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垃圾焚燒廠選址跟蹤:威脅十幾萬人飲水安全

2020-12-18 搜狐網

  繼6月20日,花都垃圾焚燒廠選址,清遠境內的居民代表向省環保廳遞交請願書和萬人籤名冊之後,6月27日居民代表們又向花都區城管局遞交了請願書和萬人籤名冊。昨日,花都城管局和花都垃圾焚燒廠環評單位的工程師代表10多人來到清遠龍塘鎮銀中工區,並帶來了若干份關於花都垃圾焚燒廠選址的民意調查表,希望進村收集居民對該選址的意見,但選址周邊清遠13個村的村民代表在雙方溝通後,認為260份民意調查表,清遠僅佔35份的份額沒有改變,所謂的民意調查不過是「走過場」,因此拒絕接受花都方面人員進村給村民派表。

  緊接著,選址周邊村的村民代表和碧桂園的業主代表在昨日下午2時又出發前往廣州市環保局,向該局遞交請願書和萬人籤名冊。

  質問

  民調表佔比數據未變?

  昨日上午11時25分,花都城管局和選址環評單位工程師代表到達龍塘鎮銀中工區,而周邊13個村的村民代表已在此等候了半個多小時。人沒到前,不到20平方米的「臨時會議室」就已人聲鼎沸,有討論選址環評的公正性,有回顧之前的維權歷程,有聲討花都方面缺乏誠意,還有人把從網上看到的焚燒廠害處一一列舉說明,不滿情緒持續著。

  花都方面來了約19人。開始氣氛還算平和,村民代表們聽完花都方面的來意,表示希望能看看授權派發民調表的相關文件,但花都城管局的相關工作人員卻表示沒帶過來。

  「是真沒帶還是故意沒帶?你見過買東西不帶錢的嗎?」有村民說道。氣氛急轉直下,變得劍拔弩張了起來。花都城管局只好表示如果村民們執意要看,下次會帶過來。

  有村民就發問了,屢次向省環保廳、花都區城管局請願後,260份民意表清遠只佔35份的份額,如今數據有無改變?

  但是花都城管局沒有正面回答,只說無論村民是反對還是支持,他們都會如實向上級反映。

  而花都城管局遲遲沒有拿出民調表給村民代表們看,又惹來村民質疑:「連民調表什麼內容我們都不知道,萬一找些目不識丁的村民忽悠過去怎麼辦?」

  在村民代表的堅持下,花都城管局的工作人員才拿出了民意調查表,等代表們看完了又收了回去。

  看完民調表,村民代表們依然覺得不能接受。「我們不知道民調表清遠佔多少份,如果是35份沒變,那我們填不填都沒有意義。那份萬人籤名冊就是我們的民意!」三星村村民老張有些激動地說。

  有村民在場指出,垃圾焚燒廠選址周邊,受影響的人口清遠的比花都多,但是民調表花都佔了大半清遠僅有35份,究竟是哪個單位設計的民調方案?此外,民調表中所有的問題設計沒有考慮到清遠具體的情況,「大部分村民不識字,對項目了解不多,要是有人在旁教唆,全部打鉤也說不定」。

  還有村民認為問題設計沒有考慮到清遠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都是問對花都有沒有影響,對花都的生活環境會不會有幫助,對花都肯定是有利影響,但是對清遠的影響呢?是好是壞為什麼不在問題中體現?」

  花都城管方面表示民調表所有問題均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的標準設計。

  但是由於沒有得到民調表具體多少份的正面回復,村民代表們拒絕了花都城管方面進村派發民調表的要求。

  質問

  環評敏感點刻意不提銀盞水庫?

