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晚年悽涼,為何寧願住地下室也不願去臺灣?此人解釋很在理

2020-12-25 鬼龍看歷史

1949年4月27日,上海春意盎然,人民解放軍的腳步距離這座城市越來越近。

曾經是上海最大的青幫頭目杜月笙來到了人生最為黑暗的時刻。這天夜裡,杜月笙租了一首荷蘭輪船舉家逃離上海,來到香港避風。

來到香港後,杜月笙住進了堅尼地臺18號底層,比起上海的杜公館,這裡真是寒酸不已。也許是落差太大,來到香港後不久,杜月笙就哮喘病復發,身體一日不一日。

自此之後,杜月笙幾乎足不出戶,直到病逝。國民黨敗退臺灣時,蔣介石曾召見杜月笙,再三「邀請」他去臺灣,杜月笙以委婉地口氣搪塞道:「總裁的美意,月笙心領了。不過臺灣的氣候潮溼,天氣又太熱,近來我的氣喘病又復發了,我想先到香港治療一下,再到臺灣執鞭馬前,不知總裁肯否應允?」

杜月笙不願意去臺灣,這點眾人皆知。在香港期間,杜月笙一方面要求留在上海的門生服從政府法令,安分守己,更要做些力所能及維護時局穩定之事。杜月笙在香港期間,老友章士釗受委託在杜月笙家中住了多日,勸說杜月笙返回上海。

對於章士釗的邀請,杜月笙表示,「嚮往有心,追隨乏力」。與此同時,臺灣方面也不斷派人來香港,力邀杜月笙去臺灣,均被婉言拒絕。最終讓杜月笙下定決心不去臺灣,是源自「中行事件」。

這一事件發生後,臺灣方面多次派特務去香港威脅恐嚇,這些都未能讓杜月笙就範。1951年8月16日下午,杜月笙在香港病逝。杜月笙為何至死都不願去臺灣呢?

杜月笙的孫子杜順安表示,「祖父心裡很清楚,自己胸無點墨,大字不識幾個,蔣介石怎麼可能讓他當議長、市長。蔣介石要他做國大代表,祖父也覺得自己不識字,不宜當國大代表,要我母親當國大代表,母親不願意做官,最後祖父只好要萬墨林擔任國大代表。」

