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頭這個消失的古鎮,曾是北魏的咽喉要塞,還走出過幾位皇帝
站在一壟黃土梁上,極目遠眺,懷朔古城以田野、麥地、荒原的原生態之姿跳進眼帘。那一刻,仿佛呼吸都變得深沉,你不知道隨意走過的地面驀然出現的那一塊碎瓦,是否是穿越了千年而來。但你知道,腳踩的這片土地是金戈鐵馬的懷朔鎮故地——懷朔古城。
-
到底是北魏武川鎮還是魏帝行宮 武川土城梁古城為魏帝行宮
五十年代 張鬱先生調查發現,並考證為北魏"武川鎮"城址。這一觀點多年來被歷史學及考古學界普遍採用。筆者經實地調查及史料核對,認定此城是北魏皇帝行宮遺址,不是北魏武川鎮城址。 土城梁古城的具體情況,此處不再贅述,其規模與已考定的懷朔鎮和撫冥鎮相比,規模不及,做為皇帝之行宮,無需與軍鎮容納千軍萬馬的規模相比,這是客觀事實,依此去推翻它不是武川鎮城址是乎證據不足。
-
北魏六鎮之亂,是北魏滅亡的導火線嗎?
北魏元叉囚禁胡太后以後,常常入宮親自在孝明帝所住的殿堂旁邊執勤,百般殷勤,孝明帝因此非常寵信他。北魏將領盧祖遷擊敗了他們,胡琛北逃而去。 524年3月,沃野鎮匈奴族人破六韓拔陵號召六鎮居民和邊民反魏。深受旱災之苦、糧食短缺的鎮民一呼百應,在破六韓拔陵的率領下,殺死鎮將,宣布建立政權,改年號為真王。 攻克沃野鎮後,破六韓拔陵派遣鮮卑族人衛可孤率軍攻打東北方向的懷朔、武川二鎮。
-
武川國際燕麥文化節吉祥物「小燕子」首發亮相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1月12日,2020鄉村振興新農品牌上市暨武川(國際)燕麥文化節吉祥物全球發布會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成功召開。會上首次發布武川(國際)燕麥文化節吉祥物「小燕子」,受到現場嘉賓以及媒體朋友們的好評。武川(國際)燕麥文化節吉祥物發布儀式,由武川縣政府副縣長張海濤在會上宣布武川(國際)燕麥文化節吉祥物發布。
-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啟動,武川壩頂北魏祭天遺址入選
張文平:對,現在就是說從呼市到武川路上是大青山的制高點了。 2019年開始,考古工作人員開始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才展現出如今的面貌,分布範圍約1萬平方米,遠望如一個圓形大土包,由矮土牆、環形壕等構築成,並考證其為北魏皇家祭祀遺址。
-
六鎮之亂——北魏崩潰前的喪鐘
而危機正是率先從當初被譽為「國之肺腑」的六大軍鎮爆發。雖說是遊牧民族起家,但逐漸消滅北方割據政權統一中國北方的鮮卑魏國同樣和過去的中原王朝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如何處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而原先世代鎮守六鎮的保留鮮卑文化色彩的豪強們卻逐漸淪為鎮戶、府戶之流,地位和待遇的驟變引起了他們的極大不滿。與此同時,定都洛陽的北魏政權還不斷將囚犯發送六鎮充邊,使六鎮逐漸成為了矛盾的焦點。
-
國博館刊︱北魏六鎮防線的空間分析
如圖所見,北魏六鎮沿線長城分為南北兩線,呈「X」形分布,其中南線、北線長城在什卜太戍堡、海日罕楚魯3號戍堡之間共用同一段城牆;而在東部還有一段「太和長塹」。六鎮一線城址則分布於其沿線,與之互為表裡。如果結合佐川對於懷朔鎮內部鎮將、鎮民及六鎮叛亂前後內外背景的分析,則更加容易理解六鎮之亂為何肇始於這一區域。也正是由於懷朔鎮城處於六鎮防線內部結構中的盲區,因而二份子古城作為聯結武川與懷朔的戰略樞紐,其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北魏六鎮長城太和長塹視域範圍分析圖最後,我們再對東部「太和長塹」一段進行視域分析。
-
關於北魏著名的六鎮之亂、河陰宮變,竟讓繁華帝都洛陽沒落百年
這群亂民裡,居然鑄就了高歡、宇文泰、侯景、葛榮、李虎(唐開國皇上李淵之祖)、獨孤信(周隋唐三朝外戚)等歷史上叱詫風雲、主宰了一個時期的風雲人物。六鎮,是北魏早期進攻和防禦力柔然政權,順著平城(山西大同市)北從西向東先後設定的六個國防聚集點——沃野、懷朔、武川、撫冥、玄柔和懷荒。
-
《中國》之關隴,北魏宇文泰鮮卑、漢文化融合,隋唐前沿
公元534年,宇文泰,賀拔嶽武川是北魏鎮守的城池,關隴地區是北魏重要的中心,關隴軍人也是北魏強大的部隊。宇文泰28歲的時候被眾人推薦接任賀拔嶽領導權。宇文泰聽罷立即吩咐官員將蘇綽徵召朝中,擔任行臺郎中,其職責全面和具體,涉及行政、管理、財務等等。蘇綽進入朝中,一如既往的安靜,安然泰之,提出了「朱出墨入」的記帳程式,財務收支一目了然。對政府機關行文方式也做出了規定,墨色為上行文陳訴,朱色為下行文批閱,這一行文方式被歷朝歷代傳承。
-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發布區域公用品牌「源味武川」
