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摸魚哲學」和「糊弄學」的打工人,顯然是時代的產物

2020-12-21 嗚蒙

如果說以前的人,是被「豪門出貴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包圍的,那麼現在的人則開始推崇「網紅達人」,「摸魚哲學」,「糊弄學」,「打工人」等時尚名詞,這可能是社會的現實,也可能是自我的放棄。

摸魚哲學」的精髓究竟是何物?

「摸魚」源自成語「渾水摸魚」,原意指的是在水中捉魚,意思是乘混亂時私自撈取利益。現在也指偷懶、不好好幹活的行為。在《蝕·動搖》,《燕山夜話·一個雞蛋的家當》等文中均有出現。

其實,「摸魚哲學」的精髓就是一個字「」,他們喜歡沒事兒的時候泡茶喝酒,有事兒的時候偷懶甩鍋,笑話那些老實巴交埋頭苦幹的「冤大頭」,自我享受這種行為帶來的快感,樂此不疲。

每天八小時上班,不願意天天「白加黑」,996,月末拿著還算不少的工資,沒有幹活也不會導致挨罵,沒有籤字畫押出了事也不需要承擔責任,沒有高額獎金也安慰自己還有平均績效,平平淡淡,獨善其身。

「摸魚」聽起來就像是佛系的一種變相說法,這也很符合目前大多數「社畜」的真實寫照,因為現實就像前段時間大火的日劇《半澤直樹》中說的,「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

這樣的「雙標」和高級反差黑,也讓更多的社畜們選擇了進入「摸魚哲學」行列,平時做做小事就行了,只要不出大的問題,終究還是能得到回報,總比背著「黑鍋」找不到方向,到處碰壁欲哭無淚的強。

說完「摸魚哲學」,「糊弄學」又是個什麼意思呢。

「糊弄學」,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糊裡糊塗能說得過去的做事情。引申意義是用低成本又體面的方式,應付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

推崇「糊弄學」的這類人叫做「弄弄子」,針對那些生活中不想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弄弄子們分享經驗、求助糊弄技巧、交流「糊人糊事」,用最少的時間和最巧妙的心思糊弄過去,進而留出屬於自己的時間。

「糊弄學」看起來有些消極,但卻是「摸魚哲學」的一種升華,對於無傷大雅的瑣事,「弄弄子」們選擇了一種耗費精力較少又相對得體的做法,既照顧了對方的訴說情緒,又給自己留下「放空」的輕鬆時刻。

因此所謂的糊弄技巧,糊弄經驗也瞬間在社畜群體中炸開了鍋,各類被壓榨的「打工人」們開始尋求一種相對自由的工作方式,他們組團糊弄,組團摸魚,工作效率提高了,內心深處變的愉悅了。

但長期的「摸魚」和「糊弄」也會使人進入另外一個「舒適圈」,享受著用較少的勞動換來了較大的利益,這種暫時的身心自由也不是真正的個人自由,要想不繼續「糊弄」,還應該為了自己認真一次。

只有「摸魚」後達到自我精神上的自由,才不會被PUA

PUA,全稱「Pick-up Artist」,原本是指男性接受過系統化學習、實踐並不斷更新提升、自我完善情商的行為,後來泛指很會吸引異性、讓異性著迷的人和其相關行為。而到了職場中,則變成了上級對下級的精神控制和道德綁架。

老闆說,「你經驗不夠,要經歷磨難才能成長」,其實是不想給你升職;經理說,「經濟不景氣,能有份工作是你的福氣」,其實是不想給你加薪;或者經常承諾你美好的工作前途卻從未兌現,像極了戀愛中的渣男……

要想不被PUA,那就要用最短的時間去「糊弄」本身工作,用剩下的時間來認真的做一些自己的事情,這也可以稱為「副業」,在主業上如果沒有上升空間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副業」來進一步打工升級。

打工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自我催眠的「舒適圈」裡打工,明明知道這是一種廉價的勞動力,卻還是捨不得一天饅頭管飽的低級物質生活,精神的極度匱乏才是萬惡之源,只有精神的自由才是前方的燈塔。

想要真正的精神自由,就要有一种放棄舒適的本事,當你處於和所有人都是同一種平臺的時候,就需要培養隨時離開這種平臺的能力,這就是要成為「為自己打工的打工人」,只有為自己打工,才能喊出來「打工人都是人上人」的口號。

