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十一黃金周了,大家不知道想好去哪玩沒。當然,作為一個廣東人,我極力推薦大家來廣州玩一玩。這裡有小蠻腰,聖心大教堂,中山大學這些著名的景點。當然比起這些,更為著名的就是廣東的早茶了。
說起早茶就不得不提腸粉了。腸粉當之無愧是聞名全國的廣式早茶中的代表人物。可以說如果你來了廣東沒有吃早茶,那你算是白來了;吃了早茶沒有吃腸粉,那也算是白吃了。腸粉這一在廣東歷史悠久的美食,只有嘗過最正宗的才能體會到我所想描述的那份美味。
廣東的腸粉,最早源自廣東的羅定,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城市。而後又發展成幾個其他的分支,例如潮汕腸粉,客家腸粉等等。但是作為一個廣東人,還是不得不說,如果你既想來廣東欣賞廣東的風光,感受東南沿海城市的繁華,又想品味美味的廣式早茶。我還是推薦你來廣州。
腸粉,在廣州諸多茶樓之中,當屬銀記茶樓最為著名。坐落於北京路上,多年來始終如一地堅守著,無論風雨滄桑,世事沉浮,始終保持著當年最原初的美味。早晨起床,吹著十月初舒適的秋風,慢慢踱步到北京路的銀記茶樓,點上一杯早茶,一份腸粉,沐浴著早晨漸漸升起的初陽,聆聽著耳邊的鳥語,嘬一口腸粉,感受那晶瑩剔透的腸粉在唇齒間被慢慢地嚼動,嫩而滑的的粉和著鮮美的醬油水,讓人不禁想感嘆一聲這世間竟有這般美味。
比起隨著現代經濟發展,逐漸多起來的配料,像什麼牛腩腸粉,小龍蝦腸粉,我獨中意那經典的豬肉雞蛋腸粉。
豬肉是老闆在開店前剛剛和好的廣東本地豬,配上淡淡的醬油,生抽,鹽,味精,糖等,有些獨門調料老闆當然不會透露給我啦,不過家中媽咪做腸粉時一般便是用上這些。銀記的腸粉中豬肉吃上去沒有太鹹的感覺,那恰到好處的鹹味在淡淡的糖的調和下,會在嘴中釋放出最鮮美的味道,而那新鮮的豬肉也是肥瘦適中,相當良心。蛋則是在城郊的一家野生養殖場上成批採購的,比起24小時照著燈壓榨生命來產蛋的母雞,這裡產出的蛋口感更為好上一些。
腸粉的漿是老闆提前磨好的米漿,散發著絲絲縷縷的清香,在架在煮沸的開水上的抽屜式蒸籠的抽屜裡,以嫻熟的技藝,行雲流水般地澆上薄薄的一層米漿。銀記老師傅做出來的腸粉,厚薄均勻,晶瑩剔透,最是難得,吃在嘴中那般嫩滑也是極為享受的。下米漿之前,老師傅會先抹上些許燒鴨油,這般蒸出的腸粉,都會帶著燒鴨油那讓人食指大動的香味,端上來聞上一聞,便知其中深淺。外地有些不太正宗的腸粉就會只澆上層米漿就草草了事,那般做出的腸粉,就少了這關鍵的香味。
蛋和豬肉都是在米漿下去後加上的,這般做出的腸粉中,肉蛋和粉便是相輔相成,融為一體,沒有煎餅果子那般粗糙的分離感。只需等上短短一分鐘,就可以用專用的鏟子將腸粉剷除鍋。鏟起時,從前往後,一氣呵成,將這一張薄薄的粉捲成一段類似豬腸的腸粉,加之其口感嫩滑,這便是腸粉的名字的由來。
起鍋後,一卷卷的腸粉整整齊齊地碼在盤子中,再在邊上配上兩根青翠欲滴的青菜,然後澆上之前配好的醬油水。就這樣,一盤熱氣騰騰的新鮮腸粉就出爐啦。喜歡吃辣的朋友還可以淋上一層紅紅的辣椒水,與青菜交相呼應,紅綠相稱,煞是好看。銀記腸粉最為可貴的就是它幾十年如一地堅持著當初老廣東最初的美味,連我媽咪嘗到銀記的腸粉時,都在感嘆和她當年嘗及的一般美味。長大以後,上學,工作,我走過很多城市,偶爾也會心癢地去嘗試一下當地掛牌的那些所謂的正宗廣東腸粉,但是比起銀記的腸粉,我始終覺得那些腸粉都少了些東西,沒有那個早晨,我沐浴著陽光,在銀記嘗的那一段嫩滑美味。
比起網上那些鼓吹腸粉的食用效果,富含微量元素,還有現代紛紛擾擾的社會上越來越豐富的配料,我始終中意那最經典的雞蛋瘦肉腸粉,那份源自老廣東的美味。那份能夠帶著你慢下腳步,感受老廣東的悠閒舒適的經典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