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行業的競爭局面日益加劇,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網際網路生鮮企業的崛起,更是給農貿市場當頭一擊。相較於農貿市場,盒馬、叮咚等網際網路生鮮似乎更了解年輕人的喜好,能夠穩穩抓住年輕人的「胃」。年輕消費群體的數量龐大,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下甚至未來的消費趨勢,農貿市場必須意識到年輕消費群體對整個消費市場的重要性。如何抓住年輕人的「胃」,是農貿市場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不可逃避的命題。
一、規劃定位
農貿市場在當地發揮了什麼樣的角色?如何利用自身的角色定位來填補當地的商業空缺位置?如何利用極具優勢的角色定位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消費者在購買生鮮產品時為什麼會選擇農貿市場?......這都是農貿市場規劃設計中必須解決的問題,農貿市場的規劃定位必須要通過深入調研,科學合理地做出適應農貿市場、適應當地需求的規劃定位。
採荷農貿市場位於杭州市江幹區採荷街道,是一個已經經營了30多年的老市場,市場處於人口集中住宅區,且周邊的競爭商業較少,在新一輪的提升改造中,一鴻設計師將其重新定位為採荷文化主題農貿市場,與其他大眾市場進行區別定位,提升了市場的文化底蘊,市場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二、設計構思
「顏值當道」的時代,消費者在進行產品選購的時候,產品的美觀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的最終購買,農貿市場也不例外。為了適應年輕一代的消費潮流,越來越多的農貿市場加入到「網紅」市場的行列,但是一部分「網紅」市場由於前期規劃定位不準確,或者後期運營管理不善,導致市場只剩下「顏值」而沒有顧客。農貿市場規劃設計一定要做好充分地調研取證,這樣才能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做出符合當地人文特色的市場設計。
一鴻設計師深入挖掘採荷街道的在地文化,將採荷美景、採荷美食、採荷手工等特色文化融入到採荷農貿市場的設計之中,打造出採荷文化主題農貿市場。
三、業態布局
消費者為什麼選擇在農貿市場購買日常所需?可能是因為農貿市場大而全,也可能是因為農貿市場的特色產品,亦或是農貿市場所具有的人情味和煙火味。在農貿市場規劃設計的過程中,業態布局則是影響後期市場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定要做好調研取證,了解到周邊百姓的真正需求,合理布局業態比例。
採荷農貿市場在提升改造後,將傳統生鮮業態與特色生活配套業態相融合,保留了市場原有的「網紅」美食攤位,在業態布局上更加合理,更加適應百姓所需,許多特色業態也更具吸引性,為市場增添更多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