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社區規劃導師林德福:永居才能保鄉愁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圖為臺籍社區規劃導師林德福此前參加活動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福州11月17日電 (葉秋雲)「未來城市化發展比較有潛力的地區是大陸」,林德福正是懷著這樣一種認識,選擇西進大陸發展,從事城市規劃實踐、社區營造推廣等工作,一來已是十餘年。

近日,閩臺兩岸社工人才交流會在福建省福州市社會組織(社工)創業園舉行。有著十年臺灣社區總體營造實踐經驗和十年大陸規劃實踐與社區營造推廣經驗的林德福,在會上通過典型案例,分享了自己對推進古城區社區營造的見解和看法。

圖為臺籍社區規劃導師林德福在閩臺兩岸社工人才交流會上,通過典型案例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葉秋雲 攝

林德福表示,社區營造的生命力在於真正符合群眾的需求,最終實現居民的共建、共創、共享。社工機構不能「服務到家」,不要什麼都做得太「專業」、太好,要留一點點給基層工作者、居民自己去做。

「社工機構『專業』,社區居民的參與度就不高,社區營造就不會有大的突破。」林德福說。

在推進泉州市鯉城區臨江街道社區營造工作時,他便是如此。當泉州「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計劃提出時,作為專家的他參與了社會機構人員培訓和選拔,將自己的社區營造經驗分享給大家。

圖為泉州「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選點決賽資料圖。受訪者供圖

林德福表示,泉州「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是個實驗性計劃,目的是創造一個自下而上的渠道,使自發、自願的民眾以團隊化主動提案的方式,參與到古城的保護和發展中來。

自2017年8月啟動以來,這些古城社造團隊經過三階段六步驟的競賽過程,先後完成報名初階、進階培訓、組隊提案、以賽代練、擇優選點、實踐開乾等多種考驗,而後進入了立項落地、項目推進階段。

林德福認為,社區營造的精神本質是實現在地居民對這方土地、當地文化的認同感,是一個延續特色古城文化的過程,切入點也得從古城生活中找出來,關鍵是要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直擊和解決社區問題。「只有讓居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變化,營造工作才有更持久的動力。」

負責泉州「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隘南組的工作人員就認識到了這些。他們組織傳春幼兒園孩子手繪創作街巷指示牌,開展「我為城南代言」「我在城南過元宵」「春節張燈結彩亮古街」等活動,讓居民參與到社區營造中來。

「社區營造,不能只是記得住鄉愁,鄉愁要找到一個在現代社會可以承載的、真實運轉的方式留存。」林德福現被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聘為「社區規劃導師」,也是《鄉愁經濟學堂》社長,他表示,永居才能保鄉愁,經營方可談經濟。

「登陸」十多年來,他先後在浙江麗水、寧波奉化、福建泉州、廣州韶關等地開展在地社區與鄉建團隊孵化、古城保護、城鄉融合等項目。2020年1月,他受聘為集美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師。

林德福表示,希望自己三十年來在臺灣、大陸的社區營造工作經驗,能夠為大陸培養城市規劃或社區營造人才盡一份力。他還會繼續透過「鄉愁經濟學堂」公眾號推廣社區營造經驗,讓相關行業人士可以借鑑。(完)