2020年4月19日,武川縣「源味武川」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武川縣供銷社農產品展廳舉行。本次發布會由中共武川縣委、縣政府主辦,武川縣委宣傳部、縣農牧和科技局、縣供銷社、縣商務局承辦,北京中農遠洋公司協辦。
-
福建一座千年古鎮,古時曾是歷史重鎮,古色古香被譽「文化之鄉」
福建一座千年古鎮,古時曾是歷史重鎮,古色古香被譽「文化之鄉」說到福建,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廈門今天要說的是一座千年古鎮,這座古鎮了不得,在古時曾是歷史重鎮,如今古色古香被譽為文化之鄉。,作為福州僅有的唯一一個歷史古鎮,它的意義非凡。
-
北魏帝都,明清重鎮,大同必遊的八大旅遊景點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曾是北魏帝都、明清重鎮,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當古老的氣息和異域般的塞外風情在此交匯之時,大同的面紗被逐漸揭開,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大同必遊的八大旅遊景點吧!
-
山西大同憑什麼能成為明朝九邊重鎮之首
北魏孝文帝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遷都洛陽,從哪遷到洛陽呢,舊都平城,平城就在如今的大同。平城在北魏的前身代國時就已是南都,和北都盛樂並為代國兩大城。圖-山西大同位置及周邊地形圖平城在北魏的前身代國時就已是南都,和北都盛樂並為代國兩大城。
-
北魏為什麼要遷都?又為什麼遷都後40年便分裂而亡?
而軍隊行至洛陽遇上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北魏的軍隊裡,核心主力就是鮮卑的貴族子弟,這些人表達出不願繼續南進的訴求。孝文帝心裡清楚,一支心懷不滿、疲憊不堪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所以就同意了將士能的訴求,但也提出了條件,貴族子弟同意遷都洛陽,便可罷徵。
-
第八屆「武川莜麵(燕麥)文化節」 活動方案
2020年是實現高質量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為更好地展示武川紅色歷史文化和綠色農副產品,擴大武川旅遊資源影響力,提高武川特色優勢產品的知名度,弘揚「尚善、包容、厚德、開放」的武川精神,打造集旅遊休閒、美食經貿於一體的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節慶活動,中共武川縣委、武川縣人民政府決定於2020年8月6日—8月28日舉辦以「紅色文化、源味武川」為主題的第八屆武川莜麵(燕麥)文化節,主辦單位為第八屆武川莜麵(燕麥)文化節活動組委會和呼和浩特市商務局,支持單位為燕谷坊集團公司
-
北魏太武帝滅佛的前後詳細過程:沙門無少長悉坑之
佛道之爭延續千年。中國歷史上,只有「滅佛」之舉,而鮮有「滅道」之行,有也只是順帶。佛教經過多次「消滅」,卻怎麼滅都滅不掉,好比大火燒過的野草,春風一吹再次生長,迸發出勃勃的生機。滅佛不但是中國宗教史、中國佛教史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國古代史中的重大事件。北魏太武帝滅佛是最狠的以此,下令禁斷佛教,還頒布「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的詔書,這不僅是佛教和當時百姓的災難,也是我華夏文明的大災難。
-
「巴中恩陽古鎮之行•山水篇」《好山好水好地方有景有情有故事》
作者:文/圖 程哥[原創] [今日頭條]獨家發布[巴中恩陽古鎮之行巴中恩陽古鎮素為巴蜀重鎮,是四川著名古鎮之一。遠在南北朝時期,時北魏於魏太宗拓跋嗣常泰四年(公元420年),置縣取名義陽,縣治位於今巴中市恩陽區恩陽鎮。設縣建制迄今已1600餘年。
-
入佛知見,晉地行之北魏雲岡石窟系列一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主要建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裡。曇曜是北魏高僧。早年出家,在涼州修習,在《魏書·釋老志》中記載:公元453年,佛教高僧曇曜奉旨來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一天,風塵僕僕的法師在大路上巧遇文成帝拓跋浚的車隊,導行的御馬竟然走到高僧的面前,將他的袈裟用嘴銜起。文成帝細詢其人,對曇曜以師待之。這就是《馬識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