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扎堆港股?流血也要上市,獨角獸怎麼了?

2020-12-23 電商報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這邊獨角獸上市秒變「毒角獸」:藥明康德從高位下跌33%,工業富聯從高位下跌30%,三六零從高位下跌了58%。

港股也不例外,閱文集團、眾安在線、易鑫集團、雷蛇全面破發,前四位最高跌幅分別為46%、49%、67%和65%;平安好醫生上市第二天破發;獵聘網更慘,6月29日上市當天就跌破發行價。

即使在美國上市,也逃不出這個「魔咒」:優信股價在短暫上升後迅速破發......

市場驚魂未定,這邊又有一大堆獨角獸排隊等待上市:

6月21日,同程藝龍赴港遞交招股書;

6月25日,美團點評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6月27日,手機直播平臺映客在港開啟路演;

6月26日,知名鋼鐵電商「找鋼網」遞交招股書;

6月28日,寶寶樹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

6月29日,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

為什麼扎堆港股?流血也要上市,獨角獸怎麼了?

形勢變了,天晴的時候要修屋頂

讓我們回到2014年,回到獨角獸誕生的時候。彼時,經過08年金融危機,貨幣寬鬆,再加上國家大力提倡「雙創」,創業者比較容易就能借到錢。獨角獸們借著這波資金,同時順應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拔地而起。

但是,如今形勢變了。本月美聯儲調高基金利率,美元加息,人民幣貶值;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戰下經濟局勢不穩定。

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它們都著急退出。如此一來,獨角獸們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融資,更不用說上市了。

天晴的時候要修屋頂,下雨了就晚了!

至於為什麼扎堆港股,主要還是因為門檻和估值。

其一,港股財務審核要求比A股低。A股上市有一條規定:發行前3年的累計淨利潤超過3000萬;發行前3年累計淨經營性現金流超過5000萬或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這對於還在燒錢拼用戶的網際網路企業來說,門檻太高了。

其二,美股對新經濟公司的估值沒有港股高。蘋果在美股僅有15倍的市盈率,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市值可能都會被折價了5倍不止。

此外,股市的錢是有限的。2017年,港股交易額只有美股全年交易額的十六分之一,只有A股的六分之一。港股的資金量相對小,水池裡的水越抽越多的話,越到後面融到的資金就越有限。

所以,越早上市對它們越有利,如果趕不上這波,後面就危險了。

因此,我們會看到一個個食言的企業,包括即將上市的小米,和正在擬上市的滴滴和螞蟻金服。

獨角獸上市,股價紛紛跳水

但是,上市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

先來看看幾隻獨角獸在股市的表現:

眾安在線(06060)

閱文集團(00772)

易鑫集團(02858)

平安好醫生

用跳崖式暴跌來形容也不為過。

為什麼這些都是在各自領域堪稱龍頭的企業,一到股市就疲軟了呢?

原因很簡單,這些獨角獸估值再高,卻往往虛胖。

網際網路時代,資本和創業者都相信:誰掌控了流量誰就掌握了未來,流量意味著未來賺錢的所有可能性。因此,在過去幾年,流量也成為衡量一個獨角獸唯一重要的指標。

流量從哪來?燒錢!

融資,燒錢拼用戶,提高估值,再融資……

這就產生一個極其荒謬的邏輯:營收越多,虧損越多,估值越高。

它們都以亞馬遜自居:亞馬遜虧損了20多年,市值卻是世界第一(行業)。

但是,在這個時代,評判一個企業的標準不是你能融資多少,估值多高,而是把錢花哪了。

亞馬遜把賺的錢都用在研發上,而中國的獨角獸們用在哪裡了?以剛剛上市的優信為例,2017年,優信在營銷廣告上的費用超過15億,幾乎就是全年的營收。

沒有技術壁壘,只有規模優勢,流量優勢,歸根結底還是沒有護城河。這樣的獨角獸,只要有足夠多的錢,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短期內就可以創造出來。

因此,潮水過後,「毒角獸」自然就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畢竟,股民又不是傻子。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想,那些早期投資人、投資機構也不是傻的,為什麼要給獨角獸融資呢?

事實上,在這種模式下也是可以賺錢的,前提是成為市場絕對的第一,這也就是一個悖論:想要賺錢就要先提供源源不斷的錢。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正式進入下半場

隨著這波上市潮的到來,各大領域內的獨角獸基本上市完畢,這也意味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上半場結束了,正式宣告進入下半場!

隨之,打法也要變了!

