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軍國際航線的航企觀察3:中聯航

2020-12-15 民航新聞

  2012年中聯航成為東航全資子公司

  中聯航成立於1984年9月21日。2002年10月31日,運營了12年的舊聯航停止了全部民航航班飛行。2004年,經民航總局正式批准,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共同出資1億元,上海航空公司控股80%、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控股20%,重新組建成立了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實現了「軍轉民」。2005年7月完成重組,10月再次起飛。2009年東上重組,中聯航於2010年正式加入東航集團,成為東航股份旗下的控股公司。2011年前後,東航開始推動繼續深化東上聯(東航、上航、中聯航)一體化運作,將三家公司官網合一。同時開始推進中聯航和東航河北分公司的重組。2011年7月25日,東航董事會通過《關於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南苑機場改擴建項目的議案》,2011年10月28日,東航董事會通過《關於對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增資的議案》。2012年8月,東航向東航集團收購其持有的中聯航20%的股權,至此中聯航成為東航全資子公司,同時東航對中聯航增資人民幣12.2億元。2012年11月26日,中聯航與東航河北分公司完成聯合重組,新中聯航擁有波音飛機23架,主運營基地設在北京南苑機場,下設中聯航河北分公司、北京南苑機場管理公司、佛山沙堤機場管理公司三家分(子)公司。

  轉型低成本後,中聯航整體表現提升

  2013年起,中聯航開始加快發展速度,並謀求轉型。根據東航的報導,2014年3月31日至4月3日,東航高層先後考察了易捷航空、瑞安航空、北歐航空,如今看來,此行也有為中聯航取經的意味。2014年7月,東航即宣布中聯航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2015年3月29日,中聯航全面實施低成本航空服務模式,與東航差異化運營。中聯航效仿其它低成本航空公司取消免費餐食配備,推廣行李託運收費、機上售賣及貴賓室等有償服務,同年中聯航直銷收入同比增加84.2%,代理費用同比降低人民幣約1.2億元,營業收入39.49億元,實現淨利潤2.63億元。中聯航也完成B737機隊全經濟艙布局改裝。

  2016年,中聯航直銷收入佔比已接近66%,代理費用同比降低1641萬元。中聯航增加了行李收費、機上售賣、貴賓室有償服務、線上保險銷售等增值業務。在客運運力同比基本持平情況下,客座率同比增加6.3個百分點,中聯航營業收入42.35億元,同比增長7.24%,實現淨利潤4.68億元,同比增長77.95%。承運旅客673.47萬人次,同比增長9.1%。

  截止目前,中聯航擁有飛機35架。根據規劃,中聯航今年還將引進4架737-800飛機。

  獨家運營兩個機場多年

  中聯航在歷史上擁有特殊的背景也使其至今獨家在北京南苑機場與佛山沙堤機場運營。考慮兩個機場在區域內的地理位置優勢,隨著近年北京首都機場與廣州白雲機場趨於飽和,中聯航在兩個機場也享受到大機場客源溢出的紅利,同時在兩個區域也實現了與東航的差異化運營。截至目前,中聯航在兩個機場投放過夜運力超過其機隊規模的四分之三,開通了多條支線機場至北京的航線。

  2017年有望開通其首條國際航線

  早在2015年1月,民航局即公示了中聯航擴大經營範圍申請,中聯航的經營範圍擬由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變更為國內(含港澳臺)航空客貨運輸業務;至周邊國家的國際航空客貨運輸業務。

  2016年9月14日,民航局公示顯示中聯航首次申請大連-大阪國際航線,計劃2016年12月起開通。這距離中聯航2015年1月申請經營範圍變更已過去整整20個月。2016年11月24日,中聯航申請2017年1月起開通煙臺-靜岡、煙臺-福岡航線。截止目前,中聯航暫未開通上述航線。原有開通計劃的煙臺-福岡航線一再推遲。

  由於中聯航運營的南苑機場性質特殊,一定程度限制了中聯航國際航線的發展。在選擇經停地點時,由於青島、浦東等東部主要赴日韓樞紐均有東航分公司,因此中聯航選擇大連、煙臺等地也不難理解。中日、中韓航線競爭激烈且持續面臨客源波動的情況,筆者認為這也是中聯航遲遲未能開通國際航線的原因之一。

  筆者認為作為東航旗下的低成本航空,及早開通國際航線擁有國際資質,一方面是布局北京新機場航線、航權的戰略性行動,同時也是未來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東航與捷星曾在香港謀求成立捷星香港未果)、與國外低成本航空合作的必然之選。