還有一個原因,杜月笙認為自己沒有利用價值了,用他的原話是:「我是夜壺,蔣介石把我用完了,眼看沒有利用價值了,就往旁邊一甩,再也用不著我了。」

參考資料:《揭秘:杜月笙不願臺灣的關鍵原因》

相關焦點

  • 杜月笙悽涼晚年:何以滯留香港不去臺灣
    以前我們看到的大多是被醜化了的杜月笙,筆者通過大量文史資料,試對杜月笙的悽涼晚年作一真實的披露,把他的是非功過,留給讀者評說。蔣介石軟硬兼施杜月笙避難香港1949年4月27日,上海春意盎然,正是「風吹新綠草芽青,雨溼輕黃柳條潤」的景致。可是四周隱約傳來的隆隆炮聲,打破了尋春人的悠閒心境。
  • 揭秘杜月笙晚年為何不回大陸,也不敢去臺灣
    青幫大佬杜月笙於新中國成立前夜,1949年的4月,攜家眷離開了他叱吒多年和苦心經營的上海灘,租住在了香港堅尼地臺18號的一樓,在此過了兩年的寓公生活,1951年8月病逝。那麼他為什麼不回大陸也不去臺灣呢?
  • 1949年,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敢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
    上海灘大佬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解放戰爭爆發後,短短三年時間,蔣介石就不得不敗退到臺灣,在蔣介石前往臺灣時,不僅帶走了大量的儲備黃金,還帶走了許多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在1949年4月時,蔣介石親自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和他一起前往臺灣,杜月笙寧可去了香港,也沒去臺灣,今天筆者就來講述講述原因。
  • 杜月笙在解放後不去臺灣去了香港,但他死前為何又讓家人去臺灣?
    後來機緣巧合杜月笙投到了黃金榮門下,由於精通人情世故、辦事穩重老練,所以杜月笙很受黃金榮的重視,之後杜月笙也憑藉黃金榮在上海的關係,開始混跡黑幫,最後成為青幫老大,我們都知道,黑社會幫派其實都是出於政府統治的灰色地帶,也更像一個龐大的經濟組織,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地下產業,這就少不了黃賭毒生意,就像杜月笙一樣,作為青幫老大的同時還開設著毒品公司,並且還和黃金榮共同打理著賭場
  • 杜月笙遺言死後回故鄉入土 為何死後骨灰被人帶到臺灣安葬?
    此人叫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個流氓大亨中,杜月笙最年輕,但他卻最會處事。杜月笙在上海灘結交的圈子極廣。不管是前清遺老還是革命志士,不管是軍閥政客還是社會名流,不管是高官子弟還是文人墨客,他都執禮甚恭,傾力結交。所以,杜月笙在上海灘黑白通殺。不管是誰,都會給他三分面子。
  • 杜月笙為何既不隨蔣去臺灣,也不從共留大陸,而是舉家遷往臺灣?
    所以,毛澤東真誠地對杜月笙加以挽留,明確表示:杜月笙代表上海資產階級,希望杜月笙繼續留在上海發光發熱。國民黨的爭取而蔣介石當然不願讓杜月笙為我黨所用,就親自召見杜月笙,極力邀請他攜家眷同往臺灣,共圖大業。但杜月笙卻以哮喘發作,不適宜臺灣潮溼氣候為由,拒絕了國民黨。舉家遷往香港。
  • 上海是杜月笙根基,為何解放前非去香港?三個原因,讓他不得不走
    非青幫大佬杜月笙莫屬,「刀切豆腐兩面光」,便是杜月笙一向的辦事準則,而杜月笙的另一個辦事原則便是「不要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憑藉這兩條處事原則,杜月笙在黑白兩道混得風生水起。
  • 杜月笙為何既不隨蔣去臺灣,也不從共留大陸,而是舉家遷往香港?
    所以,毛澤東真誠地對杜月笙加以挽留,明確表示:杜月笙代表上海資產階級,希望杜月笙繼續留在上海發光發熱。國民黨的爭取而蔣介石當然不願讓杜月笙為我黨所用,就親自召見杜月笙,極力邀請他攜家眷同往臺灣,共圖大業
  • 晚年旅居香港的杜月笙,接到蔣介石一個電話,杜月笙:我生不如死
    不過很明顯,杜月笙之所以能夠在上海如此龍蛇混雜的地方混的風生水起,的確是有一些過人之處的。1888年,杜月笙出生在江蘇省川沙廳高橋南杜家宅,不過很不幸的是在杜月笙四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先後去世了,後來杜月笙就開始跟著舅父商慶國一起生活。
  • 杜月笙為何不去臺灣?其實是因為一張「紅帖子」,它跟蔣介石有關
    杜月笙此人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上海皇帝」、「青幫大佬」,種種稱號無一不表現出他當時的身份煊赫。他在上海縱橫馳騁二十餘年,將整個上海灘的地下勢力都牢牢控制在他手中。而根本原因是杜月笙非常會做人,無論是軍界還是政界的的人關係都很好,他懂得怎麼去處理這種關係並藉以己用。