  6月27日,清遠碧桂園假日半島的業主代表和焚燒廠選址附近清遠地界的村民代表們,將厚厚一疊萬人反對籤名表遞交到花都城管局。現場居民代表們也從項目程序合法性、技術可行性、管理可靠性等方面向該局局長提出25個問題及多項訴求。

  居民代表們還堅持要花都城管局將選址的專家評估意見和提供給專家評估的備選場址概況材料遞交出來,對著這兩份材料,居民代表們一項一項地提出了反駁意見。

  在遞交給專家評估的花都垃圾焚燒廠選址備選址材料中這樣寫道:花都區位於珠江三角洲邊緣,區內地形以丘陵、崗地、平原為主,適合建設固體廢物處理中心的場地不多。經過花都區以及花都區各鎮多方面多年尋找,可供選擇的用地場址為獅嶺填汾水林場、赤坭鎮牛欄窟、花東鎮元崗嶺、梯面鎮花赤引水渠山窩。目前,這四個備選場址均已建成垃圾填埋場。

  選址獅嶺節省運輸費

  從大型垃圾處理處置設計布局原則考慮,獅嶺場址較合理。理由是根據花都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垃圾處理大型設施有利於垃圾就近處理,節省運輸費用,減輕交通壓力。梯面和花東距離中心服務區較遠,垃圾的運輸費用較高,並可能對城市交通造成壓力。獅嶺場址或者牛欄窟較合理。

  此外相對於其它三個備選場址,獅嶺填埋場日填埋量目前已超過1000噸,基礎設施較完善,如進場道路、供水、供電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等,只需完成規劃徵地即可開展工程建設。另外,獅嶺場址較其它三個備選場址地形簡單,山體開挖量少,建設投資較低,建設工期較短。

  違反以人為本原則

  針對該條理由,居民代表反駁認為選址違反以人為本原則,把企業利益放在了首位。

  「評審意見之所以得出選址在緊貼清遠邊界建該廠,完全是基於花都區有關部門提供給專家的不真實資料。」居民代表張先生表示。

  從2009年花都方面表示要在汾水林場建垃圾焚燒廠起,兩年多來家住碧桂園的張先生就多次在選址周邊村鎮走訪調查。他說,材料中認為獅嶺場址有利於垃圾就近處理,節省運輸費用,由此可以看出垃圾焚燒廠選址獅嶺鎮汾水林場完全是為承包企業日後節省垃圾運輸成本低,經營利潤最大化考慮。

  獅嶺場址沒有環境敏感點

  梯面場址位於花赤引水渠山窩,臨近花赤引水渠;花東場址位於元崗嶺,附近建有元崗水庫;赤坭場址位於牛欄窟,附近建有集益水庫。而獅嶺場址則基本沒有環境敏感點,生態破壞和水土流失較小,大氣環境和聲環境影響方面可行。

  影響十幾萬人直接飲用水源

  居民代表們認為,根據國家垃圾焚燒電廠建設選址規定,選址必須遠離飲用水源保護區;避開人口居住密集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

  花都垃圾焚燒廠選址緊貼清遠邊界,該廠建成後煙筒高80-100米,只要是刮東南風,幾乎所有焚燒廢毒氣體都往清遠方向吹。

  該選址的北面與清遠接壤,完全是清遠區域,2公裡左右有清遠三星村、七星村、朱屋村、橫坑村、銀中村等密集村落及著名的銀盞溫泉旅遊區。3-4公裡完全覆蓋了清遠龍塘鎮、荷塘鎮及銀盞地區十幾萬人的直接飲用水源銀盞水庫及清遠恆大銀湖城、清遠碧桂園和清遠美林湖等多個大型樓盤數萬居民。

  現在花都區在緊貼清遠邊界上選址,離清遠龍塘鎮、荷塘鎮、銀盞地區十幾萬人的直接飲用水源銀盞水庫只有4公裡左右,嚴重威脅清遠飲用水安全,明顯違反國家相關法規。

  在花都區有關部門提供給評審專家的四個備選點資料中,梯面鎮、花東鎮、赤泥鎮等三個備選點都特別提出周邊有水庫,而唯獨隻字不提緊貼清遠的選點周邊有直接飲用水源清遠銀盞水庫。

  居民代表們認為,除隱瞞清遠的飲用水源外,花都區有關部門在提供給專家評審備選址資料中,也刻意隱瞞了清遠境內的其他相關情況。如基本要素中「有無農保用地」「周圍居民點」「周圍工業企業」「自然環境現狀」「土地發展潛力」「民眾可能反對意見」「對環境的影響」「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等,完全沒有清遠方面任何資料及意見。

