全縣群眾廣場舞大賽、元宵節秧歌大賽、農牧民二人臺大賽、社區廚藝大賽、全縣十佳廚藝爭霸賽、全縣書畫剪紙展等。為擴大活動影響力,固陽縣利用「多彩固陽微信平臺」和相關網站,以及縣融媒體中心進行實況轉播,形成巨大的「磁場」,讓全縣社會各界的各類文藝人才競相登場展現才藝,很多地方出現了一人參賽、全家上陣的盛況,能夠在家門口的舞臺上過把「明星癮」成為令人羨慕的「正經事」,人人都關注、戶戶傳歌聲、村村都參與,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參與性和活動激情,帶動了上萬群眾參與,成為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活動。

  拓展陣地 著力構建三級文化網絡

農牧民文藝匯演。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開展以來,固陽縣一大批處於閒置狀態、落滿灰塵的文化場所和文體器材被高效利用起來,全縣文化場所良好使用率達到90%以上。一些工地、廠房、農家小院也充分利用起來,成為文化活動新陣地,一些民間藝人還自籌資金建起了農民劇場。在此基礎上,固陽縣加快構建縣、鎮、村三級文化服務網絡。縣一級,重點抓好大型標誌性文化設施建設。總投資1.2億元的縣文化藝術中心已建設完成,縣圖書館、文化館、體育館已經正式投入使用,對外開放。鎮一級,重點培育示範村、示範戶,加快推進每個鄉鎮有一個綜合文化站建設。固陽縣6個鄉鎮都建設了面積不低於300平方米的鄉鎮文化站,其中懷朔鎮、銀號鎮文化站率先成為縣文化館分館,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培養隊伍 充分探索「送文化」新途徑

書畫展。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充分利用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進一步推進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法手段,推動更多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推動更多專業文藝人才深入基層,把送演出與帶徒弟結合起來,促進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普惠普及。縣文藝院團、文化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各類專業人才下鄉包片包點,和鄉村文藝骨幹同臺演出、相互交流,手把手、面對面地進行培訓和輔導,提高創作水平,引導創作方向。成立文化志願者隊伍,經常性地開展「文藝進鄉村、歡樂手牽手」公益演出,在20多個鄉村採風基地定期培訓鄉村文藝骨幹。2014年以來,全縣共深入鄉村輔導400多場次,培訓文藝骨幹4000餘人,專業院團和專業人才隊伍成為一支支文藝「輕騎兵」,馳騁在固陽的農村大地上。

  創新方式 努力搭建「種文化」新平臺

剪紙展。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固陽縣積極引導農村民間文化成長,挖掘蘊藏在農村的特色文化,一大批鄉土文化人才脫穎而出,促進了農村文化的內生增長、創新驅動。政府部門「修臺壘灶」後,鼓勵農民群眾自己定菜單並「掌勺下料」,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以身邊人、身邊事為題材,創作出一大批積極健康、清新質樸、鄉土氣息濃鬱、具有獨特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文藝作品,並佔領了農村宣傳文化陣地。截至目前,全縣共扶持發展30多支民間文化隊伍,培樹100多個鄉土文化能人。還將各級文藝愛好者、民間文化傳承人等1000餘人分類入檔,建立了文化人才資料庫和專門的網絡平臺,實現雙向選擇、重點聯繫。這些基層的文化藝術人才,如星星之火,帶動鄉村文化活動搞了起來、廣場用了起來、廣播響了起來、農民樂了起來,傳播了優秀文化,引領了文明鄉風。

  建立機制 勇於開闢「市場化」新路子

廚王爭霸賽。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在推進群眾文化建設中,固陽縣積極對接社會資源,運用市場運作方式,激發了各方面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一是社會「助辦」,以文企聯辦、民辦公助、冠名贊助等多種方式,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文化公益事業。如每年全縣的群眾廣場舞大賽,固陽縣廣電網絡公司、移動公司等都會投入資金換取廣告和冠名權,在固陽縣賺足了人氣。這樣良好的示範效應,帶動了固陽縣各個企業爭相效仿,出資支持群眾文化活動在全縣蔚然成風。二是群眾「自辦」,政府搭建平臺,積極培育民間文化市場,多方位提供發展空間,鼓勵群眾自辦文化產業。如哈業忽洞二人臺文藝隊,小白楊民苑隊等民間自辦的文化團隊在服務村民、滿足自身文化需求的同時,積極開拓市場,成為致富渠道,初具鄉村文化產業雛形。