相關焦點

  • 陳水扁保外就醫標準遭質疑:他能用閩南話精準罵人
    圖片來自中國臺灣網海外網11月7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對於陳水扁的特赦案,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林德福質詢「法務部長」邱太三時說,陳水扁能夠用閩南話精準罵人,能參加音樂會、馬拉松,顯示不符合保外就醫標準,醫療小組要替民進黨服務「十分辛苦」。針對國民黨「立委」許淑華問到有多少人因為心理疾病而保外就醫,「矯正署長」巫滿盈說,手邊沒有相關資料。
  •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林德福:從「拓荒人」到「物流商」
    林德福曾擔任通化車務段運輸代理經營部主任,有豐富的營銷經驗。他主動請纓,要求擔當物流基地的建設工作。當林德福和5名幹部職工興衝衝地來到物流基地時,大家都有些失望。基地位於荒無人煙的深山中,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苦。林德福帶領職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從建設起步,辦手續、跑材料、監督進度質量。
  • 要怎麼才能永居日本,永居日本的方式(介護帶你永居日本)
    要怎麼才能永居日本,永居日本的方式(介護帶你永居日本)日本的福利待遇是非常好,非常人性化的,這個大家重所周知,無論生孩子,看病,保險,孩子上學,所有都有補助,基本需要自己花的錢,非常少,大部分政府都會負責承擔,所以好多日本工作的人都想永居日本
  • 「臺籍老兵」,不能被遺忘的群體
    」的入境證,才有第一位臺籍老兵回到臺灣。他們比「大陸老兵」晚了兩年,直到1989年,臺灣當局才發出第一張「返臺定居」的入境證,才有第一位臺籍老兵回到臺灣。2012年10月3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國臺辦發言人說,自1987年臺灣開放大陸籍老兵回鄉探親以來,大部分的臺灣籍老兵已經跟老家聯繫上,或者已經回來過。也許他們每一個人身後都有故事,都有各自的特殊情況。但不管怎麼樣,對於這樣一些老人希望葉落歸根或返鄉探親,願意提供協助。
  • 成為全省首個臺籍城鄉規劃高級工程師,臺胞致信感謝
    成為全省首個臺籍城鄉規劃高級工程師,臺胞致信感謝 2020-12-08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泉州「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競賽迎來中期匯報
    城南地保隊在青龍巷打造的牆繪現在紅了  去年,由社區幹部、專業人士和熱心人士組成的10支泉州社區營造團隊,在6.41平方公裡的古城範圍內選取街巷開展活化文化業態、提升居民對文化認同感、增強居民凝聚力等工作。
  • 泉州古城社區營造:環境改善鄰裡同心 社造初見成效
    社區營造現場走訪,一些創新做法令專家評委大為讚嘆。由市古城辦、鯉城區政府主辦,市文旅集團-古城公司、鄉愁經濟學堂承辦的「美麗古城 家園共造」社區營造活動,上周末進入中期評委走現場觀摩階段。★專家點評社區營造初試水 古城居民熱情高「經過兩個多月的各方努力,10支團隊與試點社區都動了起來,由下而上,共建共治共享,不論是從社區環境,還是鄰裡關係,社區營造可謂初見成效!」
  • 臺青福州創業:「進社區是適應大陸最快方式」
    臺青福州創業:「進社區是適應大陸最快方式」 2018年12月26日 13:2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畢業後,她回臺踏入幼教行業。  2015年,「臺灣少子化嚴重,臺灣教育行業陷於大環境低落的惡性循環」,蔡佩紜轉向生源龐大的大陸市場。  初來乍到,蔡佩紜推廣英語繪本教學出師不利,但她覺察到大陸對臺灣青年持續釋放善意,「是有機遇和空間沒錯」,她決定先就業再創業,「先接地氣再說」。
  • 臺灣大陸籍老兵探親題材民族歌劇《回鄉》將再在臺巡演
    信息 臺灣大陸籍老兵探親題材民族歌劇《回鄉》將再在臺巡演 這是該部歌劇二度在臺巡演的首場演出。  歌劇是江西省歌舞劇院精心打造的江西第一部原創民族歌劇。它通過「保家」、「離家」、「想家」、「安家」、「尋家」、「回家」六個章節,講述了老兵羅旺篼赴臺38年後回家探親的曲折感人故事。
  • 平潭聘臺籍村委主任被說成「統戰」臺網友:恐嚇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導】廈門曾招聘臺灣民眾擔任社區主任助理,而平潭已有八名臺灣村裡長擔任九個村委會或社區居委會執行主任。臺陸委會日前揚言稱此事「違法」,並且再次拋出「統戰」論調。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稱,臺當局此舉是對8名臺籍村裡長進行恐嚇,絞盡腦汁阻止兩岸交流。廈門已有66名臺灣民眾擔任社區主任助理,而平潭則首創聘請臺灣村裡長擔任村、居委會執行主任,已有8名臺灣村裡長任職,其中包括臺北市文山區忠順裡裡長曾寧旖。
  • 臺南市議會國民黨籍議員尤榮智率臺南市基層社區參訪團來穗參訪交流
    6月25日至29日,臺南市議會國民黨籍議員尤榮智率領臺南市六甲、麻豆、官田、佳裡、下營區基層民眾參訪團一行27人到廣州市參訪交流。市委臺辦副巡視員孔祥新會見參訪團一行,荔灣、天河、花都區臺辦,金花街街道、蟠虯社區,天河微谷眾創社區等單位參加相關活動。  孔祥新向參訪團介紹了廣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穗臺交流交往以及廣州貫徹落實「惠臺31條措施」等情況。
