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僅為個人學習,多有不足。
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釋義:沒有虛妄,元始亨通,利於守正。如果言行不正會有災禍,不利於前往。
啟示:無妄是沒有虛妄,是內心清靜的狀態。如果人沒有妄心、妄念、妄言、妄行,是能夠感應「道」,順應「道」,因此是亨通的,利于堅守正道。如果不符合正道,會有災禍的發生,這是不利於前往的。
初九:無妄,往吉。
釋義:沒有虛妄,前往吉利。
啟示:易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如果內心清靜,在沒有虛妄的狀態,內心能夠感應萬物的運動,可以跟隨「道」的指引來為人處事。這樣不管做什麼,都是吉利的。
六二:不耕穫,不菑畲,則利有攸往。
釋義:剛開墾就想著播種,剛播種就想著收穫,這是急於求成。不急於求成,是有利的。
啟示:事物的發展有著自然的過程,能夠尊重客觀的規律,這樣做事是有利的。老子在《道德經》中就有描述天地間的法則是什麼,這能夠幫助去順應「道」。
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釋義:無妄的災禍。比如有人路邊系一頭牛,被路人遷走,對當地人是小災禍。
啟示:當下沒有虛妄,但也可能會有災禍的產生。這種結果是源自於舊有的虛妄。因為過去的心念和言行不正,導致了現在的災禍產生。
九四:可貞,無咎。
釋義:堅守正道,沒有過錯。
啟示:無妄,是讓自己內心清靜,沒有虛妄。如果不符合正道,會有災禍的產生。所以自當下開始,讓自己謹言慎行,堅守正道,沒有過錯。君子堅守正道,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
釋義:沒有虛妄,卻產生了疾病,不需要治療也會恢復。
啟示:過去的虛妄會產生負面的結果,但自當下開始符合正道,之前的負面結果會自然消失,之後也因為守正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
釋義:保持無妄。如果有妄心妄言妄行,沒有益處。
啟示:無妄是一個狀態,是利於始終在當下保持的。因此可以時刻地提醒自己,如果有妄心妄言妄行,會有不好的結果。當妄念產生的時候,可以立即來消滅它,不再產生妄言和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