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修改《收養法》放寬收養人必須「無子女」的限制

2020-12-18 第一財經

《收養法》中規定,收養人必須無子女才可以收養孩子。對於這一要求,今年「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了修改《收養法》的建議。

現行《收養法》於1999年4月1日正式實施。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由於該法側重於防止計劃外生育以收養名義免除處罰,有些重要條款已經不能適應新人口形勢和新生育政策的需要,突出表現為規定的送養人和收養人條件過於苛刻。比如對收養人「無子女」的要求,既不符合現行「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也把絕大多數既有收養意願又有收養能力的人拒之門外;而符合這款條件的人中,多數又無收養意願或無收養能力。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民革廣東省委員會副主委李崴建議儘快修改《收養法》,廢除收養程序中的重重障礙,讓孤兒有家不再難。

李崴在提案中提出,《收養法》的種種不合理條款導致棄嬰的數量增多。據2010年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棄嬰10萬名,較上世紀80年代的5000名、90年代的5萬名大幅增加。同時也導致拐賣兒童案件增多。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在曾經公開表示,有些人想買孩子是因為政策規定只能生一個孩子,為了滿足兒女雙全、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等目的,他們就想辦法買孩子。按規定,收養家庭必須無子女,而且還要提供收入、無犯罪記錄等各種證明,但很多希望多個孩子的農村家庭難以滿足這些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也在今年「兩會」的議案中提出,《收養法》導致需要父母的孤兒與需要孩子的夫妻難成一家人。

根據中國人口協會公布的數據,我國不孕不育患者在2012年已超過4000萬,佔育齡人口的12.5%,並且還呈現出不斷上升的態勢。與此同時,根據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的收養數量已經連續十年呈現負增長,內地居民的收養數量從2005年的3.8萬件下降到2015年的1.9萬件,僅為十年前的一半。

鑑於此,黃細花建議,要放寬送養人條件,簡化收養程序;同時放寬收養人條件,不限制收養人子女數量。福利機構送養兒童只能按成本核算收取相應的養育費,不可變相以「接受捐贈」的名義販賣兒童。送養之前應先在網上進行公示,中國公民有優先收養權。