· END ·

作者:三層肉夾饃,一個被醫學耽誤的段子手,一位在愛情裡的雞湯大叔 。

延伸閱讀

讀豐子愷《活著本來單純》灌籃高手手遊一周年,我終於棄遊了

《都挺好》,讓而立之年的我們,不寒而慄

中國式婚姻的苦楚,這次我是真的懂了

家,讓情更濃,讓水更清

光棍節後再談《情深深雨濛濛》

像極了愛情,《我們仨》,一位老婆婆的深情告白

NEXT IS BETTER

三層肉夾饃

2020年12月19日於摸魚

相關焦點

  • 「打工人」、「摸魚學」、「職場PUA」……工作如何勾勒了我們的...
    「打工人」、「工具人」、「職場PUA」、「摸魚哲學」、「廁所自由」……無論你是在大廠裡主動「996」,還是在格子間偷偷「摸魚」,2020年就快到尾聲了。如果說「打工人」和「工具人」是白領搬磚青年們的自嘲話語,「摸魚哲學」則是他們在工作場域試圖建立的日常反抗儀式。「摸魚」這一詞出自成語「渾水摸魚」,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語。不過,今年,微博博主「@推拿熊」總結出了一套「摸魚哲學」,使得「摸魚」獲得了新生。
  • 糊弄學:年輕人的新技能
    網友被陳建斌老師的答覆雷得冒煙,一致認為陳建斌老師表達了個寂寞,不想和你說話的最好表示,簡直就是「糊弄學大師」。什麼是「糊弄學」呢?——這是個好問題!糊弄學指的是「能糊弄就糊弄,能將就就將就,反正就是要把時間最大程度上用在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狠起來連自己都可以糊弄。」糊弄學、凡爾賽文學、打工人並成為近段時間三大網紅語言。
  • 「糊弄學」,是個什麼梗,為啥這麼多人在學?
    繼凡爾賽文學、打工人後,「糊弄學」已成為近段時間的第三大網紅語言,指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能糊弄就糊弄、能將就就將就地去應對工作、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在某社交平臺「糊弄學」小組中,有16萬餘成員每天分享著他們的「糊弄」心得,甚至還有人研究出一套「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的萬能回答公式。有人認為「糊弄學」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是消極應付的表現,應該給予批評、予以制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糊弄學」走紅,首先該反思的是領導管理方式是否科學。
  • 上班8小時,摸魚5小時,當代年輕人的病態哲學
    近日,紐哥在知乎熱榜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如何看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捧『摸魚哲學』,拒絕努力的年輕人真比老一輩活得更通透嗎?」在網友的跟帖留言中,紐哥發現,原來抱著「上班摸魚」心態的年輕人不在少數。……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去奮鬥,每天上班以摸魚度日?上班摸魚到底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還是「更有前途、活得通透」呢?年輕人為什麼會推崇「摸魚哲學」?
  • 和信奉「摸魚哲學」的人交往累嗎?吃過一次虧已經夠了!
    現在網絡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摸魚哲學,很多的人都有這種生活態度,小蘭的男朋友其實就非常信奉摸魚哲學,無論是在工作當中還是在生活當中,都是非常信奉這種哲學原理。工作上面的事情,小蘭不願意多說,可是在兩人相處的過程當中,小蘭的男朋友始終信奉的摸魚哲學,在一些事情上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 日本黑科技|防走神頭套,摸魚的打工人看完要哭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神這種事在所難免,職場打工人有時也需要依靠走神摸魚續命。正所謂,摸魚一分鐘,偷樂三小時。對廣大日常在寫字樓壓滑鼠、砸鍵盤的摸魚打工人而言,雖然不常常摸魚,但摸魚常常有 。但長時間的走神摸魚又會影響工作效率。那麼,作為「資本家」的老闆就沒有招了嗎?近日,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讓打工人看完沉默,學習人看完淚目的設備,一款提高集中力的可穿戴設備,堪稱防走神神器。
  • 糊弄學是什麼意思 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
    而近日有媒體採訪丁真舅舅,被網友調侃丁真的舅舅簡直是糊弄學大師。那麼,糊弄學是什麼意思,丁真舅舅糊弄學大師是什麼梗?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吧。糊弄學是什麼意思糊弄學的意思是指把糊弄當做人生信條的一門學問,糊弄學所研究的內容便是不必較真,不必事事抬槓,要四兩撥千斤,和周遭的一切耍太極,就是應對生活中一些難以推脫的事情的技巧。 所謂的 糊弄 學, 旨在讓人以最少的精力圓滑地完成事務,並不讓對方察覺到你的敷衍。
  •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最近網友們有沒有經常看到打工人的表情包。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們還不是很清楚打工人是什麼梗?那麼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打工人的梗介紹吧。打工人是什麼梗一、出處介紹打工人是意思就是打工仔,現在很多上班族、社畜都這樣稱呼自己。
  • 馬雲提倡996工作制,為何很多95後年輕人卻信奉「摸魚哲學」?