  展望未來,南苑機場將於2019年關閉,佛山沙堤在未來也有被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取代的可能。在北京新機場中聯航如何與東航實現協同,如何實現差異化的航線網絡布局,這是需要及早考慮的問題。在京津冀區域內,中聯航已在北京、石家莊市場有所布局,未來是否在天津發展從而迴避在北京新機場與東航過度的競爭,同樣引人關注。

14薦聞榜

更多文章和觀點請訪問羅之瑜專題

相關焦點

  • 即將進軍國際航線的航企觀察2:瑞麗航空
    2014年1月22日,民航局運輸司公示《關於為瑞麗航空有限公司(籌)頒發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的公示》,公示信息顯示國際航協向瑞麗航空指定二字代碼DR。2014年5月6日,瑞麗航空獲頒《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  2014年5月18日,瑞麗航空首航,執行昆明—芒市航線。
  • 中聯航進軍國際市場 年底開通日本大阪航線
    網易航空訊(武明飛)在北京南苑機場運行的中聯航,一直以來以票價低廉,距離市區近,成為很多人的出行首先。根據民航局網站一則公示顯示,中聯航將於年底開通國際航線。聯繫電話:010-64092901傳 真:010-64013829民航局運輸司2016年9月14日由於中聯航總部位於北京南苑機場,南苑機場不具備口岸聯檢功能,所以中聯航首條國際航線將從大連國際機場出境。不過這條國際航線的開通,對於中聯航意義重大。
  • 即將進軍國際航線的航企觀察(2):瑞麗航空
    2014年1月22日,民航局運輸司公示《關於為瑞麗航空有限公司(籌)頒發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的公示》,公示信息顯示國際航協向瑞麗航空指定二字代碼DR。2014年5月6日,瑞麗航空獲頒《航空承運人運行合格證》。  2014年5月18日,瑞麗航空首航,執行昆明—芒市航線。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航航線初步確定 涉三家航企
    原標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航航線初步確定 涉三家航企 即將正式通航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將於9月6日進行第六次綜合演練,這將是最後一次綜合演練。與此同時,目前各航空公司首航航線初步確定。 4日,記者走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探訪這座目前世界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
  • 中聯航轉型 廉價航空「四足鼎立」(圖)
    新金融記者王鈺  國內廉航市場迎來「新選手」進場。近日,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航企的「國家隊」身份,讓中聯航的此次轉型備受關注。而這也意味著傳統的全服務航空公司,開啟集「低成本模式」於一體的「混合經營制」雙品牌運營之路。
  • 中聯航長白山至北京航線成功首航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中聯航長白山至北京航線成功首航&nbsp&nbsp&nbsp&nbsp7月14日,國家文旅部下發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的通知。
  • 同是「選座費」為什麼被罰的是中聯航?
    同是「選座費」為什麼被罰的是中聯航?  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市發改委的處罰是根據,「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期間,中國聯航按照經濟艙31排到第一個安全出口座位(不含)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後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標準自立收費項目收取選座費,共計向71條政府指導價管理的航線乘客26853人,收取了443210元選座費。
  • 中聯航正式轉型低成本 未來票價至少降20%
    中聯航成立於2004年,由上海航空與中航材集團共同組建。2009年東航重組上航之後,中聯航成為東航旗下子公司。2012年11月,東航又將東航河北分公司與中聯航進行重組,成立如今的新中聯航。新成立的中聯航彼時就有做低成本航空的意圖。東航內部高管表示,一直都在籌備,包括航線航材及運營模式。此次正式宣布轉型,或是東航認為進入低成本航空時機已經成熟。
  • 大手筆擴大機隊規模 中聯航瞄準北京新機場
    ,簡稱「中聯航」)投資3.5億元擴建的南苑機場新航站樓正式啟用。對此,中聯航總經理姚維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其實,如此大手筆擴建南苑機場意在北京第二機場。「最終,中聯航要以60架飛機的規模入駐第二機場,只有這樣(的實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新機場掌握更多話語權。」  據介紹,中聯航目前共運營12架波音737飛機,到今年底整體機隊規模將達到23架。
