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上海自然博物館簡介
上海自然博物館坐落在上海靜安雕塑公園內,濃厚的藝術氣息環繞著博物館,而博物館本身的設計又與周邊環境相呼應,仿佛是從地上長出一般。
上海自然博物館佔地總面積45086平方米,從外面上看外觀酷炫,特別是螺紋似的弧度旋轉,並且環繞中心的湖面讓人記憶深刻。還有表皮上鋼架結構的交叉以及石材面料的搭配,都獨具匠心。博物館的綠色屋頂與螺紋旋轉的搭配使得建築看起來樣式和獨特。這些材料以及結構的設計讓人不禁聯想與「自然」的關係。
若能從高處俯瞰,新館像一隻扁扁的「鸚鵡螺」,與浦東張江的另一隻「鸚鵡螺」——上海光源,遙相呼應。「螺」身鋪滿「綠色」,屋頂綠化與見縫插針的立體綠化,讓這座建築面積僅有45000平方米的「小場館」,擁有接近30%的「大綠化」,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散發出濃濃的「公園氣質」。
仔細看,曲面上密布著不規則多邊形,就像是一個個細胞。這座由國外知名設計師設計的場館,最具特色的就是這座「細胞牆」,且意味深長:自然生命的演化正是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穿過細胞牆,走進自博館就能尋找答案。曲線外立面環抱著一汪清可見底的人工池塘,是自然博物館前部廣場的核心。深看下去,「細胞牆」竟然還有15米的「根」,挖掘出地下兩層空間。
走至另一立面,是與前方通透的細胞牆截然不同的植被牆,與公園裡大片大片的綠草地相呼應著,植被牆上擺著不同種類不同層次的植物盆栽,就像是給建築穿上了一件自然編織的衣裳。
上海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上海自然博物館研學課程課題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天文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主要任務是在收集自然標本及圖書資料的基礎上,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館內的,內容包括"古動物史"、"古人類史"、"中國歷代古屍"3個陳列廳,以及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6個基本陳列廳,內容為植物的進化。
上海自然博物館對平時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不僅有了一個重溫,而且更加生動化的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而且能夠真實性的看到生物在不同的進化過程昱階段中動物的形態等特徵,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