    Hello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關於加班的幾個觀點,在論壇中瀏覽信息的時候看到了有很多95後的年輕人,其實越來越信奉摸魚的哲學,不願意在公司裡努力熬夜加班,大家再也不願意去承受所謂的996工作制,那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筆者經過調查也是總結了以下幾個原因。
  • 打工人必備!擠地鐵也能玩的豎屏手遊,輕鬆愉快的社畜摸魚神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成了打工人:清早起床洗漱完畢,連飯都來不及吃,就要去擠地鐵上班。身上沒有帶任何金屬,卻在經過安檢儀的時候滴滴作響——好傢夥,原來安檢儀檢測到的,是我們打工人如鋼鐵般的意志,活脫脫一個現代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微信聊天時加上這個字,效果讓人吃驚……網友化身糊弄學大師
    微信聊天時加上這個字,效果讓人吃驚……網友化身糊弄學大師
  •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是努力還是摸魚?看稻盛和夫這樣說
    前段時間,熱搜上出現這樣一個話題:如何看待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摸魚哲學.拒絕摸魚的年輕人真的比老一輩活得更加通透嗎? 很多人則對摸魚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比如有的人摸魚是因為到達了職業的天花板。 有的人摸魚是因為上升渠道狹窄,階層固化。
  • 日本人為摸魚有多拼!將40年前的經典遊戲,完美移植到了excel裡!
    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 最近這段時間,打工人的梗突然刷爆了網絡,各種玩梗和自嘲也引發了不少職人的共鳴。但在這些打工語錄當中,我們能感受到它在昂揚的背後,隱藏了打工群體的生活現狀與情緒。
  • 打工人是什麼梗 打工人的心酸和無奈心情說說 朋友圈打工人語錄
    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最近不是國慶假期結束了,大家又要會重新回到打卡上班的痛苦生活當中,而假期剛過,很多人顯然還是有些緩不過來的。 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
  • 「凡爾賽」or「打工人」
    凡爾賽or打工人? 無論是自嘲式的「打工人」,還是「謙虛」式的炫耀都顯示著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視點1 凡爾賽文學的出現與流行的確是時代的產物。把它當作一時的「玩梗」、調侃來舒緩壓力無可厚非。
  • 網際網路打工人為什麼要摸魚?
    按照故事的常規走向,被大Boss批判一番的「打工人」們早該作鳥獸散,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繁忙的工作上。但此次事件中,妙就妙在有員工祭出字節跳動價值觀之一「坦誠清晰」對張一鳴進行實力回懟。深燃和7位網際網路人聊了聊他們對於摸魚和工作效率、管理方式的看法,有的人摸魚摸成了表演大師,能瞬間把摸魚演成業務探討;有的人探索出了摸魚的最高境界——拉著領導一起摸魚;有的人深剖自己內心,認為摸魚背後是對公司深深的失望。
  • 展現當代中國哲學的獨特魅力與時代價值
    本屆論壇以「哲學在當代中國的創新性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餘位學者圍繞「現當代哲學視野與『中國問題』」「中國傳統在現代性視域中的創新與發展」「哲學在當代中國的話語體系構建」「中國道路與全球現代性」等議題展開了深度對話。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論斷,而新時代哲學則擔負了新的歷史使命。
  •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哲學突破性及其新時代內涵
    近200年來,面對各種環境思潮和理論訴求,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始終能體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主要原因在於其哲學上的突破性。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並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把握並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哲學內涵,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賦予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價值。
  • 《文案摸魚指南》:打工人必看!
    說到打工,就不能不提摸魚。打工人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因為你無論怎樣努力打工也不可能賺到很多錢的,最多讓老闆賺到很多錢,所以只有學會合理摸魚,才是一名合格的打工人。文案如何正確摸魚?說到底,這可是個技術活。
  • 打工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打工人 最火爆經典語錄來啦!
    打工人往往起早貪黑,拿著微薄的工資,但工作卻十分辛苦,最近不是國慶假期結束了,大家又要會重新回到打卡上班的痛苦生活當中,而假期剛過,很多人顯然還是有些緩不過來的,於是網際網路上的打工人便會互相發雞湯互相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