如此看來,上市僅僅是一個新的徵程的開始,一個全新起點的開端,而不是擊掌相慶的輝煌時刻。

那麼,下半場拼的是什麼?答案是:盈利模式。

事實上,不管是什麼獸,能賺錢才是王道,而所有優秀的公司都有共同的商業模式,那就是低成本複製、深度護城河和強勁現金流。而那些偽獨角獸們則不具備。

從這個角度來看,上市和沒上市其實都處於同一個起跑線,那就是找到盈利模式,通過精細的運營降低成本,通過融資深挖護城河。

對投資者來說,如今,新名詞層出不窮,數據錯綜複雜,但我們只需回歸根本:新物種也好,生態化反也好,不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是壞企業,不賺現金流的業務是壞業務。

作者:風清

來源:電商頭條

相關焦點

  • 智通港股解盤(6.6) | 港股跟隨美股反彈 「獨角獸」發力上揚
    必讀 智通港股解盤(6.6) | 港股跟隨美股反彈 「獨角獸」發力上揚 2018年6月6日 19:59:37
  • 2020年度新經濟產業獨角獸企業100強
    以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來衡量的話,這些超級獨角獸已經超過95%的上市公司。這不禁會讓人思考這些遲遲沒有上市的獨角獸與超級獨角獸們最後究竟會花落誰家?2020 年的一級市場有點難,也有點喜。難在募資,喜在 IPO 數量大漲。2020 年中國公司的IPO群像,也有點特別。
  • 獨角獸南奔
    只是,現在這個冬天,在南奔的隊伍裡面,多了很多獨角獸的身影。與匈奴南下、候鳥遷徙、大媽避寒不同的是,獨角獸目的地都比較明確——香港。但也就是這最後的臨門一腳,最為難奔。  資本凜冬比人們想像的來得更為猛烈,先覺江水寒的小米們,通過忍痛放低身價邁入港股、美股,在後來者豔羨的眼中找到了窩冬地,後知後覺的獨角獸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以求進入溫暖之地。
  • 滴滴籌備香港上市?還有這些獨角獸可以關注
    繼螞蟻集團之後,滴滴出行也被爆出即將上市的消息。有媒體稱,滴滴正與投行洽談,計劃最快年內公開發行。其目標估值超過6000億港幣,有望成為近年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今年以來,京東、網易回港,中芯國際、寒武紀、螞蟻集團等獨角獸A股IPO,掀起新一輪造富神話。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後備軍?
  • 經濟變革下京東多個獨角獸上市的意義
    公司上市是一個怎麼聽都不壞的詞,從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資本市場從開始的國有企業救命工具到公司買殼募資地,雖然經過一定扭曲的發展,但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系統的資本市場架構,企業對於資本市場從陌生到疑惑,再到興奮。
  • 近期熱門新股怎麼選?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
    新股怎麼選?帳戶裡要放多少錢?要打多少手?20倍孖展怎麼約? 國配一手貨源怎麼拿?以及怎麼樣才能中籤?這些「致命」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打新投資者。伴隨近期熱門新股的到來,是時候和大家好好嘮嘮了。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參與港股打新?
  • 內地企業為什麼要選擇在香港上市?
    農夫山泉2019財年給股東派息95.98億,2020年3月又派息9億元,帳上還有91.75億的派息儲備,投資者不禁要問了,你都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還要來上市募集資金?可能農夫山泉自己也沒有想好募集資金怎麼花吧,我看招股書,壓根就沒有披露募資用途,那為什麼還要來港交所上市?
  • 茶飲「獨角獸」要上市了?奈雪的茶或成新式茶飲第一股!
    前段時間刷屏的「秋天第一杯奶茶」餘溫尚在,茶飲圈的「獨角獸」企業奈雪的茶就被傳出籌備上市的最新進展。 11月28日,香港《經濟日報》援引兩位消息人士的話稱,著名連鎖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已委任招銀為上市負責行,將會再有其他承銷團加入。有消息人士表示,香港上市計劃在初步階段,上市時間表及集資規模仍會出現變化。 中國食品產業相關分析師稱:「新式茶飲頭部品牌有上市需求並不令人意外。
  • 王健:2018年是散戶平權化投資獨角獸「元年」
    來源:金融界網站要說最近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獨角獸,獨角獸真正體現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綠色通道」和CDR的出臺為國內獨角獸企業上市及從海外回歸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選擇在A股上市,散戶投資者終於有了平權化參與獨角獸投資的機會,所以今年可以稱為散戶平權化投資獨角獸「元年」!
  • 2018最不能忘掉的關鍵詞:割韭菜、暴雷、流血上市……
    我們常說要警惕「坑」,過去這一年,暴露了太多的「坑」。坑,並不好,之所以要記住這些坑,其實是為了接下來更好地避開那些看不見的坑。集中上市,是今年中國公司的一個關鍵詞,上市的公司中,有行業老將,有創業新貴,也有巨頭新寵。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共有33家新經濟公司赴美股和港股上市,其中美股20家,港股13家。最快上市紀錄,是從創立到上市只用了2年零2個月的趣頭條。