  近年來,固陽縣堅持文化聚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和文化智民的總體發展思路,正一步步為群眾創建一個自娛自樂的綜藝大舞臺、沒有圍牆的大劇場、永不落幕的快樂大本營。下一步,固陽縣還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積極引導支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帶動全縣各級領域支持公共文化建設,建立起以文化惠民為抓手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常態化、長效性工作機制,推動全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化、品牌化。(來源:包頭首發)

相關焦點

  • 長沙群眾文藝匯演決賽開幕 挖掘民間本土文化
    長沙群眾文藝匯演決賽開幕 挖掘民間本土文化   中新網長沙9月12日電(記者 楊華峰) 12日晚,隨著歌舞《歡樂瀟湘》的登臺表演正式拉開了「歡樂瀟湘——長沙篇·舞動星城 歌湧湘江」群眾文藝匯演決賽的帷幕。
  • 常州燈會亮燈,第六屆「文化點亮生活」大型惠民行動啟動
    昨晚,環球恐龍城迪諾水鎮流光溢彩,萬盞花燈同時點亮。由常州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旅局、市文聯、龍城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常州日報社、常州廣播電視臺協辦的常州市第六屆「文化點亮生活」大型惠民行動暨2021常州燈會啟動。
  • 220項惠民文化活動「點亮生活」 2020常州燈會亮燈並將持續109天
    昨晚,隨著覆蓋整個環球恐龍城的大小燈組同時亮燈,融合了傳統與時尚、科技與創意的2020常州燈會璀璨亮相,第五屆「文化點亮生活
  • 讓群眾盡享文化惠民「大餐」
    今年以來,南譙區把保障和改善「文化惠民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兩館一站」免費開放及文化信息共享、送戲進萬村、農家書屋運行維護6項文化惠民工程,各類文化服務持續新鮮供給,著力讓群眾盡享文化惠民「大餐」。
  • 宣城文化惠民進萬家活動豐富多彩 為群眾幸福「加碼」
    文化宣傳只有深入一線,才能創作出更多富有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宣城文化惠民工程的開展,通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舉辦文化旅遊節日活動、文化藝術進鄉村、以及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務,為市民朋友送去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滿足了人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的民眾享受著公共文化服務的煦暖陽光。
  • 文明城事|淮北:文化惠民工程點亮百姓生活
    今年以來,淮北市相山區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作為開展文化惠民民生工作的出發點,以資源整合、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事業發展,使城鄉群眾享受到「精神大餐」。春節期間有鄉村春晚、送文化下鄉、「非遺」項目展示、送春聯等民俗活動,端午前夕舉辦「非遺」雲課堂、「非遺」展示進景區活動,國慶、中秋雙節有閱讀朗誦會,重陽節還有文體活動展示、登高等活動。
  • 珠海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 讓文化惠民看得見摸得著更貼近群眾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主辦方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創新「教學方法」,將藝術課堂由室內改為室外,利用城市公園、文化廣場、社區、操場等公共設施場地開展活動。拓展公共場所的功能,讓藝術更加貼近群眾,這是惠民利民、值得點讚的大好事。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文藝創作只有紮根於人民,才會有源源不竭的創造力,才能創作出更多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 無為市文化惠民工程激活文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無為市緊緊圍繞文旅融合發展理念,依託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文旅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挖掘利用文化資源,打造文旅融合品牌。以「濡水情」民俗文化展演活動、「鄉韻無為」地方戲曲展演為兩大品牌活動為載體,結合文化惠民活動,著力挖掘文旅資源,打造特色文旅隊伍,以文化惠民文藝演出、鄉村春晚,新創劇目展演、廣場舞比賽等文體活動為主體,在鄉村旅遊景區、省級美麗鄉村、旅遊集聚地廣泛開展文旅融合活動。
  • 合肥大圩鎮:文化惠民工程走進尋常百姓家
    在大圩鎮農民文化樂園裡,人湧如潮,鑼鼓喧天,絲竹悠揚,激情奔放的舞蹈,熱情如火的歌聲匯成了歡樂的海洋,如火如荼的群眾文化活動,豐富了大圩鎮百姓的日常生活。廣場上群眾載歌載舞的風採,農家書屋裡農民認真閱讀的身影……行走在大圩鎮,一陣陣清新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 文化惠民 精彩生活 | 巡禮寧陽——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收穫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對於群眾文化滿意度工作,更是高度重視,把打造領導高度重視、社會全面參與、具有標杆意義的文化活動、具有塑造作用的文化品牌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格局和境界的提升,全面推進文化繁榮,各種文化惠民活動精彩紛呈,人民群眾的文化滿意度明顯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 安徽鳳陽縣:國家非遺「鳳陽花鼓」進入文化惠民工程