  居民代表張先生在查詢了相關資料後表示,國家對垃圾焚燒電廠選址中規定是「必須遠離飲用水源保護區」。而國家環保總局在【2007】38號環評函「關於退回廣州市李坑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通知」中的第一條是「廠址距離江村水廠飲用水源取水口9.98公裡,不適宜建廠」。「由此可見,對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安全距離至少應在10公裡以上。可是選址離直接飲用水庫銀盞水庫只有4公裡!」

  社會效益 獅嶺場址較好

  獅嶺分水場址規劃為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已建有服務花都新華、獅嶺等鎮區的大型垃圾填埋場,場址附近的西頭村等村落人數少,影響有限,而且在建設垃圾填埋場時已作了相應的補償,社會效益較好。赤坭鎮牛欄窟場址周圍規劃為林地,花東鎮元崗嶺場址周圍規劃為園地,梯面鎮花赤引水渠山窩場址周圍規劃為居住用地,可能會遭到周邊居民相對強烈的反對。

  違背清遠民意

  居民代表們表示,該選址披露後,立即引起清遠民眾對飲用水安全的擔憂和恐慌,引發清遠民眾強烈反對,近幾個月來大規模的上訪、請願活動不斷出現,憤怒的清遠民眾已向包括省環保廳、廣州市政府、廣州城管委、花都城管局等多個相關部門遞交了反對該選址的萬人籤名冊。民眾的不安情緒給清遠市的社會和諧安定帶來嚴重影響。

  如果花都區在選址緊貼清遠邊界建廠,清遠境內的飲用水源、農田、莊稼、林木、魚塘等受到汙染、民眾健康受到危害而帶來社會不穩定由誰來承擔?

  此外,該選址危害清遠現在和今後的可持續發展。清遠社會經濟要發展,必須南進融入珠三角,這是省委、省政府對清遠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地理位置可知,清遠南進通道中的銀盞地區,東面是高大的王子山脈阻擋,西面不到10公裡就是佛山的三水和南海,留給清遠南進融入珠三角的通道僅剩銀盞地區周邊及廣清高速、107國道、廣清輕軌沿線,該區域已是是清遠南進融入珠三角、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咽喉要地。

  清遠市目前正在該區域規劃建設溫泉旅遊大鎮、大型高端住宅群區及高新經濟區開發區,花都區選址在此緊貼清遠邊界建大型垃圾焚燒廠,完全堵死了清遠南進通道,給清遠南進規劃建設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我們敦促廣州花都區從大局高度充分考慮清遠十幾萬人的飲用水安全,充分考慮清遠今後的可持續發展;充分考慮周邊村民生存需求及其子孫後代健康,另選址建廠。」張先生用了三個「充分」,其他居民代表都認為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採寫/攝影 蔡佳倩

