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中國科學技術館研學課程課題

2020-12-21 百家號

中國科學技術館是我國唯一的一座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是現代化的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館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

北京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中國科學技術館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東面是亞運村社區,西面是奧運水系,南面是鳥巢等奧運主體育場,北面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實際上是整個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科學技術館

 北京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中國科學技術館主場館介紹

國科學技術館主場館由地上四層和地下一層組成,地下一層為4D影院和動感影院;地上一層由球幕影院、短期展廳、華夏之光、科學樂園組成;地上二層有巨幕影院和「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地上三層是「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地上四層是「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層:華夏之光

感知「華夏之光」華夏之光主題展廳:從衣、食、住、行四方面,展示中國古代人們在農業生產,絲綢紡織,建築技術,車船交通等方面取得的各項技術成就和創新成果。

這裡將古代的發明創造轉變為可動模型和互動展品,有地動儀、水力紡紗機、鄭和下西洋航船、魯班鎖等等。學生們很是佩服祖先們的聰明智慧!

中醫與中藥、古代藥鋪、舌苔模型、針灸銅人、走遍人體的經絡、少數民族的醫學、

中藥材標本、傳統中藥的加工、中藥典籍、中藥製作模擬體驗、道地藥材分布圖、古代養生術(太極拳、五禽戲)、神農採藥圖、推拿按摩體驗

古代絲織技術、養蠶絲織流程場景微縮模型、織機小模型、漢代斜織機、各種錦展示、水轉大紡車、組織結構編織體驗、大花樓織機。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二層:探索與發現

中國北緯30°生命線、同源器官、孟德爾豌豆實驗、生命樂章、受精過程、胎兒

發育、成長的因子、生命有多長、細胞工廠、進入細胞世界、細胞顯微觀察、解讀基因密碼、顯性與隱性、神經系統與訊號、生命之水、血液循環、氧與二氧化碳的交換、人的感官、神奇街道、胚胎與胚胎發育。

 北京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中國科學技術館研學課程課題

研學課題:探索科技奧秘,培養科學精神!

走進中國科學技術館,深入探討原子科學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深思;重溫科學家克隆多莉羊的過程;了解卡爾丹橢圓規的原理;體驗神奇街道,探索神奇街道的設計原理;探索太空艙的奧秘,了解太空人在太空艙的生活;動手探索實踐,感受高科技的無窮魅力,培養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中國科學技術館

科技館裡還有很多展品,它們每一件都承載著中國的科技發展歷程,今天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我也相信未來我的祖國會發展的更加強大,科技越來越發達!