李崴建議,一方面要制定法律約束和減少非醫學必要的墮胎,同時政府建立收養制度,父母沒有條件自己養的,政府機構可以代養,等父母條件成熟後可以領回。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放寬只能收養一名子女限制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在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她將提交修改收養法的建議。方燕。資料圖她建議對被收養人的條件、收養人的條件作出修改,增加對被收養人的長期保障機制等。
  • 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 被收養人年齡放寬至未滿18周歲
    人大代表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 被收養人年齡放寬至未滿18周歲  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記者陳銳海)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於1992年4月1日開始施行,1998年進行一次修正,上次修改距今將近20年。
  •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建議修改收養法:收養子女也應「放開二孩」
    方燕說,我們也應看到那些無法生育孩子的家庭、失獨家庭、已經有孩子還願意養育和照顧更多孩子的人、過了生育年齡但仍有能力有意願養育孩子的人。&nbsp&nbsp&nbsp&nbsp方燕表示,如今,收養法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限制已與最新的計生法精神不一致,在未來更可能限制地方政策的制定。
  • 收養子女也應「放開二孩」 全國人大代表方燕:《收養法》該修了
    方燕剛剛履新全國人大代表,她準備了多個議案和建議,其中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議案在經過向民政部門廣泛調研後,目前正聯合30餘名全國人大代表一同形成議案再向大會提交。方燕稱,民生中的生育問題最近這些年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先放開單獨二胎再全面放開二胎,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沐浴在兩個孩子的愉快生活中;但涉及到無法生育孩子的家庭或已有孩子還願意養育和照顧更多孩子的人卻存在諸多限制。記者查閱《收養法》看到,第八條規定,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 應儘快修改《收養法》,與生育政策相匹配
    《收養法》,包括放寬被收養人的條件、鼓勵收養殘疾兒童以及簡化收養關係訴訟解除程序等。去年兩會期間,方燕代表還曾建議放寬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的限制,同時建議「無子女」不必成為收養必備條件,以使《收養法》與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接軌。我們也認為,應儘快修改現行不合理的《收養法》。首先,現行《收養法》阻礙正常收養。《收養法》於1992年4月1日施行,1998年曾修訂一次,迄今已近20年,其思路與計劃生育尤其是一胎化政策一脈相承。
  • 媒體:收養法17年未修改諸多規定已不符合當下需求
    與現實的收養需求相比,收養法顯得有些不適應了。收養法頒布於1991年,1998年作過一次修改,此後17年再未修改,如今有些內容有必要予以修改。降低收養人門檻●解除「無子女」「只能收養一個子女」等收養條件的制約家住湖南長沙的胡女士已經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但「單獨二孩」政策讓胡女士萌生了再要一個男孩的念頭。
  • 每日學法|1992年《收養法》修改前,可認定收養的事實法律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以下簡稱《收養法》)實施以來,我國公民的收養行為逐步規範,但由於一些地區群眾法律意識不強,在《收養法》實施前後仍有一些收養行為未籤訂書面協議或辦理公證、登記,尤其是在1992年《 收養法》未明確規定收養關係何時成立的情況下,準確界定事實收養關係,有利於維護家庭關係穩定
  • 收養子女應該滿足哪些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主席令第10號)第四條 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一)喪失父母的孤兒;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第五條 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 (一)孤兒的監護人; (二)社會福利機構; (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 從福利院收養孩子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專家建議,孩子收養限制,不可放任但放寬些吧。在今年兩會上,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提交改進我國收養制度的提案,建議對收養制度進行改革,對失獨家庭收養和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特別重大突發事件致孤的兒童收養應優先辦理,並放寬年齡、收養人條件等限制。    「巨大的孤兒數量和我國兒童福利體系數量嚴重不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80%以上的孤兒游離在福利機構之外,生存、學習等基本權益得不到保障。」
  • 專家提醒:收養程序遠比想像複雜 須保持冷靜
    一戰後,大批流浪孤兒的出現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各國都修改了相應的法律,其目的「僅在於對無子女的人予以父母的權利,對無父母或父母無養育能力的人予以父母的保護。」二戰後,通過收養制度保護兒童的功能日益得到加強。  1989年,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規定:「關於兒童的一切行動,不論是由公私社會福利機構、法院、行政當局或立法機構執行,均應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一種首要考慮。」
  • [法制問答]棄嬰事實收養的法律問題分析
    收養關係成立後,公安部門應當依法為被扶養人辦理戶口登記。實質要件。①收養人應當具備的條件。根據我國收養法的規定,收養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無子女,既包括未婚無子女,也包括已婚因生理缺陷無子女或者尚未生育子女;(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 丁桂華 滕修福:民法典解讀 從婚姻法及收養法到婚姻家庭編的主要亮點
    (十一)調整規範子女撫養原則。民法典將婚姻法規定的「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為原則」(第三十六條)修改為「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收養法》入編《民法典》新亮點
    這是民法典的一個最新改變之一,原收養法規定的是:「收養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需要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而民法典將需要徵得同意的被收養人範圍擴大到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改變的原因其實顯而易見,其一,隨著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心智發育程度加快。
  • 單身人士收養孩子要符合這些條件 首先得無子女
    民政部門工作人員告知,根據《收養法》相關規定,辦理收養登記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無子女;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4.年滿30周歲;5.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當事人只有符合以上條件才可以辦理收養。
  • 我國是否存在事實收養?事實收養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
    收養法施行前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的收養案件,或者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確認收養關係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當時沒有規定的,可比照收養法處理。對於收養法施行前成立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解除收養關係的,應適用收養法。」第四條:「最高人民法院在收養法施行前對收養問題所作的規定、解釋,凡與收養法相牴觸的,今後不再適用。」
  • 溫州市民政局:辦相關手續 讓事實收養子女合法化
    浙江在線05月14日訊昨天,溫州市民政局告知:全市有收養孩子的家庭,請儘快到民政部門辦理相關手續,讓事實收養的子女合法化,從而保障收養關係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事實收養是指親友、群眾公認,當事人所在村(居)民委員會證明確以養父母與養子女關係長期共同生活的、未辦理合法手續的收養行為。
  • 未辦理收養手續,事實收養效力如何?
    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學習、宣傳、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通知》第二條:「收養法施行後,各級人民法院必須嚴格執行。收養法施行後發生的收養關係,審理時適用收養法。收養法施行前受理,施行尚未審結的收養案件,或者收養法施行前發生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確認收養關係的,審理時應適用當時的有關規定;當時沒有規定的,可比照收養法處理。對於收養法施行前成立的收養關係,收養法施行後當事人訴請解除收養關係的,應適用收養法。」
  • 民法典擬設1個月婚姻冷靜期 離婚財產照顧無過錯方
    如明確疾病不再成為禁止結婚的條件,登記離婚增設了一個月的冷靜期,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增加婚姻無效的情形,完善離婚賠償制度,放寬了收養條件,有一個子女的家庭也可收養一個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亮點十四:離婚財產分割增加照顧無過錯方原則關於離婚時財產分割,現行婚姻法規定「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草案修改為「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 什麼樣的人可以收養孩子?需要具備什麼條件的孩子才可以被收養?
    而除此之外,收養人還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無子女,這裡的無子女不單指沒有親生子女,也指沒有其他養子女和繼子女;2、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在身體、智力、經濟條件、道德品質上具有撫養教育的能力的,可以履行父母對子女應盡的義務;3、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主要指精神疾病和傳染病;4、收養人必須年滿30周歲或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