  • 中概股現回港上市潮 為什麼是港股不是A股?
    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明確在港進行上市時,可保留現行VIE架構及不同投票權。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在港交所上市,為港股上市規則修改後首家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的公司。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成為繼小米集團之後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回歸港交所二次上市。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03BAT巨頭扎堆搶食根據國家衛計委曾經預計,到2030年我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顯著擴大,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16萬億元。2018年登陸港股,目前市值也超過1140億港元。換言之,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京東健康的估值暴漲230億美金,刷新了「估值增長最快的獨角獸」的記錄。今年8月初,京東健康登上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成為「最年輕的獨角獸」。未來京東健康將和京東數科、京東物流子集團三足鼎立,協同京東商城零售業務發展。
  • 這是投資港股最好的時代:為什麼是港股?時機到了嗎?
    1為什麼是港股在香港局勢逐漸穩定的同時,中國經濟強勢復甦,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0.7%,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
  • 扎堆上市,被奶大的獨角獸真正的難題還在下半場
    一來要在這一片無人區趟出一條道,燒錢成為僅有的方案;二來,要在已經開拓出的空間描繪藍圖,還面臨著慘烈的廝殺;而關於未來、關於終點在哪?滿身疲憊的獨角獸們似乎也無暇顧及。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而活下去的唯一資本是"錢",但面對日趨謹慎的資本,以及自身賺錢能力不足的尷尬,進入2020年以來,這些獨角獸們紛紛向資本市場挺進,而關於獨角獸們的真實底色也紛紛揭開示眾。
  • 流血上市:AI獨角獸的自救
    重壓之下,國內AI企業紛紛開始通過上市的方式緩解自身焦慮。但在行業整體盈利前景並不明朗的情況下,IPO能否解決行業面臨的盈利難題,仍然是個未知數。資本輸血趨緩隨著市場對AI行業了解的不斷深入,資本對AI企業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理性了。
  • 映客破發港股「僧多粥少」 鬥魚臨時轉舵赴美IPO
    今年,獨角獸上市熱情洶湧,以至於排隊的公司太多,港交所的鑼都不夠用了,而獨角獸上市後處境艱難,尚德機構、小米、獵聘網等公司先後破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有消息稱,原計劃赴港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轉身投奔納斯達克。7月24日,鬥魚官方在面對《證券日報》記者求證時表示,暫無回應。
  • 股票中的獨角獸是什麼意思?
    2、按估值來分,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尚未上市的企業;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五年內實現1億美元估值被稱為潛在獨角獸企業、在三年內實現1億人民幣估值的被稱為種子獨角獸企業。
  • 2020年十大IPO預告:誰將「逆天改命」,誰又會「流血上市」?
    為什麼說「再次」呢?事實上自2018年起,字節跳動上市的傳聞就時不時傳出,多個版本的上市時間和地點不一而足。對於此次傳言,字節跳動的官方回應依舊是沒有上市計劃,並表示上市屬於長期規劃,現時公司財政資源充足。 字節跳動成立於2012年,旗下產品除短視頻分享平臺抖音外,還包括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Faceu等,目前產品及服務已覆蓋150個國家和地區。
  • 港交所新規提高上市門檻 業內人士:新經濟、獨角獸公司影響不大
    近日,港交所發布了有關提高主板上市公司門檻的諮詢文件,一些打算赴港上市的公司也因此加快了各項工作推進的步伐。投行人士預期,明年7月前會迎來一撥赴港上市的高峰。港交所新規提高上市門檻11月27日,港交所官網發布了有關主板盈利規定的諮詢文件。
  • 望京SOHO走出的明星上市公司和獨角獸
    最近,多家在望京SOHO辦公的公司成功上市,這裡邊甚至有一家曾經在望京SOHO「借辦公室」的創業公司,現在也已經成長為行業巨頭。「借宿」望京SOHO的水滴公司成了獨角獸水滴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健康保險保障領域的獨角獸公司,被稱為「下沉市場四大天王」之一,僅在今年上半年,就連續完成了B輪和C輪融資,融資規模接近16億元。熟悉資本圈的人都知道,現在是資本寒冬,而且沒有轉暖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