  • 殺人 逼跳海 | 臺籍船上惡劣事件
    原標題:菲律賓籍船員在臺籍漁船行兇致1死 臺當局官員下落不明(觀察者網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月20日報導,臺灣東港籍漁船"穩鵬號」傳出海上殺人事件。人,印度尼西亞籍漁工11人。案發地點靠近印度洋島國模里西斯,事發當時一名菲籍漁工疑似和另外一名漁工發生口角,持刀砍向他,頓時肚破腸流、當場死亡,其他目擊人員嚇得四處躲藏,行兇漁工還持刀喝令所有人跳海,另外還傳出1名船員受重傷。臺「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表示,20日凌晨接到東港漁業電臺通報時,「穩鵬號」在模里西斯路易港東北方1540海裡公海上,具體位置為南緯9°33′,東經82°01′。
  • 臺籍空姐李靖妍以「過來人」身份為廈航赴臺招聘做「導師」
    臺籍乘務員李靖妍。  現在,李靖妍多了一個身份:廈航臺灣籍乘務員。她分享了自己來廈一年多的感悟。  李靖妍來自臺灣桃園,畢業於臺灣海洋大學運輸所。喜歡四處旅遊的她,一直有進入航空公司的想法。於是,她報名了包括廈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  面試過程中,公司為每位考生準備了小禮物,工作人員專業、貼心的服務給李靖妍留下了良好印象。最終,她選擇了廈航。
  • 臺"財政部長":要看價格
    臺「財政部長」張盛和表示,公股能否接手頂新集團出售的臺北101股權,最重要是看「意願」和「價格」。據報導,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進行「房地合一稅制項目報告」,國民黨籍「立委」林德福、民進黨籍「立委」許添財質詢「財政部」可否買下頂新集團的臺北101持股。張盛和表示,公股能否買下民股,一個是意願,另一個是價格。
  • 臺灣「雲南村」的鄉愁叫香料
    想吃地道的雲南菜只有到定遠社區,這已經是周邊居民和遊客的共識。」臺灣屏東縣裡港鄉定遠社區居民白黃興說,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變化,維繫住雲南鄉愁的就是這些不起眼的植物。  在臺灣出生的雲南籍後代白黃興  2月2日,春節前夕,參加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的媒體代表團走進定遠社區,地道的雲南鄉音,手抓米線、椰子雞、包燒鯽魚
  • 陸配想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臺媒驚呼「前所未聞」
    原標題:陸配想放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臺媒驚呼「前所未聞」[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前所未聞,連陸配也想棄守臺灣,全家搬回大陸!」繼臺灣人才湧向大陸之後,臺媒似乎發現了「新趨勢」。不過,這真的是「前所未聞」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9日報導,兩岸聯婚每年曾多達上萬,但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即萎縮不少。
  • 綜合整治留住鄉愁 杭州東嶽社區又見「桃花源」
    整治後的大龍駒塢農居房「仿古青瓦的屋頂,暖白色調的牆面,棕木雕鏤的陽臺……」10月6日,記者走進杭州西湖區留下街道東嶽社區大龍駒塢,曾經的雨棚違建早已不見,工人們正在緊張的施工,部分整治好的農居房呈現出一派古色古香的徽州韻味。
  • 記憶中的鄉愁,我的家鄉興臺古鎮!
    記憶中的鄉愁,我的家鄉興臺古鎮!現在的人大都生活在都市,看遍了城市的風景,有的時候也該換一下眼界,看一看小地方的美麗。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從小土生土長的地方——邢臺。邢臺有諸多旅遊景點,但是這兩年最熱火的就屬「興臺古鎮」了。
  • 江北化肥廠舊址最「出鏡」 渝臺兩地攝影家用2000餘幅作品記錄鄉愁
    華龍網11月12日15時訊(記者 陳星)由重慶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聯合華龍網集團共同主辦的「山水之城·美麗之地——渝臺兩地攝影家重慶行」活動已經圓滿落幕,今(12)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重慶、臺灣兩地的20名攝影家在渝北悅來街道採風過程中,共拍攝了2000餘幅作品,用鏡頭記錄了心中的鄉愁,後續攝影家們的精品也將相繼出爐。
  • 福保社區頤康之家昨日揭牌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小豔 通訊員 莊貴發)福保社區的4500位老人又有了新「家」。昨日,位於福田區福保社區桂花苑小區的頤康之家正式揭牌,作為福保街道規劃建設的第三家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它將為社區老人提供集託養、日間照料、居家養老、醫養結合四位一體的多功能服務。 揭牌儀式上,福保街道與中國人壽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建福保社區頤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