  • 變身「中廉航」 中聯航面臨成本考驗
    7月2日,國有三大航之一的東航集團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中聯航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低成本航空公司運營著近三成航班,但在國內的份額一直只是個位數。  去年11月及今年年初,民航局先後發布文件,要求加快推進中國低成本航空未來發展,並給予政策支持。  近期,多家航企宣布轉型低成本航空,中聯航只是其中之一。
  • 國內廉航爭奪戰再升級:中聯航票價將降20%-40%
    中聯航董事長唐兵表示,在國內三大經濟帶(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上海、廣州兩地都有低成本航空,只有北京尚存市場空白。考慮到中聯航在航線、機場、空管方面都具資源優勢,具備高效運營低成本航空的條件,因此,東航在經過兩年的調查和討論之後,決定將其轉型為低成本航空。
  • 捷星日本進軍臺灣 連闢3個航點擺「下馬威」
    日本最大廉航——日本捷星航空進軍臺灣「三連發」,下月起一口氣開闢東京、大阪及名古屋3個航點,直取臺灣的企圖心強烈,其中名古屋更搶先威航開航,擺明給臺灣航企下馬威。臺日線吸金功力一流,目前共有5家廉航業者經營,其中全日空旗下有香草、樂桃,市佔率遙遙領先。捷星日本最大股東為日本航空,頗有日航對決全日空的味道在。
  • 國字頭航企扎堆廉價航空戰局
    此前,東航旗下中聯航已率先邁出國有航企轉身廉航第一步,幸福航空的試水讓廉航市場開始顯現更多國字頭航企的身影。  擴大規模為廉航鋪路在市場需求和行業政策雙重助推下,原本冷清的國內低成本航空市場突然變得喧囂,當國內四大航全都用渴望的目光注視這一領域後,幸福航空的轉型計劃當屬情理之中。
  • 中聯航轉型:東航殺入低成本航空
    2012年3月,東航與澳航宣布成立捷星香港,註冊資金1.15億美元,以香港為運營基地。彼時計劃2013年中期開始運營,卻遭遇國泰航空狙擊,遲遲未獲運營牌照。而中聯航做為東航國內的低成本棋子將在年內投入運營。
  • 九元航空下月開航 與中聯航競爭華南廉航市場
    同樣定位低成本,為何中聯航已經能在北京、上海這樣的黃金航線上拼殺,九元航空卻選擇了廣東省內的短程支線開航?兩家公司在廣佛兩地「競技」,究竟誰才能為華南航空市場帶來真正的「攪局」效應?中聯航:佛山至京滬昨日是佛山機場開航五周年紀念日,作為佛山機場唯一在營的航空公司,中聯航選擇在昨日正式發布手機APP,建立起官方網站外的又一機票直銷渠道,並同時在APP上投放大批低至2折的特價機票。據了解,中聯航於今年7月轉型低成本航空,目前「壟斷」經營著佛山至北京南苑以及佛山至上海浦東的航線。
  • 中聯航新開多條航線助力2017年春運
    記者從中聯航了解到,春運期間,中聯航將加大航班運力投入,推出多項便民舉措,為旅客節日期間提供實惠、便捷、舒心的出行服務。據了解,中聯航計劃新開南苑-東營-佛山和南苑-合肥-博鰲兩條航線,預計春運期間編排航班總量6580班,日均計劃航班量164班,航班總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7%。
  • 中聯航擴機隊瞄準第二機場
    上周末,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航」)投資3.5億元擴建的南苑機場新航站樓正式啟用。對此,中聯航總經理姚維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其實,如此大手筆擴建南苑機場意在北京第二機場。
  • 中聯航因選座費被罰 國內航線停收國際航線照收
    不過,記者昨日獲悉,隨著中聯航因為收取選座費被北京市發改委處罰,主流航企的國內航線付費選座業務已紛紛被叫停,但部分國際航線還在以此創收。­  從2014年開始,國內航空公司在國際長程航線上針對經濟艙乘客推出付費選座服務,曾引起不小爭議。但是,航空公司仍繼續推進,國航、東航、海航、南航等在洲際航線上都推出了付費選座業務。
  • 航空聯盟與低成本下屬航企:酷航或加入新加坡航空-漢莎航空航線聯營體
    酷航即將開通柏林航線,使得其迫切需要被拉進新加坡航空和漢莎航空於2017年啟動的航線聯營體中。新航-漢莎航空航線聯營體目前包括了新航旗下的全服務區域型航企勝安航空,但不包括低成本航企酷航。新航與漢莎航空目前都在設法將酷航拉進航線聯營體。這是合理之舉,將推動酷航與漢莎航空合作,而非相互競爭。新航於2017年與漢莎航空旗下的歐翼航空啟動了代碼共享合作。
  • 廉價航空「裡應外合」 傳統航企怎麼辦?
    在中國,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以春秋航空為代表,去年開始,這家公司也加大了國際航線的開拓力度,開闢了從中國多個城市飛往日韓等東南亞國家的國際航線。   春秋航空市場總監張武安告訴記者,與國內航線相比,國際航線的收益更高,今年公司繼續加大了國際航線運力的投放,目前國際航線佔比達到30%,而去年同期還只有8%。