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 被收養人年齡放寬至未滿18周歲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人大代表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 被收養人年齡放寬至未滿18周歲

  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記者陳銳海)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於1992年4月1日開始施行,1998年進行一次修正,上次修改距今將近20年。

  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在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在2018年兩會上帶來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議案》,建議對被收養人的條件、收養人的條件作出修改,增加對被收養人的長期保障機制等。

  「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最近這幾年,生育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績。先放開單獨二胎,再全面放開二胎,越來越多的家庭沐浴在兩個孩子的愉快生活中。」全國人大代表方燕表示,除此之外,人們也應該關注到那些失獨家庭、無法生育的家庭和個人、已經有孩子還願意養育和照顧更多孩子的人,以及那些被遺棄的孤兒和父母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養育的事實孤兒。

  「我從2008年汶川地震後就開始關注到這一點。當時很多人想要收養災區的孤兒,震後的失獨家庭尤其是沒有生育能力的,收養孩子的願望更是迫切。但後來他們發現收養法的限制很多,大多數人是不具備收養條件的。」當時方燕就覺得,這從某種程度上把很多有愛心的人收養孤兒的通道給擋住了。

  後來,方燕圍繞收養的問題走訪多家福利院和失獨家庭,調研後起草關於修改收養法的建議,也得到婦聯和民政部門的支持。她希望能夠讓那些沒有得到家庭溫暖孩子有一個固定的住所,享受家庭的關愛並夠茁壯成長,也能讓有收養意願的人享受天倫之樂。方燕認為,這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未來是有利的。

  建議被收養未成年人年齡放寬到未滿18周歲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規定,不滿十四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方燕認為,這就意味著十四周歲到十八周歲之間的未成年人不屬於收養法的管轄範圍。「這個年齡階段的未成年人身體和心智尚未成熟,有些還處於叛逆期,一旦面臨意外的家庭變故就可能因欠缺收養法保護而受到傷害,也可能增加社會不安定問題。」

  此外,收養法明確規定三類可以被收養的不滿十四歲的未成年人: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在方燕看來,那些生父母有經濟能力可以撫養,但沒有撫養意願甚至虐待子女的未成年人,也應該被納入收養的範圍。

  因此,方燕建議收養法第四條修改為:以下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一)喪失父母的孤兒;(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或不願撫養的子女;(四)被父母虐待和家暴的子女,經所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或派出所建議可被收養。

  建議「無子女」不必成為收養必備條件

  現行收養法明確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的條件是:無子女;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年滿三十周歲。

  方燕認為,該條款對收養人具備條件的規定不夠完善。

  首先,方燕表示,殘疾兒童、孤兒、被遺棄和虐待的兒童等的養育,除了依靠孤兒院等救濟機構,更應該打通社會家庭和個人的救濟途徑,這類收養是公益性的。而對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反映的是無子女家庭和個人養育後代的需求。方燕表示,隨著人民物質生活的富足,應鼓勵有子女、有經濟能力的人士以公益、奉獻愛心的性質收養子女。

  其次,在方燕看來,年滿三十周歲的限制,一方面導致有意願有能力的年輕人沒有機會收養,減少了合格收養者的人數。「年滿25歲的人一般心智成熟,也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如果有愛心、有意願收養未成年人,也是應該被鼓勵的。」

  除此之外,方燕認為,條款僅規定了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卻沒有明確涵蓋心理問題和疾病。

  針對以上問題,方燕建議將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的條件修改為:(一)有撫養和教育被收養人的經濟能力;(二)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身體和精神疾病;(三)年滿二十五周歲;(四)自願籤署會履行撫養義務、善待被扶養人的聲明,該聲明進入個人信用系統或戶口公安等系統。

