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讓孩子學什麼運動?青少年最佳運動能力培養期給你答案

2020-12-17 騰訊網

青少年最佳運動能力培養期

經過新冠疫情,體育逐漸受到各位家長的重視。你知道嗎?不同體育項目適合在不同的年齡學習。作為家長,應該知道各個年齡階段,適合孩子鍛鍊哪種體育運動能力,千萬別錯過孩子的最佳運動能力培養期。因為,如果一旦過了這個年齡,有些體育運動能力是很難再學會了。

靈敏、動作速度、技巧學習要越早越好

人體9大系統中,神經系統的發育最先最快,所以和神經支配與神經感覺有關的靈敏、動作速度、技巧等的學習,要越早越好。

新生兒出生後的1~2年,大腦發育相當快。而小腦發育到3歲時,已基本達到成人水平,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和動作的準確性,所以在崇尚「體育」的美國,孩子在3歲左右,就會被帶去學體操、 遊泳或滑冰。

3~6歲,大腦皮層各區域之間,增加了暫時聯繫的可能性;6歲時條件反射形成已比較穩定和鞏固,形成動作技能的能力更加提高。

7-8歲時,大腦皮質運動區神經細胞的分化,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人在7、8歲時,特別敏感,可塑性最大。

13~14歲時,皮質抑制調節機制達到一定強度,分析綜合能力明顯提高,所以說,小學高年級是「一學就會」的年齡,不用費力,孩子們就能學會一些新動作,如假動作、射門技術等。

13歲以後,大腦發育定型了,即使大量訓練,也很難達到13歲前的學習效果和效率了。

據了解,籃球場在美國社區隨處可見,孩子很小就在球場上摸爬滾打,很多巨星都是從這裡冉冉升起的。

柔韌性訓練年齡越小越好

兒童骨骼和肌肉的彈性好,關節韌帶的伸展度較大,所以要讓身體柔韌性好,應在兒童時期及早進行訓練。有助於柔韌性的訓練有體操、遊泳、武術等。

速度訓練的最佳年齡

「速度」為人體美第一素質;在各項體育運動中,「速度」被稱為靈魂、核心。因為身體內外所有隨意肌的運動,均受「運動中樞」支配,因此,速度的發展敏感期,較其它素質要早。

「反應速度」的敏感期,為9~12歲; 「速度素質」在10~13歲時期增長最快,如果此時期不進行訓練,14歲以後肌肉收縮的速度就會緩慢下來; 「動作速度」的敏感期是7~11歲,以後頻率提高就比較難了; 「位移速度」,男子7~14歲,女子7~12歲。

因此,要想速度快和跑得快,7~11歲就要參加訓練了。發展「速度素質」的運動有:短距離賽跑、遊泳、滑冰、自行車和桌球及其它球類運動。

耐力訓練並非越早越好

耐力是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工作的能力,最大攝氧量值高,人的耐力就好;運動可以提高攝氧量,也就可提高耐力。

當運動強度增加到一定限度後,人體的攝氧和用氧能力不再繼續增加,這「氧極限」,就是最大攝氧量。 限制最大攝氧量的主要因素有3個,一是遺傳因素。血紅蛋白是血液中運輸氧的「公交車」,血紅蛋白多,攜氧能力強,往肌肉裡運輸的氧就多。還有兩個因素,是「心輸出量」和「肌肉利用氧能力」。經過一定的有氧訓練,人的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增大,從而導致泵血能力的提高,心輸出量的增加,這是提高最大攝氧量的主要手段。

常見體育運動項目的最佳年齡推薦

遊泳:「遊泳訓練班」一般是教授基礎遊泳技能,有各年齡都能學習的課程,0-2歲的「嬰兒遊泳班」、「3歲幼兒」、「幼兒」、「學童」、「高級」、「選手培訓」等,因此,家長想要「讓孩子學遊泳,可以參考上述年齡階段。