    本報訊 為推進安徽鳳陽縣公益性群眾文化事業發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藝術素養,滿足群眾文化需求。鳳陽縣文化館2020年免費藝術培訓班近日正式開課。文化館負責人表示:「應廣大群眾要求,今年在增加器樂班的同時特增開了鳳陽花鼓課程,也為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識,推動非遺文化的傳承發展。」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 溫泉鎮舉辦第十六屆民間藝術節 百姓家門口樂享藝術大餐
    10月底,2020年溫泉鎮第十六屆民間藝術節在溫泉村文化休閒廣場舉行,當地群眾奉上精彩民間藝術大餐。溫泉鎮文服中心負責人表示,將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持續打造「民間藝術節」這個專屬溫泉的文化活動特色品牌,將地區文化發揚光大。
  • 石排今年文化惠民演出8場 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埔心村■赤坎村■中坑村■福隆村■下沙村■太和社區■廟邊王村從9月18日起,石排已經按下文化惠民演出的「重啟鍵」,「2020年全民藝術普及行動文化惠民演出」再次進村進社區,不斷豐富該鎮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 蘭陵:文化連心接地氣 文化惠民聚人氣
    人民網臨沂12月21日電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2月18日,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磨山鎮孫家屯村文化廣場,群眾與文化惠民演出人員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廣播裡說今天有節目,我們老姊妹們做伴來看。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 文化惠民,為百姓生活增光添彩~
    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正是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市的文化惠民通過已打造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作用,以點帶面,推動轄區內所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因地制宜、挖掘資源、整合提升、共建共享,提升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 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戮力同心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
    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必然要求。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主動順應廣大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強化文化設施建設、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壯大文化人才隊伍,戮力同心,全員下沉,堅決打贏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攻堅戰,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 閱讀鹿城暑期生活點滴 書香撲鼻點亮包頭文化風景
    閱讀是包頭不可或缺的風景,是點亮暑期生活的美麗畫卷。  主題閱讀活動 倡導多讀書讀好書  青山區「百花園」講故事大賽  為展示青山區少年兒童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在廣大少年兒童中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全區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擴大和鞏固素質教育優異成果,青山區教育局成功舉辦青山區「百花園」少年兒童講故事
  • 牡丹江林口縣讓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人民網哈爾濱3月1日電(楊海全、通訊員姜恩、馮春濤)近年來,牡丹江林口縣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引導培育廣大群眾從事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娛樂方式,已成為富民強縣加快崛起凝心聚力的一個縮影。 2014年,林口縣以縣鄉群眾文化活動作為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
  • 綿陽文化惠民演出推行政府採購制 推動民間文藝市場繁榮
    前不久,綿陽市文化館與長虹集團工會達成共識,準備面向該企業職工啟動「文化驛站」服務項目,讓企業職工利用業餘時間通過培訓、體驗的方式,享受到公共文化的基本權益。  這個「文化驛站」項目,正是綿陽在公共文化服務上,實行政府採購的文化惠民服務項目之一。最近幾年,在綿陽各級實施的文化下鄉、進社區演出,同樣也是通過政府採購的方式進行的。
  • 濟南市歷下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建引領文化旅遊惠民工程,助推「泉城...
    近年來,歷下區文化和旅遊局以黨建為引領,結合曆下區實際情況,響應濟南市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自覺對照「1+474」工作體系,將文化旅遊惠民、打造文化精品工程以滿足群眾精神文明需要作為開展工作的指導原則,聚焦「泉城濟南,大美歷下」旅遊品牌建設,維護了文化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工作與文化旅遊事業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