  此外,現行收養法明確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方燕建議修改為: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名子女,但收養子女數量應符合當地計劃生育政策,且應證明收養人具備撫養和教育多名子女的經濟能力、健康情況、個人及家庭意願等,個人信用良好。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放寬只能收養一名子女限制
    針對新修計生法規定的二孩政策,她還建議收養法規定與此接軌,將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數量限制放寬至計生法允許的範圍,也為日後計劃生育政策可能進一步放開保留聯動的空間和前瞻性。建議被收養未成年人年齡放寬至18周歲現行的收養法於1992年4月1日起開始施行,至今已有近26的時間,1998年曾作過一次修訂。該法第四條規定,不滿十四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收養子女也應「放開二孩」
    方燕表示,上次修正距今將滿20年。&nbsp&nbsp&nbsp&nbsp「民生中的生育問題,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取得了很多成績,先放開單獨二孩再全面放開二孩。」方燕說,我們也應看到那些無法生育孩子的家庭、失獨家庭、已經有孩子還願意養育和照顧更多孩子的人、過了生育年齡但仍有能力有意願養育孩子的人。
  • 專家建議修改《收養法》放寬收養人必須「無子女」的限制
    《收養法》中規定,收養人必須無子女才可以收養孩子。對於這一要求,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了修改《收養法》的建議。現行《收養法》於1999年4月1日正式實施。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由於該法側重於防止計劃外生育以收養名義免除處罰,有些重要條款已經不能適應新人口形勢和新生育政策的需要,突出表現為規定的送養人和收養人條件過於苛刻。比如對收養人「無子女」的要求,既不符合現行「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也把絕大多數既有收養意願又有收養能力的人拒之門外;而符合這款條件的人中,多數又無收養意願或無收養能力。
  • 應儘快修改《收養法》,與生育政策相匹配
    《收養法》,包括放寬被收養人的條件、鼓勵收養殘疾兒童以及簡化收養關係訴訟解除程序等。去年兩會期間,方燕代表還曾建議放寬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限制,同時建議「無子女」不必成為收養必備條件,以使《收養法》與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接軌。我們也認為,應儘快修改現行不合理的《收養法》。首先,現行《收養法》阻礙正常收養。《收養法》於1992年4月1日施行,1998年曾修訂一次,迄今已近20年,其思路與計劃生育尤其是一胎化政策一脈相承。
  • 收養子女也應「放開二孩」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收養法》該修了
    方燕剛剛履新全國人大代表,她準備了多個議案和建議,其中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議案在經過向民政部門廣泛調研後,目前正聯合30餘名全國人大代表一同形成議案再向大會提交。據了解,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下稱《收養法》),是1992年4月1日開始施行,根據1998年11月4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進行修正的。「上次修正距今將滿20年。」
  • 兩會新觀察⑧|方燕代表:全面二孩放開後《收養法》亟待修訂
    兩會新觀察⑧|方燕代表:全面二孩放開後《收養法》亟待修訂 澎湃新聞 2018-03-09 16:17 來源:澎湃新聞
  • 媒體:收養法17年未修改諸多規定已不符合當下需求
    與現實的收養需求相比,收養法顯得有些不適應了。收養法頒布於1991年,1998年作過一次修改,此後17年再未修改,如今有些內容有必要予以修改。降低收養人門檻●解除「無子女」「只能收養一個子女」等收養條件的制約家住湖南長沙的胡女士已經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但「單獨二孩」政策讓胡女士萌生了再要一個男孩的念頭。
  • 每日學法|1992年《收養法》修改前,可認定收養的事實法律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以下簡稱《收養法》)實施以來,我國公民的收養行為逐步規範,但由於一些地區群眾法律意識不強,在《收養法》實施前後仍有一些收養行為未籤訂書面協議或辦理公證、登記,尤其是在1992年《 收養法》未明確規定收養關係何時成立的情況下,準確界定事實收養關係,有利於維護家庭關係穩定
  • 我國是否存在事實收養?事實收養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
    收養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的收養案件,或者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確認收養關係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當時沒有規定的,可比照收養法處理。對於收養法施行前成立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解除收養關係的,應適用收養法。」第四條:「最高人民法院在收養法施行前對收養問題所作的規定、解釋,凡與收養法相牴觸的,今後不再適用。」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收養法》入編《民法典》新亮點
    ★亮點2:收養8周歲兒童,需經該兒童同意才可以   《民法典》中多項條款都體現了我們上文說到的「最有利於被收養人」原則,如:第一千一百零四條:「收養8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 [法制問答]棄嬰事實收養的法律問題分析
    主要是指收養人應當具備一定的撫養子女的經濟能力和具有良好的品行;(3)年滿三十周歲;(4)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5)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雙方同意;(6)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7)為貫徹實行計劃生育原則,收養人原則上只能收養1名子女。②被收養人的條件。(1)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
  • 2017年事實收養能辦理收養登記嗎
    3、符合《收養法》規定的其他條件,查找不到父母、撿拾證明不齊全的棄嬰(兒),可由收養人提出申請,經村(居)委會確認,街道、鄉鎮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審核並出具證明,經收養人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詢問登記後,到縣級民政局申請辦理收養登記。
  • 丁桂華 滕修福:民法典解讀 從婚姻法及收養法到婚姻家庭編的主要亮點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屆時婚姻法及收養法同時廢止。下面,筆者結合婚姻法及收養法,就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主要亮點作一解讀。 民法典將婚姻法規定的「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為原則」(第三十六條)修改為「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規範了以兩周歲、八周歲為槓子的撫養原則,增強了離婚後子女撫養的可操作性。
  • 從福利院收養孩子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專家建議,孩子收養限制,不可放任但放寬些吧。在今年兩會上,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提交改進我國收養制度的提案,建議對收養制度進行改革,對失獨家庭收養和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特別重大突發事件致孤的兒童收養應優先辦理,並放寬年齡、收養人條件等限制。    「巨大的孤兒數量和我國兒童福利體系數量嚴重不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80%以上的孤兒游離在福利機構之外,生存、學習等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
  • 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收養小孩?收養孩子需要哪些手續?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出於種種原因想收養小孩,卻不清楚本身條件是否符合,也不知道要辦理什麼手續。而我國辦理收養兒童的程序是極為嚴格的,不按照相關法規處理收養手續的話,即便契合條件也難實現收養目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有關規定,收養小孩需滿足以下條件:(一)無子女;這裡的子女不僅包括親生子女,也指沒有其他養子女和繼子女;(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四)年滿三十周歲。另: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 刑法修正案草案將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個別下調為十二周歲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相關內容如下——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草案規定,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收養子女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主席令第10號)第四條 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一)喪失父母的孤兒;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第五條 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 (一)孤兒的監護人; (二)社會福利機構; (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 未辦理收養手續,事實收養效力如何?
    我國「事實收養」的發展歷程事實收養關係,是指未辦理合法收養手續,但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存在撫養與被撫養關係。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雖未辦理合法收養手續,但有證據證明雙方以養父母和養子女的關係長期共同生活,親友、群眾公認或組織證明,法院認可事實收養關係。1992年《收養法》實施後,針對不同收養情況:收養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孤兒,規定「應當登記」,沒有從根本上否定事實收養的效力。
  • 法律對辦理收養手續是如何規定的
    由於生活和工作壓力很大,我們不想自己生育孩子,想收養一個5歲的孩子,但是不知道我們的條件是否符合,以及怎麼辦理收養手續。請問,我國法律對此是怎麼規定的?  河南新動力律師事務所朱廣曉解答:現在像你這種情況很是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