跆拳道:7歲左右的孩子,身體的柔韌性、爆發力及頭腦的接受能力都是學習跆拳道的最佳時期,孩子在這個黃金時間學習,進步將非常迅速。

羽毛球:學打羽毛球起碼應該在4-5歲起步,練的太早,會造成骨骼發育不均衡。有人說羽毛球技術是磨出來的,就是說要有充分的時間磨練,特別是多接觸來熟悉球性,一般每天要保證在一小時訓練。每周應該有一、二次較長時間訓練。

桌球:如果3歲的幼兒能學會玩丟球、接球的動作,能做到「接丟高球」動作能力的孩子,一般來說3歲就能打桌球了。可以正面把球打回去的話,就可以用拍子打球。孩子如果有興趣,隨時都可以開始學桌球。

滑雪:孩子從3歲開始可以自由使用身體,如跑步時突然很快地停住,或來個急轉彎。從理解力這點來看,學滑雪的適齡期在4歲左右比較適合。

棒球:孩子到了4-5歲就可以把球往牆壁或屏障丟的,再把彈回來的球接住。把牆壁當作對手來投球、接球,是當捕手的基礎練習,可以培養正確的控球投球能力。會投球、接球之後,方能和小朋友一起遊戲打棒球。一般來說6-7歲以後就可以加入棒球隊,8-9歲才會掌握投接球技能。

柔道:孩子在2歲左右都喜歡被父母逗弄身體,玩成一團,3-4歲的孩子則喜歡抓大人的腳,5歲時可以前後左右自由迴轉。練習柔道基礎的運動能力,到小學一、二年級左右就可以學會了,但正規的柔道學習到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比較適當。

滑輪:一般的滑輪教練會建議3-4歲就可以學,不過骨科專家提醒,孩子在八九歲之前不要過多開展輪滑這樣的體育運動。孩子長期訓練輪滑,可能會對他的下肢骨骼發育造成負面影響。

體操:根據幼兒發育,1歲幼兒跟著節奏會手舞足蹈,搖動身體,2歲幼兒已經可以抓住東西,3歲幼兒可以跑到目的地,4歲幼兒會單腳跳、翻跟鬥,兩腳交互輕跳。體操不論幾歲開始,都是越早開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來說,體操才藝從3歲開始較為適當。