相關焦點

  • 【惠州資訊】資料:垃圾焚燒廠選址民意報告
    對垃圾場既往印象太差  調查還發現,過半受訪者認為惠州需要新建一座大型垃圾處理項目,但是「要找個偏僻的地方,不要建在我家周圍」。在受訪者心目中,「烏煙瘴氣、臭氣燻天」是對垃圾焚燒廠、填埋場的普遍印象,持這種印象的受訪者在三個選址周邊都超過了六成。
  • 日本垃圾焚燒廠建在市府旁
    廣州番禺垃圾焚燒廠事件曾鬧得沸沸揚揚。政府再三強調焚燒廠不會成為新的汙染源,要依法推進;居民則強力反對,對政府持不信任態度。依照廣州市政府的規劃,在番禺之後,花都、增城等地也要建垃圾焚燒廠。如果明年兩會後垃圾焚燒成為主流觀點,那麼,垃圾焚燒廠就會在全國各地林立,許多居民都會重複番禺居民現今的遭遇。農民,特別是焚燒廠所在地的農民,所受的影響也最大。不可否認,垃圾圍城,每位公民都有責任承擔一定的義務,但採取怎樣的處理方式,是否由政府說了算?在番禺垃圾焚燒廠事件中,政府一言堂,在某種程度上,令政府與居民的爭議趨向激烈化。
  • 我家旁邊要建設垃圾焚燒廠 多少米合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隨著《「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及多省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等多項政策的出臺,全國各地垃圾焚燒廠正在大力建設。因為運輸距離、土地利用等問題的綜合考慮,垃圾焚燒廠的選址難免會臨近住宅區,那住宅區和垃圾焚燒廠相距多少米合適?
  • 丹麥垃圾焚燒變廢為寶 570萬人口有34個垃圾焚燒廠
    570萬人口國家有34個垃圾焚燒廠丹麥是世界上最早對垃圾處理進行立法的國家之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丹麥就頒布了針對垃圾焚燒設施經營者的法律,規定所有焚燒設施必須採用熱電結合技術生產電力和熱能,同時政府向焚燒設施經營者提供資金補貼。這個北歐小國1903年建設的弗萊德裡克堡垃圾焚燒廠,就在哥本哈根市中心。
  • 09年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大石會江村始末
    「關於北部選址,建議考慮石基鎮凌邊(現石基垃圾焚燒廠)、大石鎮垃圾焚燒填埋場或火燒崗垃圾填埋場,這三處均是丘陵地區,可利用原有垃圾焚燒廠和填埋場用地,減少徵地困難,還可延長現有填埋場使用期(作為垃圾焚燒殘渣填埋場)。大石或火燒崗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規模設計為600噸/日,主要負責大石、鍾村、南村、市橋地區;凌邊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規模為800噸/日,負責化龍、新造、石樓、石基地區。
  • 首爾垃圾焚燒廠就建在世界盃公園內
    金暻中說,截至2009年6月底統計的數據,首爾有常住人口1049萬人。去年,首爾市平均每天的垃圾產生量約為4.2萬噸,其中建築垃圾佔69%,約有3萬噸;生活垃圾佔26%,約為11500噸,平均每人每天約產生1.1公斤生活垃圾。在所有的垃圾當中,再回收利用的垃圾佔73%。而在不可回收利用、必須經過處理的垃圾中,焚燒約佔40%,填埋比例稍高一點,約44%。
  • 南昌麥園垃圾填埋場邊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附選址報告)
    目前,《南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選址報告》和《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已對外公示。附《南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選址報告》、《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公示: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南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程選址報告》、《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公示
  • 走近臺灣新北市八裡垃圾焚燒廠
    「建垃圾焚燒廠可以,但不要建在我家旁邊」這是垃圾焚燒廠選址時最經常聽到民眾抱怨的一句話,從百姓的角度看也可算是人之常情。今天,家園和大家一起把目光聚焦到一水之隔的臺灣,那裡有一個垃圾焚燒廠,它的故事也許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 ...致癌物 汙染保護 垃圾焚燒發電廠 焚燒處理 垃圾中轉站 垃圾...
    2005年世界銀行就曾發布報告警告說,中國如果過快建造垃圾焚燒廠且不限制排放物,世界範圍內大氣中二噁英含量會加倍。會上,中國的垃圾處理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美國環境健康基金全球化學安全項目總監約瑟夫·迪岡:「所以這就是垃圾焚燒爐之所以受到關注的原因,因為垃圾焚燒爐是產生二噁英的途徑之一。」
  • 廣州番禺一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離最近樓盤不到1公裡
    交通是否便利,是否臨近水道,給排水、供電、餘熱利用是否方便,距離垃圾產生源是遠還是近,這些都是規劃選址能否成為最終建設地址的決定性因素。昨日,記者對5個備選點一一進行了踩點,查看具體位置、地理環境、周圍居民區情況等,發現各點有各自的優劣。