  • 杜月笙最驕傲的一張照片,懸掛杜公館,包含了他一生不能原諒的罪
    杜月笙處事風格杜月笙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為人不張揚做事很果斷。在上流社會的人面前,那寧願做一個綠葉去陪襯別人,也不願在這群人面前嶄露頭角。只要讓別人覺得舒服,那他自認為就會缺少一個在背後捅自己刀子的人。很多人評價杜月笙是正人君子,也有人評價杜月笙是一個流氓。更有人稱杜月笙為杜先生。
  • 杜月笙為何不去臺灣?杜月笙長孫:爺爺丟了一樣重要的東西
    舊上海灘,有一人不得不說,那就是杜月笙,杜月笙在上海灘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當時上海的青幫老大,也是影響力極大的上海三大亨之一。雖然說杜月笙的青幫做過很多的不太道德的事情,賭場、走私大煙等等,但是在抗日戰爭期間,杜月笙還是很有骨氣的,不但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還積極的進行抗戰,先後進行多次募捐活動。
  • 為何富士康員工寧願住擁擠的宿舍,也不願租房子?省錢只是次要的
    現在的富士康個廠區都有很多的人,而富士康一般都是包吃包住的,住宿舍的話不需要錢,交點水電費就可以了,可以說能夠省不少錢的。不過住宿舍人都是挺多的,還是早晚班交替的,非常影響休息。那麼為何很多人卻還是不願意跑出去外面租房子住呢?
  • 1949年,為何杜月笙既不去臺灣,也不留在大陸,而是舉家遷向香港?
    杜月笙既不隨蔣,也不從共: 蔣介石在臺灣多次發出邀請,希望杜月笙來臺灣重振雄風;毛澤東也加以挽留,明確表示,杜月笙代表上海資產階級,希望杜月笙繼續在上海發光發熱。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但是,你說納了一個妾在古代還好和妻子解釋,畢竟是因為生不出兒子,古代又不像現代一樣要一人一世一雙人。可是,嘗過甜頭的戚繼光先生可沒有那麼容易「善罷甘休」,在陳氏之後居然又納了另一位楊氏為妾(據說後來還納了一位,總共納了三位)
  • 孟小冬罕見舊照:確實漂亮,與梅蘭芳斬斷情緣後嫁杜月笙,晚年移居臺灣
    梅家不願後繼無人,王明華心如刀割,也只能含淚讓梅蘭芳再娶一房妻室生兒育女,於是福芝芳進了梅家的家門。 儘管杜月笙早在1925年就已對孟小冬念念不忘,儘管杜月笙後來又娶了孟小冬的好友姚玉蘭做四姨太,但仍惦記著孟小冬,1936年,孟小冬因姚玉蘭的緣故,接受了杜月笙的邀請,為黃金大戲院揭幕剪彩
  • 孟小冬與梅蘭芳緣斷後嫁杜月笙,晚年移居臺灣,稱得上是民國美女
    梅家不願後繼無人,王明華心有餘悸,也只能含淚讓梅蘭芳再婚,再娶妻生子,於是福芝芳進入梅家。可是那時世人以為男子三妻四妾是常事,梅蘭芳和孟小冬走到一處也有人撮合,但福芝芳卻不是軟柿子,說什麼孟小冬也不肯進來。
  • 杜月笙垂涎三尺的上海市長,老蔣卻給了別人?此人是誰?
    杜月笙早在1920年代初期就認識蔣介石,在反共、抗戰除奸等方面多次幫助老蔣。抗戰勝利後,杜月笙自以為勞苦功高,通過戴笠向蔣轉達想當上海市市長的願望。杜月笙認為憑自己的功勞和與老蔣的交情,即便當不上市長,做個副市長還是不在話下的!作為抗戰有功的杜月笙,雖然已經年近60歲,資歷已在幫會中無人可比,他在返回上海的火車上說「憑著這樣的累累功勞,上海更應該敞開了大門歡迎我!」
  • 「上海大亨」杜月笙,為何沒在香港混出名堂?有三個原因
    「上海大亨」杜月笙,為何沒在香港混出名堂?有三個原因杜月笙生於1888年8月,仿佛早已經註定杜月笙這輩子會發。杜月笙以販毒起家,1911年入八股黨販賣鴉片,隨後得到青幫頭頭黃金榮的賞識,開始跟著黃金榮混。1925年,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創辦了三鑫公司,壟斷了上海法租界的鴉片生意,「上海三大亨」的名頭也開始亮瞎上海灘。
  • 晚年落寞的杜月笙去借錢,他問都沒問就說:要多少杜先生自己填
    說到上海灘,就不能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杜月笙。杜月笙又被稱為是「上海灘皇帝」,可見杜月笙的一生是多麼的傳奇,不過杜月笙的晚年卻比較的沒落,所以杜月笙也是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 大家知道晚年的杜月笙是非常沒落的,當時的杜月笙也是離開了上海,去了香港。都說牆倒眾人推,何況是杜月笙這樣風光一時的人物,肯定的罪過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