編輯:盛傑

相關焦點

  • 運動是增強孩子反應能力的最佳方法
    育鄰夢運動【包括腦力運動和體力運動】是增強孩子反應能力的最佳方法反應能力,是指人體對各種外界刺激信號【包括但不僅限於聲、光、觸等】做出應答的能力。運動能夠在自然的條件下通過孩子自主意識完成各項綜合運動,能夠促進孩子全身血液循環,鍛鍊心肺功能,增加身體運動控制能力和動作靈活性,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所謂:「健康的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夠增強孩子身體綜合素質,促進孩子身心協調發展。現今,學校教育中很多學校為了追求孩子們學習上的高分時常出現「體育老師身體欠佳的現象」,孩子們應有的運動鍛鍊得不到充足的保障。
  • 運動!讓孩子高顏值高智商的秘訣
    怎樣培養一個健康體魄和氣質的孩子,其實答案顯而易見的只有一個——運動!在哈佛大學醫學專家約翰· 瑞迪教授等專家看來,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身體健康(這個大家都知道,本文就不多說了),更能改變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擁有更高的學習能力和更健康的心靈
  • 運動的人更加長壽?還是不運動的人更加長壽?科學有了答案
    生命的長短與運動有一定的關係,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並且也熱衷於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讓人更加健康,讓人的壽命更長,但過度的運動會導致身體機能的過度消耗,會讓壽命縮短。人是高級動物,所以也要多加運動,運動可以增強我們身體抵抗力, 讓我們少於生病,而且更加的長壽,長期堅持鍛鍊的人,在運動時會比普通人的心率快,不運動的時候會比普通人的低,從而證實了經常鍛鍊的人會比不鍛鍊的人更容易長壽。
  • 抗疫居家孩子不運動變肥宅怎麼辦?3種親子運動和孩子一起動起來
    但孩子整日不運動,對他們確實危害大,危害如下:1、免疫力下降長期不運動的孩子,免疫力會下降。一旦免疫力下降,孩子就會變得容易生病。因而無論幼兒還是青少年,一定要動起來,加強鍛鍊。3、容易變胖調查研究顯示:兒童青少年的肥胖檢出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每7個女生中就有1個女生超重或肥胖,每8個男生中就有2個男生超重或肥胖。現在的孩子本來生活條件好,就容易發胖,如果再加上不愛運動,那更是胖上加胖。
  • 84歲鍾南山對比照爆火:運動和不運動的人,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
    最近我帶著幾十位家長做《學霸家長訓練營》,裡面有一個打卡任務:「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崇拜的偶像。」很多家長說:「我問了孩子,孩子自己根本不知道!追問下去,孩子就說是一個遊戲主播,心塞……」孩子沒有偶像,不知道應該向誰學習,內心中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心中就沒有力量!
  • 越來越受歡迎的滑雪運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隨著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申請成功,冰雪運動正在悄無聲息的受到大家的歡迎,雪圈的範圍如衝擊波般層層擴散開來,滑雪也成為越來越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必備運動項目。滑雪是一項令人受益良多的技能,滑雪愛好者們深知一旦開始滑雪,這「白色鴉片」你就戒不掉了!讓孩子去接觸滑雪吧,通過正規的滑雪訓練,掌握這項技能,讓孩子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 國際公認的十大最佳兒童運動
    國際公認的十大最佳兒童運動 不少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體育鍛鍊時都遇到了困惑: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
  • 我家孩子一天到晚耍得手腳不停,怎麼還缺乏運動?
    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撰寫、發表的《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是首份青少年身體活動不足報告,報告內容指出:全球每5名青少年中,就有4人運動量不足,且影響健康,這一問題在女孩中尤為嚴重。其中,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不足比例在80%-89%之間,不容樂觀!看到這裡,不少家長不禁產生疑問「我家孩子一天到晚耍得不停留,怎麼還缺乏運動?」沒錯,在家長眼裡孩子一整天都精力旺盛,根本沒閒下來,不是在這兒瞎跑就是在那兒跳上跳下。但是你知道嗎?有些孩子看上去一直在動,但其運動量遠未達標,更談不上運動效果。
  • ...有體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附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運動指南)|兩會熱點