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加深了對科學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科學文化素養。它既讓同學們受到了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的薰陶,又培養了同學們濃厚的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點燃了同學們的科技夢想!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國家海洋博物館館研學課程課題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藍色國土資源,海洋產業是國家海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社會各界都需要補上海洋啟蒙這一課,尤其是要樹立海洋國土意識,而培育全民族海洋意識首先應該從中小學生抓起,開展海洋研學旅遊則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形式。
  • 上海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上海自然博物館研學課程課題
    上海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上海自然博物館簡介上海自然博物館坐落在上海靜安雕塑公園內,濃厚的藝術氣息環繞著博物館,而博物館本身的設計又與周邊環境相呼應,仿佛是從地上長出一般。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上海自然博物館研學課程課題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
  • 如何設計紅色研學旅行課程
    2013年國家印發《國民休閒旅遊綱要2013-2020》中明確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6年12月,我國教育部等11部門以教基——(2016)8號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與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 紅旗渠 | 召開研學課程專家評審會
    12月22日,紅旗渠研學課程專家評審會在林州市智慧旅遊大數據中心召開,中國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鄭增儀,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長翟秀剛,湖北省校外教育管理委員會秘書長付小林,江蘇省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徐偉組成的專家組,現場聽取紅旗渠研學課程匯報。
  • 泰安天頤湖:立足特色 打造研學精品課程
    自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意見》以來,研學旅遊愈加受到師生和家長的重視。泰安市泰山天頤湖研學課程研發團隊,依託天頤湖特色項目資源,根據中小學生在校課程安排、接受知識程度,以及各個年齡層次人群的關注點、成長階段特徵來設置各個階段不同的課程路線,更具有針對性,能夠符合中小學不同時間段教學課程安排的需求,同時使課程設置更符合「學會分層,讓教學因人制宜」的教育理念。
  • 研學旅行新的挑戰與機遇 ——第三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武漢)高峰...
    為促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行業健康發展,為湖北文化旅遊經濟恢復加油助力,2020年11月11日-13日,第三屆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武漢)高峰論壇隆重召開,5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機構負責人和從業者歡聚一堂
  • 安康高新區秦巴生態文化研學基地獲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近日,由陝西省教育廳、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組織開展的第三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評選結果出爐,經過專家嚴格評審,安康高新區秦巴生態文化研學基地成功獲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這也是安康高新區首家獲批的省級研學旅行實踐基地。
  • 襄陽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方案出臺
    今天下午,市教育局發布了《襄陽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施方案》(試行),以此來規範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並對種種研學亂象重拳出擊。一、主要內容及措施(一)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各中小學要結合實際,逐步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 研學旅行今後納入中小學生評價機制
    暑期出門旅行,正成為中小學生的標配。愛寫作的獅子前段時間關注的一份高達三萬元的暑假花費清單中,旅行就是一項重大開支。  這兩天,浙江省教育廳、省旅遊局、省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今後學校也操心孩子的旅行了。
  • 青島公布首批56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6月17日,市教育局、市文旅局發布通報,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等56處基地(場館)被任名為青島市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青島首批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涵蓋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國防科工、自然生態五大類。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偉東智慧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青島炎黃易醫園等基地均列其中。
  • 怎樣設計研學旅行課程——「教育+文旅」深度融合
    中國歷史上一直有「遊學」的優良傳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講的就是需要通過讀書和遊學來增長見識。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新時代下的「遊學」——研學旅行需求越來越大,已成為文化、教育、旅遊界的重要課題。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
  • 中小學生研學,博物館裡如何學好知識
    2016年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提出,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作為歷史文化資源的集納地,各類博物館也憑藉其獨到的資源成為研學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博物館研學讓不少學生在假期和周末不僅增添了出去走走的樂趣,同時也收穫了知識、拓寬了視野。
  • 民俗文化資源如何生成研學旅行課程主題
    風俗禮儀、節日民俗等作為國學的重要研學內容,可結合學校已有傳統活動進行改造、整合,使之成為研學旅行活動的內容來源 ,如與開學禮、畢業禮、春秋遊、傳統節日活動,以及一些主題教育和參觀考察等社會實踐課程相結合,形成學校特有的、彰顯本校文化、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深度學習的研學旅行課程。
  • 2019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行業年會完美落幕!
    研學人宣誓600位與會嘉賓就課程建設、基地(營地)課程、研學人才培養、網際網路+研學、新高考與研學旅行等主題進行深度的探討,探討研學旅行發展過程中的新挑戰、新思路、新突破,為研學旅行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鑑。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鄭增儀在《新時代基礎教育的新使命》的主題分享中強調做好研學旅行關鍵是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導師隊伍。作為合格的研學導師要清楚當前基礎教育的新使命,掌握如何實施研學旅行課程,如何確保活動中學生的安全,怎樣真正做到讓中小學生旅有所學,學有所研,在研學旅行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精神。鄭司長的分享拉開了本次年會的帷幕。
  • 【文旅融合】博山陶琉藝術中心成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基地
    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的《山東省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精神
  • 教育部所要求的「研學旅行課程化」,到底難在哪?
    2016年12月包括教育部、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第一次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並明確要求學校搭建一套完善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遊的意見這其實是一個教育契機,自從部委發出《意見》後,各地中小學校正在進行各種探索和嘗試。如何將研學旅行課程化?研學課程如何進行和實施?
  • 研學旅行,一場體驗式的戶外教學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遊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對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有益處。  湖南萬裡路研學旅行教育有限公司秉承「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精神,堅持研學旅行以行為「體」,以學為「用」,把它與常規的營地戶外活動、觀光旅遊區別開來,讓學生帶著主題去研學,通過旅行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是一家集教育文化和旅行社職能為一體,專注研學旅行和中小學綜合實踐的專業企業。
  • 一文了解武漢市研學旅行政策法規
    >該通知公布了研學旅行試點學校的申報流程和要求,並明確了試點學校研學旅行工作開展的四個主要任務為:探索建立課程體系;探索建立操作規範;探索建立協作機制;探索建立評價標準032018年2月27日一、市教育局關於公布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市級試點學校名單的通知
  • 學校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的實踐研究
    研學旅行課程融實踐性、靈活性和創新性於一身,將課堂搬到了校外,並憑藉著團隊合作學習的特性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課程模式。通過對研學旅行課程的理念、課程設計的研究,以及對參加過研學旅行的學生進行相關的調查問卷,研究發現在現在的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安全問題逐漸突出,學生對於研學旅行課程內容的要求也逐漸變高。針對研學旅行課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 成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研學旅行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對貧困家庭學生減免費用……記者近日從成都市教育局獲悉,該市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指導意見》,要求各中小學根據教育教學需要,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將研學旅行納入教育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