  • 【從鄰避困境到鄰喜效應】臺灣把垃圾焚燒廠建成社區公園
    於是,「歡迎建垃圾焚燒廠,但反對建在我家門口」的「鄰避困境」就產生了。所謂「鄰避困境」,源於公眾的「鄰避思維」、「鄰避主義」,即英文的「Not In My Back Yard」——「別在我家後院」。政府部門規劃經濟項目或公共設施,產生效益為全體社會所共享,但「負外部性」帶來的後果卻由附近居民來承擔,於是受到選址周邊居民的反對,這在國際社會已確實已成普遍現象。
  • 從垃圾焚燒廠到社區公園,臺灣走了多遠?
    從垃圾焚燒廠到社區公園,臺灣走了多遠?,但到2016年整個臺灣正在運行的垃圾焚燒廠只有24座,這是民間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聯合抗爭的結果。2014年彰化溪州垃圾焚燒廠開工的時候,認定工廠選址是黑箱操作,當地近3000名居民聚集在現場激烈抗爭,臺灣警方出動了3000多名警力強力彈壓,才保證順利動工。2個多月後,抗議民眾才陸續退場。臺灣前環保署副署長陳龍吉認為「這是臺灣垃圾焚燒廠建設史上最大的抗爭事件」。 臺灣的24座垃圾焚燒廠分為公有公營、公有民營與民有民營三類。
  • 垃圾焚燒廠除臭劑專門解決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惡臭味
    目前國內外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是以: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燒為主。其中垃圾焚燒是影響空氣的最主要的問題,因為在焚燒垃圾時垃圾屬於不完全燃燒,它們在燃燒時會向大氣排放多種的有害物質,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醇、硫化氫等,並且還會產生懸浮的顆粒物,引起呼吸道問題,嚴重的還會致癌,所以除臭、除塵是關鍵!
  • 世界樣本首爾:垃圾焚燒廠就建在世界盃公園內
    4座大型的垃圾焚燒廠又是如何與周邊居民實現和諧共處的?  1月中旬,本報記者考察首爾垃圾焚燒廠,深入居民住宅區,與首爾市政府官員對話。金暻中說,截至2009年6月底統計的數據,首爾有常住人口1049萬人。  去年,首爾市平均每天的垃圾產生量約為4.2萬噸,其中建築垃圾佔69%,約有3萬噸;生活垃圾佔26%,約為11500噸,平均每人每天約產生1.1公斤生活垃圾。在所有的垃圾當中,再回收利用的垃圾佔73%。而在不可回收利用、必須經過處理的垃圾中,焚燒約佔40%,填埋比例稍高一點,約44%。
  • 號稱「世界最美垃圾焚燒廠」之一的大阪舞洲垃圾焚燒廠揭秘
    由於舞洲地區原本建有很多體育設施,其中很多都可以作為比賽設施用,如果申奧成功,前來參賽的外國運動員看到藝術品般的垃圾焚燒廠無疑會大增大阪的魅力。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大阪在申奧中敗給了北京,但建起了一座精美如藝術品般的垃圾焚燒廠。舞洲工廠在經過4年多建設後,於2001年4月竣工投產。
  • 加速推進三大垃圾焚燒廠建設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會議日前在市城管局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全市城管部門將圍繞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的定位和要求,重點推進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提升改造、抓好林業生態保護、推進公園和綠道網建設、探索理順執法體制機制新路子等八方面的工作。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楊洪出席了會議。
  • 北京四大垃圾焚燒廠 一個也沒有投用
    -關於垃圾處理  >>報告內容  應付出超常努力建焚燒廠  「垃圾焚燒和生化處理比例很低,按照目前的填埋速度,全市大部分填埋場在四五年內即將填滿。」調研組提出目前的「垃圾處理方式不盡合理」。  本市的垃圾焚燒廠難道不夠用?
  • 入選城市景點的垃圾焚燒廠
    這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市區多瑙河岸的施比特勞垃圾焚燒廠。垃圾廠外既聞不到任何異味,也見不到焚燒垃圾後的煙霧。附近是維也納大學校區、很多寫字樓與住宅樓。「這裡是世界上最乾淨的熱廢物處理廠之一,還入選過維也納十大景點。現在這座垃圾焚燒廠成了當地居民的驕傲。」工作人員瑪蒂娜·克羅巴特告訴記者。
  • 北京城建遠東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飲水...
    項目名稱:北京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飲水工程項目編號:
  • 上海將建垃圾焚燒廠
    昨天,蘇州河綜合整治的一項重要配套工程———位於嘉定區江橋的上海生活垃圾焚燒廠正式打下第一樁,2002年一期工程建成後將日處理垃圾1000噸,解決原來經蘇州河轉運的黃浦、靜安兩區的垃圾出路,並處理閘北區、普陀區、長寧區、嘉定區產生的部分生活垃圾,還蘇州河以寧靜。江橋生活垃圾焚燒廠是今年市政府重大工程之一,是將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的大型現代化市政環保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