    體育是人格素質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強身健體的方式鍛鍊出現代公民所應該需要的素質、原則性、透明的規則,所有人都遵守,你不可以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並且你要學會怎樣尊重你的對手,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同時可以做到尊重對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構架將來我們成熟的社會的一個未來文明的社會非常重要的元素。
  • 運動是抑鬱症自救的最好方法,什麼時候運動最佳,哪些運動更好?
    文/老K很多人在私信中經常問我如何從抑鬱症中自救,有些人對吃藥比較排斥,心理諮詢有時候又很貴,所以大家很希望知道在抑鬱症中自己能做些什麼。我認為平時除了多傾訴,旅行,閱讀書籍等外,運動是解決抑鬱和焦慮的不二選擇。
  • 20個家庭的真實記錄:堅持運動給我的孩子帶來了什麼?
    前段時間,小花生社區問答板塊有這麼兩個問題大家的孩子都在玩什麼運動項目?堅持運動,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收穫?結果真的讓人欣慰,重視運動、堅持運動的家庭真不少!超過150位花友在問答中分享了自家孩子的運動情況和收穫。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都在運動!
  • 孩子幾歲適合什麼運動?這篇全部告訴你
    我總是建議大家一定要報一個體育班,任意一項孩子喜歡的運動都行。 沒有好身體,哪來的起跑線呢? 美國有個小男孩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被老師指責,說他不能安靜地坐著、靜不下來、根本不能集中精神,甚至直接告訴這個男孩的媽媽「你的兒子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
  • 戲水+打球,這項有趣的運動讓小朋友們學得不亦樂乎!
    結束後意猶未盡,錢璟劼和幾個小夥伴悄悄問蔣志敏:「教練,我回去就買水球,你能幫我叫水球叔叔們籤名嗎?」打球益處多分享「浦東遊泳館開館20多年,下屬的源深分館也開了10多年,遊泳培訓是我們的『招牌』,從這裡走出去的孩子,有不少已經踏上了工作崗位。
  • 中國奧委會副主席李玲蔚:奧林匹克運動對青少年教育的意義
    今天,我主要想談的是奧林匹克運動對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因為時間限制和我自己的認知水平,我從這四個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和大家分享之前,我想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第一次拿到世界冠軍以後,大家知道有一個叫李玲蔚的時候,很多人都有問過我:「你怎麼會當上運動員?或者是,你怎麼會拿到世界冠軍?你怎麼會走上這條路?」
  • 不急」,彈跳是父母最易忽略的大運動,現在學來得及
    不過比起來翻身、爬行和走路,這項大運動常常被家長所忽略掉,「走得穩就好了,跳?著什麼急」,基於這樣的想法,不少寶寶錯失了學跳的好時機。寶寶的跳躍動作,看似頑皮,卻與身體以及腦部發育息息相關。爸爸媽媽應該及時助力孩子學跳,少走彎路。
  • 《運動改造大腦》:想要孩子當學霸,體育不能差!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運動改變大腦》這本書,去探索其中的奧秘,運動除了讓身體強健,心肺功能強大,是如何讓鍛鍊大腦,改變大腦,讓大腦更聰明、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得到提升的。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們肌肉和調節心肺功能,還能塑造和調節大腦,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增加注意力,改善憂鬱和焦慮的情緒,增加應對壓力的韌性。
  • 田徑名將麥可詹森現身北京 激勵青少年投身運動
    田徑名將麥可詹森現身北京 激勵青少年投身運動 2016-10-  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王牧青) 今天上午,2016奧康達-北京國際運動健康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專家導師、美國田徑名將麥可-詹森現身會場。他激勵中國的運動參與者:「希望幫助更多青少年投身體育。」  近三年來,北京國際運動健康大會已初具規模。今年,大會邀請了美國田徑名將麥可-詹森、美國體能協會主席格裡高利、哈弗等圈內名人擔任大會導師,。
  • 孩子運動神經發達愛運動?不要去做極限運動,有危險還沒運動效果
    前幾天,同事孫姐向我抱怨了自己孩子的不愛運動。用孫姐的話說就是孩子寧可待在家裡玩手機,也不肯走出家門找朋友運動一會兒。但隨著社會條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施更加完備反而孩子們都不願意運動了,導致出現了肥胖和一系列的問題。
  • 翼裝飛行最後一跳:作為家長你會支持孩子為自己而活去極限運動嗎
    白髮人送黑髮人,我想這位孩子的母親,一定後悔自己當時沒有阻止女兒從事這麼危險的活動。極限運動以新奇刺激的形式,挑戰著人類極限,俘獲了相當數量的愛好者。近年來蓬勃發展,在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極限運動中來。《極盜者》估計很多人都看過,我反正是被震驚了!但你知道嗎?
  • 淺談什麼是戶外運動?
    一.戶外運動的特點:大多數戶外運動都是冒險性的,屬於極端和亞極限運動,非常具有挑戰性和刺激性。戶外運動也可以說是體育和旅遊的結合,是個人的愛好。戶外運動不同於一般體育和旅遊,後者的特點是冒險、自律、毅力、自助和團結與合作精神。然而,戶外運動並不提倡"挑戰和徵服自然",也不採取不必要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